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于老师来说,对待犯了错误的学生最常用的思想武器就是批评教育!这种武器,有的老师用起来得心应手,让受批评者心悦诚服,从而使不良思想和行为得到克服和改正,而有的却适得其反,产生了与预期相背的结果。为什么呢?这恐怕与教育方法有关了。下面笔者就谈一谈老师批评学生时常见的几个错误类型:  相似文献   

2.
袁华 《教书育人》2002,(3):37-38
学生犯了错误,老师批评批评、帮助帮助,这无可非议。但我们作老师的,可不可以注重和研究一下批评人的技巧,让批评艺术化,良药不再苦口,让批评对象更易于接受。学生是个特殊的群体,虽然也是老师的“下级”。学生不比成年人,他们的心理承受力是有限的,换言之,他们身心都还很脆弱。对成年人适应的批评方法,对社会人适应的批评方法,对学生未必适宜未必有效。现代社会和这些年特殊的人际环境,以及家庭由于独子而家教歧途,使不少学生的心态与我们那些时代有了太多的不同。我们读书时,老师或打或斥或训,严得象个龇牙咧嘴的天神,但…  相似文献   

3.
我们可以用哲学的口吻说:距离产生美。人际关系要讲究适当的距离,才能奏出和谐的乐章。老师和学生之间当然也存在着这种奥妙。我们都在批评这种现象:有的老师过于看重师尊的威严或者错误地理解威严的含义,以为老师在学生面前应当时刻摆着一副严肃的面孔,不轻易和学生说笑、谈心,这样才有老师的派头,才能使学生敬畏,才能管好学生。其实恰恰相反,这样的老师在学生心中又古板又生疏,有“畏”而无“敬”,这样的师生关系对于教书育人是极不利的,这样的老师就是走进了师生关系的一个误区:距离学生太远了。那么,作为主导者的老师应当走近学生,和学…  相似文献   

4.
当班级中有部分学生犯了同种类型的错误之后,有的教师爱把他们少则5、6名,多则10几名同时叫到办公室,进行“集体化”批评.这些老师可能认为,此法比找学生一个一个单独谈省时、省事,能达事半功倍之目的.然而,笔者却  相似文献   

5.
有的老师批评学生时不能指出其错误根源,给学生一顿劈头盖脸的怒斥,这就形成了过失批评。同学往往不服,难以达到教育目的。批评学生是一门学问,对于这种过失批评,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避免:  相似文献   

6.
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是教育成功的要求之一。正确的批评能帮助学生克服缺点,但批评不当。也会适得其反,不但达不到教育目的,也容易使师生关系变得紧张起来。那么怎样进行批评教育才能达到目的呢?我想,教师在批评学生时需要把握好几个“度”:  相似文献   

7.
"用耳听,用眼看,用口说,用心记,日积月累",这就是对中文"聪明"一词最好的诠释.学生想做聪明的学生,我也想做一名聪明的老师.笔者常用这句话教育学生如何学好英语. 一、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 教和学是一对矛盾,作为矛盾双方的代表,教师和学生如何融洽师生关系,对完成教学目的至关紧要.要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首先是教师要深人学生,和学生打成一片,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喜怒哀乐情绪的变化;其次要时时处处关心学生,爱护学生,尊重学生,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有的放矢地帮助学生,让教师在学生的眼中不仅是一位可敬的师长,更是他们可亲可近的亲密朋友;第三,批评的方式比批评本身更重要,要让他们不伤自尊心,人格不受侮辱,从内心让他们感到教师的批评是诚挚关心、爱护和帮助.  相似文献   

8.
教育是一项影响人的工作。学生取得了进步,必须予以及时的奖励,成绩才能得到巩固;但是当学生犯了错误,也要施以正确的批评,不仅可以使学生少走弯路,还能帮助他们建立和形成正确的行为习惯和世界观。正确适当的批评教育是教师的职责,但有的老师尽管旗帜鲜明、理直气壮,却往往不能收到很好的效果。我想其关键是教师没有了解学生的心理需求,没有掌握批评学生的方法。怎样才能使学生乐于接受批评而又使其不产生反感  相似文献   

9.
何忠 《甘肃教育》2014,(22):41-41
正在管理学生中,成功的批评往往使学生心悦诚服,愉快地改正自己的错误。而粗暴的批评往往是学生厌烦或自尊心受到伤害,不但达不到批评的目的,反而会使师生关系恶化,从而破坏师生之间的良好感情。批评前教师要备好"批评课"。恰当地选择批评的方式、方法和场合,讲究批评艺术,注意批评的语言。一、备好"批评课"学生在成长过程中,或多或少都会出现这样的缺点或者那样的过错。当学生犯了错误时,教师不要急着雷鸣电闪,不能仅凭表面现象和片面之词枉下结论,而是要调查了解问题的性质、弄清  相似文献   

10.
正受家庭、社会、学校等方面的不良因素及自身存在的有待改进的因素的影响,一部分学生在思想、认识、心理、行为、学习等方面会偏离常态,成为所谓的"问题学生"。"传道授业解惑"是老师的职业要求,学生有了缺点和错误,老师应当予以批评指正,甚至予以必要的惩戒,以便使学生及时转化,健康成长。有的老师批评教育学生,坚持科学方法,学生心悦诚服,知错就改,人生因此而发生了改变;而有的老师批评教育学生方法不当,学生不当一回事,不理解,不服气,逆反对抗,甚至还会记恨终生。不同的批评教育效果不同,体现着不同  相似文献   

