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观察上海的发行市场,已经形成了多种资本结构、多重渠道网络的发行体系,其中有竞争也有互补,有单一渠道也有复合渠道,形成了多种资本结构并存、共同发展的发行市场。本文对目前的发行情况进行调研,剖析了《青年报》这支新近崛起的发行力量的发行策略与模式等,对上海发行格局的走势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2.
随着《新京报》、《法制晚报》的进入,北京都市报市场竞争变得更加激烈。拥有更多的读者,意味着拥有更多的市场份额,也就意味着取得更多的广告收入。发行是各家都市报展开竞争的重要领域,无论是《法制晚报》等新秀,还是《北京青年报》等已经比较成熟的都市报,都高度重视生死攸关的发行环节。本文将从分销渠道的角度对北京都市报发行的问题进行归纳和分析,剖析成因,供业内人士参考。  相似文献   

3.
都市报是反映城市文化和市民生活状态的报纸,其零售终端市场乃报纸发行争夺读者的重要战场。沈阳各都市报近年来也存激烈竞争中通过自身和外部策略的不断调整,一定时期内,各报之间形成了较为稳定的竞争态势,华商传媒集团旗下《华商晨报》、辽宁日报传媒集团旗下《辽沈晚报》、《时代商报》和沈阳日报报业集团旗下《沈阳晚报》、《沈阳日报》共同组成了沈阳都市报市场。在2008年伊始,呈现了快速增长的态势,新一轮市场的争夺必然在这三大集团之间展开。  相似文献   

4.
伍悦 《报刊之友》2010,(2):43-45
从上世纪90年代以来,重庆报业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以《华西都市报》和《重庆时报》为代表的外地合营报业逐渐占领了重庆部分报业市场,打破了重庆日报报业集团发行的一枝独秀局面。竞争,是市场经济的驱动。不在竞争中奋起,就在竞争中被淘汰。对此,我们要积极应对,不断探索和创新发行模式,确保重庆日报报业集团发行市场的领先地位。  相似文献   

5.
刘旸  马艺 《今传媒》2005,(7):30-31
1985年,《中国计算机报》悄悄地诞生了。在完成了原始资本积累以后.《中国计算机报》扎根于飞速发展的IT行业,小心翼翼地寻找着市场中的机会1998年,IT媒体市场空前繁荣,但是竞争也呈现出白热化的态势,IDG、ZD和CMP三大美国IT出版集团已经进人中国市场。谁能在这场竞争中拥有资本谁就能成为赢家,  相似文献   

6.
期刊作为一种商品,必然要参与市场流通和竞争,接受市场检验,随着期刊市场的发展和期刊竞争的白热化,发行渠道管理是否得力,越来越直接地影响着期刊的生命力。时下已经有人提出,渠道的建没和管理同人才、实力和核心机密一样,是期刊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因此,期刊社如何建设自己的发行渠道,如何管理好自己的销售网络,直接关系到期刊的生存和发展。[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任何一家纸质媒体,版面是其最大的再生资源。而版面资源的有效利用,可以转化为可观的读者资源并成为独有的发行市场。特别是一些后期挤进激烈竞争市场的新办报纸,在发行成本较低、资金支撑不足的情况下,最大化地整合版面资源和读者群体资源,是成功抢占市场份额的可行手段。创办于2001年的湖北《三峡商报》,对此作了一些有益探索,拓宽了报纸的营销渠道和发行市场。  相似文献   

8.
这是一个推崇创新的时代。在电视新闻竞争越来越激烈、收视市场瞬息万变的情况下,“一招鲜,吃遍天”的周期似乎越来越短,“先”和”鲜”的程度也越来越小,越来越难。比如江苏电视台《南京零距离》,从推出“民生新闻”到现在不到两年,各地电视台已经纷纷模仿,办起了自己的电视民生新闻栏目。  相似文献   

9.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党报走向市场是大势所趋。2004年4月,《人民日报》、《经济日报》、《光明日报》等在北京市部分报刊亭开始零售之后,陆续有北京、南京、河南、陕西等省市党报也走上报摊,并且都有不凡的表现。这种以市场手段拓展发行渠道、用先进文化占领思想阵地的成功探索,对切实提高办报水平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关注报纸卖点,切实增添亮点,  相似文献   

10.
地市报专刊要突出地方特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海波 《青年记者》2007,(3):107-107
在当今媒体竞争激烈,报业发展形态日趋多样化的情况下,地市级党报为强化市场竞争力,进而更加有效地占领市场,纷纷推出了各式各样的专刊,这些专刊如雨后春笋,在报业大家庭中异军突起,方兴未艾。以《聊城日报》为例,早在1998年,我们就推出了全省党报系统的第一张教育专刊,后来陆续推出了《北方晨刊》、《财经周刊》、《农村周刊》、《新生活周刊》。这几张专刊尽管创办时间不长,但在报纸质量和广告收入方面齐头并进,尤其是广告收入,已占了报社的半壁江山,获得了空前的成功。[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王立新 《新闻界》2007,(2):18-18,51
新世纪之初,报业进入了新一轮的竞争。一些报业集团纷纷开始了跨区域办报,以扩张市场。2003年11月11日,光明日报报业集团与南方日报报业集团共同投资共同主办了《新京报》,开创了我国跨地域办报的先河,也开创了中央级媒体与地厅媒体联合创办报纸的先例。之后,北京上海等地也纷纷创办了跨区域的报纸《京华时报》、《东方早报》。一时,跨区域办报成了报业发展的新趋势。  相似文献   

