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劫争的周围     
王磊  张大勇 《围棋天地》2005,(24):31-40
劫争的周围到底有什么?是陷阱、是战场、是死地、还是大道? 一个初学者,或许从他学棋的第3天起就要接触劫争这个课题,一直到他成为顶尖高手仍为劫所困。围棋的“劫”在棋盘上有着广阔的领地,交织着攻击、治孤、判断、转换、收官等诸多战术,因而就诞生了形形色色的劫争名局。 对于一些不善于劫争的爱好者来说,甚至包括喜好盲目打劫的爱好者,每每面临劫争,不是担忧就是迷茫,既怕对手打劫自己又不敢挑劫,普遍有一种“下手怕打劫,遇劫乱方寸”的心态。对此,抚戈棋话专门策划了一个有关劫争战术的课题,由力战派的王磊八段为读者讲述劫争周围的故事。 希望通过这个讲座,能使爱好者棋的韧力、弹力有所加强,从而提高综合战力。[编者按]  相似文献   

2.
劫乃双刃剑,唯善舞者胜。 没有劫争的对局可以诞生名局,但奇局却总是会出自于劫争诡现的棋局。当年罗洗河对曹薰铉有名的“捉放曹”以及大破崔哲瀚三劫循环的“天下棋谱”,皆因诡异绝伦的盘中劫争而为棋迷所铭记。劫争集判断、计算、感觉于一体,聚敛着攻击、治孤、腾挪、弃取等围棋中最深奥的技巧,堪称弈技中的上乘之术。对于围棋爱好者,  相似文献   

3.
二度胜负劫     
生死劫是围棋中视觉冲击力最强的劫争,用最直接、原始的方式将对手提取,一气之差、一劫之差决定着胜负的归属,可谓痛快淋漓。纵观半年中的实战对局,这样的劫争类型不在少数,但在近期丁伟九段的一局棋中,竟然出现了两度生死劫的精彩场面。  相似文献   

4.
简明制胜     
棋放弃了中央的劫争,在白(△)处连走两手,自然是要对黑整块痛下杀手!而黑想简明做活,又不能损失过大,似乎有些困难。但是以治孤能力出色著称的陈耀烨当然不会坐以待毙——黑109、111组合手筋。就是他给出的答案!  相似文献   

5.
手割分析法     
吴新宇 《围棋天地》2010,(12):91-93
打劫可以说是围棋中最复杂的,在劫争转换后得失的判断一直是个难题。本期我们就来尝试一下用手割法来分析劫争后的得失,看看对我们作出判断有没有帮助。  相似文献   

6.
中盘篇     
《棋艺(象棋版)》2008,(5):18-20
基本图:联赛第三轮,我执黑对时越。棋盘下方形成劫争,黑1寻劫时白2选择消劫转换。黑3提后局面领先。白4扳胜负感极强!如果此处不出棋将是黑棋大优的局面,所以对于白棋来说必须在此处出棋。面对白棋的胜负手,黑该如何应对呢?  相似文献   

7.
良性恶手     
王元 《围棋天地》2008,(18):63-63
第一谱1-100也是少见的开局。当代开局,总是如此。战斗,从白26尖开始。白48,自乱阵脚。此着应58位抱吃一子。黑53,兴味的好手!至白66成劫。劫争转换时,黑79是“良性恶手”。此着应A位消劫,如此,之后的黑B将是无忧劫。黑91以下,亏损。  相似文献   

8.
在围棋中“劫”是一个非常麻烦的事情,甚至可以说是业余爱好者的天敌。“劫”的确有些麻烦,但是,业余爱好者中却存在过于恐惧劫争的倾向。俗话说“只要了解了幽灵的真面目,就如同枯萎的芒穗一般”。所以,只要知道了劫的真面目,对于劫争的恐惧心理也许会大大降低。正是基于这样的考虑,第一期讲座由结城聪九段来讲一下“劫”的问题,希望籍此将业余爱好者从劫争的恐惧中解放出来,消除劫争的烦恼,弄清楚劫的原理。  相似文献   

9.
在围棋中,『劫』是一个非常麻烦的事情,甚至可以说是业余爱好者的天敌。『劫』的确有些麻烦,但是,业余爱好者中却存在过于恐惧劫争的倾向。俗话说,『只要了解了幽灵的真面目,就如同枯萎的芒穗一般』。所以,只要知道了劫的真面目,对于劫争的恐惧心理也许会大大降低。正是基于这样的考虑,第一期讲座由结城聪九段来讲一下『劫』的问题,希望籍此将业余爱好者从劫争的恐惧中解放出来,消除劫争的烦恼,弄清楚劫的原理。  相似文献   

