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正>数学中的美无处不在,优美且和谐的黄金分割、神奇且神秘的函数、美丽且诱人的几何图形,数学处处蕴含着丰富而又纯净的美.古往今来,"对称"一直是人们所追求的,而这种美在数学中也表现的淋漓尽致.下面我们就通过2017年江苏高考数学解析几何题的对称解法去感受这种美.感受之余层层推进,揭开这种美的本质根源.  相似文献   

2.
本文主要论述华夏先民的三大审美追求:一,追求形式美与抽象美的结合.华夏先民在石器打造中产生形式美的追求,而后又将此种追求与从写实美发展而来的对抽象美的追求相融合.二,追求写实美与神秘美的结合.华夏先民在劳动、生活中产生对写实美的追求,而后这种写实艺术又被宗教巫术所利用,因而形成对写实美与神秘美相融合的新的审美追求.如人兽合一、人鸟合一的神之形象的创造.三,追求审美与实际功用的结合.原始人没有单纯的审美追求,所有的审美追求都是与实际功用的追求结合在一起的,如华夏先民的文身,既是为了保护自身,也是为了美的装饰.  相似文献   

3.
爱伦·坡文学创作的主题是死亡.他的作品描写了死亡、恐怖、神秘、梦幻和宿命.本文通过对爱伦@坡作品的分析,探讨了他的死亡主题所蕴涵的内容和意义.文章认为,他的死亡中表现了忧郁悲怆之美、恐怖神秘之美和浪漫梦幻之美,表达了作者对生的渴望,对爱的追求.他的死亡主题蕴涵了他超越人生、追求不朽和永恒的哲学思想.  相似文献   

4.
朱欣 《物理教师》2003,24(10):15-19
从某种意义上讲,物理学中许多问题都有美学思想在其中体现.从美学角度,用审美观点和审美原则思考物理问题,将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这种美学思想的思维方法是物理思想的一个重要的内容.大自然奇妙而又神秘的对称美普遍存在于各种物理现象、物理过程和物理规律中,用对称美的思想去审题,从对称性角度去分析和解决问题,是一种行之有效的解题方法.本文通过对对称美在研究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问题的应用举例分析,来体会其中的美学思想和感受.  相似文献   

5.
模糊语言具有意象美、含蓄美、朦胧美和神秘美等审美具体形态;清晰与模糊,具体与抽象,相对与绝对的不确定性;简要、委婉、幽默的审美表达的选择原则.恰当运用模糊语言进行表达能给人一种愉悦的审美感受.  相似文献   

6.
华莱士·史蒂文斯是一位难懂、冥想的诗人,然而又是一位非常具有吸引力、有价值的诗人和一位具有美子敏感的哲人.他曾被称为“神秘世界的祭司”,美国现代诗中的朦胧大师.在美国现代诗歌史上的重要性足以与庞德、艾略特等相比,但他的意义并不是一下就被人们的理解.一方面,他深受法国象征主义影响,属于现代中接近象征主义的类型,而又有超现实主义的如此谜人的标题,语言的华丽,使人眼花缭乱的意象和美妙的节奏及音  相似文献   

7.
当我们在数学的城堡中行走的时候,你体验到的也许是逻辑结构的产生,问题解决方法的获得,思想方法的进步,那你除了这些,有没有特别的感受呢?数学有一种美是隐秘的,它悄无声息地散发美的芳香,有种神秘奇异的味道.你想没想过数学神秘而奇异的一面?它又会给我们的路程指引什么方向呢?英国数学家和哲学家罗素曾说过:"教学,如果正确地看它,则具有至高无上的美--正像雕刻的美,这种美不是投合我们天性的微弱的方面,这种美没有绘画或音乐的那些华丽的装饰,它可以纯净到崇高的地步,能够达到严格的只有最伟大的艺术才能显示的那种完美的境地.  相似文献   

8.
受神秘主义思想的影响,波德莱尔在作品中展示了一个既现实又神秘的资本主义社会,他的思想、理论、语言皆受到了斯威登堡、傅立叶等人的影响,其作品充满了一种非理性、梦幻、音乐的神秘美,传达了一种现代性的体验。  相似文献   

9.
受神秘主义思想的影响,波德莱尔在作品中展示了一个既现实又神秘的资本主义社会,他的思想、理论、语言皆受到了斯威登堡、傅立叶等人的影响,其作品充满了一种非理性、梦幻、音乐的神秘美,传达了一种现代性的体验。  相似文献   

10.
对于生存哲学中的神秘,海德格尔、阿伦特和梅洛.庞蒂的看法既有相同又有不同。对海德格尔,神秘来自大地性,是存在论特征,且跟人与存在的联系有关。阿伦特认为神秘存在于生命领域中。对于庞蒂来说,神秘是大写的可见性,属于尚未区分出主客体的基质。  相似文献   

11.
欧美象征主义诗歌形成于十九世纪中叶至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象征主义诗歌重要的诗学意义和美学原则一是富于神秘美。这种神秘美具有构幻和错觉、暗示和神秘、朦胧和晦涩的特征。神秘美主要通过非理性化、音乐化和陌生化的方式形成和营构。象征主义使欧美乃至世界诗歌美学都发生了令人震惊的质变,其中神秘美起了重要的催化作用。  相似文献   

