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编辑提示:要成为一名好老师,仅仅心中有爱是不够的,最重要的是要学会怎样爱。W老师坐在我对面,向我讲述他的困惑和无奈,希望得到我的帮助。W老师的班里有一个孩子,孩子的父亲正在狱中服刑,母亲常年在外打工,孩子自小由爷爷奶奶养大,生性孤僻,不善言谈。W老师接班后了解到孩子的情况,特别同情这个孩子。  相似文献   

2.
靠近你,温暖我."谁不爱孩子,孩子就不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才能教育孩子".我用我的爱心靠近着每一个孩子,孩子呢,也常常给我带来一次又一次的惊喜和感动.这就是老师的责任.  相似文献   

3.
当了9年母亲的我,体会最深的是:做一个称职的母亲很不容易。需要有一个学习的过程,而阅读《家庭教育》就使我获益匪浅。她使我在注重了对孩子品德教育的同时也注意了教育方法。如利用孩子爱听故事的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如离家出走、车祸、小孩被拐骗等等,我都讲给他听,使他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以提高自我保护能力。还有如间隔一段时间检查孩子书包的方法和说真话受称赞的办法我也采用过。通过清理孩子的书包,有来历不明的东西及时查问,要求捡到东西交归原主。有一次孩子拾到几毛钱交给了老师,在家里我  相似文献   

4.
爱是春风,爱是细雨,爱是阳光,爱的教育就是最好的教育.有道是:谁爱孩子,孩子就会爱他.这是班主任工作的基础. 初识 小奇是班中一个壮壮的小男孩,初见他时留给我最为深刻的印象是他那憨厚的笑容.没想到开学仅仅过了几天,好印象就被打破了.因为屡次作业不做,我把他叫进了办公室.第一次,我摸着他圆圆的脑袋,眼里满是慈爱,微笑着对他说:"老师相信你一定可以做一个按时完成作业的好孩子.下不为例,好吗?"听着我温柔的言语,小奇一脸懂事,频频点头,一本正经地向我保证:"老师,我知道了,我一定听您的话."可是,很快他的保证就没有被"保证".第二次,我的语气略带严厉:"跟你说过了,完成作业再出去玩,答应老师的事情能做到吗?"同样是认真的答复,然而承诺依然无效.之后,只要一有时间,我就盯着他补作业.期间我还让班干部一起帮忙,可还是难见起色.  相似文献   

5.
每一个班主任,都希望自己班里的孩子个个聪明伶俐,颖悟绝人.但往往事与愿违,班级总会良莠不齐.那些在智力边缘的孩子往往得不到老师的关注,我班里就有这样一个孩子.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没有爱,就没有教育."那么就让我匀点爱给他,让他也能健康的成长吧.  相似文献   

6.
古代大教育家孔子早就提出"有教无类",高尔基也曾经说过:"谁不爱孩子,孩子就不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才能教育孩子."热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他远比渊博的知识更重要,得到老师的关爱,是每个孩子的心愿,他鼓励、鞭策孩子,大大推动了学生的成长和进步. 班主任网络研修为我打开了一个敞开、明亮的世界,让我们教师畅谈班主任的心得体会,议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思考让教学更有效的对策.同时,使我深深认识到班主任工作是一项只有通过长期的、锲而不舍的努力才能做好的事情.作为一名班主任,不仅需要投入,不仅需要方法,还更加需要爱心,只有爱才能真正做好班主任工作.  相似文献   

7.
×月×日,董川悄悄地叠好爸妈的被子。×月×日,董川主动地给妈妈捶背。×月×日,董川送给老师一幅自己的画。……董川,是我们的独生子。上述内容是我们奖励他“小红花”的理由。不难看出,在孩子幼小的心灵中,“爱”的种子正在生根发芽。六年前,孩子呱呱坠地。从那时起,我就决心要学做世上最好的母亲,在孩子心中撒播爱的种子。我对年幼的儿子讲起了孔融让梨的故事,孩子很小就把好吃的东西送给爷爷奶奶。当孩子好奇地问起妈妈生他的情景,我不失时机对他讲述了我在生育时是怎样不顾自己的安危,忍受剖腹产伤口的巨痛,度过盛夏的炎热。我还经常给他讲我小时候的故事:讲我不认识面包冰淇淋,没吃过香蕉火腿肠,不知道电视是什么;讲我放学后怎样去拾柴,饭桌上的黑窝头……  相似文献   