10.
劫负棋胜     
王元 《围棋天地》2008,(16):56-56
第一谱1—100 别致的开局。至白42,白方实利领先。 黑53,强手。之后,是双方在劫争挑起之前的有趣角力。  相似文献   

11.
三劫循环波     
因劫争出现的无胜负棋局,多是三劫循环和四劫循环,在日本棋界多以无胜负解决,而在我国的比赛中,更多的是实战解决。  相似文献   

12.
计算与评估     
吴新宇 《围棋天地》2011,(12):98-99
图一 这是上期给大家留下的问题图,黑1长后白棋该如何处理右边的劫争呢?本期我们就来研究一下。  相似文献   

13.
劫中劫     
李世石在上方抛劫后,双方围绕此处的悬而未决引发全局性的战斗,并先后催生左下与右上的劫争,前后提劫的次数近40次。经历了跌宕起伏的变换后,小李凭借左下劫争的胜利笑到了最后。  相似文献   

14.
生死缓气劫     
缓气劫是劫争最“顽强”的部分,历史上有名的缓气劫是第1届富士通杯林海峰在官子阶段打赢缓4气劫逆转徐奉洙之局。不久前本刊采访林九段时,他还谈到该局的不可思议。  相似文献   

15.
基本图一有趣的劫争在围棋这个领域里,劫争是最复杂的战斗之一,有时它使人心烦意乱,有时又使人深深地感受到它的乐趣。劫争常常也与胜负紧密相连。基本图一的局面,是我执黑在今年的甲级联赛中对董彦六段遇到的。轮白走,现在问题的重点应该是白棋如何处理下面的白子。实战图一:我们先来看看实战双方的争斗。白1虎,3做劫,开始了白方的腾挪。白5扳时,黑6经过判断机敏地消劫。白7扳时,黑8断白9虎,黑10打吃是必然的。白11又以劫争来与黑棋周旋,白11如果在12位粘,则如图一。图一:白1粘上软弱,黑2长,白3,黑4拐…  相似文献   

16.
大尾可掉     
王元 《围棋天地》2008,(9):63-63
第一谱1—80 白16和黑19,均为紧凑之着。 白32,稳。积极的下法是于33位镇。 白48,过紧。应49位长。至53的劫争转换,黑优。  相似文献   

17.
劫说     
王元 《围棋天地》2005,(11):85-87
在围棋中,劫争、打劫、劫活、劫杀这些名词里的“劫”字,几乎不具备“劫”在字典上的词义,而是一个符号。对于围棋盘上的“劫争”现象,初学者觉得怪异、难懂,会下围棋但水平不够高者感到困惑(即如不敬的俗话所说“臭棋怕打劫”),其部分原因,恐怕是照“劫”的字面意义去看待盘上“劫”的现象吧?如果最早的发明者不是将其命名为“劫”,而是谓之“结”,或者干脆称作“五粮液”,那么我们的心理状况就大不相同了。  相似文献   

18.
吐血劫争局     
三星杯三十二强战第2轮,王雷在战胜陈耀烨后与击败刘昌赫的朴永训在胜者组遭遇。本局恶战257手,棋谱却颇显稀疏,双方有51枚棋子在激烈的劫争与对杀中被提掉,至终局仍有29枚棋子被围,还有一个角的生死劫争悬而未决……  相似文献   

19.
第52条 运用"劫争",可以让棋更加强硬 围棋、象棋虽然棋种不同,但是棋理相通。像“劫争”这类非常典型的围棋术语,在象棋中也是有所体现的,只不过表现的形式会有不同之处。当一方棋子被捉,选择的办法主要有三种:“对捉”“保护”“逃离”,三种解决办法在不同场合下有不同的适用范围。  相似文献   

20.
我的尝试     
尹航 《围棋天地》2011,(8):93-93
本题创作于2007年。本题对解题者的要求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是解题的手法。本题的解法虽不是常见的下法,但是在形势不利的情况下却又是有力的搅局方法;而黑棋的应对也有多种选择,如何从中选择最有利的变化,那就是本题考验解题人的第二点了。特别是最后的结果,如果对于劫争不熟悉,黑棋即使前面都下对,还是有可能会弄错最后的劫争类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