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课标界定(对学习内容的定位) (1)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2)知道“始皇帝”的来历和郡县制建立的史实,了解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及其影响。  相似文献   

2.
高中历史必须《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人教版)一课,是根据《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必修课程《历史Ⅰ》所列的“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第二点“知道‘始皇帝’的来历和郡县制建立的史实,了解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及其影响”编写的。  相似文献   

3.
【教学目标与教材分析】 岳麓版必修I《政治文明历程》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有四课内容,主要围绕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这条主线展开,第2课“大一统与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重点介绍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地位和作用,从课程标准规定的“知道‘始皇帝’的来历和郡县制建立的史实,了解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及其影响”的这一“学习要点”看,应该说本课是第一单元的重心所在。  相似文献   

4.
中学历史课本在谈及中国封建时代中央政府的官僚机构问题时,曾涉及到“三公九卿”、“三省六部”、“二府”、“内阁”及“军机处”等官僚体制,这些机构是怎样确立的?它们之间有什么区别?又是怎样发展演变的?本文结合中学课本,进行一些分析、综述。 公元前221年,秦朝的建立,标志着中国结束了封建割据状态,第一次走向统一,新的政治制度——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也随之在全国范围里得以确立和推行。它的主要特征是皇权至高无上,在皇帝统辖下实行中央、地方两级制。中央设立“三公九卿”,地方实行郡县制。 中央设置三公九卿。三公即丞相、御史大夫、太尉等官职。丞相,帮助皇帝处理全国的  相似文献   

5.
一、教学目标的确定 1.了解皇帝制度、中央与地方机构的内容和关系及其历史背景,认识秦朝开创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2.能从职能、权限以及与中央的关系等方面,比较分封制与郡县制的异同点,并对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历史作用作恰当的评价,体会从分封制与分权制走向君主集权和中央集权制的治国智慧。  相似文献   

6.
1.分封制、宗法制的概念及其内在关系 分封制也称“封建制”,是指“封邦建国”的制度.它和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阶段理论中的封建制度不是同一个概念.周朝推行分封制,将一定土地和人民,分别授予王族、功臣和先代贵族,被封诸侯具有一定权利,同时又对周天子具有一定义务. 宗法制是通过规定宗族内嫡庶系统的办法,来确立和巩固父系家长在本宗族中的权力和地位,以保证王权的稳定.宗法制是具有宗族色彩以血缘关系为纽带来维系统治的政治制度,最大特点是嫡长子继承制.  相似文献   

7.
一、焚书坑儒引发了秦"严禁私学"和"以法为教,以吏为师"两大教育政策的实行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秦朝的教育政策遵循着一个中心原则,即维护国家的统一和君主集权的封建统治制度,法家思想在教育中也占据统治地位。出于加强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政治的需要,秦始皇在统一六国后,主张推行郡县制。但统治集团内部对实行郡县制或分封制,思想上并没有达到高度统  相似文献   

8.
西周初年,周天子“封邦建国”,推行分封制。分封制作为西周最重要的政治制度之一,使周天子通过“分而治之”的方式,实现了对辽阔疆域的统治,并对其后的中国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分封制是中国古代史学习中的重点内容。《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的相关要求是:了解宗法制、分封制的基本内容,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本文拟从三个方面对学术界关于西周分封制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以资参考。  相似文献   

9.
分封制在秦以前是我国古代奴隶制社会的国家政权组织形式。郡县制是我国封建社会的地方政权的组织形式。实行分封制还是实行郡县制,是春秋战国时期新旧社会制度斗争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法家和儒家在上层建筑领域里两条路线斗争的一个重大问题。春秋以后,随着奴隶制向封建制逐步过渡,郡县制逐步代替了分封制。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废除分封  相似文献   

10.
(本卷测试内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杭斗争、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50分)在每小题所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答案的标号填在题后括号内。1.2006年4月19日,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在漳州龙海马崎村举行了盛大的祭祖仪式。这种“认祖归宗”的情结源于古代的() A.分封制B.郡县制C.宗法制D.井田制2.下列关于分封制在周朝初期实行的意图和结果,表述正确的是() A.巩固原来控制的地区,使周围更加巩固B.分散诸侯权力,使之无力抗衡中央C.便于…  相似文献   

11.
一、选择题1.下列哪项手工业技术是用于漆工艺制造的A.柔化处理技术B.夹技术C.金银错技术D.抛光技术2.秦朝统一后采取的一系列措施中,革除东周以来政治弊端的重要决策是A.建立皇帝制度B.确立三公九卿制C.在全国推行郡县制D.用法制治理国家3.《贾谊·治安策》载:“欲天下之治安,莫若众建诸侯而少其力,力少则易使以义,国小则亡邪心。”贾谊这一主张后来发展成为A.继承周朝的分封制B.汉初实行郡国并行制C.汉武帝颁行推恩令D.汉武帝的“附益之法”4.与以前相比,南北朝时期我国人民的食品结构中地位逐步上升的粮…  相似文献   

