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兆麟 《武当》2010,(8):38-38,39
桩者,乃立木于地下也。桩功则是指习练者形同木桩,按某一特定的姿势立身于地面所进行的训练。桩功通常是站桩功的简称,它是武术与气功的重要训练方法。在少林拳和太极拳中,有蹲马步的桩功训练,形意拳有三体桩,大成拳则把站桩功作为重要的基础功法。此外,无论养生气功,还是硬气功,多数都是在桩功的状况下完成的。  相似文献   

2.
(接上期)二、功法桩功法桩在少林大金刚拳法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基础地位,其桩功包括:马步、弓步、仆步、歇步、四六步、跟步单腿独立平衡,以及活步碾桩、养生吐纳桩等。本文所介绍的静止桩功及活步互换型桩功练习,均属于与拳法实战动作密切相关的强化性桩功训练,因此其训练意义是显而易见的。通过桩功的不同形式、方法及手段的训练,以达到在形体规范基础上的身体坚实  相似文献   

3.
武术功法运动是武术的运动形式之一,桩功是武术功法运动的一种,它和众多的功法运动有着密切的联系。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逻辑归纳法、分析比较法、专家访谈法等科研方法,阐述了传统武术桩功和武术功法的涵义、内容、形式和分类,分析了桩功和功法的内在联系,阐释了传统武术桩功在功力比赛项目乃至整个功法运动体系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在武术的传统训练理论中,强调内外兼修。长拳讲究八法,即“手眼身法步,精神气力功”,南拳讲究“内练心神意气胆,外练手眼身腰马”,八卦掌讲究“外修手眼身法步,.内修心神意气力”等,都体现了外练与内练相结合的思想。外练是练形,即由外在肢体和完成动作所共同组成的“形”,这是外在表现。但更重要的是内练,内练就是要练气。武术中的练气体现了对内脏器官的训练。  相似文献   

5.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推理法分析研究表明,传统桩功对现代武术的套路运动和散打运动都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在现代武术训练中,强调传统武术桩功的渗入无论是对其技术的提高还是文化根基的加深,都有着巨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经常进行武术骰练的人都知道,“劲”从拳术术语上讲称“拳劲”“爆发力”。所谓发力是拳术有效打击力量的动力。站桩、试力,走步,发拳等训练都是为发力做准备的。所以,我们练习发力,确保有力可发,就必须要通过站桩、试力、走步等内容训练,待有一定基础后,才能专门从事发力的练习。发力是站桩、试力、走步等内容的综合体现。如果没有扎实的基本功,要想把力发好是不容易的。意拳的训练要讲究科学性,要系统地按照意拳的训练方法训练。例如“站桩”既能培养浑元力又是拳术的基本功;“试力”就是把站桩所求出的力量,通过放大和移动进行强化,把力试出;“走步”是意拳的实战步法,要求身法、手法、步  相似文献   

7.
武兵  武冬 《武当》2009,(11):7-8
1、桩功:桩功训练是中华武术独特的练习方法,武术点穴更注重桩功的修炼,目的是培养人体的气血通达、纯心静气、周身劲力、身型灵敏等能力。桩功包括人字桩、天字桩、开合桩、升降桩等,练习时间由短至长。桩势高中低互调,切忌练成“死桩”。  相似文献   

8.
传统武术与现代武术体系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由于受到西方文化、竞技体育的;中击和影响,武术以一种新的形式和状态出现在历史“武”台,即现代武术。现代武术源于传统武术,但又不完全与之相同。故文章通过武术资料的查阅,以及对一些专家的采访,经过研究分析相关内容,将从技术体系的角度对传统武术与现代武术进行比较研究,找出两者之间的差异。结果表明:传统武术与现代武术在技术体系方面有显著差异,表现为:传统武术没有国家的统一的训练目的,追求的是一种“和谐”、“中庸式”的平衡,在由训练过程中侧重于实战意识的培养,套路的创编则处处以技击、实用为指导思想。而现代武术的训练有明确的目的,即为夺得锦标、获取功利,对实战意识并不重视,套路的创编则以“高”、“难”、“新”、“美”为指导思想,追求一种直观的形体表演美。  相似文献   

9.
“基本功”这个词是从我国传统训练方法——练功引用来的,它长期流传在武术、戏曲、杂技、书法等各行各业的基础训练中,如武术中有腿功、腰功、鼎功、桩功等;戏曲中有唱功、做功、念白、武打四种表演功夫。又如书法,通过“永字八法”掌握点、横、竖、钩、撇、捺等基本书法。这些就是武术、戏曲、书法的起点、基础、功底,它们都是在长期实践中提炼和总结出来的。各行各业为了更快的培养人才,后继有人,教他们掌握专门技术,都是从一些最基本、最简单、甚至是  相似文献   

10.
<正> 中华武术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一整套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既全面又系统地武术基础功法内容和练功方法。教学中如能根据少儿的生理、心理特点来选择与安排基础功法内容,必将收到事半功倍之功效。 一、九年义务教育的学校武术应狠抓基础功法练习 基本功法的内容包括基本功和基本动作。基本功是指完成武术技法所需要的最基本的功夫。包括肩、臂、腰、腿、手、步及跳跃、平衡、翻腾等专项素质练习。传统的武术将腿功、腰功、臂功和桩功归纳为武  相似文献   

