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稿约     
为更好地体现本刊的办刊宗旨,2002年,本刊将适当调整栏目。栏目以推进素质教育和课改精神为中心,突出课程改革纲要的学习、培训和研究,使本刊更好地为中小学幼儿教师服务。本刊将推出犤课程改革理论与实践犦、犤研究性学习理论与实践犦两个新栏目。前者着重刊登课改学习资料、学习和实践的体会文章,引导教师关注课改;后者着重刊登学校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实施方案、教学案例、实践经验,为学校开展研究性学习,实施校本培训提供可资学习的材料。课改纲要和各科课程标准的学习培训将是2002年履职晋级培训的重点。犤履职晋级课程学…  相似文献   

2.
稿约     
为更好地体现本刊的办刊宗旨,2002年,本刊将适当调整栏目。栏目以落实素质教育和课改精神为中心,突出课程改革的学习、培训和研究,使本刊更好地为中小学幼儿教师服务。本刊将推出犤课程改革理论与实践犦、犤研究性学习理论与实践犦两个新栏目。前者着重刊登课改学习资料、学习和实践的体会文章,引导教师关注课改;后者着重刊登学校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实施方案、教学案例、实践经验,为学校开展研究性学习,实施校本培训提供可资学习的材料。课改纲要和各科课程标准的学习培训将是2002年履职晋级培训的重点。犤履职晋级课程学习指…  相似文献   

3.
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进入全面和深入实施阶段,素质教育理念进一步得到落实.各课改实验区及新课程实施的学校围绕课程改革的方方面面.进行了积极而卓有成效的尝试,做了大量而有效的工作,取得了非常宝贵的经验。不少非课改的学校、教师也在认真学习,深刻领会新课程理念,在平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着力体现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努力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当广大教师走进新课程时.会逐渐接受一种新的课程观念,课程改革需要更多的人参与,参与课程改革的学校和老师不是被动地接受新课程.而是创造性地理解与实施新课程,正确地理解课程标准的理念与方法,创造性地将新的理念与方法体现在教学过程中。  相似文献   

4.
课程改革的历史告诉我们,没有教师的参与,课程改革是不可能完全成功的。因此,新一轮课程改革非常重视教师的课程参与,而教师自身也必须主动地、积极地参与。“应该怎样参与?”“不仅参与而且还要有所作为!”这是新课改对我们教师提出的新要求,也是教师面临的新挑战。教师要能积极投入课改中,必须在观念、行为等方面作全方位重大的调整。为了帮助广大教师正确面对新课改,本刊特邀了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项目“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培训问题研究课题组”成员、广西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指导中心常务副主任、副研究员徐巧英撰写以“走进新课程,我们怎样当老师”为主题的系列文章,从本期起每期刊发1篇,供教师们在实施新课程中参考。  相似文献   

5.
写教学反思不仅是每一位走进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教师的必修课,更是教师提高专业素质,走向成功的最有效路径.那么,面对课改以及课堂上所发生的众多的教学事件,教师应该怎样写教学反思?笔者认为,教师写教学反思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一是反思什么?二是如何反思?下面,笔者根据自己走进新课程改革后的亲身经历,谈谈自己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具体做法和粗浅认识,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陈振江 《考试周刊》2012,(22):112-112
高中体育课程改革的浪潮滚滚而来,新课程体系在课程功能、结构、内容、实施、评价和管理等方面都较传统的课程有了重大创新和突破。高中体育课程改革所产生的深刻变化,普遍反映在教师的教育观念、教育方式、教学行为的改变上。在积极投身课改的具体实践中,我充分认识、感受到这些变化,对我的教学工作认识、教学习惯和教学方法产生了强烈的冲击和影响。体育新课程的实施,为我们创设了充满时代气息的教学情境,我们应该如何把握课改的目的?课程的要求?怎样全面把握《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以目标统领内容的要求?怎样组织教学?怎样发挥教师的作用?怎样挖掘学生的潜能?……需要体育教师冷静、积极地不断反思,才能适应新课程下的体育课教学。  相似文献   

