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设n∈N,则有2(√n+1-√n)<1/√n<2(√n-√n-1)的推广。这是中学数学中一个熟知的不等式,它的一个熟知的用法是推出2(√n+1-1)<∑i=1^n 1√i<2√n-1(n≥2时),进而可用于判断∑i=1^n 1/√i的整数部分等,本文将给出(1)的一种推广。  相似文献   

2.
字母走√     
√a^2的化简是二次根式中的重点与难点,也是不少同学出现错误比较多的问题.那么,怎样让√a^2中的a不犯错误走出“√”呢?  相似文献   

3.
人教版普通高级中学教材《数学》第二册(上)第30页有这样一道习题: 若a〉b〉0,则,√a-√b〈√(a-b)[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2的历程     
√2的存在与不可公度量的发现是数学史上的一件大事。√2无理性的证明引起了许多数学家的兴趣并给出了多种证明方法。通过对√2的有理近似值的探讨,发现了√2的许多其他表示形式。  相似文献   

5.
(√a)2和√a2是两个重要的式子.由于它们形状相似,极易混淆.下面,结合例题比较它们的异同:  相似文献   

6.
从数列{√2+√2+…+√2}到一般形式的数列{√a1+√a2+…+√an},再到更一般形式的数列{r√a1+r√a2+…+r√an},并对其敛散性作出讨论。  相似文献   

7.
形如√a±k√b的根式叫做复合二次根式,或双重根式.下面介绍这类问题的几种常用解法,供同学们参考.  相似文献   

8.
陈德前 《初中生》2008,(7):34-35
(√a)^2和√a^2是两个不同的式子,它们的不同点表现在: (1)运算顺序不同:(√a)^2表示的是非负数a的算术平方根的平方,而√a^2表示的是实数a的平方的算术平方根.  相似文献   

9.
老师在给同学们批改作业的时候,经常用√表示正确,用×表示错误。可是你知道吗,这个√和×是由两个英语单词演化而来的。√与right有关,因为right的中文意思是正确的;×与fault有关,因为fault的中文意思是错误的。那  相似文献   

10.
在学习完了二次根式化简后,有的同学把√a2与(√a)^2相混淆,由于√a2与(√a)^2都是二次根式的重要内容,分清它们的区别和联系,可使同学们在计算中少出错误.  相似文献   

11.
在二次根式有关运算中,(√a)^2和√a^2是学生最容易混淆的根式,在教学中必须让学生弄清楚二者的区别,才能正确进行二次根式的运算。  相似文献   

12.
趣谈√2     
√2是人类最早发现的无理数. 在古希腊,毕达格拉斯学派证明了:在如图所示的直线上,不存在对应于点P的有理数.  相似文献   

13.
√a的非负性是指:√a本身表示一个非负数,√a中的a也表示一个非负数.如果我们解题时能灵活应用这两个非负性,可以帮助我们解决许多问题.  相似文献   

14.
形如√a(a≥0)的式子叫做二次根式,对于√a若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必须a≥0,不妨叫做第一非负性,在a≥0的情况下。√a表示a的算术平方根.因此√a≥0,不妨叫第二非负性.于是√a具有双重非负性.一些涉及二次根式问题,需用√a的双重非负性求解.  相似文献   

15.
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有对一些简单的无理数如√2,√2,在数轴上的点的表示方法加以讨论,但对于一些较难处理的无理数如√3,√6,√7的表示方法做了简单化的处理.即可用作多个直角三角形的方法在数轴表示√N.如何只用作一个直角三角形的方法在数轴表示√N(N为正整数).本文拟对此加以讨论.  相似文献   

16.
“√”号是老师批改学生作业时用的,但“√”的由来却不大为人所知。据说,它来源于英国教师的手笔。他们看到学生作业内容无误,便信手写上批语“right”(意为“正确”)。后来又简写成第一个字母“r”,久而久之,又演变为更为简单的写法,这就是“√”。  相似文献   

17.
公元前6世纪.古希腊的毕达哥拉斯学派有一种观点:“万物皆数”,一切量都可以用整数或整数的比(分数)表示.后来,人们发现边长为1的正方形的对角线的长度、√2不能用整数或整数的比来表示.故称√2可为“无理数”.  相似文献   

18.
利用对称多项式以及整系数方程根的有关性质,得到了形如q1 n1√a1+q2 n2√a2+…+qs ns√as(a1、a2、…、as、n1、n2、…、ns是大于1的正整数,a1、a2、…、as互不相等,q1、q2、…、qs为任意非零有理数)为无理数非常简单的一种判别方法.  相似文献   

19.
“√”这个符号是老师批改学生作业时写下的,表示内容正确。做学生的最熟悉了。但“√”的来历却不大为人所知。据说,它来源于英国教师的手笔。他们看到学生作业内容无误,便信手写上批语“right”(英语,意为“正确”)。后来又从简写成right的第一个字母r,反正“right”是英语里尽人皆知的单词。久而久之“r”又演化为更加简单的写法,这就是“√”。其后,西学东渐,风俗交流,中国近代教育界也引进了这个既简便又明了的书写符号,正式用来表示学生作业正确无误。至  相似文献   

20.
“二次根式√α^2的化简”是“二次根式”一章的难点,一是公式√α^2=|α|的表达形式对同学们来说,较为生疏,也难以掌握;二是实际运用时,要牵涉到对字母取值范围的讨论;三是围绕√α^2的化简出现了许多新题型,既考查基础知识,更考查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如何学好这部分内容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