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谁解烂柯意     
也许多年以后再回头看,2008年对于中国围棋将是一个值得纪念的年份。在这一年,中国围棋迎来了近十年来最为繁荣的时刻,各项传统棋战稳定运转,新棋战横空出世,除了众所周知的首届世界智力运动会即将举行外,冠军奖金高达50万元的第2届衢州·烂柯杯中国围棋冠军赛也隆重登场,又一轰动棋坛的新棋战出现在世人眼前。  相似文献   

2.
半个世纪之前.新中国围棋事业的奠基人陈毅元帅提出了“国运盛,则棋运亦盛”的著名论断,在之后的几十年间.这句名言一直激励着几代中国围棋人不断前进.为新中国围棋史留下了一页又一页的华彩篇章。  相似文献   

3.
棋中情感     
王元 《围棋天地》2013,(9):68-77
从1996年到2005年,这十年堪称是中国围棋一段漫长的严冬。原本已经逐渐拉近了和日本的距离,甚至几乎追上,但斜刺里杀出一个韩国,以一种中日棋界之前很少接触到的围棋彻底搅乱了棋坛形势,后来居上,成了围棋新霸主。于是,很长时间内,“韩流”成了中国围棋人最常见的口头语之一。  相似文献   

4.
棋儿视线     
中国围棋的脊梁 这是一幅老照片,画面上的人物早已经成为了中国围棋的中坚。一个摆棋,大家研究,多么和谐的场面啊!没有那些艰苦付出的日子,哪会有今天的成就呢?上下一心 中国围棋的巨孽陈祖德和华以刚及王汝南都曾说过,我愿为中国的围棋事业鞠躬尽瘁。中国围棋在他们的苦心经营下逐渐走向兴盛。围棋进入课堂绝对可以说是中国围棋史上的一座里程碑。定段赛看到那么多小朋友喜爱围棋,他们由衷地高兴。图为陈祖德、华以刚同哈尔滨方圆俱乐部的领队陈兆峰及小学员们的合影。韩国的围棋之父 韩国现代围棋之父赵南哲九段,1937年14…  相似文献   

5.
1月8日这一天,对2005年的中国围棋来说非同寻常,因为这一天将可能产生一个中国围棋的世界冠军。虽然现在大家都知道是失利了,不过,棋却很有内容,带有很多遗憾,从中也暴露了一些技术上和心理上的问题。我想就我个人的看法,写一篇观战感想。当然,如果赢了,这篇稿是怎么也不会由我来写的。  相似文献   

6.
叶楠 《围棋天地》2000,(10):23-24
屡战屡败,屡败屡战。这几年,中国围棋的命运似乎只能用这句话来概括。随着新世纪的到来,中国围棋终于看到了曙光。先是俞斌夺得了世界棋王,接着是以常昊、周鹤洋为代表的新生代棋手逐渐浮出水面。  相似文献   

7.
短信也精彩     
《围棋天地》2005,(2):71-72
在这新旧交替之际,回顾2004,对中国围棋的悲喜感慨良多。展望2005,我依旧对中国围棋充满信心,相信年初就会捷报频传!鸡年来临,向着东方报晓的中国自当迎来更加辉煌的一年,围棋也不例外!  相似文献   

8.
超越     
事不过三,中国人一心想拿的春兰杯现在已经是第四届了。这一届过后是心想事成还是再添一份遗憾,现在还是一个未知数。进入夏季,烦躁的心也多了一些。面对近一时期韩国围棋的巨大压力,中国围棋也是一片烦躁之声。心情自然可以理解,实力摆在那里,想一步登天不太现实。就像中国足球队一直叫嚷着要冲进世界杯16强一样。纵然是豪气可嘉,也只能当笑话来听。但围棋的变数就像她的变化一样让你很难搞的明白,当年聂卫平在不被看好的情形下掀起一片狂澜,翻开了中国围棋新的一页。谁又敢说这届春兰杯不会吹响中国围棋崛起的号角。中国围棋现在…  相似文献   

9.
为鹤洋喝彩     
我想,这一回中国棋界的人又应该大庆一回了。因为我们又拿到了一个世界冠军,在这个中国围棋处于漫长而寒冷的低潮中的,这个世界冠军奖杯无疑再一次给中国棋界注入了激情。如果这座奖杯被韩国人拿回去,也许他们会不假思索地把它放在如山的奖杯后而不了了之,但是在中国,它就再也不是仅仅一座奖杯那样简单。也许,它将对整个中国围棋界的众将士们的心气有着莫大的鼓舞;也许,它将成为中国围棋界走出低谷的一个里程碑。就为这,中国棋院的庆功宴上周鹤洋就应该多喝两杯,就算喝醉也无伤大雅。更何况,会有多少棋迷也会为这来之不易的一冠而开怀一醉呢?  相似文献   

10.
从07走向08     
1月20日,2007金立手机杯中国围棋甲级联赛闭幕式在北京举行。一年围甲结束,总结成绩,庆贺进步,原本也是题中应有之意。不过,这一次的闭幕式还给棋界带来了更多惊喜。  相似文献   

