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体验对于语文阅读教学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可以促进学生阅读个性的发展,可以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还可以促进情感的内化。体验式语文阅读教学,非常重视学生主体的参与、思想的陶冶和情感的涌动。在阅读教学中,我们可以从阅读兴趣、生活经验、角色转换以及对话交流等角度出发,促进体验的生成,增强阅读教学的魅力。  相似文献   

2.
新课标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要求要积极培养学生的阅读和认识能力,注重情感体验,多鼓励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目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还存在着一些问题,进行阅读教学改革需要教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学习新方法、新思路,不断总结教学经验,从而促进学生阅读水平的提高。本文通过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进行分析,从而进一步提出新课标背景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改革的策略,希望可以促进小学生语文阅读水平的提升,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3.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培养语文阅读的兴趣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促进学生更加积极地去阅读甚至更深的探究。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通过情感教育可以激发学生对文字的感情和文字阅读的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和水平。语文阅读中的情感教育可以通过情境教学使学生体验情感,可以通过问题与思考激发学生的情感,可以通过发挥想象使学生领悟情感,也可以通过调动氛围与学生交流情感。  相似文献   

4.
根据新的《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语文阅读教学应尊重学生个体的"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为此,笔者认为,阅读教学宜采用体验式教学方式,学生在阅读文本的过程中应融入自己的情感,激活已有的生活经验,真情体验,快乐地学习语文。本文就此着重谈了体验式阅读教学的三大功能:(一)激活参与意识,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二)促进经验转换,提高学生的审美感受;(三)丰富生活体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同时提出了释放体验式阅读教学功能的三种方法:(一)放下包袱,在阅读中敢想、敢悟;(二)创设情境,在阅读中感悟生活;(三)给够时间,在阅读中体验文本。  相似文献   

5.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阅读教学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在自己前语文经验的基础上对教材、课文进行个性化体验。教材中的每一幅插图、每一个习题都是经过编者精心设计的,这些内容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体验文本。所以,笔者认为,阅读教学应积极关注那些容易被教师遗忘的课文之外的教材内容,促进学生对文本进行有效的体验。这样,才能让学生的语文素养得以更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语文阅读教学要重视学生的个性化体验,学生的人生阅历、个人经验、心境、文化程度等决定了阅读体验的差异性和独特性。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语文教师该如何处理学生的"个性化体验"?可以从三方面去努力:给学生充分体验的时空,让学生在阅读中学会阅读;珍视独特的体验,鼓励学生表达体验;尊重个体间体验的差异性,提高学生的阅读质量。  相似文献   

7.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头戏,其效率的直接影响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阅读教学可以检测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还可以不自觉地增加学生的识字量,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思想道德素养。语文新课标对学生学习语文也提出新的要求,很多一线语文教学都在积极探索提高语文阅读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经过近年的语文教学实践,我认为应做到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用生活的经验解读文本;还原学生阅读中的主体地位,突出阅读中的体验与感悟;重视主体的情感态度,创设阅读情境,激发阅读兴趣;强化语言训练意识方面有突破,语文阅读教学的质量一定能逐步提高。  相似文献   

8.
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内容,教材中的阅读题材是经过严格筛选的,其题材丰富、手法精确、描写生动和情感细腻,选载的语文阅读课文必须符合文学审美,可能不是面面俱到,但肯定会有某个方面的文学审美价值是值得教师去深挖和发现。语文教学中教师对文章的审美判断直接影响小学生阅读题材的审美体验,语文学科的人文特征决定了教学中要重视学生的审美感受和情感需求。阅读审美教学包括语句欣赏、手法解析、德育培养和情感体验等,教师可以从各个方面渗透阅读审美以提高学生理解能力。本文根据分析传统阅读教学存在的审美构建问题探索语文阅读教学策略,以美感促进学生阅读兴趣培养和个人美德建设。  相似文献   

