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邹忌讽齐王纳谏》,这篇文章的确很美,不仅美在结构,美在形象,更美在故事。故事之美主要表现在以下三点:一是邹忌的讽谏之美。古代臣子,进谏帝王,是很冒险的事。邹忌的进谏从客观上说,也有“犯上”的可能,甚至落下斩首之罪。然而,故事却隐去这些内容,让邹忌的规劝讲得娓娓动听,充满喜剧色彩。故事开始叙写了邹忌的“三问”和妻、妾、客的“三答”,情节虽然简单,但充满了生活的情趣,并初步表现了邹忌自知自明的性格。紧接着写邹忌夜深人静,独自的“三思”,悟出妻、妾、客答话的三个原因:“私”“畏”“求”,进一步表现了邹忌不盲自大勇于反…  相似文献   

2.
大家都读过《邹忌讽齐王纳谏》吧,想必还记得有一段记述,堪称句式变换的典范。战国时,有个叫邹忌的人,为了弄清自己和城北徐公谁长得美,于是去问妻、问妾、问客,出现了三问三答:  相似文献   

3.
一、理清思路学习文言文,首先要从整体上了解文意.因为只有从整体上了解了文意,才能品味语言,探究结构,把握文旨,鉴赏技巧.要从整体上了解文意,就要从理清文章思路入手.教学《邹忌讽齐王纳谏》一文,在预习和质疑的基础上,我提出以下问题引导学生思考.1.妻、妾、客对邹忌与徐公谁美的问题各持什么态度?邹忌从中悟出什么道理?2.邹忌在进谏时说:“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中的“此”指的是什么?3.齐威王采纳了邹忌的意见,结果如何?妻、妾、客都认为邹忌比徐公美,而邹忌通过窥镜自视认为不如徐公,从中悟出他们是或私、或畏、或有求于自己,如果不能正确对待,往往被蒙蔽;由私事比国事,在“受蔽”这一点上有相似之处,所以邹忌讽谏齐威王要纳谏除蔽;齐威王采纳了邹忌的意见之后,齐  相似文献   

4.
纵观《邹忌讽齐王纳谏》,有六个“三”值得品味。 三次对话。三次对话发生在邹忌与妻子、与妾、与客人之间。同一个问题,表达不尽相同。对妻“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对妾“吾孰与徐公美”,对客人“吾与徐公孰美”,行文活泼,有变化。针对同一个问题,  相似文献   

5.
《邹忌讽齐王纳谏》是一篇精讲课文,《教师教学用书》设计了这样的问题:本文的写作特点是什么?这篇课文在写作上采用设喻说理的方法。先由用作设喻的事实写起,写了邹忌与徐公比美,妻、妾、客的赞美之辞以及邹忌对这些言辞的分析。这部分内容表面上看来似乎与讽谏无关,实际上是设喻说理的前提。接着写邹忌讽谏齐王,正面设喻来说明君  相似文献   

6.
王朝岚 《学语文》2008,(3):18-18
近读《邹忌讽齐王纳谏》的一些鉴赏文章,发现有人认为邹忌讽谏的成功当归于“脱身说法”,如数参选徐仲涛的赏析文章认为:“先述说自己的生活经验,指出妻、妾、客的三种回答是出于不同的动机.先给齐王一个清晰的印象,然后义以齐王所处的生活环境和自己作比较,指出齐王受蒙蔽的严重。  相似文献   

7.
以前学习《邹忌讽齐王纳谏》,总感觉文章中重复三次出现的邹忌与妻、妾、客的对话有些累赘,认为这有悖于文言文高度凝练的语言特点,大有小题大做之嫌,古人何苦非要把这些对话再三赘述呢?如今引导学生学习这篇文章,才感到此非闲笔,这恰好体现了邹忌进谏的高超艺术水平和文章严谨的思维逻辑。正  相似文献   

