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加入WTO后我国农业的国际竞争力本质上取决于农业技术创新能力。本文通过与美、日两国比较 ,找出了我国农业技术创新方面的问题 ,探讨了加入WTO将对我国农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 ,提出了增强我国农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企业技术创新的利器--专利信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雷蜀英 《现代情报》2003,23(10):184-185,130
我国加入WTO后,国外的工程机械新产品和新技术纷纷进入中国市场,与此同时国外企业也在中国中请了许多专利技术,怎样利用好这些专利新技术?怎样在这些专利新技术的基础上不断创新?怎样保护我国企业的创新成果?这些都是我国企业面临的重要问题。本文基于这些问题,以实例来论证专利信息在企业技术创新中的价值和重要性。  相似文献   

3.
加入WTO后,我国汽车工业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同时08年的金融危机对世界汽车工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影响。在这种新形势下,本文结合高等学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特点,对应用型汽车类专业大类招生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将对我国的经济生活产生深远的影响,作为当前被广泛重视的物流业,该如何应对加入WTO所产生的种种冲击是值得重视的问题。本文以我国物流业的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为背景,在分析我国加入WTO对物流相关方面的承诺及加入WTO对我国物流业产生的影响的基础上,提出针对加入WTO我国物流业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5.
加入WTO后中国企业技术创新模式的选择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我国加入WTO后给企业所带来的机遇和挑战为出发点,首先提出了技术创新阶段转变的决定因素,对美国和日本两种不同的技术创新模式进行了绩效对比分析,并结合我国企业技术创新所存在的主要问题,对我国企业应该选择什么样的技术创新模式进行了阐述,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6.
WTO与中小企业技术创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技术创新是企业发展的永续动力,中小企业作为技术创新的主要载体,在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我国加入WTO,将对我国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本文对加入WTO我国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内涵和外延扩展作了简要分析,并提出了若干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7.
许少英 《内江科技》2005,(3):F002-F002,3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和我国加入WTO,我国企业将面临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就竞争而言,在相当程度是凭借技术创新为基础的经济实力来决定成败的。纵观国内外企业走过的历程.企业发展的历史就是技术创新的历史,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就是技术创新。只有持续不断地推进技术创新,企业才能在市场竞争中获胜,这是市场经济的定律。目前,我国国有企业普遍效益不好,其中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对技术创新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够,企业往往既缺乏技术创新的能力,又缺乏技术创新的动力。  相似文献   

8.
汽车工业是具有完整技术体系的代表性工业,汽车工业技术的发展从一个方面反映了科学技术的发展,本文以汽车工业技术创新的扩散为研究对象,选择了五项技术创新,分析了它们扩散的规律性及变化趋势,并从中得出了促进我国汽车工业技术创新扩散的几点启示  相似文献   

9.
利用维普数据库资料和实证调查数据,研究了质量管理标准ISO9000在我国的扩散问题。文章发现,ISO9000在我国的扩散经历了4个阶段,目前处于一种稳步发展阶段。文章发现在过去的16年中,我国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持续增长,国家加入WTO的行动加速了这种能力的提高。文章还发现,中国农业部门技术创新能力低,其主要原因是缺乏贸易推动。  相似文献   

10.
有利于进一步提升引智工作在我国政府工作的地位和作用 思想为先,理念至上。要大力加强人才和技术的引进工作,首先要在思想观念上先行。长久以来人才的利用问题在我国一直得不到很好的重视,相应的引智措施也没有很好的贯彻与实施,人才一直处于匮乏状态。加入WTO后,体制创新和技术创新对人  相似文献   

11.
郭言 《华夏星火》2000,(4):13-14
WTO是世界上唯一的多边贸易组织,目前已有134个国家和地区参加。中国加入WTO究竟有何利弊得失?怎样正确认识?如何趋利与除弊? 一、加入WTO的利弊得失加入WTO是我国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内在要求,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需要。以发展中国家身份加入WTO,对我国经济发展有利有弊,但总的看,利大于弊。有利于进一步扩大出口和吸引外  相似文献   