9.
阅读历来被称为"学习之母、教育之本",良好的阅读可以开拓学生视野、提升学生的理解能力,因此阅读教学成为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体验式阅读教学是通过教师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从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内心需要出发,调动各种感官去体验阅读,最终获得情感体验的过程。为了更好地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审美能力,高中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分认识到阅读体验教学的重要性,并找寻合适的方式提升学生的阅读体验,挖掘适宜学生情感体验的文本内涵,充分利用学生的心理感受,提高高中语文的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0.
培养小学生阅读兴趣和能力是阅读教学的主要目标,但是以往的阅读教学无法使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得到提升,因此需要进行教学改革。可以通过设置自主学习,情感体验的阅读教学情境,使学生意识到阅读的重要性,从而更加主动进行阅读。本文分析目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并且找出有效的解决方法,促进阅读教学效率的提高。  相似文献   

11.
当下低年级写话教学中存在内容开发不足,时间安排不合理,方式远离儿童等问题,构建“儿童写话”微课程可解决此类问题。课程构建的要点包括:课程目标注重分层,最大程度上适合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课程内容贴近儿童,从儿童的生活、想象、学习、阅读等活动中寻找题材;课程实施基于儿童,遵循儿童认知规律,让儿童乐学、学好;课程评价体现人性,保持儿童写话兴趣,促进儿童语言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小学阅读教育应立足于大语文教育观来思考,以促进学生"智慧阅读"为出发点,以培养学生"阅读智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终极目标。通过"生生共读""师生共读""亲情共读"等良好阅读氛围的营造,构建"阅读场";通过阅读书籍的选择、阅读兴趣的培养以及大阅读课程的开发等途径,促进学生阅读智慧的全面生成,为建设书香社会奠基。  相似文献   

13.
Grade 5 teachers, who were nominated by their supervisors as effective in educating their students to be readers and writers, responded to questionnaires about their practice. The teachers claimed commitments to (a) extensive reading at the heart of their reading instruction; (b) diverse instructional activities (e.g., whole-group instruction, small-group instruction, cooperative grouping, individual reading); (c) teaching of both word-level and higher order (e.g., comprehension, critical thinking) skills and processes; (d) development of student background knowledge; (e) student writing, including teaching of mechanics and higher order composition skills (e.g., planning, drafting, revising as a process); (f) extensive evaluation of literacy competencies using diverse assessments; (g) integration of literacy and content-area instruction; and (h) commitment to practices that promote student motivation for reading and writing. Excellent literacy instruction is a balanced articulation of many components, including whole language experiences and skills instruction.  相似文献   

14.
在逆向工程教学中,引入项目教学法进行分组教学,促进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学习中不断探索创新。  相似文献   

15.
语文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它体现了主体间性哲学的意蕴。传统阅读教学存在着种种弊端,它遮蔽了学生心灵碰撞的感受,影响了学生主体的发展。通过主体间性阅读教学的建构,反思当今的阅读教学,对培养学生的独特个性与创造精神都具有重要意义。主体间性阅读教学是弘扬主体、彰显个性、注重合作、促进创生的教学。  相似文献   

16.
语言与思维的关系密不可分。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就不能忽视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形象思维是思维中一种富有审美情感的思维。在语文教学中,注重形象思维的运用和加强对学生形象思维能力的培养极其重要。培养和发展学生形象思维能力的途径主要有:唤起联想,激活想象;比较揣摩,细心体味;创设情境,营造氛围;丰富意象,以读促写。  相似文献   

17.
大学生开展课题研究:意义、引导与反思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面对社会和国家教育部门对大学生创新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要求,高等教育急需打破传统的“授受型”课堂教学为主导的教育模式,鼓励大学生开展课题研究,让学生在积极的参与和行动中全面发展自身的能力。大学生开展课题研究,对学校、教师和学生个人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教师应充分发挥在其中的主导作用,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  相似文献   

18.
农村学生的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薄弱环节,阅读与写作共规是提高农村学生作文能力的重要途径。通过在阅读教学中训练学生的遣词造句的言语表达技能、提高学生谋篇布局的写作策略性知识、启发学生的写作想象力及增加其写作内容知识,可以有效地提供农村学生的写作水平。  相似文献   

19.
回眸小学语文课程改革的历史脚步,解读大纲目标的深意,了解当下小语课程改革现状,对今后课程改革无疑具有重要意义。笔者以为,未来的语文课程必然以人的幸福成长为旨归,让语文学习成为学生内在的需要,成为学生的一种享受。因而未来语文课程必然会实现三个打破:学习内容打破教材中心——走向综合;学习主体打破教师中心——走向自主;学习形式打破课堂中心——走向生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