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培养阅读理解能力,首先要学会品读句子。文章中的重要语句,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品读,角度多了,理解才能逐渐深透,品读多了,阅读能力就会逐渐培养起来。下面结合实例,谈谈怎样品读句子的方法。一从关键词语品读句子例(1)倘苦要我说说总的印象,我觉得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各地园林或多或少都受到苏州园林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苏州园林据说有一百多处,我到过的不过十多处。[“到过”就身临其境,有了发言权。]其它地方的园林我也到过一些。[到过苏州园林,也到过其它园林,对此就有鉴别,就能分出高下。]倘若要我说说总的印象,我觉得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标本”点出苏州园林的艺术地位,概括精确。]各地园林或多或少受到苏州园林的影响。[由“影响”可见“标本”  相似文献   

3.
【原文】苏州园林里都有假山和池沼。……又是入画的一景。【分析】《苏州园林》一文,虽然也描述了苏州园林的山水花木,但它的目的,仍在于介绍苏州园林建筑的特点,给读者以有关的知识。所以这篇文章不是记叙、游记类的文章,而是一篇说明文。文章先对苏州园林作总的说明,说它“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它不讲对称,是美术画而不是图案画。第四  相似文献   

4.
何林源 《中学文科》2009,(15):96-96
苏州园林的设计,无论是亭台轩榭的布局,假山池塘的配合,还是花草树木的映衬,远景近景的层次,都可谓是匠心独具。设计者和匠师们如此追求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那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无怪乎叶老先生说:“我觉得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  相似文献   

5.
有诗曰“春城无处不飞花”,教材其实就是师生面前的一座春城,只要“盘”得好,就会春光常在,春花常开。就拿“信息”一词来说,我们原来很少想到它与阅读教学有关,而现在它却是我们的“满眼风光”:“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学生要“初步具备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能从文章中提取主要信息,进行缩写”。……这些话给我们的“信息”就是:我们的教学设计,也应该着眼于“捕捉与处理重要信息”。看下面九个句子,它们浓缩了课文精华,不就是《苏州园林》的全息内容吗?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  相似文献   

6.
教学设计说明: 一、本设计含第三册书第四、第五两个单元的12篇说明文。用17个课时完成。 二、讲读课的设计,力求突破重点难点,着重于怎样说明事物的特征和语言运用的能力培养。自读课的设计,仅提供一些参考性建议。 第四单元 苏州园林 要点:体会采用比较,描写的方法说明事物的特征。 安排二课时。 一、课前展示苏州园林图片。(教学挂图) (一)请学生谈谈自己对苏州园林的印象。 (二)作者对苏州园林总的印象是什么?(各地园林的标本) 二、研读②~⑥段,要求: (一)②段与③④⑤⑥段间含有什么关系? (总分)如此安排结构,对苏州园林特点的说明起到什么作用? (二)列出这部分文字的提纲。  相似文献   

7.
初中语课本叶圣陶的《苏州园林》中有一个句子:“设计和匠师们因地制宜,自出心裁,修建成功的园林当然各各不同。”有一位年轻的语教师问我:“句子中的‘各各’是什么意思?换成‘个个’或‘各个’行不行?”问题问得好。  相似文献   

8.
<正>2016年11月27日—30日,笔者有幸观摩了在河北省保定市长城学校举办的2016年河北省优质课评选活动,这触发了我又一次深深的思考:什么样的语文课是一堂好课?下面,以其中的三个课例来浅谈拙见。一、完美精致如苏州园林一般的《苏州园林》没得到完美的分数,原因何在这节课赏读文本环节分四个步骤:赏文、赏段、赏句和赏词。赏文是整体感知文本,让学生找出说明苏州园林整体特征的句子,接着给出一些与课文相符与不相符的词语,要求学生按照"我  相似文献   

9.
一、从解题入手,建立总的印象。 1.简介“赤壁”并将“壁”、“璧”二字作区分后,提问:“之”怎样解释?整个题目的意思是什么? 3.课题中的关键词语是哪一个?按照这个题目,你觉得文章应该写些什么内容? 3.默读课文一遍,想想课文是怎样紧紧围绕“战”这个关键词语来写的? 4.划分意义段,概括每段大意,找出重点段落。  相似文献   

10.
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其高超的建造艺术为世人所称叹。苏州园林的艺术性可以以中国画之"三远"构图方法进行艺术审美,符合中国画之"三远"境界。以"三远"境界来欣赏《苏州园林》,是对《苏州园林》进行美学欣赏的最佳途径。  相似文献   

