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正>组合动作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动作不停顿地连续完成的运动形式。以组合动作为主线的单元教学设计旨在通过有趣合理的组合练习实现运动技能的习得与体能素质的同步发展,达成学以致用并提高学生的运动能力。一、组合动作单元设计的价值单元教学是着眼于一个单元,根据单元中不同核心知识点的教学需要,整体构建、统筹安排、有效衔接的一种教学形态。体育与健康课程单元教学设计是根据不同类别的运动项目的技能属性,进行单元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式方法与手段、教学步骤、教学组织形式、教学评价、  相似文献   

2.
<正>单元计划是一个小的知识点的集合,在运动技能学习中,是有关动作、运动技术、运动技能、体能、战术等相关内容的某个知识点的集合[1]。本期研讨所呈现的案例是非操作性动作技能转身单元计划,是依据George Graham等的运动构图所揭示的动作、技能可能性变化,结合水平一学生的学情等具体情况设计,旨在为一线教师提供一种单元构建的思路或方法。一、动作技能单元计划的构建思路——"教什么"本着单元是知识点集合的理解,将动作技能作为知识点来予以确认。把握  相似文献   

3.
<正>一、让身体"动起来"的运动意识较多项目中都有"投掷"动作,且动作形式多样(特别是开放性运动项目),因此将投掷作为一类动作,在教学设计中加入"与人"的关系,将封闭技能转化为开放式技能,由"静"到"动",在复杂的运动  相似文献   

4.
<正>一、投掷学习单元构建的依据George Graham明确表明了运动必须思考的几个范畴:最内层的分类,也就是位移性动作技能、操作性动作技能和非操作性动作技能;各种动作技能的内容性规定,如,可操作性动作技能有投掷、持球等;动作技能的可能性变化,如果技能轮按照箭头的方向向左或向右转动,动作状态就会发生变化,并且这种变化是动态的变化,如,位移性动作的跑步是单纯的位移动作,如果联系运球,这种位移性动作  相似文献   

5.
<正>笔者在本届教学观摩交流活动中现场展示了水平二(四年级)《正面双手投掷与游戏》一课,教学中将正面双手投掷的动作,创设在"真实"运动情境的结构化内容中,发展学生基本动作能力,取得积极效果。现将教学设计分享如下。一、教材分析《人类动作发展概论》中将基本动作技能分为移动技能、非移动技能和操控技能([1]),正面双手投掷属于操控技能,在操控技能中足球的掷界外球、篮球的双手头  相似文献   

6.
投掷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实用技能,又是锻炼身体、增强力量的锻炼手段。但是,课本中有些单纯的技术动作枯燥乏味,标准的投掷器材(标枪、铅球)学生投不远,掌握技术动作困难,容易使学生产生厌倦的心理,不爱上投掷课。如何根据学生的特点,把投掷教学教出乐趣,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和乐趣?我用跳绳设计了一节有兴趣的投掷课。教学内容为《绳趣》——学  相似文献   

7.
本期案例互析以投掷为例,在对动作、运动、动作技能和运动技能这些基本概念分析的基础上,对不同水平阶段学生的运动技能学习基础进行了讨论。这次讨论在分析动作技能发展和学习的5个层次的基础上,旨在引导一线教师在教学设计的过程中要重视对学生动作学习基础的分析,从而有效地选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相关信息请查看本刊官方论坛"学生体育协会BBS论坛"案例互析专栏(http://bbs.sports.edu.cn/index.php)案例互析四。  相似文献   

8.
一、二年级的投掷教学内容都是比较简单的动作,如果要想提高课堂效率,教师就要具有进行教学内容的开发和重组的能力,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投掷教学而言,大多数教师依旧按原来的书本课时进行教学。一个单元的教学内容经常被无形地割裂开来,缺乏一定的连续性,失去了单元作为完整教学过程的积极意义,直接影响着教学的整体效果。这对于认知、理解水平较低,又缺乏综合分析能力的小学生来说,不符合他们感知事物和技能学习的一般规律,也势必严重制约着他们对投掷的理解,影响着他们对相关知识技能的有效建构。  相似文献   

9.
<正>一、投掷动作整体发展的特征投掷是体育活动中常用的基本动作技能之一,如果从"技能"的角度解读,投掷的远度、初速度及准确性就成了教学中需要研讨的话题。体育教学应该向数学这门学科借鉴,数学具有层层递进的教学逻辑思路。如,在小学数学中通  相似文献   

10.
动作或技术的学习是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获得运动技能的重要载体,传统的运动技能教学常常会因为"淡化技术"或"重视技术"而困惑,而正确理解和把握技术教学尺度,避免教师"为了教而教,学生为了学而练"的现象,真正使学生在动作学习的同时获得技能和发展体能,是运动技能学习方面必须思考的问题。本单元是在传统教学的基础上,依据水平三学生接球动作发展特征,以"移动中的接球"为教学内容,分析在"运用"的维度下如何学习动作或技术,获得技能,为球类教学提供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1.
<正>在体育技能教学中,教师往往更多地从技能动作的一般教学规律来构建教学单元,如技术动作的结构或由易到难的顺序等,由此教师在技能教学中会比较多地关注技能动作教学本身,而忽视学生的学。实际上,在学习一个新的技能时,教师应该了解学生已经具备的相关技能发展水平和学习能力,并对这些信息进行  相似文献   

