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明喻和隐喻这两种修辞方式,在人类的认知历程上,其产生究竟孰先孰后?对《诗经》的研究发现,其中部分隐喻可能是经由明喻发展来的,但绝大部分隐喻可能直接来源于它们的一致式(非隐喻);在修辞上,有些隐喻和明喻连成一体,分别仅在“如”字的有无上,但大量隐喻则不宜、甚至无法用明喻的方式加以置换。研究进一步证实了人类思维的隐喻特点,也表明人类的隐喻思维虽在有些情况下需借助明确的类比意识,但很多时候则是隐性的和潜意识的。  相似文献   

2.
隐喻是文学的基本问题之一,明喻与隐喻的归属之争古已有之。从形象映射、语词作用方式、诗学效果只能说明隐喻与明喻二者所具有的相同地方,并不能说明二者之间的归属问题,但是却可以看作明喻归属于隐喻这一事实的一般表征和补充,而从隐喻的发展角度出发则可以说明喻归属于隐喻。  相似文献   

3.
明喻和隐喻是各种修辞格的基础。隐喻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而且是一种认知现象,是我们通过一类事物来认识另一类事物的方式。明喻在广义上是隐喻的一种。本文从认知的角度分析了明喻和隐喻在概念层面上的相同点以及语言表达上的不同点,并指出了它们在教学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最后论述明喻和隐喻在教学中的启示。  相似文献   

4.
明喻和隐喻都隶属于比喻。其中的隐喻不仅是一种修辞手法,更是一种思维方式,是一种认知手段。通过映射来体现本体与喻体的相似性。其目的是为了化抽象为具体,化平淡为生动。本文通过对英语隐喻与明喻的分析,从话语功能的角度着重论述了隐喻的优势。与明喻相比,隐喻更引人注目、更简洁、更紧凑、更有力。  相似文献   

5.
英汉动物隐喻的对比及翻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贺宁 《绥化学院学报》2006,26(2):128-129
英语中的“Metaphor”和汉语的隐喻在所指的范围上是有差别的。可以说,“Metaphor基本上包括了除了明喻之外所有的比喻,而汉语隐喻的范围比较窄。本文中所指的隐喻就是指除了明喻之外所有的比喻。一、喻体选择及表达意义的对比动物是人类自然界中最亲近最熟知的朋友,以其与人类  相似文献   

6.
修辞是一种在书面表达中广为使用的手法,对其巧妙地运用能使文章收到画龙点睛的效果.隐喻和明喻作为最为常用的修辞手法,在激活英文语句这一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以隐喻和明喻的使用为着眼点,重点鉴赏激活英文语句的实例以及探讨激活英文语句的方法,旨在让读者更好地理解并借鉴运用隐喻和明喻激活英文语句的方法和技巧.  相似文献   

7.
本文选取32对隐/明喻对作为刺激语料,采用隐喻和明喻A is/are (like) B的最基本形式,分别探讨了恰当性、规约度以及熟悉度对隐/明喻选择倾向的影响。实验采用问卷调查法,请受试对隐/明喻的选择偏好进行等级评定。通过对所收集数据展开相关性分析,笔者发现恰当性和熟悉度对其施加决定性影响而规约度对其影响并不显著。恰当性越高,越偏好隐喻表达;恰当性越低,越偏好明喻表达。同样,熟悉度越高,越偏好隐喻表达;熟悉度越低,越偏好明喻表达。随后的回归和共性分析表明:尽管恰当性和熟悉度均为隐/明喻选择的关键性因素,但熟悉度的预测力更强。由此推论,是熟悉度而不是恰当性成为决定隐/明喻选择的最主导因素。  相似文献   

8.
通常,隐喻是作为一种修辞格而存在的。我国的《修辞通鉴》对隐喻的定义是:“比喻之一。即以是、成、为、成为、变成、化成、等于等为常用的名词构成本体喻体之间的关系,其本体与喻体比类似更贴近,可以成为一体、等同或附加的关系。它是比明喻更进一层的比喻。”现代认知科学的研究表明,隐喻不仅是语言现象,还是一种思维方式,是人类生存和认知的基本方式之一,它根植于语言、思维和文化之中。  相似文献   

