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导演斯皮尔伯格来到威尼斯时也为这座水城而沉醉,只是在离开的时候,他说了一句:“那些贡多拉船夫甚至比我这个导演还要神气,他们的下巴永远是向上扬着的。”[编者按]  相似文献   

2.
导演对待演员的态度因人而异。我记得著名电影大师曾说过:“对一个导演来说是行之有效的策略,对另一个导演则是自食其果的倒行逆施。对每一个演员来说,情况也不尽相同。演员是一类群体中的个体,而不是一种类型,必须对他进行具体的分析、研究,才能决定采取什么样的方式对他最合适。所以,每一个导演与每一个演员之间的关系也不相同。导演有责任发展这种关系,使演员的表演达到尽善尽美的境地。”  相似文献   

3.
我已经做了16年的电视剧导 演工作,当导演似乎成了行政职务. 每年你拨款,我拍戏,完成任务,单位养我理所 当然。记得1984年在深圳大学进修时,香港导 演徐小明讲课说:"在香港,一个导演,三年他的 作品在社会上无影响,那他自己必须主动离开 导演岗位,去做场记或其它服务性工作".我听 了这话,心里庆幸:"还是社会主义好".因为我 们的职务,只要是领学定了,自己不犯错误,那 一定是终身制了.1992年我在北京电影学院上 学,一个美国制片人告诉我们:"你们中国导演 太幸福,政府拿钱,…  相似文献   

4.
他被认为是最不像“导演”的导演:作为和张艺谋.陈凯歌同届的校友,他是成名最迟的“第五代”导演:却又是最幸运的一个——因为几乎他拍的每一部影片都获了奖,不论在国际还是国内。霍建起的电影,不具备任何商业元素。却丝丝沁入你的心灵  相似文献   

5.
导 演对待演 员的态度因人而异。 我记得著名电影大师曾说 过:“对一个导演来说是行之有效 的策略,对另一个导演则是自食其果的倒 行逆施。对每一个演员来说,情况也不尽相同。演 员是一类群体中的个体,而不是一种类型,必须对他进行 其体的分析、研究,才能决定采取什么样的方式对他最合 适。所以,每一个导演与每一个演员之间的关系也不相同。 导演有责任发展这种关系,使演员的表演达到尽善尽美的境 地。” 虽然导演和演员之间的关系多种多样,但有一个基本因 素始终不变,那就是导演要把演员作为一个个人来关心。不 能把他们当成演戏…  相似文献   

6.
作为导演。他一直游离在大众视野之外,其作品却是惟一毫无争议地得到所有导演的尊重和好评的。他迄今为止说过的最豪迈的一句话.大概就是80年代末的那句玩笑“我为21世纪的观众拍片”  相似文献   

7.
内地的贺岁片,冯小刚即使不被称之为“鼻祖”,起码也是一个永远无法绕行的建筑。冯小刚曾在他的自传《我把青春献给你》中写到:“1997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个导演在中国拍了一部贺岁片,神话般地传遍座座城市,奇迹般堆起了票房的金山……”我们不知道冯导演的青春都献给了谁,但可以肯定他的青春有不少都砸在了贺岁片身上。  相似文献   

8.
读过《我是一个新闻“导演”》一文,有些人认为李贵珍同志自己做了“工作”,又自己去写新闻报道,便是个新闻的导演。我不敢认同这种看法。而从李贵珍自己的文章中看,几次成功的新闻报道,都是他本人一手策划“导演”出来的,似乎他自己也默认这是新闻“导演”。然而,怎样正确地认识和看待这个问题,我个人认为,只要当记者不是上面所讲的有意识地故意制造虚假新闻,干记者  相似文献   

9.
多年来,马丁·斯科塞斯被很多人视为在世的、从未得过奥斯卡奖的最伟大的美国导演,今年依旧如此。三个月前,《飞行家》一片再次与最佳影片和最佳导演两尊奥斯卡金像无缘。他一再落选并不出人意料。他是好莱坞王牌导演,骨子里流淌的却是纽约的血。他不缺少离经叛道的精神,但说到底还是个妥协者,调和多过坚持。正如他所言:“我是一位美国导演,那也就是说,我是一位好莱坞导演。”  相似文献   

10.
李六乙在人艺呆了11年,独立导演的戏还只完成了3部。2000年他导演的《原野》,因过于大胆,离人艺的传统戏剧观念比较远,引起了很多争议,从此人艺就没有再启用他。去年李六乙一度想辞职去国家话剧院,人艺加以挽留,最后请欧阳山尊出而劝说,并请他今年导演新戏《北京人》,这才暂时留住了李六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