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适谱》的几点考证关于三畏光启堂本卷首所刊拙逸道人的“适情雅趣”引,杨官璘等编著的《中国象棋谱》第一集、明清两代象棋谱介绍一文中曾刊介原文,但系摘录。录坛前辈谢侠逊先生在他所编的《象棋谱大全》中,曾分上中下三卷刊出他的校正本《适情雅趣》,共360局,但谢老据以注释评校的是邓之龙遗本,仅四百余局,为清乾隆版残本。在《象棋谱大全》第二集里,上海顾明为《适情雅趣》校王本所作的跋中,曾提到海宁乐均家藏有明刊本,谓因破碎不堪邮递,  相似文献   

2.
同一棋谱的棋有三组?!如果我们仔细地翻看一下《御城棋谱》中所载录之棋谱的话,我们就会发现同一棋谱的对局竟有三组(严密地说,从初手到终局都完全一样的对局只有一组)。<其一>同一棋谱(只是方向不同),行棋顺序,胜负相异的两局棋,可见下图之图一,图二所示。参与编篡此书工作的渡边英夫先生在“御城棋编纂余活”一文中,曾就这两局棋评论道:“对局的两个人都是道策的弟子,所以我认为双方是在某种条件下就结果经过了商谈,于是就下出了两局实际上是相同的棋。”虽然两局棋在实际上确实是相同的,对于两个对局者来说也可能他们…  相似文献   

3.
姚存德 《收藏》2010,(8):108-109
笔者近在古玩市场淘得一套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上海赐书堂校印之《时务丛钞》,开本150×90毫米,线装,石印。共7卷,2卷为《新政论议》,另5卷为《盛世危言》。7卷书已历经百年沧桑,但完好无损,十分难得。《盛世危言》为清末商界名人郑观应所撰,学界多有评价,广为人知。本文重点介绍《新政论议》。  相似文献   

4.
马戈 《健身科学》2009,(6):56-57
老稻田是日本浪人,名叫稻田康夫。 这家伙也不知从哪搜集到那么多明清棋谱。上世纪四十年代,南京的一流棋手有个三四本棋谱就很难得了,有的棋手只有一两本手抄的,还视为拱璧,秘不示人。  相似文献   

5.
陈祖源 《围棋天地》2014,(16):83-89
一部长期失传的棋谱 《眉山墅隐》是清代一部享有盛名却又扑朔迷离的围棋棋谱,关于《眉山墅隐》我们可以很容易地查找到如下信息:清初著名围棋国手汪汉年编.徐星友、程兰如评;嘉庆二十四年刻印。程爱函作跋;徐星友说“《眉山》一谱,虽不无利钝,然大方正派.无纤巧之习,固当俯视诸谱也”。  相似文献   

6.
中考岁月     
在我刚升入初三的时候,我的《棋艺》、《许银川对局集》和《流行布局》就全被父亲严加看管起来,只有在周末和假日时才对我“开放”。而且父亲郑重地对我说:“儿子,你只要给老爸争口气,考上重点高中,老爸就拿出半年的工资给你买棋谱,并且送你去市棋校学棋。”  相似文献   

7.
二、结识高手锤炼了基本功在我18岁的时候,得到了棋艺生涯第一本棋谱,即从新华书店购买的特级大师刘殿中编著的《盘河马探秘》。看了棋谱以后,我对象棋的布局、中盘、残局阶段有了更深的了解。随后,我订阅了《北方棋艺》,经常一个人打谱学习,对新布局有了新认识新体会以后,再去找周志军切磋、验证。  相似文献   

8.
记得我结婚前打谱时,棋谱准备两本.一本男大师的一本女大师的,想打哪本就打哪本,结婚后,棋谱通通交到老婆手里保管:结婚前我晚上下棋时,照明灯准备两盏,电灯一盏,油灯一盏.想用哪盏就用哪盏,结婚后被实施灯火管制,21时00分必须准时熄灯.超过1秒都不行;结婚前我在“联众”下棋.想找“高手”下就找“高手”下.想找“低手”下就找“低手”下,结婚后在“联众”下棋老婆发现后立马“强行关机”。  相似文献   

9.
百岁棋王谢侠逊(1888年-1987 年)名宣,原名卿元,号烂柯山樵,浙江 温州平阳人。一生致力于棋艺,著有《象 棋谱大全》、《新编象棋谱》等。 1922年,谢侠逊初入北京,偶然结 识了一位武进棋友费绵钦。1927年,费拟一篇《滑 总司令部职员姓氏表》,刊载于上海《时事新报》,首推谢侠逊为“棋坛总司令”。翌年,谢发表了《滑 通电》,宣告就职总司令,登坛点将。通电为一篇四六文章,卷首写道:“满天烽火,遍地荆榛。入林无可避之山,乘俘无可浮之海。纹揪半局,无妨作世外逍遥;风雨一抨,亦可消胸中垒块。用集今时英…  相似文献   