9.
《语文知识》1998年5期张国义《明喻、隐喻和借代》中说,中等师范学校《阅读和写作》第三册《教学参考书》关于明喻和隐喻的界说不对。其实该教参是采用比喻的另一分类方法。传统的比喻分类沿用的是陈望道先生《修辞学发凡》的分类方法,根据正文(本体)、譬喻(喻体)和譬喻词语(比喻词)的异同及隐现分成三类:明喻、隐喻和借喻。《发凡》上说:明喻的形式是“甲如同乙”,隐喻的  相似文献   

10.
简析没有喻词的比喻句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大量实例 ,认为把没有喻词的比喻句式简单地归入明喻或隐喻都是片面的 ;而应该根据题旨情境 ,联系上下文 ,从语义、语气和结构形式等方面进行考察 ,让它们分属明喻或者隐喻 ,如果语义较重 ,语气又较肯定 ,意在强调相合联系 ,那就可以加上判断词“是”归入隐喻 ;反之 ,则应归入明喻  相似文献   

11.
诸多佛教大乘经典皆具有文学特质,其阐述佛理所用之语言及其表现手法,若以文学视角探讨,则具有相当文学特色。大乘经典之《金光明经》,就其文学性而论行文语言富于文学色彩,表现方法巧妙多变。其表现佛理之叙事语言,所用之修辞技巧鲜明巧妙。其譬喻手法有"直喻","同义譬喻"及"情景式譬喻"三种;其排比设计,可分为"并列式排比"、"递进式排比"两种;另外其映衬及示现手法亦多有所妙。通过《金光明经》叙事语言之修辞技巧分析,可以知晓此经具有相当的文学特质。  相似文献   

12.
Abstract

Fox argues that the poetic function of language fulfils the human need to symbolise. Metaphor, simile and analogy provide examples of the ways in which symbolic language can be used creatively. The neural representations of these processes therefore provide a means to determine the neurological basis of creative language. Neuro-imaging has demonstrated that while metaphor, simile and analogy activate some areas of the brain in common, they also each activate different areas. This suggests that creative language has had sufficient evolutionary importance to be processed within more than one neural system. Additionally, the neuro-imaging data suggest that symbolic language activates areas beyond the language centres and therefore is encoded using sensorimotor representations. Here we will discuss the neural representations of metaphor, simile and analogy, and will reflect on the neural systems which have evolved to support symbolic language and how this understanding might be used to help develop skill in creative language.  相似文献   

13.
关于刘勰比兴观的丰富内涵历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成为“龙学”研究的一个焦点问题,但对其比兴观在我国诗学中的地位却少有论及.刘勰的比兴观,不仅丰富和发展了传统比兴的诗学理论,同时又孕育了“兴象”、“意象”、“意境”等审美范畴,是我国诗学发展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相似文献   

14.
传统修辞学认为,隐喻是一种辞格,是雄辩术的一个分支,一种与明喻、借喻平列的比喻类型现代隐喻理论认为,隐喻是一个认知的工具,语言中的隐喻是人类运用这一工具进行认知客观世界的结果。隐喻通过扩展我们的语言来影响我们的思维认知,借助隐喻人们创造新概念,创制新词语命名新事物。隐喻造词是汉语造词的要法之一,其编码过程生成机理,蕴含了汉民族丰富的人文信息。  相似文献   

15.
语言是表达思想的工具,修辞则是语言表达的艺术.采用修辞格可以使语言更为生动、形象、鲜明和准确.与英语植物词有关的修辞格主要是明喻、隐喻、提喻、借代和拟人.  相似文献   

16.
Figurative language is an important and useful stylistic device.This essay, through the definitions and examples, primarily covers three types:simile, metaphor and personificafion.  相似文献   

17.
Metaphor is one kind of common rhetoric used in articles. It has some similarities with simile. In order to use metaphor well, it's necessary to analyze differences between metaphor and simile. This article shows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m and gives some features of metaphor. Deviation is one salient features of metaphor. Similarity is the basic condition of metaphor.  相似文献   

18.
论古典诗词中典故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典故是民族智慧的结晶,可分为事典、语典两类。典故的运用可归纳为正用、反用、明用、暗用等。恰当地运用典故,可以增强作品的语言表现力和艺术感染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