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大多以讲为主,这曾引起很多人的异议.因为一提到语文课的"讲",往往就会被认为是典型的传授知识,"教师在顽强地表现自己"搞"满堂灌".有人甚至认为,语文课的性质,要么是单纯的知识传授课,要么是单纯地能力训练课.  相似文献   

2.
阅读教学,要带领学生在课文里走一个来回.所谓走一个来回,是说读一篇课文至少要有"来"与"回"这两个过程."来",是指通过语言文字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回",是指从思想内容又回到语言文字上来,了解课文是怎样表达内容的."来"是"回"的基础,"回"是"来"的升华.在课文里走一个来回,才能更深刻地理解课文,也才能把读与写有机地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3.
"天平"意识.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如果将教师看作一架托盘天平,那么,教书和育人则是分放在两个托盘中的砝码.要使天平永远处于平衡状态,教师只有在教学实践中做到五育并举,教书和育人并重,素质教育的实施才不会偏离轨道.江总书记在<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中指出:"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不仅要教好书,还要育好人."也正说明了这一问题.有人说:"位不在高,爱岗则名;资不在深,敬业就行;斯是教师,唯勤耕耘."这就要求教师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要明确爱岗敬业爱生是自身职业的基本要求.教师要把教书育人内化为自身需要,把职业责任升华为博大爱心,于琐碎中寻找欢乐,于平凡中创造奇迹.因此,教师只有把责任浓缩为良知,让良知去面对无限信任你的学生,天平才永不会失衡.  相似文献   

4.
"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出自<论语·子路>,意思是对他人说过的话就一定要做到,做事一定要有成果.如果将这句强调言行一致的箴言改为教师"言"学生"行"、教师"导"学生"演",做到教师、学生高度一致,这对于新课程下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就具有了现实的指导意义.只有学生对教师的"言"必信,才会使学生的"行"必果,只有教师布置的具体任务学生做到了,学生的学业才会有成果.  相似文献   

5.
真爱如水     
有人说教师是红烛"蜡炬成灰泪始干",有人说教师是绿叶"化作春泥更护花",而我要说教师是水.老子《道德经》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这不正是教师崇高人格的象征吗?孔子凝望着泗水的绿波,意味深长地说:"万物入水,必能荡涤污垢".水善施教化,这不正是教师工作意义之所在吗?所以我要说:"教师如水,真爱如水".  相似文献   

6.
杞人忧"贵"     
这几年大概富了一批人,于是有人就盯住了这些"富人"的口袋,办起一些所谓的"贵族学校".对"贵族学校",笔者除了知道其收费叫人目瞪口呆之外,还在于她的"教学质量",据说是聘请全国一流的教师来教学.谁知不久前,有传媒披露:某一所"贵族学校",其实只不过是一个物质条件优越的"天堂",学校内座座小洋楼掩映在绿树丛中,教学楼、图书馆美仑美奂,运动场、游泳池、网球场、体育馆一应俱全,学生宿舍还装有空调、电视、电话.学生甚至不必自己洗衣服,打扫卫生,一切由管理人员代劳……有教师愤愤地说,这哪是"贵族学校",只能叫"暴发户子弟学校".这话着实叫人大吃一惊,禁不住生出杞人忧"贵"的感慨.  相似文献   

7.
大地震突然袭来时,正在上课的都江堰光亚学校的老师范美忠,对学生喊了一句"地震了",就第一个从教室跑到了操场.他不以为耻,还坦然地在博客里为自己的行为辩护.于是有人说他是本次大地震中"最无耻的教师",赠给他"范跑跑"的雅号;也有人要批评者扪心自问在那种情境中会不会做出与他一样的举动……光亚学校的校长据说情绪复杂,以一句"我不表态"回答记者关于会不会开除"范跑跑"的提问.……  相似文献   

8.
教育教学中,教师的长处要发扬,短处要弥补,这是十分正常的事情.特别当短处成为影响教育教学工作开展的障碍时,更应当着力在"补短"上下工夫.善于"补短",是一个教师具有谦虚品格的体现.然而,课程改革后,仅仅重视"补短"是不够的,在"补短"的同时还应该"补长".因为教学中的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如果不注意"补短",就会永远处于劣势;如果不重视"补长",长处就会"昙花一现".因此,从一定角度看,长处需要"补","补长"对教师的持续发展很重要.要真正让教师在"补长"中获得自主发展.  相似文献   

9.
有人说,人跟动物的根本区别之一,就是人会问"为什么",而动物不会. 幼小的动物只会模仿,但小孩子从牙牙学语时便会不住嘴地问"为什么,为什么".  相似文献   

10.
"教后记",亦称"教学反思""教后感""授课心得",它是教师教完一堂课后,对整个教学过程的设计和实施进行回顾和小结,也是将经验、教训和自我体会记录在案的过程.它能帮助教师迅速接收课堂中的反馈信息,克服教学中的干扰因子;有助于找出教学设想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的成功和不足之处,为调整教学提供可靠依据;有助于加深对课程标准的领会、教材的理解和教法的改革的力度.可以说, "教后记"是教学技能升华的催化剂.  相似文献   