12.
秦始皇废封建立郡县,建立起中央集权统一帝国的地方制度模式,是我国古代史上一个重大事件。郡县制可以比较有效地维系国家统一,是此西周以来的世袭分封制较进步的制度。基于这种观点,有的人就认为汉初重又实行分封制,广建同姓诸侯王国是一次历史的倒退。有的史学家认为这是错误地总结了秦亡的教训,造成七国之乱的严重后果。我认为,这样认识问题,过于简单化了;应该用历史主义的观点,重新认识。  相似文献   

13.
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必修课的第一个专题,要求学习“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认识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特征。新课程允许教科书的编写有所发挥,因此,几种版本对这一专题的内容选择差异很大。岳麓版突出中央集权制度,选择了秦朝建立中央集权、汉唐地方分权、宋朝强化中央集权和明清加强专制皇权等有关史实,其他如科举制等只字不提。人教版主要选择中央和地方行政体制变化的史实,介绍秦朝中央官制和郡县制,汉至元也沿着中央和地方机构设置变化介绍,其他制度也未涉及。人民版没有一条明显的线索,秦朝除了讲郡县制和中央官僚机构外,增加“挟书律”,汉到元略讲行政机构变化,增加监察制度和选官制度(包括察举制、九品官人法、科举制),清朝外加边疆政策。  相似文献   

14.
<正>人类社会政治领域发展进程中的重要内容,是高中历史必修课程的内容之一。关于古代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学习,课程标准的建议及要求是: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宗法制与分封制是西周时期政治制度的重要方面,是高中历史教学之中的重点。其背景较难把握,内容上也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因此,对师生来说掌握起来具有一定的难度。作为教学中的重点和  相似文献   

15.
【考情分析】专题热度:试题难度:☆高频考点:分封制、宗法制、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皇帝制度、三省六部制、地方行政管理制度(郡县制、行省制)、选官制度(科举制)、监察制、内阁制和军机处;古代农业、手工业、商业的发展及特点,小农经济的特点,古代土地制度,商品经济的发展及阶段性影响,经济重心的南移,古代经济政策(重农抑商、"海禁"政策)。考题类型:既有选择题,也有材料解析题,以选择题为主。考查特点:试题考查角度新颖,往往古今贯通、中西结合,关注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创新  相似文献   

16.
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主要包括中央行政制度、地方行政制度、地方组织制度以及监察制度等几方面,它们从整体上共同构成了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贯穿于整个封建社会的始终,成为我国封建社会中最基本的政治制度。一、中国古代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与演变(1)萌芽于战国:战国时期,随着新兴地主阶级变法运动的兴起,为适应封建地主阶级建立统治的需要,法家的代表人物韩非子集前代法家思想的成就,提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理论,希望建立起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制国家。以秦国商鞅变法为代表,废分封制、实行郡县制,初步实行了中央集权制度。…  相似文献   

17.
通过本专题的复习,掌握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基本知识、演变过程,认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及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本专题重点掌握:西周分封制的内容、作用;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两汉、隋唐时期的政治制度;北宋中央集权制度的加强和科举制的发展;元朝的政治制度;明清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强化等内容。在复习过程中能够学会归纳知识要点,建立知识结构;运用所学知识比较古代中国不同历史阶段的政治制度,加深对阶段特征的理解;理清思路,运用概括的方法把握各项政治制度的本质及内涵。  相似文献   

18.
分封制的出现是历史的必然,郡县制取代分封制,也是历史的必然。郡县制深藏玄机,但必须有《封建论》提出的政治措施、军事制度和用人制度的配套、按照《封建论》深化对郡县制生存、发展规律的认识去办事,郡县制才能发挥巨大的优越性,起到促统一、反分裂,推动社会进步和国家富强的伟大作用。  相似文献   

19.
宗法制作为中国早期政治制度之一,在中国历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关于这一内容,《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的要求是:了解宗法制、分封制的基本内容,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下面围绕课程标准之“学习要点”与中学历史教科书的相关内容,梳理学术界关于宗法制的研究成果,希望能对同行有所帮...  相似文献   

20.
秦始皇废除分封制,推行郡县制,统一中国后仅十五年,秦王朝就被秦末农民起义军所推翻。两千多年来,人们一直在讨论着“周行分封,传年八百;秦行郡县,十五而亡”的根本原因。秦代速亡的原因何在,本文在后面再作简要的评论;周代实行的分封制对巩固周代的统治究竟起了什么作用,古今的学者们也作过一些探讨,至今未曾取得一致意见。笔者认为,周代实行宗法分封制以后,贵族之间和封国之间,形成了建立在宗法血缘关系和亲戚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