11.
2003年,中国围棋职业棋手的名单中增加了一个新名字。他叫时越,生于1991年。2013年,中国围棋世界冠军的名单中增加了一位新成员。他叫时越,入段整整十年。  相似文献   

12.
《围棋天地》2008,(7):20-21
3月22日,2008围甲战幕开启。不知不觉间,中国围棋界的这一主干赛事已经走入了自己的第十个年头。十年间,围甲赛事发展壮大的同时,中国围棋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水平不断提高,强手不断涌现,这不能不说有围甲的一份功劳。  相似文献   

13.
《围棋天地》2007,(7):2-3
LG杯和中国人颇有缘分。韩流刺骨的十年间,正是俞斌在2000年夺得LG杯冠军,为中国围棋在世界赛场上保留了风雨飘摇中的一星火种。2006年,中国围棋的强势崛起也是在LG杯赛场上以古力与陈耀烨的会师吹响了第一声号角。  相似文献   

14.
记住2005     
以一种不可遏止的激情奋笔疾书,却只写下了这个有些俗不 可耐的题目。或许,这样平白朴实的标题更能说明2005年对于中 国围棋意味着什么。 有人曾戏称:中国围棋五年一爆发,十年一辉煌。那么,今年 也就正好是爆发加辉煌的年份,中国围棋以往从未像今年这样四 代棋手全线出击。2005到底让我们记住了什么?就让我们从年初 的丰田杯开始,将这一年的酸甜苦辣再仔细回味一番吧。  相似文献   

15.
非著名冠军     
刚刚走过的2013年可以说是中国围棋辉煌的一年.在包括四年一届的应氏杯、两年一届的春兰杯和百灵杯全部六项世界大赛中(不包括亚洲杯).中国棋手全部获得冠军。而在年末为中国围棋完美“收官”的正是在三星车险杯中直落两局击败李世石,名不见经传的唐韦星。  相似文献   

16.
在报刊杂志上,每论及到中国围棋月刊诞生的年代时,都说是解放后上海的围棋月刊社创办的《围棋》是最早的。殊不知这是不符合历史事实的。我国最早创立的围棋月刊是在1937年,由当时设在上海市汉路421号的上海旅馆内的“中国围棋月刊社”编辑石印的杂志。编辑人为刘子长、沈伯乐。(见照片图1)刊长25.5厘米,宽15厘米,82页(41页双面版)。计划一年为一卷,每年12期,每月25日出刊。可惜1937年发生了  相似文献   

17.
2005年对于中国围棋是春融的一年。年初常昊在应氏杯夺冠为中国围棋迎来开门红,继而金秋十月古力、陈耀烨会师 LG 杯。虽然韩国围棋依然卷走丰田杯、春兰杯、富士通杯、中环杯、农心杯、CSK 杯,但是中国围棋压抑近十年后终于完成了突围。尤其2005年陈耀烨、朴文尧等新星风头盖过韩国新锐,在多年来眼花缭乱目睹李世石、崔哲瀚、朴永训、宋泰坤们一茬接一茬崛起后终于反手一击。12月19日,三星杯半决赛结束第三天,韩国天元战高根泰三段战胜朴正根初段获得冠军。天元战历来是韩国新锐走向一流的龙门,像李世石、崔哲瀚、朴永训、宋泰坤都是“天元”出身,但是今年新进天元高根泰明显落后于陈耀烨、朴文尧。这将对中韩未来的较量产生长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成功的借鉴     
杨爽 《围棋天地》2014,(1):104-106
中国围棋影响力最大的赛事中国围棋甲级联赛从1999年开办以来,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受到了成千上万棋迷的追捧.是我国围棋职业化的标志.促进了整个中国围棋赛事的红火.提升了中国围棋的地位.造就了中国围棋的形象。全国各地一些围棋活动开展广泛和发达的地区开始效仿围甲联赛的成功模式,如上海、海南、江西.江苏等各地都举办了不同形式和多样化的地方联赛,大力地加强和推动了地方围棋活动的开展。  相似文献   

19.
NEC跨越世纪     
NEC杯虽然是一项快棋赛事,但是因为它发端于中日围棋擂台赛这一对中国围棋有特殊意义的赛事,因此意义也就远远超过了快棋本身。而对参加第6届NEC杯决赛的棋手来说,另外一个重要意义又被聂卫平九段一语道破:“这是中国围棋产生的第一位跨世纪冠军。”  相似文献   

20.
荣耀与期待     
《围棋天地》2013,(22):10-11
九尊精心准备的奖杯静静地守候在舞台一角.等待着它们各自的主人。这一天是10月25日.第2届陈毅杯中国围棋年度大奖的颁奖典礼现场。而这些中国陶瓷艺术大师、上海艺术由学院教授李游宇设计.汉光瓷工艺定制的奖杯代表着中国围棋界对过去两年当中为围棋事业做出贡献的人们的祝贺和敬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