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林光云 《广西教育》2014,(5):100-100
正诗歌赏析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中学生应该学会赏析诗歌作品,体会诗歌蕴含的美学价值,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但是许多学生觉得诗歌赏析高深莫测,不知从何下手。其实,借助联想和想象,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在赏析诗歌时披文入情,尽赏其妙,更好地感受诗歌的内涵。那么,在诗歌赏析中,教师如何引导学生展开联想和想象呢?一、展开联想和想象,再现诗歌的画面  相似文献   

2.
在品味新课标教学理念的基础上,以凝练的诗歌语言为切口,从"引""赏""悟""合""徊"的角度进行意境赏析的训练,通过形象化的教学手段,以画引境,营造诗意;以美赏境,铺设诗情;以读悟境,感受诗韵;以人合境,领会诗情;以情徊境,构筑诗意,在教学中有意识地积累感悟,提升其审美的情趣以及品位。  相似文献   

3.
<正>诗歌创作,是在诗人主观情志的关照下依靠联想和想象完成的。所以,鉴赏者要学会跟随诗人的想象去揣摩诗人的写作内容、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和写作目的,这样,考试作答才会有话可说。那么如何快速赏析和解答高考诗歌鉴赏题?简而言之,赏析解答诗歌要学会感悟、陈述"见山是山""见山不是山"的两种赏析方式和"三步"答题法。一、要能赏析"见山是山"的内容"见山是山",本出自宋代禅宗大师青原行思提出的参禅境界之一,我这里所说"见山是山"指的是赏析  相似文献   

4.
法国诗人钱拉尔·德·奈瓦尔的代表诗作《EL DESDICHADO》流传甚广,试选取该诗有代表性的六个中文译本,从译本的"字数和标点符号""选词""句式和音韵""译者翻译风格"几个方面进行对比赏析,探究诗歌翻译的魅力。  相似文献   

5.
诗词教学应该采用何种方式才能达到最佳的效果这一问题,已成为时下高中语文诗歌教学探讨的一个焦点。以柳永词作《雨霖铃·寒蝉凄切》教学为例,试从写作缘由、赏析意境和把握诗歌主旨三个方面进行论述,探讨诗歌教学方式由"译"向"悟"的转变。  相似文献   

6.
诗歌和诗歌教学的特质是它的审美性.改变诗歌教学中"唯理性"倾向和"肢解式"的模式,必须重新"拾回"审美赏析的价值取向和教学方法.诗歌教学,应当成为一个感受美(诗的意境和情感)、鉴赏美(诗的内容和形式)、内化美(美的体验和个性)、创造美(美的思想和行动)的过程,让学生在诗歌学习中,获得审美愉悦、人格提升、个性张扬.我们不是要把学生培养成诗人,而是要让他们爱诗、读诗,让他们在诗歌的海洋中咀嚼其意,在文学的殿堂里陶冶性情,在民族文化的深厚土壤上放飞心灵.下面就诗歌教学如何进行审美赏析谈谈我的看法.  相似文献   

7.
诗歌鉴赏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激发兴趣,熟读成诵""体味意境,激发情感体验""多媒体教学,提高诗歌鉴赏教学效果"三个方面探讨了初中语文教学诗歌鉴赏。  相似文献   

8.
赏析是语文教学的主要内容之一,也是学生应该具备的一项能力。也就是说,在中职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做好思想的转变工作,要通过赏析活动的开展来从不同角度提高学生的赏析能力,进而使学生在自主阅读、主动分析与赏鉴的过程中体验语文课程的魅力。因此,本文笔者结合自身的教育教学经验,从"作者""句子""表达技巧""思路"等方面入手进行文本的鉴赏,进而使学生在感受语文魅力的过程中提高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9.
诗歌意境赏析,是学生们进行诗歌鉴赏的一个重要环节,但在实际教学中学生在鉴赏方面存在诸多问题,本文以诗歌意境的赏析的深层问题的研究来寻求学生对诗歌鉴赏方面的能力培养,以期为学生能够独立而准确的鉴赏诗歌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0.
刘春艳 《考试周刊》2013,(25):30-31
"兴观群怨"是孔子对诗歌的美学作用和社会教育作用的深刻认识,是对诗歌社会作用最高度的赞颂。本文从高中古典诗歌教学出发,从"兴""观""群""怨"四个方面阐释了古典诗歌的当代教育意义,并提出了相应的实现途径。  相似文献   

