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美国当代哲学家马修斯是儿童哲学的开创者及先锋人物,与"儿童哲学之父"李普曼齐名,著有儿童哲学三部曲。他认为运用哲学是人类与生俱来的能力,强调儿童有自己的哲学,应平等待之。我们通过对马修斯儿童哲学的研究,可以看出马修斯之所以关注儿童哲学是因为他发现儿童与哲学有天然联系,儿童有其自己的哲学。马修斯通过与儿童对话来"做"哲学,认为"群体探究"是对话的过程,思考故事是对话的媒介,意义发现是对话的目的。马修斯儿童哲学对我国当代教育改革有如下几点启示:要尊重和爱护儿童爱智慧的天性;努力促进儿童哲学的学科建设及推广教育的繁荣发展;儿童哲学教育是在方法论上对"钱学森之问"与"顾明远之问"的一种解答。  相似文献   

2.
语文课程的哲学研究,就是对语文课程的"哲学意义"的揭示.语文课程的"哲学意义"隐藏在"人与语言的关系"的命题中.在认识论的哲学视野里,人与语言是一种反映论的认识论关系,它强调语言对人的客观性,强调人对语言的疏离性;语文课程的"哲学意义"在于"认识语言知识".在存在论的哲学视野里,人与语言的关系统一到一种多极主体间的交往实践中,它强调人与语言的本体论关系,语文课程的"哲学意义"在"对话"; "对话"成为存在论哲学基础的语文教育论的核心的、基础性的规定.  相似文献   

3.
阐扬马克思哲学当代性的基本视点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马克思哲学当代性的阐扬,应当避免重归"近代性"的哲学立场,在思想的"上下文"关联中理解马克思.由此应抓住下列基本视点:近代哲学思维"内在性"的存在论基础;马克思的生存论哲学境域;以对话的方式在当代哲学语境中阅读马克思.  相似文献   

4.
巴赫金的诗学体系建立在其"对话"理论的基础之上,由此扩展出复调、狂欢等理论,实际已超越了文论的范围。国内外学者多从语言学、文化研究、哲学等层面对其进行研究。巴赫金倡导新型的"平等对话"关系,他用巧妙的哲学思辨为文学研究提供了一条以平等对话、和而不同为特征的思路。  相似文献   

5.
教育对话的本体论解读——哲学解释学的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对话问题的探讨是对话哲学在教育领域中的一种回应。从作为教育方法的"对话"到作为教育思维方式的"对话",教育对话的内涵在不断地拓展和深化。由于缺乏对对话的本体论诠释,使得理论和实践对于"教育对话是什么"的追问始终没有结束。本文从哲学解释学的视角重新审视教育场域中的各种对话关系,在本体论层面上透析教育对话的深层内涵。  相似文献   

6.
论基于对话理念的教学关系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对话教学基于当代对话哲学,其目标在于培养能在对话关系中适意生存、建构意义、创生知识和不断发展的个体。对话教学关系的特征包括:教学关系的交互性与平等性;教学关系的接近性;支持、信任与肯定他人的教学氛围;参与者全身心投入;指向未来等五项。建构对话教学关系的策略包括:认识到教学中"独白"与"对话"的相对性;注意师生关系理论的转变与更新;提倡和强调情境性教学;以反思作为推进对话教学的重要基础;运用合作教学模式等。  相似文献   

7.
对话不仅是教学交往的主要形式和途径,它更构成了教学交往的重要品性和灵魂.然而,在现实的教学交往过程中,"对话"品性却在不知不觉中迷失了.文章指出这种教学交往"对话"品性的迷失主要表现为:教师把持了教学交往的主动权和话语权,民主、平等、尊重、信任、宽容和爱在教学交往中严重缺位,繁杂的训练和记诵取代了对课程内容(文本)的多元理解和解读.文章分析了其主要原因在于:师生对话意识的高度淡漠,教师对教育权威的深度误读,师生生存交往的典型缺失,哲学解释学思维的严重缺位.最后,文章认为,回归教学交往的"对话"品性必须做到:树立平等意识,做到真诚倾听;淡化权力观念,重视内在权威;优化师生交往,构建生存关系;"悬置"传统的教学认识方式,以哲学解释学的思维关照教学交往.  相似文献   

8.
适应性困难会不同程度地困扰每位新生,成为大学生活中最难克服的阶段性困难之一。通过引入巴赫金的"对话"哲学理念:思想的本质在于对话,平等中创造对话事件,宽容让对话无限发展,分析适应性困难的原因在于人与世界之间对话关系的缺失,具体表现为"六种人",提出三条实践路径:创造广阔对话空间;促成鲜活对话事件;保持对话无限活力。  相似文献   

9.
德国哲学家伽达默尔在哲学解释学和实践哲学等方面有突出的贡献,同时他的一些哲学理论和有关教育的思想对我国进行高等教育教学改革也有许多启示."视域融合"理论、"对话"理论和"实践教育"理论启示我们新形势下高等教育必须建立平等互动的新型的师生关系;强调师生之间的对话和交往;强化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学生更好更快地适应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现代哲学由主体性向主体间性的转变,为师生对话大学教学模式提供了崭新的思考框架和实践路向,通过阐释和比较基于主体性哲学思维的"教师中心""学生中心""教师主导、学生主体"大学教学模式和基于主体间性的师生对话模式,着重分析师生对话大学教学模式赖以实现的主体间性哲学思维和对话教学,及其实践价值。为大学教学模式的根本转变提供新的思维导向与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