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劫说     
王元 《围棋天地》2005,(11):85-87
在围棋中,劫争、打劫、劫活、劫杀这些名词里的“劫”字,几乎不具备“劫”在字典上的词义,而是一个符号。对于围棋盘上的“劫争”现象,初学者觉得怪异、难懂,会下围棋但水平不够高者感到困惑(即如不敬的俗话所说“臭棋怕打劫”),其部分原因,恐怕是照“劫”的字面意义去看待盘上“劫”的现象吧?如果最早的发明者不是将其命名为“劫”,而是谓之“结”,或者干脆称作“五粮液”,那么我们的心理状况就大不相同了。  相似文献   

2.
劫材说     
王元 《围棋天地》2005,(13):83-85
在前两期中,谈到了“劫”。“劫”的问题,说它复杂,真可谓千变万化、深不可测。但要说它简单,也可谓万变不离其宗——如果从认识劫争的价值入手的话。对于围棋的初学者或具有初级水平的棋友来说,只要不忘“围棋的本质是效率”,我肯定,你认识和处理“劫”的能力,甚至你的棋力,都已经进步了。  相似文献   

3.
在围棋中“劫”是一个非常麻烦的事情,甚至可以说是业余爱好者的天敌。“劫”的确有些麻烦,但是,业余爱好者中却存在过于恐惧劫争的倾向。俗话说“只要了解了幽灵的真面目,就如同枯萎的芒穗一般”。所以,只要知道了劫的真面目,对于劫争的恐惧心理也许会大大降低。正是基于这样的考虑,第一期讲座由结城聪九段来讲一下“劫”的问题,希望籍此将业余爱好者从劫争的恐惧中解放出来,消除劫争的烦恼,弄清楚劫的原理。  相似文献   

4.
在围棋中,『劫』是一个非常麻烦的事情,甚至可以说是业余爱好者的天敌。『劫』的确有些麻烦,但是,业余爱好者中却存在过于恐惧劫争的倾向。俗话说,『只要了解了幽灵的真面目,就如同枯萎的芒穗一般』。所以,只要知道了劫的真面目,对于劫争的恐惧心理也许会大大降低。正是基于这样的考虑,第一期讲座由结城聪九段来讲一下『劫』的问题,希望籍此将业余爱好者从劫争的恐惧中解放出来,消除劫争的烦恼,弄清楚劫的原理。  相似文献   

5.
生死缓气劫     
缓气劫是劫争最“顽强”的部分,历史上有名的缓气劫是第1届富士通杯林海峰在官子阶段打赢缓4气劫逆转徐奉洙之局。不久前本刊采访林九段时,他还谈到该局的不可思议。  相似文献   

6.
劫争的周围     
王磊  张大勇 《围棋天地》2005,(24):31-40
劫争的周围到底有什么?是陷阱、是战场、是死地、还是大道? 一个初学者,或许从他学棋的第3天起就要接触劫争这个课题,一直到他成为顶尖高手仍为劫所困。围棋的“劫”在棋盘上有着广阔的领地,交织着攻击、治孤、判断、转换、收官等诸多战术,因而就诞生了形形色色的劫争名局。 对于一些不善于劫争的爱好者来说,甚至包括喜好盲目打劫的爱好者,每每面临劫争,不是担忧就是迷茫,既怕对手打劫自己又不敢挑劫,普遍有一种“下手怕打劫,遇劫乱方寸”的心态。对此,抚戈棋话专门策划了一个有关劫争战术的课题,由力战派的王磊八段为读者讲述劫争周围的故事。 希望通过这个讲座,能使爱好者棋的韧力、弹力有所加强,从而提高综合战力。[编者按]  相似文献   

7.
劫中劫     
李世石在上方抛劫后,双方围绕此处的悬而未决引发全局性的战斗,并先后催生左下与右上的劫争,前后提劫的次数近40次。经历了跌宕起伏的变换后,小李凭借左下劫争的胜利笑到了最后。  相似文献   

8.
中盘劫布局     
在特定局面下,寻劫是劫争中困惑的技巧,面对广阔的局面,如何借助手中的两手棋将局面重新打乱,不仅要计算目数的得失,更要判断局面的流向,不亚于“中盘布局”。即使是一流高手,也常有在寻劫中失误的例子,昔日高川格的本因坊九连霸就是在胜负关键处拣了藤泽秀行一个瞎劫;不久前,韩国农心杯选拔赛中,李昌镐九段对姜东润,竟也在寻劫中找了瞎劫而败北。回顾中国棋手2008上半年有代表性的寻劫战例,当属名人战常吴对邹俊杰之局。  相似文献   

9.
三劫循环波     
因劫争出现的无胜负棋局,多是三劫循环和四劫循环,在日本棋界多以无胜负解决,而在我国的比赛中,更多的是实战解决。  相似文献   

10.
逢劫就输     
王元 《围棋天地》2005,(12):82-84
在上一期中,简单介绍了“劫”、劫的意义、劫的价值,并提到了以“围棋的本质是效率”为出发点,去看待“劫”的方法。其中,“劫的价值”的计算,并不是很难的事情,所以,希望初学者能够有序地接触、学习、掌握之。围棋盘上,有着本质一样形式不同的“计算”(如“着法计算”、“得失计算”),只要培养出在一般层面上的计算能力,就等于是在学棋时手中有了一根杠杆。当然,劫的价值的“评估”,就要困难许多了。不过,这不是我们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1.
二度胜负劫     
生死劫是围棋中视觉冲击力最强的劫争,用最直接、原始的方式将对手提取,一气之差、一劫之差决定着胜负的归属,可谓痛快淋漓。纵观半年中的实战对局,这样的劫争类型不在少数,但在近期丁伟九段的一局棋中,竟然出现了两度生死劫的精彩场面。  相似文献   

