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正都市报类纸媒开办时评或言论版已是主流,但非省会城市的市级晚报做此内容者还并不太多。2013年5月起,河北《保定晚报》推出了时评版《朝闻暮语》,每周四期。一年过去,我们在内容设置、版面风格、写手建设等环节进行了探索和实践,尤其近半年来在言论短小化方面进行了一些尝试,目前取得了一定成效。在版面内容设置方面有意识地进行部分短小化,我们的初衷还是考虑本地读者的需求和阅读习惯。一些省级都市  相似文献   

2.
正评论是报纸的旗帜和眼睛,眼下几乎每家报纸都开设有新闻时评类版面。纵观这些时评版面,大多数言论是些"大路货"、"别人嚼过的馍",还有的是"烫剩饭",常常是"千报一声",读者不仅不爱看,而且有意见。《汴梁晚报》在刚开始创办时评版时,也没能跳出这个怪圈。2012年6月4日,《汴梁晚报》对时评版动了一次"大手术",正式创办《锐声音》版(2013年1月改为《汴梁·声音》版)。经过一年多的运作,《汴梁晚报》时评版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特色之路,围绕大局,踏准新闻节拍;紧扣热点,强化民生视角;深度评析,突出本地声音。牢牢把握住了正确导向,提高了舆论引导的及时性、权威性,实现了新闻与评论  相似文献   

3.
崔茂林 《传媒》2012,(4):75-76
目前,纸媒时评版日益受到重视,对于媒体发挥舆论引导作用,提高自身影响力有着重要意义。但是,部分纸媒的时评版建设存在着诸多问题,制约了其作用的真正发挥。该文从提升时评版的大众性、理论性、批评性、建设性及有效避免同质化,增加本地化等方面提出相应建议,以期推动纸媒时评版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4.
从上个世纪90年代末期开始.一股“时评风”遍吹中国各类媒体。当然.它并非自党报始。《中国青年报》1998年创办“冰点时评”,随后,《南方周末》开辟“视点”,《北京青年报》设有“每周评论”,《南方都市报》更是开风气之先,于2002年3月4日在全国首创时评版,并于2003年4月2日正式扩版.与国际惯例接轨,在社评版之外增设来论版。在《南方都市报》的带动下,各地晚报、都市类报纸以及各类新闻网站也群起效仿。出现了“忽如一夜春风来,干树万树梨花开”的时评热潮。  相似文献   

5.
近几年来,发行于山西省长治老区的上党晚报受到读者的好评,并连续获得“中国十大地市晚报”“中国地方都市报类最具影响力十强”“中国地市晚报品牌十强”“中国十大创新力城市晚报”等荣誉称号.其中,新闻时评功不可没.如果说各类新闻构成了报纸的血肉骨架等主要内容,时评则是激情之后的冷思考,赋予报纸灵魂,是一份报纸的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6.
时评本土化是报纸做大做强自己的一个新闻增长点,也是做个性化新闻的重要着眼点和利器。《平顶山晚报》时评版在占有新闻资源相对不丰富的情况下,要与其他在平顶山市发行的省级和国家级报纸形成错位竞争,就必须做出与本地读者相关的、市民爱看的、对市民有用的新闻产品来,这就要求时评要有地域特征。近年来,《平顶山晚报·今日时评》版在追求...  相似文献   

7.
正从国内外形势来看,近年来纸质媒体一直呈式微之势,被新媒体所取代的声音越来越高。然而,作为地市级晚报的《天中晚报》却逆势而上,继2012年12月获得"中国地方都市类报纸最具成长性十强"荣誉称号之后,2013年,《天中晚报》第五次荣获河南省政府最高荣誉——"河南省十佳报纸"称号,广告、发行均创新高。在新媒体迅速发展,纸媒唱衰、面临生存危机的大背景下,《天中晚报》何以能异军突起,全线飘红呢?紧跟时代向全媒体发展迈进《天中晚报》2000年1月1日创刊。  相似文献   

8.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如今,一种时尚在媒体出现,那就是以时评身份登场的新闻评论版面,其在媒体的发展态势,用诗人岑参的这一千古名句来形容,实在是恰如其分。应该说,新闻评论是媒体阐述立场观点、影响引导舆论的“旗舰”。近年来,时评作为一种新闻样式正风靡媒体。《新京报》、《广州日报》、《青岛早报》、《珠江晚报》……从南到北,由东到西,既有各级党报,也有都市报,全国众多媒体以各自的方式开办了时评类版块,且这些版块大都处于二、三版等十分重要的位置。令人鼓舞的是,时评类稿件也越来越受到读者的关注,其影响力也愈…  相似文献   

9.
在传媒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社会进入读图时代,报纸头版图片成为读者的重要"视点"。尤其是都市晚报类报纸,更是将头版图片作为制胜的法宝。本文以2007年~2011年的《潍坊晚报》头版图片为样本,通过分析总结了《潍坊晚报》头版图片在数量、尺寸、来源、主题内容、种类等方面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10.
"记录昨天,服务今天,影响明天"是《平顶山晚报》秉承的办报理念。其中,"服务今天"更是《平顶山晚报》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最直观的体现。百姓热线版在新闻报道中关注民生,重视百姓生活中一个个具体问题的解决,体现了一张地方都市报应有的务实精神。《平顶山晚报》百姓热线版就是要集中反映市民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困难、问题及其要求与呼声,并以此作为新闻  相似文献   