12.
郭秦 《新闻知识》2005,(9):25-27
广州是全国报纸最发达的地区之一,广州地区的报业发展步伐也是全国最快的。《南方日报》、《羊城晚报》、《广州日报》稳步发展并且引领着全中国报纸改革的潮流,而《南方都市报》、《新快报》、《信息时报》等新崛起的报纸,也各具特色,发展迅猛。繁荣的报业市场的背后是各家报纸的竞争,近10年来,经历了争新闻,争发行,争扩版,争读,争广告。  相似文献   

13.
图书发行商品说赵法祥图书发行艺术与图书共同存在。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图书销售也要不断更新。这就需要学习市场新知识,树立图书商品观念。在激励先进促进效率的图书市场竞争中,新华书店不仅要采取最新技术装备企业,还要从思想上转变图书发行的商品流通观念,树立新...  相似文献   

14.
方仁 《传媒观察》2005,(11):11-13
中国报业市场硝烟四起,在中心城市上演的“城池战”正在向二线城市推进:从2003年起,原本比较平静的宁波报业风生水起,竞争日趋激烈:由新华社浙江分社主办的《现代金报》以强势之态,来到宁波安营扎寨,提出要与宁波同行展开竞争,在此态势下,《宁波晚报》的一举一动尤为各方关注,因为晚报多年来占据着本地发行、广告两个第一的位置,一直是同行关注、挑战的“靶子”。  相似文献   

15.
观察上海的发行市场,已经形成了多种资本结构、多重渠道网络的发行体系,其中有竞争也有互补,有单一渠道也有复合渠道,形成了多种资本结构并存、共同发展的发行市场.本文对目前的发行情况进行调研,剖析了《青年报》这支新近崛起的发行力量的发行策略与模式等,对上海发行格局的走势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6.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特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颁布实施至今,期刊发行市场形成了百花齐放的态势,邮局、期刊发行代理商、期刊自办发行,集体、私营销售公司及网上采购各行其是、各显神通,使中文期刊发行在近20多年来突破了邮局的一统天下,也为高校图书馆的期刊采购招标提供了法律依据、比较成熟的期刊发行市场和激烈竞争的市场环境.很多高校图书馆对2007年度的中文期刊首次采取了招标采购方式,笔者根据我馆的中文期刊招标实践,认为这是高校图书馆与期刊发行商首次跳出了"零和博弈"的因果循环,在更大范围内实现了多赢.  相似文献   

17.
吴锋 《新闻前哨》2009,(10):62-64
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起.重庆报业市场就一直硝烟弥漫:先是1995年《华西都市报》携内容优势“强行登陆”,以“敲门发行学”撬动重庆报业发行市场.引发第一轮报业大战。后是2004年《华商报》携巨资入渝创办《重庆时报》,以全新的办报风格和营销手段搅动重庆报业发行市场,引发了新一轮市场博弈。面对一轮又一轮的市场搏击,以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为代表的本土报纸不仅经受住了外来媒体的冲击,而且在竞争中实现了创新与超越。  相似文献   

18.
李近 《新闻界》2004,(4):82-83
目前,媒体竞争日趋白热化。要市场,也要品质;要效益,还要维护品牌可持续性发展。在双重标准面前,中国传媒并非都经受住了考验。办好一份报纸,总体思路显得尤其重要,这不仪要考验办报人的办报良心,还需要办报人经得起市场的考验。《体坛周报》与《南方体育》的办报地点,既不在全国  相似文献   

19.
杨青 《新闻界》2005,(2):41-42
兰州报业竞争是从1997年《兰州晨报》创刊开始的。在《兰州晨报》创刊之前,兰州都市报市场仅《兰州晚报》一枝独秀,每天在午后一点左右摆上零售摊点,以社会新闻见长独占兰州都市报市场。1997年《兰州晨报》的出现打破了这种局面,在受众市场还是广告市场上都开始攻城掠地。由于市场、受众定位的重合,《晨报》在发行时间上占得先机,使《晚报》的受众快速分化,为了反击,《兰州晚报》被迫提早了每日的发行时间,“晚报”亦成“晨报”,从而形成了两报正面拼杀的局面。2000年元旦,  相似文献   

20.
都市报经济报道的策略选择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钱鑫 《新闻记者》2005,(11):60-62
在短短几年中,以《21世纪经济报道》、《中国经营报》、《经济观察报》、《每日经济新闻》等为代表的财经类报纸在上海街头的报摊上占据了醒目位置。同时,上海报业市场上的都市类报纸的代表如《新闻晨报》、《青年报》等,也纷纷开出了各自的财经专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