8.
玛希娅老师: 您好!我的孩子刚满7岁,他很喜欢吹牛!前几天,我们在路上碰到孩子的一个朋友,那个孩子告诉儿子,他生日时,收到了一辆乐高的小车.儿子马上接口说,自己生日时,爷爷奶奶答应给他买一套“星球大战”系列的乐高玩具.买全套“星球大战”乐高玩具需要上万元,爷爷奶奶根本不可能做到.还有一次,同事来玩,说起自己的孩子喜欢跑步,儿子听到后马上说,自己是班级中跑步最快的一个,经常受到老师的表扬.我知道儿子天生没有跑步的潜能,常常是班级中的最后几名.听到儿子在同事面前这么大言不惭地吹牛,真让人头痛.请问:7岁孩子这种吹牛的情况正常吗?如果不正常,该如何引导?  相似文献   

9.
问候与回应     
参加一个教育听证会。会场上,有五个老太太激动地站起来,不等话筒传到她手中就大声对着台上说起来:“我孙子特别乖,逢人就问好。上幼儿园的时候,没有一个阿姨不喜欢他。邻居的大爷大妈爷爷奶奶都夸他懂事。上了小学,孩子上学问老师好,可老师却假装没听见,看都不看我孙子一眼。——学生跟老师问好,老师不搭理学生,弄得孩子都不知道懂礼貌究竟是对还是错。这事儿,到底该谁管?台上的诸位官员开始心平气和轮番作答。我周围的人却开起了小会。一个说“我们孩子的老师跟我告状说:你闺女不理人!我问我闺女为啥不理老师,我闺女回答:一开始我理他来着…  相似文献   

10.
在我接的一个新中班里,我和小爽的故事让我记忆犹新,它让我明白一个道理:教师的爱不应该只有一种方式,而应该让每个孩子都能够感受到.老师给予他的爱是一种独有的爱!  相似文献   

11.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想使学生学好数学,必须使学生爱学数学,爱上数学课。据我观察,一个学生爱好哪门功课,有这样几种情况:一是喜欢这个老师,就爱这门课;二是这门功课学得好,自信;三是自发喜欢,对这门功课悟性较高,学得轻松。这几点中,我觉得第一点最重要。在农村,人多地少,所以有些家长就把孩子放在爷爷奶奶那里(或姥姥家),外出打工,很少关心孩子的学习问题,把孩子丢给了老师。由此可见,一个老师的人格魅  相似文献   

12.
正原来一直以为谦虚是一种美德,于是当别人当着儿子的面夸他时,我总要说几点他身上的缺点,有时甚至将他的小毛小病放大了。今天读到一则故事才知道自己是多么愚昧无知,真是枉为老师了。有位母亲经常当着孩子的面对别人说:"这孩子只爱听故事,不爱讲故事,爱乱画,不爱写字,胆子大得谁都不怕。"结果,孩子上学后不愿意回答老师的提问。爱自己乱画,不愿意写字,并常常不顾老师的劝阻和批评破坏纪律。老师和家长都认为他是个弱智儿童,可是检测结果却是"智力正常"。最后经过专家鉴定,才知道孩子患了"语言性智愚症",其病  相似文献   

13.
一位爸爸向我描述了自己家里的一个场景:爷爷奶奶给孩子买了一双很漂亮的鞋子,孩子穿上之后,什么都没说,就和小伙伴一块玩去了.爷爷奶奶虽然没说什么,但是明显能感觉到不开心.等孩子玩耍回来之后,他让孩子给爷爷奶奶说声谢谢,孩子就是不说.所以,感觉孩子特别不懂事.  相似文献   