11.
一、抓住重点词“高大挺秀”,形成对白杨树的鲜明印象。课文以介绍荒凉的大戈壁开头,然后运用一个设问引出白杨来。课文的标题是“白杨”,我让学生读出有关白杨的句子,从中提出“高大挺秀”这个词语,然后通过几个步骤让学生深入、具体地理解它。第一,解释词语。“高...  相似文献   

12.
在初中应用题中,一般是通过以下三种方式引出数量关系的:一是由题目中明显的关键词语句子引出数量关系;二是题目中所涉及基本量之间的数量关系;三是题目中所隐含的数量关系。所以,分析关键词语,揭示隐含条件,正确理解应用题中的数量关系,是解答应用题的关键。 1.从关键词语句子引出数量关系 应用题中表示数量关系的关键词语有:“是”、“共”、“早”、“晚”、“快”、“慢”、“耽误”等。例如,“一段路,甲早出发3/2小时,却与乙同时到达。”题中关键词是“早”,由此引出的明显数量关系可列为文字等式:“甲时-乙时=3…  相似文献   

13.
引言式导入 即用形象生动的语言直接引导学生 进入课文。这种导入法运用最为广泛,大多数说明文都可运用。不妨就以《苏州园林》为例,教师这样导入: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杭州以山水闻名,而苏州则以园林见长。“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便是最好的概括。苏州园林是我国园林建筑中的一朵奇葩,它以园林数量众多,布局别具匠心,建筑巧夺天工,景致变化多端,吸引着众多的中外游客。它的风采或被摄影家收入镜头,或被文学家写进诗文。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叶圣陶先生写的《苏州园林》,请同  相似文献   

14.
【设计意图】 本班近阶段开展了“苏州园林”主题活动,幼儿收集了很多有关苏州园林的照片。幼儿在欣赏苏州园林里的亭子、。假山、小桥、长廊的同时,对园林里的漏窗格外关注,他们经常会问“怎么有各种不同的形状”、“为什么园林里都有这种窗”、“为什么是漏空的”等问题。漏窗千姿百态,是苏州园林中独特的建筑形式。透过漏窗,游人可感受到移步换景的美妙。  相似文献   

15.
有人说:“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苏州素以园林美景享有盛名,这些园林可分为宅地园林、市郊园林和寺庙园林三大类。苏州园林多为宅地园林,由贵族、官宦、富商等所建,精致优雅。这些园林反映出历代园林的不同风格,同为中国园林艺术的代表作。都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苏州之所以获得“天堂”的美称,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它拥有一批全国以至世界知名的古典园林。  相似文献   

16.
文章的中心思想往往反映作者的思想感情,它是作者透过文章的全部内容所反映出来的最基本的观点。教学中,教师可引导学生掌握以下方法,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1.抓住文章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领会。 文章的中心句、总结句等关键句子以及重点词语,是作者思想感情的集中体现,也是作者写作目的的集中概括。因此,通过分析这些关键词、句,就能体会出文章的思想感情。例如,在教?《一夜的工作》时,教师可引导学生围绕“这就是我们新中国的总理,我看见了他一夜的工作,他是多么劳苦,多么简朴!”以及“看啊,这就是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总理。我看见了他一夜的工作,他每个夜晚都是这样工作的。你们看见过这样的总理吗?”等关键句子,并通过分析“劳  相似文献   

17.
去年10月本人有幸参加了第六届全国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观摩研讨活动,来自全国各地17位同行们精彩的课堂教学让我耳目一新,其中吉林的于洋老师的"Shapes"一课更是让我印象深刻。时隔数月,当我重新品读《英语课程标准(2011  相似文献   

18.
我觉得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设计者和匠师们一致追求的是: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们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总之,一切都要为构成完美的图画而存在。  相似文献   

19.
<正>苏州园林是一幅写意山水画,更是一首山水田园诗。苏州园林是全国各地园林的标本,是我国古典园林的典范,令居之者忘老,寓之者忘归,游之者忘倦。叶圣陶的《苏州园林》是一篇序,更是一篇情文并茂、趣味盎然、别具魅力的说明文,是说明文中的精品、经典,文中的美点很多。叶圣陶说苏州园林"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化用一句,阅读《苏州园林》这篇文章的审美感悟是"阅读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相似文献   

20.
“妙点揣摩”,是品读作品的一种方法,运用这种读法能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能够锻炼并增强自己的阅读欣赏能力。我们可运用“多侧面发现”的方法,从词语运用、句子内容、形象塑造、情节结构、表达方式、修辞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