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数学学习过程是"意义赋予"和"文化继承"的过程,即文化意义上的再发现的过程.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引导,才能让学生体验数学的再发现过程呢?本文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历史知识的引入让学生感受知识的发展过程,以究解疑开展探究活动,以思导学促进学生发展;这些方面来谈谈对课堂教学的一些认识.一、以疑导思———培养问题意识美国数学家哈尔莫斯:"问题是数学的心脏."问题成为数学的生命,数学因问题而获得生命力.让学生学数学,能不让  相似文献   

2.
数学教学的本质是展示知识发生发展的过程.数学知识发生和发展其实质是数学家或者是数学教育家的思维成果,数学教学过程应该是数学家的思维、教师的思维和学生的思维相互作用的过程.在教学中,追踪数学的思维过程,让学生亲历知识"再发现"的过程;展示教师的思维过程,揭开数学"神秘"的面纱;展示学生的思维过程,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  相似文献   

3.
正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教学将由"关注学生学习结果",转向"关注学生活动"重朔知识的形成过程,课程设计将由"给出知识"转向"引导活动".数学新教材倡导学生主动探索,自主学习,合作讨论,体现数学再发现的过程.数学教学不再是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的过程,而是鼓励学生"观察""操作""发现",并通过合作交流,让学生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促使个性品质的发展,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  相似文献   

4.
今年我市高考状元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谈到:在数学学习中非常喜欢提出各种各样的数学问题来探究.提出数学问题的能力是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重要体现,高中数学新课程注重数学学习是一种再发现、再创造、再实践的学习过程.我们仔细分析我们身边的案例,不难发现"提出问题"可以调动学生已知的数学知识经验,促进学生积极思维,深化理解数学知  相似文献   

5.
新课程要求数学教学由"关注学生学习结果"转向"关注学生活动";课程设计由"给出知识"转向"引导活动".注重知识的形成过程,倡导学生主动探索、自主学习、合作讨论、体现数学再发现的过程.  相似文献   

6.
对于数学问题的解决,教师常要求学生在数学解题过程中,要做到仔细审题,弄清题意,拟定计划,然后实现解题目的.教学中,要解决数学问题,学生往往被有效的问题分析、计划制订所困扰.如何让学生在复习过程中提高解题的有效性呢?本文对一类数学问题的解决,提出了对"问题"进行再"问"的做法. 什么是对"问题"再"问"?就是指针对题目的问题中出现的概念或未知量进行设问.通过对"问题"的再"问",引导学生主动发现和构建问题,获取"怎么再问"的技能,从而弄清问题的实质.笔者就"与垂线段有关的最值问题"一课为例,做了尝试.  相似文献   

7.
"掌握数学意味着什么?就是要善于解题"(波利亚语),解题是数学学习的最基本的活动形式.学生在数学学习中,题解得不少,但学习的效果并不理想,究其原因是多数学生为解题而解题,浅尝辄止,只满足于解出为止,缺乏解题回顾即解后反思.反思是对自己的解题活动加以回顾与探讨,是对问题进行再认识、再探究、再发现的过程,是一个非常必要的环节.波利亚把"解题回顾"列为解题过程四个阶段之一,弗赖登塔尔也指出,"反思是重要的数学活动,它是数学活动的核心和动力."引导学生解后反  相似文献   

8.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数学教学中教师应通过创设既有实际意义又有趣味性的"问题串",让学生"再发现"、"再创造",经历数学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自己发现并掌握知识,并在应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达到巩固知识、形成技能的目的. 一、利用"问题串"引导探索发现数学性质 教学巾的许多数学知识,可通过数学实验获得.我们可根据它的特点结合学生的实际,精心设计成一个能引导学生动手操作的"问题串",使学生经历操作、观察、分析、讨论、交流、归纳、猜想等活动,并在活动的过程中,发现有关的结论.  相似文献   

9.
在知识为载体、能力培养为目标、问题解决为线索的数学课堂教学中,师生的共同探索过程一定会有一个或几个"坎"、"台阶"亦即"思考点",对其进行充分的展示,并适时适当地引导、点拨,让学生自己发现突破之法,那么"灵感"便不会再神秘,学生的数学思维活动会变得积极主动而顺畅.而教师帮助学生发现并抓住"思考点",就成为关键.1在新知识的生成与学习中,要善抓"思考点"学生形成自己的数学基础知识网络,丰富数学思想方法,是一个渐进过程.随着知识量的增加,方  相似文献   