10.
“炮乃军中之胆”是象棋大师王嘉良与棋谱作家李德林首先引用到棋谱里的一句名言(见《桔中胆》前言,1981年黑龙江科技出版社出版),也可说是王大师多年弈战的心得。关于《桔中胆》一书,陈瑞权同志曾在《体育报》上作过简明的评介。研读这一专著,我们可以看到,王的驭炮功夫已达出神入化的地步。  相似文献   

11.
我国象棋大师王嘉良和棋谱作家李德林的新作——《桔中胆》(顺手炮全局研究),问世不到二年,已经翻印了三次(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它确是一本适合象棋爱好者和中高级水平棋手阅读的好棋谱。  相似文献   

12.
“泥马渡康王”出自《说岳全传》,故事梗概为:金灭北宋,康王(赵构)侥幸得逃,后有追兵,前有大河。危机中有异人赠白马,助康王渡水后,马遁去。康王入一寺,见寺中有一泥塑之马,诧异之间,泥马萎地,乃知刚才之马即为此泥塑之马!清代中期的《蕉竹斋》及后来谢侠逊编著的《象棋谱大全》是最早出现“泥马渡康王”局名的,问世后在当时并不很流行,之后经过许多江湖棋人的精心加工和修改,泥马局出现了众多的姊妹局。受《蕉竹斋》和《象棋谱大全》的影响,这一系列的修改衍生局,民间都俗称为“泥马渡康王”,简称“小泥马”。  相似文献   

13.
一九八六年恰为谢侠逊先生诞辰一百周年,依我国九九祝寿之习惯,去年在上海已举行了隆重的为谢老祝寿的活动。现选注几首谢老的棋友、已故的棋谱收藏家、棋史研究家周家森先生的赠谢棋诗,以示余庆。 据近期出版的《谢侠逊与象棋》一书载:周先生所藏之手抄秘谱,曾提供给谢老收入《象棋谱大全》一书之中。可见两人的交谊是深厚的。然而据周诗所示,两人曾长期神交未得谋面,周于民国十八年(即一九二九年)为《象棋谱大全》题词中写道:“薄艺同  相似文献   

14.
《收藏》2008,(3):96-96
由诗人安华创作,书法家、鉴赏家范樵父书写,国家大师文怀沙及已故著名书法家吴丈蜀题签的古籍线装宣纸本《祝福祖国诗词书法集》于2008午新岁由西泠印社出版。  相似文献   

15.
古已有之     
刘星 《围棋天地》2010,(9):110-110
拙作《缤纷炫目循环劫》刊出后,读者“浦江垂钓客”在网上发贴指出,“在道光八年出版的《贯如弈谱》中,记载了一局顾审音执白对僧贯如的对局,此局最后双方就形成了四劫循环,棋谱旁批有‘是局其劫四个成局,天然辘轳长生劫,千古巧局'”,并附上棋谱,弥补了我文章中中国古代循环劫资料阙如的遗憾,特在此表示感谢。  相似文献   

16.
半张棋谱     
事情真的很巧,真的犹如有主宰一切的神。第三天,杨曼就在网上看到了一个回复,那另半张棋谱赫赫然显在荧屏之上……  相似文献   

17.
《棋艺》的办刊宗旨就是与读者最大程度地接近,而对局诊室无疑是实现这一目的的最直接手段。把您的棋谱呈于专家之手,迷惘与困惑将随着专家的点拨一并消除。 您长棋,我快乐,下面就开始我们的第一次亲密合作。  相似文献   

18.
古棋谱收藏家刘国斌原国家体委的刘国斌先生,是我国古棋谱收藏最多的人。刘先生几十年潜心钻研象棋,不仅棋艺堪称上乘,且棋学渊博,曾培养过不少象棋大师。从50年代起,他把收藏古棋谱作为自己的业余爱好,几十年来,刘先生为搜集棋谱耗尽心血,他收集的古棋谱从明代原版的《适情雅趣》到建国后的各类象棋谱几百册。可谓中国古棋谱的收藏大家。扑克收藏家——吉尼·霍契曼美国有一位服装售货员吉尼·霍契曼,是个扑克收藏家。他的藏品竟然比德国扑克博物  相似文献   

19.
七子联吟     
“七子联吟”是一则著名的古局,双方均由七子组成,俗称“七星棋”。它的着法深奥,变化繁多,有“七星”第二和“小七星”之称,一向深受棋家的推崇。如《象棋谱大全》初集卷三“象局汇存)第47局、《蕉竹斋汇编》第76局、《江湖秘谱》第20局、《弈  相似文献   

20.
李浭 《象棋研究》2008,(5):39-40
图1形势是出版于公元1801年的清代((百局象棋谱》的“四生投学”局。这是一则构思非常精妙,予实战极为有益的著名古局,被以后的《竹香斋象戏谱》所吸收,更名为“海天浴日”局;《渊深海阔》象棋谱则更名为“博浪击秦”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