12.
论盆景科学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经济的发展,物质生活的丰富多彩,精神生活也随之多样化,在此基础上盆景这一古老而又神秘的艺 术逐渐走进千家万户、百姓家庭,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点缀家居,提高修养的艺术品.对于这一艺术怎样去认识它,体会 到其中带给大家无限的愉悦性.本文从科学美的角度分析盆景美.  相似文献   

13.
立足于“商州”厚重的汉文化传统,贾平凹在《高老庄》“含蓄”与“含混”两种较为典范的文本修辞形态中,成功地构建出了一个个神秘的文化意象. 《高老庄》中的神秘文化意象:形而下,呈现出的是传统与现代、乡村与城市在社会历史文化进程中的矛盾冲突;形而上,蕴藉的却是作者在“文化寻根”的道路上反思文化的又一生命体验.  相似文献   

14.
数学是一个高度抽象的思维王国 ,既有情景之中的自由美 ,又有意料之外的奇异美 .数学的美妙之处在于能化混乱为和谐、纷杂为对称、繁复为简单 .既能从统一中演绎出千变万化 ,又能从千变万化中探索出规律 .数学美学思想对数学学习有着深远的、积极的影响 ,却往往被人们所忽视 .在数学教学中渗透美育 ,使学生既能感受数学美 ,又能发现美 ,提高其数学素养 .通过数学美的熏陶 ,陶冶人的精神情操 ,促进数学的学习与创造 ,促进人的素质全面、和谐地发展 .一、通过揭示数学中的理性的美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1 感受方法美 数学解题是数学教学中的永…  相似文献   

15.
李家春 《成才之路》2010,(18):21-22
课改关注学生整体素养的提高,教材关注学生的审美教育。本文从美读——感知童话的语言之美;美析——理解童话的童真之美;美想——感知童话的形象之美;美编——展示学生的创造之美;美板——体现板书的直观之美五个方面论述了《皇帝的新装》中的审美教育。由此掀起审美教育的盖头,揭开阅读教学中审美教育的神秘面纱。  相似文献   

16.
陈早 《快乐阅读》2013,(25):126
一篇好的文章必然是寓教于乐,乐中受教的载体。它体现从悦人到怡人到感人到育人的过程,是一种成功的教学过程。它不仅是学生产生追求"真"、"善"、"美"这一崇高美好的欲望,而且是培养学生感悟能力的突破口。课堂教学是进行审美教育的"主渠道"。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必须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在训练语言文字能力的过程中让学生潜移默化地领悟文本中人物的心灵美,宇宙空间的神秘美,大自然中的意境美……一、感情朗读,品味美现行的语文教材中有许多清新流畅、优美而富有音乐美、绘画美和建筑美的课文。通过朗读能把无声的文字变  相似文献   

17.
中国古代神话是神秘的,它留给后世一个又一个可解不可解之谜.即以千古流传的脍炙人口的牛郎织女神话为例,它不但以其主题、内容、手法征服了千千万万读者,而且也以其神秘之谜吸引了千千万万的研究者.别的不说,单是牛郎织女相会时天河上忽然出现又很快消失的“桥”就足以让人大费脑筋了.《鹊桥相会》,这是中国传统的戏曲剧目,由这个剧目演绎生发出去的剧目不胜枚举;《鹊桥仙》,这是中国古代文学中的一个著名词牌,用过这个词牌的文人难以数计;至于诗词中提到“鹊桥”,那就更洋洋大观.北宋大词人秦观不但多次用过《鹊桥仙》词牌,而且还在一首词中这样吟唱:“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见鹊桥归路.”  相似文献   

18.
欧美象征主义诗歌形成于十九世纪中叶至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象征主义诗歌重要的诗学意义和美学原则之一是富于神秘美。这种神秘美具有梦幻和错觉、暗示和神秘、朦胧和晦涩的特征。神秘美主要通过非理性化、音乐化和陌生化的方式形成和营构。象征主义使欧美乃至世界诗歌美学都发生了令人震惊的质变 ,其中神秘美起了重要的催化作用。  相似文献   

19.
爱伦·坡死亡主题的内涵读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爱伦·坡学创作的主题是死亡。他的作品描写了死亡、恐怖、神秘、梦幻和宿命。本通过对爱伦·坡作品的分析,探讨了他的死亡主题所蕴涵的内容和意义。章认为,他的死亡中表现了忧郁悲怆之美、恐怖神秘之美和浪漫梦幻之美,表达了作对生的渴望,对爱的追求。他的死亡主题蕴涵了他超越人生、追求不朽和永恒的哲学思想。  相似文献   

20.
陶丽萍 《文教资料》2007,(19):85-86
沈从文的湘西小说集主体情感与客观物象于一体,融神秘美、色调美、情感美为一炉,在湘西特异的景物、人事、场面描写中创造出原始、朦胧、深远、神秘的意境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