12.
缓气劫传奇     
“气多的劫是缓气劫,气太多了,就是赖皮劫。”作这篇文章时,我不由得联想到少年时代初学围棋时这句童谣般的术语解释。第21届阿含•桐山杯中日围棋快棋冠军对抗赛,张栩为日本夺得了二十一场对抗中的第六次优胜,闭幕式上主办方赠送给每位嘉宾一把阿含•桐山杯“八风不动”纪念折扇,谦逊而兴奋的张栩几乎签完了所有的折扇。  相似文献   

13.
血战万年劫     
万年劫是围棋中经常出现的局面,即使有也大多以双活终局。在20世纪初,日本名手濑越宪作执白曾与本因坊秀哉的弟子高桥重行下出一局轰动棋界的万年劫。在双方无劫材必定双活的局面下,目数大差的高桥坚决不同意双活,最终被本因坊秀哉裁定为“白棋胜,黑棋不输”,这一千古绝判成为棋界长久议论的话题。  相似文献   

14.
老劫·老庄     
我的一位棋友,下起棋来,肚子饿了也不知的,老婆孩子也不要的。棋友棋艺虽然一般,但造劫功夫绝对达到专业水平。与他下棋,下着下着就被他弄出一块劫棋,常围着一个劫争来争去。所以,我从不喊他名字,喊他老劫。老劫和我一样,是个没有什么出息的小男人,浑浑噩噩地活在俗世。也许是常输给现实输给生活,只好退到棋盘上去寻几把赢的滋味。[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如果没有劫争这条规则,围棋大概就不会像今天这样盛行吧。至少,我是一直持这种观点。但是,众多的围棋爱好者好像却不以为然,甚至有许多人不喜欢开劫。所以,本期向大家介绍如何将劫争为我所用的技巧。题目图一(黑先):目前是白(?)提劫的局面,尽管黑棋找不到合适的劫材,但是却有构筑优势的手段。实战谱一(1-38):回顾一下棋局进展的次序,从中可以发现某些启示。希望大家关注左上角黑27以下双方的应对。向28上  相似文献   

16.
《围棋天地》2021年第22期陈扬7段的《留住精彩》—文,记述了他与马天放7段下出“四劫循环”无胜负的奇局,是顶尖业余赛事中第一次出现“四劫循环”无胜负。本局确实有四个劫,也在循环,但作者显然有错觉,这里其实是三劫循环而非四劫循环。当然,这只是表述上有误,并不影响本局精彩的无胜负进程。  相似文献   

17.
请您脱先     
打劫可以说是围棋中最复杂的技术,复杂的劫争每局棋情况都不一样,不过一些简单的劫争则是有规律可循。本期我们来摸索一一下。图一白1退后黑2做劫,到黑8时白棋没有劫材于9位立下硬撑,现在黑棋该怎么办呢?图二先来看一下实战.实战黑棋直接于1位开劫,可惜时机不对。黑3白棋没法应了,只有消劫。不过结果黑棋只是吃掉白棋两子,所得并不大,反而是白棋消劫后在左上所得不少.是白棋不错的结果。黑棋开劫着急了。  相似文献   

18.
当今围棋开局,“星位大战”已成时尚。这里想通过探讨星的一些攻防战术,使读者加深对围棋的理解和认识,使棋艺水平有一个新的飞跃。基本图第一型白挂角黑小飞应,白暂时脱先,以后择机托、虎。应该说,白肯定考虑到黑位打,因为这是黑的最强回击,当然白是不会接的,一般在A位反打或B位做劫。见参考图一,黑1打白2虎做劫,按照“逢劫先提”的格言,黑于3位提白,局部黑主动。但白方已有埋伏,倘遇劫争有利时必会同黑争劫。俗话说“臭棋怕打劫”,但愿水平不高的棋手在精神上是个强者,不要怕打劫,勇于迎战,乐于思考难题。要知道,…  相似文献   

19.
第52条 运用"劫争",可以让棋更加强硬 围棋、象棋虽然棋种不同,但是棋理相通。像“劫争”这类非常典型的围棋术语,在象棋中也是有所体现的,只不过表现的形式会有不同之处。当一方棋子被捉,选择的办法主要有三种:“对捉”“保护”“逃离”,三种解决办法在不同场合下有不同的适用范围。  相似文献   

20.
围棋自有缓三气劫无忧的说法,但对局中偶尔会出现缓四气劫输棋的局面。2000年,“黑棋士”金承俊七段(当时)和“李世石克星”赵汉乘四段在韩国最大棋战——第5期LG精油杯本赛第一轮对局中出现了以上局面。 在这里,首先向中级棋迷普及缓气劫和劫材的公式:单劫只需多一个劫材就可以赢,但是打缓一气劫必须多3个劫材。因为利用一个劫材回提时,对方可以消掉一个劫材。按这个公式缓二气劫需要多5个劫材,缓三气劫需要多7个劫材,缓四气劫需要多9个劫材(0-1、1—3、2-5、3-7、4-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