11.
批评,是老师常用的一种工作方法。小学、中学甚至是大学里,老师都把批评做为教育学生、管理学生的一种主要手段。应该说每一个学生都可能受过老师的批评,只是次数和程度有所不同而已。有的学生经常挨批评;有的学生很少挨批评;有的学生被老师批评得无颜见“江东父老”...  相似文献   

12.
作为理科老师,平时经常遇到学生为作业出现错误而烦恼,也看到有些老师因学生错误严重而批评学生.笔者对此颇为感慨.  相似文献   

13.
批评的学问     
班主任在工作中,难免会发生批评学生的事情,批评是一门学问,运用时一定要讲究方法。适当的批评,可以启发学生自觉地反省,使他们健康地成长,达到真正的教育目的。在实际工作中,特别是针对作为独生子女的中专生而言,进行批评教育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批评要有事实依据。学生有学生的特点,犯了错误以后,为了避免老师对其“惩罚”,往往不承认自己的错误,甚至有的避重就轻地承认部分错误。老师如果没有事实依据,就可能空讲几句批评的话,这样就难以收到教育效果。班里有位同学自习课上经常捣乱,,。,其他同学反映后,我找他谈话,他却予以否认…  相似文献   

14.
<正>教学中经常看到这种现象:同样的教学内容,有的老师讲起来学生听得津津有味,如醉如痴;有的老师讲起来学生却听得索然无味,昏昏欲睡。同样是学生犯了错误,有的老师批评了,他们心悦诚服,知错肯改;有的老师批评了,他们却愤愤不平,百般抵赖。有的老师一出现,学生就围上来问这问那;有的老师一出现,学生就躲得远远的。凡此种种,原因何在?我认为这就是教师个人魅力的不同造成的。教师的仪表、风度等外在美固然令人赏心悦目,但这绝不是优秀教师的必备条件,更不是教师魅力的全部。内在美才是真正的美,才是教师魅力的核心。一般来说,学生总是喜欢师德高尚、学识渊博,又有一技之长,能让  相似文献   

15.
批评教育是教育学生的一种重要方法。适当的批评可以让学生认识到错误、改正错误、正确学习。然而,很多教师对于学生的批评程度难以做到合理的控制,那么这样就会适得其反,让学生产生一种逆反心理,进而造成师生关系恶化。批评教育是一门很高深的学问,它要讲究方法手段,不仅要批评也要给予肯定。既有对于学子的热情和期望的态度也有一个冷静分析的理智,这样可以让学生深深地感受到老师对于自身的关怀和爱护,使其振奋精神,加倍努力学习,以优异的成绩回报给老师。本文就对于小学教育中的批评教育法来探讨用什么样的方法才能做到批评、教育两者兼得。  相似文献   

16.
学生总会有犯过失的时候,作为教师,特别是班主任,该如何对待过失学生?孔子教育弟子“过则勿惮改”,有过则改即为善,“过而不改是为过矣”。学生是愿意接受老师正确批评的,所不能接受的往往是老师批评的方法。鉴于此,我认为,老师应该“好说话”,给予过失学生四种权利。1.给予学生诉说权——说明错误经过的权利绝大多数学生犯错误都不是有意为之,有的学生虽然犯了错误,但可能已尽了最大的努力来降低错误的程度,仅此一点就该肯定。假如老师只看到错误的结果,而不了解事情发生的过程,就不分青红皂白,任自己宣泄情绪,不给学生说话的权利,若学生诉…  相似文献   

17.
批评是思想教育的一种重要手段,可以帮助学生认识并改正错误。学生接受了批评,自觉地反省,努力地改正,才会更好地成长起来。小学班主任所面对的是天真活泼而又心理承受能力脆弱的学生,要使批评与学生心理相融、感情相通,就必须分析和研究学生心理状态和特点,采取恰当的批评方式和方法。这几年,我做小学班主任工作,在批评学生时,注意做到以下“五要”。一、要以事实为根据批评学生必须建立在充分掌握事实的基础之上。有的学生为了避免批评,往往不承认自己的错误。老师没有事实做根据就批评学生,就收不到教育的效果。例如,我任教的五年级2班有…  相似文献   

18.
时下,许多学校都在积极推广校务公开,但对教务特别是“教误”公开甚少。笔者从自己多年来坚持“教误”公开的实践中深刻体会到,教师实行“教误”公开好处多。笔者从事中学政治课教学已有15年,虽然已是青年教师眼里的“老政治教师”,但由于这样那样的原因,教学过程中总会出现或多或少或大或小的一些失误,有的是知识性错误,有的是课堂处理突发事件不当,有的是课堂时间安排松散,有的是批评学生用语过激,有的是自己控制不住情绪,有的是课堂师生关系紧张等等。这些“教误”,笔者有时是当堂自己发现,有时是学生课上指出来的,有时…  相似文献   

19.
<正>一、客观性与原则性。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发言权。一切批评必须建立在充分掌握事实的基础上,使批评不会让学生觉得是空穴来风。有的学生"精"了,为了避免老师对他的"惩罚",往往不承认自己的错误。如果老师没有事实根据,空讲几句批评的  相似文献   

20.
试卷讲评课是语文测试工作的重要环节之一,不但要指导学生总结成功的经验,还要帮助其分析产生错误的原因,避免重犯。有的教师上试卷讲评课,题无巨细,一讲到底;有经验的教师至多再作一些拓展分析,实则事与愿违,错误“涛声依旧”。此时,教师往往会批评学生态度不端正,研究不专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