7.
课改中的我     
随着素质教育的进一步推进,课程改革已在全国范围内迅速展开。我们老师也以各种不同的心态走进了新课程。但是,不管你是以怎样的心态走进新课程的,高兴也罢、无奈也罢、新课程毕竟就已在我们身边。俗话说的好,与其感叹不如实干。我想,作为一名一线教师,应当迎着改革的浪潮,与时俱进,站在教育改革的前沿,自觉更新观念,积极主动地投身于课改的实践之中,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面对课改,我在教学实践中是这样做的:  相似文献   

8.
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和教育部关于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的相关文件精神,2007年秋,北京市普通高中将全面进入课程改革。这次课改不同于以往学科内容、教学方式的局部调整,而是涉及到课程体系设置、学校管理、考试评价升学制度、教师行为、学生学习行为等方方面面的一次系统变革。对众多的一线教师来说,系统的变革既是严峻的挑战,也是发展的机遇。随着普通高中新课改的全面进入,一线教师到底作何感想,有何认知,同时又有着怎样的心理与行为准备?《一线教师,直面高中新课改……》,让我们聆听高中新课改备战阶段的一线教师的声音。  相似文献   

9.
亲爱的读者朋友,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颁布和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工作的启动,我们的“新课程新教材”栏目也与大家见面了。为了宣传新课程的改革精神和课程理念,正确理解《纲要》的基本内容,我们将邀请一些专家对新课程的内容、理念和学科课程标准进行解读指导,并介绍部分新教材的特点,交流教师在新课程实施中的一些典型案例,等等。读者朋友,您对“新课程新教材”栏目有什么要求,欢迎及时与我们联系。读者热线:(010)62257722转462,电子信箱:chengsh@edumail.com.cn。让我们共同为新世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增砖添瓦,共同努力追求美好的新课程前景。  相似文献   

10.
谈谈新课改的教学观与学生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蔺华 《甘肃教育》2004,(12):18-18
伴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的发布和新课程的启动,目前全体教师正在紧张而有序地学习研究新课改的教学规与学生观,把思想和精力转移到课改实践上来。  相似文献   

11.
黄红  文飞 《广西教育》2004,(7B):24-25
新课程实验在我区各中小学已进行一年多了。广大一线教师围绕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所提倡的新课程的理念全力以赴地开展工作。随着新课程的实施,教师的观念在逐渐更新,教师的角色在悄悄变化,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慢慢确立,素质教育的落实正在成为可能。然而,在实施课改过程中,由于大部分教师受传统的教育观念的束缚,以及学校仍以“升学率”这根指挥棒指挥教育教学活动,使新课程实验举步艰难或流于形式,达不到改革的目的和要求。笔者认为,影响课改,有客观上的原因,也有主观上的因素。下面,笔者结合教学体会,谈谈课改给我们带来的困惑以及如何面对课改的挑战。  相似文献   

12.
云正 《云南教育》2003,(35):4-5
自2002年夏季起,云南省教育厅组织的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履职晋级培训相继推出了以课程改革为核心的学习课程,其中主要有《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的对话》、《新课程与教师行为的变化》、《新课程理念与教学行动策略》、《研究性学习解读与实施》、《合作学习的理念与实施》。学习这些课程的目的是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学习和领会《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并以纲要为指导进行课程改革的实践。从以上课程的培训看,有以下三方面的价值取向。一、理论学习的价值取向开始学习时教师的热情和兴趣主要集中在“课改改什…  相似文献   

13.
2001年5月29日,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提出“加快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6月,教育部颁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决定大力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调整和改革基础教育课程体系。”9月,课改实验工作在全国2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38个实验区全面开展。10月,教育部又出台了《开展基础教育新课程实验推广工作的意见》,要求“2002年秋季,义务教育新课程体系进入全面实验阶段。”国家为何要开展这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这次课改的背景是什么?课改要达到什么目…  相似文献   