10.
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教学将由"关注学生学习结果",转向"关注学生活动"、"重塑知识的形成过程",课程设计、实施将由"给出知识"转向"引导活动"。倡导学生主动探索,自主学习,合作讨论,体现数学再发现的过程,数学教学不再是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的过程,而是给学生创造环境,鼓励学生"观察"、"操作"、"发现"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通过合作交流,让学生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发展学生的个性品质,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  相似文献   

11.
数学学习中的体验是指学生个体在数学活动中,通过行为、认知和情感的参与,获得对数学事实与经验的理性认知和情感态度.课堂教学中关注数学体验的策略有营造开放的课堂教学环境,让学生对学习活动产生强烈体验的内驱力;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唤起学生的情感活动,使学生获得发现和提出问题的数学体验;让学生经历"再创造与再发现的过程",获得科学发现的体验;倡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实践活动,获得学数学、用数学的数学体验.  相似文献   

12.
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教学将由"关注学生学习结果"转向"关注学生学习过程"重塑知识的形成过程,课程设计将由"给出知识"转向"引导活动"数学。新教材倡导学生主动探究,自主学习,合作讨论,体现知识再发现的过程,数学  相似文献   

13.
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新课程目标除了要授予学生基础的数学知识,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等外,还要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探究精神,自主地对问题进行探讨和研究.随着教育体制的改革,高考对学生的考查日益能力化,原有的课堂教学模式已不能满足当前的教育形势.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更应该转变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面向全体学生","提高每个学生的数学科学素养","倡导探究性学习,力图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数学新教材倡导学生主动探索、自主学习、合作讨论,体现数学再发现的过程.数学教学不再是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的过程,而是鼓励学生观察、操作、引导自主探究、独立再学习,建立一种自主、合作、孕育创造的学习模式.  相似文献   

14.
数学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又是一个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过程.新课标下的数学课堂强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有效的数学活动,让学生体验数学再发现的过程,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数学教学过程是师生双方在数学教学目的的指引下,教师组织和引导学生主动掌握数学知识、发展数学能力、形成良好个性心理品质的认识与发展相统一的活动过程.……  相似文献   

15.
课堂教学是一个开放的、不断生成的过程,是教师提出教学引领性问题后,再根据学生在课堂上不断生成的新问题,调整、重组引导学生生疑、质疑、解疑、再生疑、再质疑、再解疑……的过程.在如此循环往复、步步推进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过程中,学生获得有价值的必需的数学,并接受数学思想方法和数学精神的熏陶.  相似文献   

16.
通过"二次根式"课堂教学实践与反思,阐述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并为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时间与空间,让学生体验知识的再发现、再创造的过程,感悟数学思想,积累数学活动经验,从而自主建构自己的经验世界.  相似文献   

17.
现行数学教学大纲明确提出要重视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教师应遵循"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原则,在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积极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开启学生学习内在动力,让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积极参与思维活动,以实现数学学习再发现、再创造的过程.  相似文献   

18.
数学教学的本质是展示知识发生发展的过程.数学知识发生和发展其实质是数学家或者是数学教育家的思维成果,数学教学过程应该是数学家的思维、教师的思维和学生的思维相互作用的过程.在教学中,追踪数学的思维过程,让学生亲历知识"再发现"的过程;展示教师的思维过程,揭开数学"神秘"的面纱;展示学生的思维过程,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  相似文献   

19.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让学生感受和体验数学知识产生、发展和应用过程,启发学生从现实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并善于独立思考,使数学学习成为再发现再创造的过程。著名科学家李政道也说:"学问,学问,要学习提问。"可见,"问"是思维的开端,是创新的基础。教学提倡学生主动发现问题,提出  相似文献   

20.
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领域中有大量便于学生动手操作的内容,旨在让学生通过"数学化"的操作,经历数学的"再创造"与"再发现"过程,亲身体验数学、理解数学。因此,操作教学成功与否,课前的精心准备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