11.
诗歌的赏析     
诗歌赏析在语文教学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因此,语文教师应注重诗歌赏析的要领,提高诗歌赏析效率。一、诗歌赏析应注重诗歌中所描绘的形象。诗的情意都是凭借诗歌的形象表现出来的。诗歌的形象包括人、事、物、景等。叙事诗,例如:白居易的  相似文献   

12.
<正>古典诗歌赏析是中学语文教学的主要内容之一,但是在教学过程中,如何提高诗歌赏析教学的有效性,一直以来困扰着大多数语文教师。如何找准教学的"起点"和"落点"呢?这次听了各位老师的市属优质课,尤其是湖州二中许琴琴老师的《积雨辋川庄作》(这首诗选自余恕诚主编的《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年第2版),给我颇多启发。这堂课的"起点"和  相似文献   

13.
在以往的诗歌教学中,教师教学大多注意对文本的解读,忽视了音韵的赏析,这种"长短脚"的诗歌解读现象不利于整体把握诗歌。所以,本文从音韵、吟诵、写作三个方面整体阐述诗歌的教学,以期提高诗歌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4.
周琼 《教学随笔》2015,(4):174-175
诗歌教学,应当着力培养学生审美鉴赏能力,"读"是鉴赏诗歌的前提和基础,是提高学生鉴赏能力和审美能力的方法与途径。通过范读、朗读、齐读等"百花齐放"的方式感悟诗歌内容,赏析诗歌技巧,品味诗歌情感,发现诗歌内涵,从而提升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  相似文献   

15.
正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辉煌灿烂的诗文化陶冶了一代又一代炎黄子孙。因而,诗歌教学历来是语文教学中一个相当重要的部分。但传统的诗歌教学过于注重"背""默""熟练以备考",忽略了学生智力、情感、思维等素质的全面发展。新课标则明确要求在诵读诗歌的基础上,体验情感,感悟内容,提高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鉴于此,诗歌教学应突破传统,走出一条创新之路:即在诵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运用联想、想象的方法,去体验诗歌中的意境、  相似文献   

16.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诗词是一种情感的表达,对诗词的欣赏能够提高学生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所以,初中语文教学一直把它作为教学的重点,近年来的中考更是加强了对诗词赏析能力的考查。那么,如何在教学中指导学生鉴赏诗词,让学生形成一定的古诗词鉴赏能力呢?笔者认为,初中诗歌赏析的重点应该放在理解诗歌的语句;品味诗歌的语言;把握诗歌的内容和思想感情;品析诗歌的表达技巧;  相似文献   

17.
<正>【教材分析】《春江花月夜》是选修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二单元"赏析示例"课文。本单元的鉴赏方法是"置身诗境,缘景明情"。单元教学重在诵读,借助联想和想象,体味古典诗歌意境之美、情感之丰,领略诗歌手法之精、语言之妙。作为本单元赏析示例课文,《春江花月夜》的欣赏,  相似文献   

18.
牛晓彬 《现代语文》2009,(11):154-155
鉴于目前古诗教学中的问题,结合笔者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课例,表达对古诗教学的思考,试图从四个层面探索古诗教学的一般方法,即:一、以朗读教学达到认知性赏析诗歌的目的;二、以诗意探究、背景引入达到理解性赏析诗歌的目的;三、以品析语言达到评价性赏析诗歌的目的;四、以立足本诗的拓展达到创造性赏析诗歌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正>【设计理念】"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国"。选入教材的诗歌文本往往短小,在文本研读之外,教学内容更应往建构"这一个人""这一个世界"或"这一个天国"的方向努力;也只有让诗人从文本中站立起来,成为一个活生生的立体的有血有肉的人,学生才能把握诗歌内在的情感律动,才能深入诗人更辽远的诗歌王国。此外,诗歌教学的语言组织应该呼应诗歌质朴、干净、诗意的风格,这是诗歌教学内容的有机组  相似文献   

20.
文章是对华南理工大学2014-2015年第1学期"英语诗歌选读"通识课课程教学的实证总结和反思。实践证明,英语诗歌教学通过学生的诗歌翻译和仿写练习,并采取过程性考核方式促进过程教学效果,可以在传统的传授诗歌知识和赏析诗歌文本之外起到激发学生想象力的作用,从而达到训练学生创新思维的目的。这一教学模式具有传授知识和训练思维的双重教学目的,是对传统英语诗歌教学的有益充实而非颠覆,是新时代下英语诗歌教学与时俱进的一种尝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