14.
走进新课程,我们有喜悦,也有困惑;走进新课程,我们有热情,也有迟疑。今年秋季,新课程将进一步在全国推厂。此时,对于已经走进新课程和期待走进新课程的教师们来说,都有着太多太多的感想。本刊自本期开始,开设“走进新课程”专栏,旨在为厂大读者提供一个交流课改心声的平台。在这里,让我们用不同的声音交流不同的思想,用不同的思想碰撞出智慧的火花,智慧与热情重叠,我们的改革步伐将更加坚定……[编者按]  相似文献   

15.
课堂是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是课程改革的主战场。新课程提出了全新的、具有时代精神的教学理念。这些新理念是否落实到课堂,体现于课堂,直接关系着课程改革的成败。因此,深化课改的关键是:怎样引导教师在新理念的指导下,探索新策略,把新理念转化为日常的教学行为,让新理念走进新课堂?其培训的有效模式是什么呢?成为我们亟待研究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6.
深入研究新课程实施中的校长培训问题,建构校长培训的内容体系,是实施新课程的关键。笔者根据校长培训的基本理念和设计原则,提出培训内容的“3 3模式”,即六项模块,前“3”为核心模块,后“3”为辅助模块。 一、核心模块 核心模块之一:新课程的理念与创新 为什么要进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提出了怎样的课程改革目标?作为新课程实施的管理者,应该如何投身到课程改革的管理中去,有效地指导和管理课程改革的实施?这些都是身处第一线的校长在组织实施课程改革时亟待解决…  相似文献   

17.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浪潮滚滚而来.新课程体系在课程功能、结构、内容、实施、评价和管理等方面都较原来的课程有了重大创新和突破。那么.在实施课改后的音乐课.应该教给孩子们什么?这是备受广大音乐教师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也是当前音乐教育改革的核心。而我们音乐教师怎样做才能成为新课程的成功实践者呢?下面.谈一谈心得体会。  相似文献   

18.
孙宝英 《物理教师》2006,27(9):1-3,23
近几年来全国有越来越多的课程改革实验区有初中毕业生升入高中,而绝大多数高中目前还没有实质性地实施新课程改革,这些实验区初中学生升入高中后无论是集中编班,还是随机插班,都会与其他尚未开展课改实验地区的学生有着不容忽视的区别,都面临学习内容上的衔接问题。我们应当怎样面对这样两部分学生实施高中物理教学,怎样发挥课改实验区学生的优势并弥补他们的不足,使来源不同的学生都学好高中物理课程?本文就此问题谈谈一孔之见,以期与读者们交流。  相似文献   

19.
从2002年秋季开始,我省已经有22个县(市)区实施了新课程。在全国,也已有义务教育阶段的20个学科、50多种教材正在课改实验区投入使用。随着新课程方案的公布和实施,越来越多的教育管理者和教师关心、思考有关新课程方方面面的问题;当新课程进入学校、走进课堂的时候,许多新的问题也会不断地产生。教材改革在新课程改革中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实施新课程后,会有些什么变化?教育工作者应该如何面对课程改革提出的挑战?新课程对教师、对学生究竟意味着什么?为了找到这些问题的答案,本刊记者访问了教育部东北师范大学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副主任、东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院长马云鹏教授。  相似文献   

20.
当前,在全国课程改革浪潮的推动下,我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也拉开了帷幕,正在由理论的研究向实验阶段转入。怎样走进新课程?加强理论学习,特别是对《纲要》的解读,显得尤为重要。新课程对教师教学行为变革的要求是,必须尽快的从传统的角色中走出来,以全新的理念,启动新的课程改革,成为新课程的研究者、实践者和创造者。因而,教师需进行教学行为的转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