12.
运动技能的迁移是指学习掌握专项技术动作的过程中 ,对所学的另一种运动项目技术动作之间所产生的积极影响。少年、儿童时期是学习基本技术动作的有利时期 ,而且所掌握的基本技术动作将为今后学习专项技术动作打下一定的基础。例如我们少体校招收的投掷项目的运动员 ,大都在入校前已经初步掌握了垒球的投掷技术 ,在入校后需要学习掌握投掷标枪技术。这时就可以充分利用运动技能中的正迁移原理 ,提高他们学习掌握投掷标枪技术的训练效果。在教学训练过程中首先应找出投掷垒球技术与投掷标枪技术的共性 ,利用它们在技术上的共性 ,为学习标枪技…  相似文献   

13.
<正>体育教学中,常出现已有的知识、技能及方法与后续学习内容相互影响的情况,这种因事物之间存在同类因素而相互影响的现象,心理学上称之为迁移效应。间接迁移是迁移效应的一种,是指A动作的掌握通过一些方法对B动作的学习产生正迁移效应。如投掷垒球教学中,结合学生已有的投掷纸飞机的经验,使学生把投掷纸飞机  相似文献   

14.
<正>一、认识技能迁移的基本类型运动技能迁移是指已掌握运动技能对学习新运动技能的影响和作用,动作迁移理论经过演化形成了多种类型,主要包括"语言——运动迁移""两侧性运动迁移"和"运动——运动迁移"3类。其中产生积极影响的为正迁移,消极影响的为负迁移。在三年级侧向投掷垒球教学中,运用口诀"蹬—转—挥"引导学生体会正确的协调用力、感知身体连贯动作,促进学生掌握正确的动作方法,利用动作口诀能够使隐性的技能显性化,  相似文献   

15.
以逻辑结构为切入点,对田径技术教学进行归类整合,将田径各项技术按其基本技术的特点划分为跑、跳、投三大类,并把其中每一类技术称为一个技术单元。主要采用教学实验法对每个技术单元进行教学实验。结果表明,技术单元教学方法有利于节省教学时数,提高学生学习动作的兴趣,促进动作之间的迁移,加快学生动作技能的形成。在田径技术教学中实施技术单元教学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6.
一、设计理念 体育课教学,不能仅是教师单一教与学生枯燥学,而是一种通过教师的智慧与灵动的教,让学生快乐愉悦的学。“教”为促进学生身体健康而教,“学”为学以致用而学;“教”为促进学生心理健康而教,“学”为学生终身学习而学。基于以上目的,体育教学时务必要凸显体育要素,即体育运动的根本所在--技术与技能的结合体。本课是一节水平二四年级学生的《上一步投掷垒球》(用轻物-小彩球替代垒球),投掷的目的在于“好、远、准”,“好”更多强调技术动作的正确掌握,“准”和“远”则基于技术动作正确掌握的基础上发挥技术的最大效能即技能。教学围绕这三个重要基点展开。或择取一二或逐一递进,一般而言,先技术铺垫后技能拓展。如,“好”→“远”(或“准”),亦可以“好”→“远”→“准”。  相似文献   

17.
《中国学校体育》2020,(12):53-54
<正>教学应遵照每一个动作或技术都要为运动特性服务的"大运动观"教学原则展开教学与训练,这样的教学才是将动作技能和运动技能原理用得合理的教学([1])。也就是说每一个动作都应该有效地为一个项目作出贡献的运动学习,才是有效的运动学习,这是"大运动观"所追求的结果([1])。也就是说每一个动作都应该有效地为一个项目作出贡献的运动学习,才是有效的运动学习,这是"大运动观"所追求的结果([2])。动作是运动项目的基础,动作学习也是体育教育教学的起点,相对于运动项目来说,动作学习实际上是被分解后的教学,分解的目的是为了使学生对单个动作的学习取得更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正>单元教学是在一个相对集中的时期内,把一项或几项(或相近)教材组合成一个教学单元,进行系统学习或阶段学习的教学过程;是课的上位概念,即单元教学是由课组成的。若干节体育课组成了一个单元教学,一个教学单元是一个完整的教学过程,一个教学单元中的每节课一般应当是连续的[1]。在传统的学校体育教学计划中,虽然也有采用单元教学形式的,却很少有教师对一个单元做出详细的单元教学计划,因为传统的体育教学更偏重于微观的课时计划。在此,笔者以小学二年级下学期原地侧向投掷单元为例,研读  相似文献   

19.
<正>笔者以投掷单元第一课时《体验挥臂动作》为例,解析微课在投掷轻物技术学练中的运用。在投掷学练中,教师选准时机将微课切入到相应教学环节中,解决学生挥臂速度、鞭打动作以及出手角度的重难点问题,让学生在玩中提升投掷能力。一、运用纸炮的制作和练习视频进行学练,提升挥臂速度投掷沙包(垒球)时的快速挥臂是教学难点之一。在常规教学中,  相似文献   

20.
《中国学校体育》2021,(8):76-77
<正>动作是人类早期生长发育的核心,是保障个体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技能。3~6岁是动作发展的关键期,主要为粗大动作的学习。粗大动作的熟练掌握是幼儿能够完成日常生活、学习和游戏的前提,是未来习得复杂运动技能的关键。有研究证明,动作发展与幼儿感知觉、认知能力、身心健康及社会适应等方面紧密关联。"动作学习与控制理论"认为,基本动作技能的养成和获得是运动项目技能的基础,而"动作模式"是基本动作技能组成的最小单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