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琳 《海外英语》2010,(2X):114-115
日语和汉语中都存在数量词,这类词在汉语中被称作"量词",日语中被称作"助数词",但是这两种词之间并不存在相互对应的关系,尤其在日语中,助数词"一个"经常被省略,但是根据汉语表达习惯,在将这类句子翻译为汉语时,根据需要必须加译数量词"一个"。  相似文献   

2.
"兼词"是古汉语特有的一种语言现象。对于兼词,我们可以从词义和读音两个方面去理解。从词义上说,兼词的词义是两个词的词义的组合:从语音角度看,兼词基本是合音字,即其读音是由两个字的声韵调拼合而成。杨伯峻在《文言文法》中说:"这类词的特点是,以一个字,却同时起两个不同的词性的作用。有些是合音词,有些却不是合音词,譬如常用的‘诸’字,有时是‘之于’两字的合音,‘之’是代词,‘于’是介词,那么,这一‘诸’字便同时既起代词  相似文献   

3.
说“靦覥”     
“靦觍”(mian tian)是个表示害羞的联绵词,又可写做“靦腆”或“腼腆”。作为联绵词,一般都具有两个特点,也可称为联绵词的两个共性:一是两字联缀成义,分开无意义;一是一词同音见义,书写多异文。但这个联绵词说来有点特殊,它既有一般联绵词的共性,又有它自己的个性。说共性,是因为它有上述三种不同的书写形式;  相似文献   

4.
汉语词汇系统里有个很特殊的语言现象,构成词的语素一样,但是语素的顺序不同,此类的双音节合成词很多,有的词义相同或者相近,有的则不同。这类词在宽泛意义上统称为同素异序词。论文从同素异序词的研究现状,"代替"与"替代"的词语意义,两个词的相同点,两个词的不同点,如何区分这两个词,以"代替"和"替代"为例说明同素异序词的意义等方面进行解说。  相似文献   

5.
一班主任在交流班级问题的时候,常常会提到几个词,比如期待、鼓励、欣赏、肯定……尤其是在谈学生问题的时候,这类词的使用频率更高。  相似文献   

6.
有位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时把“红灿灿、清溜溜”这类词说成是“带尾巴”的词。这种说法贴切而又形象。在现代汉语里,这类“带尾巴”的词都是形容词,它们是形容词的一个分支。《现代汉语词典》收列这类形容词90多个,小学语文课本里运用50多  相似文献   

7.
语言的连贯衔接是指通过一定的方式,使语段连贯、通畅、一气呵成,清晰明白地表情达意。这类题在考试中通常有两种考查形式:选择填空和排序。解答这类题的方法,可以归纳为三个词:一致、照应、逻辑。  相似文献   

8.
在丰富多彩的古代汉语中,同一个词在不同的语境下,可以表示相反的意义,这类词叫做“反训词”,也叫“一字反义”,或“正反同根”。其中有5个常见的词既当“买”讲,又当“卖”讲,中学生必须掌握。  相似文献   

9.
“二”是数词;“两”既可以作数词,又可以作量词;“俩”则是“两”和“个”合成的数量词。现在谈谈这三个词的用法。一、序数一般用“二”,不用“两” (“两点钟”例外)。例如:(1)第二天我起得很迟。(2)他的二女儿小兰,踏着地上的积雪,……在这里,我们可以比较两个句子:(3)我住在三楼上,二楼就是他的卧室兼工  相似文献   

10.
“谋取”和“牟取”是两个常用的动词。因为两个词的用法有时相近,而且“谋”与“牟”的实际读音又相同,都读móu,所以容易混淆。其实这两个词是有区  相似文献   

11.
英语中有好多单词是由两个单词拼写在一起而构成的,这类词例称为“合成词”或“复合词”。同学们要是掌握了这种构词规律,在记忆单词时就会起到“一箭双雕”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兼词”是古汉语里一种特殊形式的词。所谓“特殊形式”,从写出来的词形看是一个字,实际上却包含着两个不同词性、不同意义的单词。一般说来有两种情况:绝大多数既兼意又合音,少数只兼意不合音。这类词为数不多,但在古籍里使用频繁。从它的词汇意义看大于单词,就其语法功能而论,有的充当句中某一成分,有的既充当某一成分,又兼表与另一成分之间紧密的衔接关系或某种语气。这里,就常见的“兼词”举例以析之。  相似文献   

13.
本篇汇释两组反训词:一组是赐与献同词,一组是取和予同词。两组共十一个词。  相似文献   

14.
“为了”和“以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和“以便”是现代汉语中常用的两个词,也是外国留学生在学习汉语时容易用错的两个词。由于它们在基本语义上的相似,导致它们经常被弄混用错。本文从分析它们的基本语义入手,对它们在深层语义上的不同之处进行了比较;同时还从结构、语体色彩几个方面对这两个词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5.
读了施一新同志的文章《“胜况”=“盛况”》(见《中学语文》87年11—12合订本),受益非浅,觉得施同志的做法值得学习,同时我也想起了87年高考语文试卷中的第二大题的音形辨别题。其中第二小组中就有“盘跚”一词,由于许多考生不懂得“盘跚”同“蹒跚”一词,因而在这一小题上失了分。就目前而言,中学生不必把这类词作为自己的重点学习对象,但了解它是应该的。一般地说,这类词中,用来替换的词与被替换的词多是同音同义的(就某一义项而言),其用法是并列的,只是人们用的频率不同。象“胜况”一词,当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高考题中病句的病因越来越隐蔽,常常是误用一词形成病句。这类病句识别难度大,这里我们姑且称这类病句为“一词病句”。下面我们探讨一下它的辨识技巧。  相似文献   

17.
同学们一定都吃过香甜可口的苹果梨吧?它是一种将苹果和梨的种子嫁接后而生成的新型水果。事实上,英语词汇中也有许多像这样的“苹果梨”,它是一种构词方式,我们把它称之为“blending”(混合法)。从结构上来说,这类混合词由四种方式构成。1.第一个词的前半部分+第二个词的后半部分构成的,它是混合词中最常见的构成方式。例如:早午餐brunch(breakfast+lunch),烟雾smog(smoke+fog),激光雷达lidar(light+radar)。2.第一个词的前半部分+第二个词的前半部分构成的,例如:科幻小说sci-fi(science+fiction)。3.第一个词+第二个词的后半部分构成的,例…  相似文献   

18.
阅读古今书报文章,我们经常可以碰到这样一些词;突然、骤然、哗然、凛然、潸然、岸然,全然、断然、飘飘然、悻悻然……特别在描写生动的文章里,这类词就出现的更多一些,古人为这类词作注时,总是说:“A然……貌也。”今人则常释为;“A然……的样子。”  相似文献   

19.
"一面"、"一边"、"一头"、"一壁/一壁厢"表示事物的某一个面或是某一端,它们经历了相同的演化过程,最终都语法化为关联副词,表示两个动作同时进行,"一手"呈现出较强的语法化倾向。文章描写了这类词的语法化过程,分析了它们的差异。  相似文献   

20.
"一面"、"一边"、"一头"、"一壁/一壁厢"表示事物的某一个面或是某一端,它们经历了相同的演化过程,最终都语法化为关联副词,表示两个动作同时进行,"一手"呈现出较强的语法化倾向。文章描写了这类词的语法化过程,分析了它们的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