11.
2004年.是新闻评论发展强劲的一年。全国不少晚报、都市类报纸,相继增设了评论版。在重庆,有影响力的报纸也都开设了评论版。《重庆时报》一创刊,便设了评论版,在此前后,《重庆晨报》有《每日时评》,《重庆商报》辟了《评论》,《重庆晚报》开设《新闻评说》(后改为《都市评说》)。  相似文献   

12.
晚报新闻时评版 近 两年 ,全 国 报纸 出 现了 一股 时评 “热 , 各家 报 纸 纷 纷 拿出 一 定 的 版 面空 间”给时 评 。一 些晚 报 类报 纸 在注 重深 层 次开发社 会 新闻 的同 时 ,也 想 方设 法最 大 限度地发 挥 时评 的作 用 。《燕赵 都 市报 》、《齐鲁晚报 》、《南 方都 市 报》等在 这 方面 做 得比较突 出 ,也比 较 有成 绩 。 报 纸是 对现 实 生活 的反 映 ,也 是 现实生活 的 写照 。大 千 世界 五彩 缤 纷,报 纸上的文 章 内容 也理 应 丰富 多彩 。新闻 时 评作为报 纸 文体 的一 种 当然 不能 例 外。晚 报…  相似文献   

13.
文红 《传媒》2018,(12):25-26
随着微信、微博等新媒体不断出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里,传统纸媒昔日"一纸风行天下"的风采已经褪色,纸媒发展正面临巨大的生存危机.在这种形势下,纸媒融合发展成为当前热点话题.《春城晚报》创办门户网站、新闻客户端和报网联动的全媒体融合发展传播模式,连续三年位列"全国晚报20强".《春城晚报》媒体融合的实践与探索,对我国传统纸媒的转型发展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2011年4月12日,在由武汉晚报社发起举办的"城市晚报创新发展研讨会暨武汉晚报创刊50周年座谈会"上,总品牌价值超600亿元的11家中国晚报领军人物与《中国记者》《新闻战线》等中国新闻核心期刊的老总们,纵论数字化背景下包括城市晚报在内的纸媒的创新号发展.  相似文献   

15.
作为一位地市党报新闻评论的老作者、老编者,我认为《新闻记者》今年第2期李天伦《时评本地化漫谈——〈南方都市报〉社评的启迪》一文的见解颇有独到之处,它对于在报纸中占绝大多数地方报纸时评的改进和提高,是一个很有针对性、现实性的好建议。实际上,我国报纸的社论时评也具  相似文献   

16.
近日,继《襄阳晚报》"读城"专栏获评2019年度中国晚报新闻奖二等奖之后,央视大型纪录片《记住乡愁》第七季古城系列在襄阳开机时,摄制组又专门跟踪采访了"读城"活动全过程及相关主创人员。一个地方纸媒的专栏,缘何能在业界引起如此强烈的关注?笔者藉此回顾了栏目策划及传播实践,如下几点做法和收获值得从事地方市民生活类报纸采编和经营工作的同行在加快推进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中予以转化利用。  相似文献   

17.
时评是什么? 2006年7月,河北《燕赵晚报》全面改版,《今日时评》专版应运而生。作为一家主流媒体变革过程中发生的一个小小的“新闻事件”,实在并不值得我们骄傲与自豪。因为,这时候,全国各种媒体上的时评已是盛况空前,如《人民日报》的“人民论坛”、《中国青年报》的“青年话题”、《南方周末》的“方舟时评”、《南方都市报》的时评专版等。据统计,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的中心城市的报纸,都辟有时评专版或时评专栏。[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地市党报国内新闻如何"烹饪"出一道色香味俱全的新闻大餐?《亳州晚报》国内新闻版本着遵循党报性质、晚报风格,正面宣传为主、娱乐新闻相辅助,宜长则长、宜短则短,新闻时评作延伸的原则进行了大胆探索。  相似文献   

19.
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达州晚报》于 2001年元旦正式与广大读者见面。《达州晚报》作为《达州日报》的子报,由《达州日报》社主管主办。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达州晚报》出周六刊,四开 16版。目前暂出周四刊,四开 12版。   《达州晚报》作为川东北地区唯一公开发行的晚报,确定了将《达州晚报》办成一张“融知识性、趣味性、服务性于一体”的市民化晚报,力求成为广大读者“居家的顾问、生活的朋友、人生的向导、工作的帮手”。 《达州晚报》元旦创刊@刘秀品  相似文献   

20.
《长沙晚报》有一个受读者追捧的名牌版面叫《城市·热读》。该版是《长沙晚报》作为机关报晚报抢占市场的一个创举,借以让晚报在零售市场与其他都市报竞争。《长沙晚报》自2004年初开办城市·热读(原名今日热读)版至今,在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的前提下,以发现热点、追逐热点,深入发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