14.
有话好好说     
这学期,我班新转进一特别调皮的男生,由于父母离异后长期跟着爷爷奶奶生活,所以纪律上自由散漫,学习习惯差,特爱寻同学打架,坐在旁边的同学三天两头来告状。我也多次找他谈心,让他尽量与同学融洽相处,做一个老师、同学都喜欢的孩子。  相似文献   

15.
爱你三毫米     
正爱是什么?爱是教育的真谛,爱是教师、学生沟通的桥梁,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这是我亲身经历的一个故事——一天课间,我正看同学们下跳棋,刘涛挤进来,用他惯用的拖长音说:"我——要——玩。"望着他一脸的企盼,我便想逗逗他:"喜欢我吗?喜欢我,我就和你玩!"我满以为他会点头,谁知他很认真地看着我,撇了撇嘴巴,不回答。此时,上课铃响了,教室安静下来了。刘涛突然大声说:"我不喜欢老师……"自诩为孩子偶像的我呆住了,有的同学笑了,有的同学张大嘴巴望着我。难道就是因为课上我批评他的字"龙飞凤舞",他就把我全盘否定?不会吧?所以我接着启发道:"一点点喜欢都没有?"  相似文献   

16.
一直来,有一位温柔美丽的老师是我心中的偶像.她是著名作家魏巍写的<我的老师)中主人公蔡老师.她从来不打骂孩子,爱教孩子读诗,孩子们都不愿意离开她.我想:像蔡老师这样一位深受孩子们爱戴的老师,她的教育中不仅仅是爱,更有爱的方法,爱的艺术.因此在蔡老师人格魅力的感染下,我努力做一个诗意的班主任,营造诗意飞扬的班集体,让我的学生们在诗意的教育中生动活泼地发展.  相似文献   

17.
一、用挚爱的心静待花开 教育是从爱出发的,没有爱的教育,阳光就无法照射进学生的心灵.教师只有发自内心地热爱教育事业,才能真正地去关心学生.这种爱会表现在日常工作中的一言一行上.爱是相互的,教师只有用爱心对待学生,学生才能用爱心来回报教师. 一年级上学期,班里的王某连续几次都没完成家庭作业.我就生气地问他:"你不做作业爸妈不管吗?""爸爸妈妈都不管."听了孩子的回答,我有些怀疑.通过对这个学生的深人了解才知道他是一个留守儿,爸妈常年在外打工,由爷爷奶奶照顾.  相似文献   

18.
每一个班主任,都希望自己班里的孩子个个聪明伶俐,颖悟绝人.但往往事与愿违,班级总会良莠不齐.那些在智力边缘的孩子往往得不到老师的关注,我班里就有这样一个孩子.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没有爱,就没有教育."那么就让我匀点爱给他,让他也能健康的成长吧.  相似文献   

19.
爱是春风,爱是细雨,爱是阳光,爱的教育就是最好的教育。有道是:谁爱孩子,孩子就会爱他。这是班主任工作的基础。初识小奇是班中一个壮壮的小男孩,初见他时留给我最为深刻的印象是他那憨厚的笑容。没想到开学仅仅过了几天,好印象就被打破了。因为屡次作业不做,我把他叫进了办公室。第一次,我摸着他圆圆的脑袋,眼里满是慈爱,微笑着对他说:"老师相信你一定可以做一个按时完成作业的好孩子。下不为例,好吗?"听着我温柔的言语,小奇一脸懂事,  相似文献   

20.
马红英 《山东教育》2004,(33):34-34
胡志荣是我班一个个性独特的孩子。他上课时歪着坐,老师请他坐好,他从来不领情,有时干脆一人坐一排,身体不舒服只知道哭,从不愿意跟人讲。对于这样的孩子,我常常是束手无策。一天听故事,他又一人坐一排,身体向后,头靠在椅背上。旁边的小朋友争着告状:“老师,胡志荣不听故事。”“老师,他歪着坐。”我一反往常的做法,对大家说:“聪明的孩子都爱听故事,靠在椅背上听故事,是因为他身体不舒服,不过他很坚强,休息一会儿就好的,老师相信他能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