11.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这些都告诉我们,每一篇文章都是作者情感活动的伴生者,是作者情感活动的外观和升华,甚至有人把文章形象地称之为是作者的"心电图",如何把作者所体现的情感传达给每一位学生,这就首推"读".读是架设在学生情感和作者情感之间的桥梁,有了这座桥梁,学生的情感就能在教师情感的推动下和文章情感产生共鸣,达到升华.在教学中,我着力用不同层次的读"弹奏"语文课堂的情感"乐章",从而使学生爱读书、好读书、乐读书.  相似文献   

12.
要上好语文课并非易事,因为语文包罗万象,就像一部百科全书,所以语文课一定要有"语文味",没有"语文味"的语文课没有吸引力,很难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语文味",简单说就是以语言学习为核心、以语文活动为主线、以提高学生语文素养为目的.要想语文课上得有"语文味",听、说、读、写定要贯穿其中,教师还应博学多才.  相似文献   

13.
有人爱在"背后"说人坏话,我们就说这个人"嘴坏";有人说话专拣人不爱听的说,我们就说这个人"嘴欠";有人说话总是不饶人,我们就说他"嘴刁";有人终日思谋着吃香喝辣,一听有人请吃,眼就瞪得老大,我们就说他"嘴馋".上述诸类,我们见得多了,甚至我们身边现在就有.有时,我们为表述心中气闷,常常把他们的"脸"也捎上,让"脸"和"嘴"并排立着,组成"嘴脸",结果,近墨者黑,再好端端的一张脸,也不再有美丽可言.  相似文献   

14.
俗语说:"想得清的人才会说得清,说得清的人必定想得清."语言是思维的外壳,要说就得先想,没有脱离思维的语言.人们思维的过程与结果,必须通过语言表达出来,可以说数学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即是对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在数学教学中,随时可见许多学生在运用数学语言时,难能尽善尽美.教师应该及时关注学生不经意间出现的"口误",采取有效的教学手段,要把"说的训练"看成是一项重要的教学任务,认真地完成.  相似文献   

15.
曾经在一所学校采访,一位教师的话让我记忆犹新。她说,如果校长把教师当牛,我们就要拼命争取做人的权利;如果校长把教师当人,我们就会死心塌地地做牛。可见,不同的管理理念产生的管理效应是迥然不同的。"师本管理"的着眼点在人,在这一管理理念下,教师不是学校这盘棋上被随意摆布的"棋子",而是主动实现学校管理战略、充满生命力和创造性的活生生的人,因此,管理的出发点和归宿都是为了关爱人、激励人、成全人,唤醒人自我管理、自我发展的内在需要,在帮助其实现人生价值的过程中达成学校发展目标。进行"师本管理",有的校长始终把教师放在重要位置,并通过一系列管理举措来凸显这一理念,让每一位教师切实感觉到"我很重要",并产生心理认同;有的校长和教师一起酝酿、构建出学校发展的"共同愿景",以此凝聚教师,形成团队合力;有的校长将学校发展和教师发展有机结合起来,有计划、分步骤地实施"名师培养工程",让教师在自我提升、自我实现的过程中获得对教育的良好体验……进行"师本管理",要让教师各得其所、人尽其才,在更大范围内选择适合自己的舞台;要打破学校"壁垒",构建"所有权"与"使用权"分离的教师管理机制,促进教师流动,让教师有机会接触、吸纳多元学校文化,扩大教育视野,从更高、更广的层面去认识教育,进而改良教育。  相似文献   

16.
数学课堂也需要引导学生"说",说探究过程,说推理方法,让思想碰撞,让智慧交流,提高数学综合能力,教师要设计更优的教学方法,让学生想说、会说,实现真正的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17.
教师,熠熠闪光的名字!有人把教师比作"人梯",有人把教师比作"渡船",有人说,教师是辛勤的园丁,把自己的汗水和心血化作甘露,育得满园花朵香,催得遍地桃李艳;也有人说,教师是手持金钥匙的人,把孩子们领进了一座座科学的殿堂.  相似文献   

18.
前两天,在大市优质课会课中,一位教师执教<虞美人>,受到许多与会教师的赞赏.可是,也有人说:"不就是会忽悠学生吗?一节课从头到尾都是在忽悠学生!"  相似文献   

19.
中国自古就号称礼仪之邦,说话讲究一个"礼"字.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逐渐远离了繁文缛节,一些文明礼貌用语也渐渐在我们的生活中隐去,但偶尔看到和听到的却常常是误用. 比如"笑纳"一词,"纳"是"接受""收下"之意,"笑"则是"嘲笑""哂笑"之意."笑纳"的意思是说,自己送给对方的东西不好,不成敬意,让对方笑话了.所以应是"自己送礼物请对方笑纳".而有人把"笑"错误地理解为"高兴",是因为高兴而笑,所以会说对方送的礼物自己笑纳了.  相似文献   

20.
说有准备的话 常听有的校长说"我也没准备什么,随便说两句吧……"老师讲课要备课,校长讲话也应该"备课",一定"准备好"了再说.庄子说"水之积不厚,则负大舟无力".校长认真备课的过程.是个积累的过程,也是提高自己"水位",对自己管理思想进行梳理与升华的过程.严格来说,校长在各种各样的会议上讲话,都应该像老师备课一样严肃对待.校长要充分用好自己的行政话语权,要知道,站在校长位置所讲的每一句话,表面看来是个人行为,实质上是国家行为,校长是代表国家管理学校、引领师生成长的,所以要备讲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