8.
以前学习《邹忌讽齐王纳谏》,总感觉文章中重复二三次出现的邹忌与妻、妾、客的对话有些累赘,认为这有悖于文言文高度凝练的语言特点,大有小题大做之嫌,古人何苦非要把这些对话再三赘述呢?如今引导学生学习这篇文章,才感到此非闲笔,这恰好体现了邹忌进谏的高超艺术水平和文章严谨的思维逻辑。正因为文章对那些阁房琐事再三赘述,才有了邹忌进谏的由头,才使齐威王从谏如流。邹忌讽谏成功,彰显了文章“讽谏”的特点,体现了邹忌进谏的高超艺术,也成就了邹忌善于进谏和齐威王从谏如流的历史美谈。  相似文献   

9.
俗话说:“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劝告人们应虚怀若谷,善于听取不同意见,尤其善于听取“逆耳的忠言”。那么忠言一定要逆于耳吗?我看未必。无论是现实生活中还是古时候,顺耳的忠言也不少。下面着重谈一下古文中的“忠言顺耳”。 先看《邹忌讽齐王纳谏》一文,邹忌作为战国时齐国的宰相,有责任向齐王提出意见或建议。当时齐国在各诸侯国中比较弱小,要想振兴齐国,必须内政修明,广开言路。邹忌并没有直言相劝,而是从自身经历,生活琐事说起,自己没有徐公美,而妻、妾、客却异口同声说邹忌比徐公美。邹忌从这件事中悟出…  相似文献   

10.
《语文教学与研究》八二年第九期所载《“吾妻之美我者”中的“美”》一文,联系《邹忌讽齐王纳谏》一文的原意,析证“妾之美我者”和“客之美我者”中的“美我”不是表示“从主观上、心里头认为邹忌长得比徐公美”,而是表示只不过“因为某种原因而口是心非罢了”。这一说法剀切中  相似文献   

11.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把握住重点词句和段落,指导学生正确地分析其含义,是使学生深入理解文章中心思想的必要途径,也是培养和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手段。一般说来,作者为了表达的需要,往往在文章中有着力用笔的词句和段落。文章中重要的词语和句子,不仅可使所描绘的人或事更准确、更生动,给人以深刻的印象,而且能使读者体会作者的意图信息。《邹忌讽齐王纳谏》一文中的邹忌没有被他的妻、妾、客的赞美之辞冲昏头脑,而是通过“徐公美,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才知道自己确实不如徐公美。很明显“视”在全文中…  相似文献   

12.
《战国策·齐策》的《邹忌讽齐王纳谏》,是一篇传诵千古的历史散文。全文记邹忌从家庭琐事中受到启发,以小悟大,劝说齐威王广开言路,博采众议,修明政治的史迹。以平淡含蓄的叙述,阐发一个深邃的哲理,写得很有特色。分析这篇文章的文字,历来对邹忌赞词较多,这是应当的。在剥削阶级统治的社会里,臣属对君王一反阿谀逢迎、唯命是从的陋习,敢于直言讽劝,这就非常难得。邹忌能在妻、妾、客的一片赞美声中保持清醒的头脑,作出符合客观实际的判断,并能推己及  相似文献   

13.
【锁定考点】1.读准文言字音;2.理解常用实词含义、虚词用法;3.正确把握朗读节奏与断句;4.理解、翻译重点语句;5.掌握文言基本词法、句法;6.把握文本主要内容;7.评价人物形象;8.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9.赏析文本写法;10.适度拓展、理解文本。【新题演练】一、《邹忌讽齐王纳谏》阅读【甲】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映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  相似文献   

14.
在对事物的认识上,我们感情的亲疏远近往往左右着我们对其认知的正误深浅。换句话说,我们的感情亲疏远近为我们戴上一副有色眼镜,我们眼中的事物无不染上我们的主观色彩。所以,我们必须摘下“有色眼镜”,客观地对事物进行评价,那种“爱之欲其生,恨之欲其死”的做法,是不足取的。《战国策》中有篇很出名的文章《邹忌讽齐王纳谏》,文中邹忌从身边三人对自己的不同看法中悟出“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的原因,以此讽谏齐王,使齐国成为一代霸主。由此,不难看出感情亲疏在认识事物时所起的作用。倘若邹忌未能客观…  相似文献   