12.
入世与国有企业技术创新体制的重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加入WTO后,我国国有企业的技术创新体制将面临冲击。重构技术创新体制是国有企业适应国际经济新环境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3.
据统计,目前我国中小企业已有800多万家.占全国企业总数的95%,其工业总产值、实现利税和出口总额已分别占全国的60%、40%和60%左右,并提供了75%的城镇就业机会,从总量上讲,已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半壁江山”。全国中小企业已成为经济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增加就业机会,方便群众生活.促进市场经济竞争机制.推进技术创新.推动国民经济和保障社会稳定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但中小企业发展面临很多困难和问题.我国已加入WTO及其深入,其必须在同等条件下与外来企业竞争,怎样应对?各种所有制和各种形式的中小企业在共性的基础上各有特点.笔者仅就科研事业单位下属中小企业(以下称”三产”企业)的自身特点及暴露出来的财务会计规范化进行浅探。  相似文献   

14.
本文基于技术创新效率视角构建中国汽车工业节能减排效率网络结构模型,采用非径向非角度SSBM-NDEA模型对2000—2016年中国汽车工业节能减排效率进行测量;采用分位数回归模型分析技术创新对中国汽车工业节能减排效率的影响以及不同工业部门间所表现出的异质特征与效应。研究结果表明:(1)中国汽车工业节能减排效率整体水平不高,其内部不同工业部门间节能减排效率存在较大差异;技术创新对中国汽车工业节能减排效率提升有显著影响,尤其在资源投入转化过程中起到了催化效应;(2)能源消费结构、新产品研发投入、市场前景预期3个因素显著影响中国汽车工业节能减排效率的提升;(3)新产品研发投入和RD内部支出两个技术创新变量在不同类型工业部门对节能减排效率提升发挥了不同效应,且在各分位点上的弹性系数分布存在典型差异。本文创新在于从技术创新视角构建中国汽车工业节能减排效率模型,对技术创新在不同工业部门间产生的节能减排效应进行分析,为汽车工业节能减排效率研究提供新的理论研究视角、模型和范式。  相似文献   

15.
WTO背景下中国技术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通过阐释加入WTO后中国的权利与义务以及中国技术发展的机遇与挑战,思考支持未来中国经济腾飞和持续稳定发展的技术创新能力的培育以及产业技术的系统集成问题,在把握世界科技发展态势的基础上,通过机制创新,体制创新与技术创新,提升中国科学技术水平和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16.
经济体制的转换、市场竞争的加剧、加入WTO后的冲击,使得我国汽车工业企业的经营环境处在不断变化之中,这既给企业带来了发展的机会,也潜伏着不少生存的威胁。本文首先从我国汽车业发展的特点出发,并与国际汽车巨头进行了比较,详细阐述了我国汽车工业发展的概况;通过对我国汽车工业的发展概况的阐述分析了中国汽车业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培育汽车消费市场;汽车企业必须走国际化战略道路等我国汽车业在今后的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7.
加入WTO,我国国防科技工业的发展将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本文从国防科技工业的本质特征出发,分析在其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我国国防科技工业的特点,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基于中国汽车制造业2001~2012年的数据,根据分布滞后(ADL)模型和库伊克模型的思想,以AIC、SC信息准则为标准选择最优滞后阶数,研究加入滞后效应考量的情况下,FDI、R&D对中国汽车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研究表明:FDI对中国汽车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随着时间累积整体表现出增强趋势,即存在滞后效应,且主要体现为对创新竞争力的正向影响较显著,对核心技术水平和技术创新产出能力的影响始终不明显;R&D对中国汽车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影响强于FDI且存在滞后效应。中国汽车制造业应积极引导外资流向产业研发机构,提高外资用于创新投入的比例;加大R&D投入,着重依靠自主创新,从根本上提升技术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9.
马莉 《科技广场》2002,(4):35-36
加入WTO后,对我国医药产业的影响是全方位的:关税降低;非关税壁垒措施的削减乃至取消;外资进入引发投资潮等,但对医药产业影响最大的应属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保护。随着当代高新技术及其产业迅猛发展,知识产权制度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中的战略地位进一步增强,成为国家技术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国知识产权领域的发展重点已基本完成了政府主导相关法律法规建设的阶段,进而倡导市场经济的主体———各类企事业单位在制度建设、知识产权的权利意识等方面发挥更为自觉的、积极的作用。在我国加入WTO的新形势下…  相似文献   

20.
构建了大中型工业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借助spss软件对我国31个省区的客观数据进行因子分析,提取出影响其技术创新能力的三个因子:技术创新效率因子、技术创新扩散因子、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因子,并得出结论:我国各区域大中型工业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强弱不同;我国各省份大中型工业企业在技术创新效率、技术创新扩散、技术引进消化吸收三个方面的发展呈现不均衡状态;我国各省份大中型工业企业技术引进消化吸收严重不足.此研究为提高我国各省区的大中型工业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提供了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