11.
大成拳试力     
王红宇 《武当》2003,(12):34-35
“试力”又称之为“摸劲”、“找劲”,是大成拳七步功法训练中必不可少的训练内容。芗斋老人曾说:“此项练习为拳中之最重要,最困难之一部分工作。”由此可见,其在大成拳系列功法训练中的重要性。“试力”是在桩功有了一定的基础,也就是在静止不动的站桩状态求出了力(内劲)的情况下所进行  相似文献   

12.
沈明 《武当》2023,(8):23-24
<正>中华武术所有拳种的基础训练方法都是大同小异,其目的是通过训练提高身体的柔韧性、灵活性和稳定性,其对应的功法是腿功、松功和桩功。三丰自然派太极拳,其腿功和松功训练方法与长拳完全一致。即需要压腿、踢腿、劈腿、控腿、吊腿和开肩、涮腰、活胯等基本功训练,但其练根基和气、力的方法与长拳有所不同。主要有静功、动功、行功三种方法,通过动静结合的综合性训练,可达到双腿有力,拳架稳固,动作协调,神志专注等作用,是练拳的基础。  相似文献   

13.
洪浩 《搏击·武术科学》2014,(3):F0002-F0002
2009年,在登封召开的武术定义和武术礼仪标准化研讨会将武术界定为:“武术是以中华文化为理论基础.以技击方法为基本内容,以套路、格斗、功法为主耍运动形式的传统体育”而在1988年召开全国武术专题论文研讨会则将武术的定义表述为:“武术是以技击动作为主要内容,以套路和搏斗为运动形式,注重内外兼修的中国传统体育项目”  相似文献   

14.
齐贵春 《武当》2010,(6):1-1
中国武术的最高技击境界是法无定法。这是武术界所公认的既有理论又有实践的最高层次的技击运动。新的武术定义是,“武术是以中华文化为理论基础,以技击方法为基本内容,以套路、格斗、功法为主要运动形式的传统体育”。老的武术定义也没有将中国武术分为内家和外家,所以从武术的定义来说,  相似文献   

15.
李宏  王志强 《武当》2004,(8):25-27
形意拳称站桩为筑基功,筑基功是形意拳万法之源,万变之本。有口头禅日:“桩功是个宝,得它才是好。”想学好形意拳,就要牢牢的打好桩功这个基础。有了坚实的桩功基础,所习练的形意拳才能刚实迅猛,内外六合,达到“不动如五岳,动如狡兔”。反之,没有牢固的桩功基础,学到的形意拳套路再多,下的功夫再深,也是空中楼阁,纸上谈兵。  相似文献   

16.
武术是以技击为内容,通过套路、搏斗等运动形式,来增强体质,培养意志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在竞技体育、群众体育、学校体育中武术都是重要的内容之一。近年来,武术成为各大专院校体育竞赛的项目,一些院校成立了武术协会和武术队,但普通高校的武术运动训练不同于体育院校以及专业队的运动训练,它有其自身的独特之处。本文通过对专业队,体育院校,普通高等院校的武术队的队员、训练等方面进行比较找出普通高校运动  相似文献   

17.
徐言平 《中华武术》2007,(11):54-55
身体训练是指运用各种身体练习的方法与手段,全面提高与改善运动员的形态、机能、健康和素质水平的训练过程。身体训练的主要内容是提高身体素质水平,它是高度竞技能力的决定性前提,是高速度提高运动技术水平的基础。多年来,少年儿童武术训练实践证明.只通过身体训练来提高运动成绩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进行一些专门训练加以补充.才能促进专项运动技术水平的迅速提高。大家在武术专项训练中已总结出一套比较系统的基础功练习方法.如:  相似文献   

18.
浅谈上好体校学生武术课的几点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武术是一项以攻防技能为主要内容,以套路和搏斗为运动形式,注重内外兼修的中国体育传统项目。武术教学训练不同于其他球类项目,球类项目是一项技巧性和“玩”性相结合的兴趣性项目,而武术教学训练一般都比较单调和枯燥,特别是练习基本功时,对柔韧、速度、力量、爆发力、耐力等要求都很高。怎样使学生对学习武术感兴趣,提高学生对武术的认识,是值得我们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刘荣庭  陈瑜 《武当》2004,(4):6-8
“北斗桩”为闾山无极门重要功法之一,包括筑基功与活步功两部分。活步功以筑基功为基础,强调步法的变化。步之用在于转运身形,巧夺地利;游走靠桩,以求技击实战之妙用。此功属武术硬功类,内强脏腑,外壮筋骨。必须内外兼修,不可偏废。其中内功以气内养,开五脏之气机,逐六腑之邪气。以调理为主,外练靠桩刺激大脑神经,  相似文献   

20.
樊爱民 《武当》2014,(6):23-25
意拳桩法是意拳训练的入手之法,也是意拳训练的核心内容,意拳桩法训练的正确与否,关乎意拳训练的成败。武术功力也有人称之为武术内力,意拳内行称武术功力为“东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