15.
《邹忌讽齐王纳谏》:“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一册注:“[以]以为,认为。”我们认为这一注释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16.
《战国策·齐策》中的《邹忌讽齐王纳谏》是胜炙人口的名篇,中学语文课本和大学中文专业的古代文学、古代汉语教科书多把它选作教材。篇中有包含“美我”和“皆以美于徐公”这样两个语言结构的句子:‘请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高中语文第二册(199年10月第1版)注:“美我,以我为美。”“皆以美于徐公,都认为(我)比徐公美。”《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徐中玉、金启华主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8月第1版)注:“美我,…  相似文献   

17.
《邹忌讽齐王纳谏》中有这样几句:“吾妻之美我,私我也;妾之美我,畏我也;客之美我,欲有求于我也。”三个“美我”之中,教材只对第一个提供了解释:“认为我美。”即把“美”看作形容词意动;与教材配套的《教师教学参考用书》中相关的译是:“我妻子认为我漂亮,是偏爱我;妾认为我漂亮,是害怕我;客人认为我漂亮,是想有求于我。”把三个“美我”都解释为“认为我漂亮”。  相似文献   

18.
邹忌的发问《邹忌讽齐王纳谏》一文中,邹忌“朝服衣冠,窥镜”时问妻子:“我孰与城北徐公美?”有的读者认为这是在与城北徐公比美,邹忌并不知道究竟谁更美。这样理解并不符合作者本意。实际上这个疑问是无疑而问。“我孰与城北徐公美”这一句话本身包含如下信息:一、城北徐公之美是公认的事实;二、邹忌把徐公当作“美丽者”的标准;三、接近徐公之美是邹忌的目标。也就是说,邹忌清楚地知道自己是比不上徐公的,他的问话只是顺嘴说说而已,这种类似比较的发问,只不过是一种自我欣赏,自我陶醉,是一种以接近徐公之美为满足的炫耀。关于自己比不上徐…  相似文献   

19.
“谁与邹忌的关系最亲?”一句平实而又恢谐的问话掷起了一串笑声,但旋即,那洋溢着笑意的五十二张脸又低了下去,仿佛头下桌面的书间有无数看不见的磁力线似的。一阵嗤啦嗤啦的翻书声后,小明用眼的余光扫了扫近旁的座位,只见几只手正在耳旁摩挲着——这是举手的序曲,这是抢答的前奏!“唰!”小明果断地举起了手:“妻子与邹忌的关系最亲。你看她脱口而出‘君美甚’,那夸夫、赞夫的感情多鲜明!客与邹忌的关系最疏远,他不仅未说‘君美甚’,甚至也未用妻、妾用的‘徐公何能及君也’这样的反问句,而是用了‘徐公不若君之美也’这样  相似文献   

20.
《邹忌讽齐王纳谏》是《战国策·齐策》中的名篇 ,编入高中语文第一册。全篇虽只有三百多字 ,但可学的东西很多 ,如进谏的艺术、剪材的巧妙、语言的适度等 ,但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它的结构层次的别致。全文结构层次的鲜明特点是从头至尾的一种“三”型结构 ,人物是三个人或三方面的人 :妻、妾、客 ,宫妇左右、朝廷之内、四境之内 ;事件是三个事件 :私我、畏我、有求于我 ;私王、畏王、有求于王 ;上赏、中赏、下赏 ;时间发展是三个阶段 :朝、旦日、明日 ,令初下 ,数月之后 ,期年之后 ;事件发展是三个过程 :熟视之 ,自以为不如 ;窥镜而自视 ,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