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平衡》一课要求学生通过实验,找出影响平衡的条件。第一次等臂杠杆的两组实验,学生很容易得出结论:杠杆尺左右两边挂钩码一样多,左右两边的距离相等,杠杆尺就平衡。这是特殊情形下的平衡,因此在教学中就注意,结论由学生概括即可,不要过分强调,因为它没有普遍性意义,只是通向一般性认识阶段中的过渡认识。  相似文献   

2.
学习杠杆知识,应认真阅读教材,做好实验,多观察生活实践中常用的各类杠杆.除此之外,还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多加思考,以加深对所学杠杆知识的认识与理解.  相似文献   

3.
杠杆和杠杆的平衡条件是"简单机械"一章的重要内容.在历年的中考试题中有关杠杆的命题,都紧紧围绕课本内容,重点考查同学们对杠杆的"二力、二臂、一点"的认识,对杠杆平衡条件的运用以及杠杆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具体说来:(1)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是力臂的概念和杠杆的平衡条件;(2)考试题型以作图题出现率最  相似文献   

4.
1 教材分析 "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既是"力"的教学内容的延伸,又是后续教学"其他简单机械"的基础,这部分内容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本节课的学习任务主要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认识杠杆,知道杠杆的五个要素,会画杠杆的力臂;第二部分是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第三个部分是杠杆平衡条件的应用.  相似文献   

5.
题1人体的运动系统相当复杂,但最基本的运动形式是骨骼在肌肉提供的动力作用下绕关节转动.如图1所示是手端起茶杯的情景,其前臂骨骼相当于杠杆,肱二头肌收缩提供动力.由图可以看出,这是一个().A.费力、省距离的杠杆B.省力、费距离的杠杆C.既费力、也费距离的杠杆D.既省力,也省距离的杠杆解析根据杠杆知识:动力臂比阻力臂长的是省力杠杆,反之是费力杠杆;省力杠杆费距离,费力杠杆省距离;既费力也费距离的杠杆,或者,既省力也省距离的杠杆是不存在的.所以,C和D两项应该首先排除掉.现在我们将手端茶杯的问题简化为杠杆模型来认识:如图2所示,前…  相似文献   

6.
杠杆在实际使用中存在三个受力点:动力作用点、阻力作用点及支点,学生常将支点与阻力作用点混淆,而画错阻力方向更是屡见不鲜.仅从三个受力点的定义出发,区分这三点并没有太高的知识要求.造成上述错误的真实原因是学生对杠杆的认识存在困难,因此在教学中要找出学生认识杠杆困难错误原  相似文献   

7.
备忘清单 1.认识杠杆的五要素:①支点,杠杆绕着转动的固定点O;②动力,使杠杆转动的力F1;③动力臂,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L1;④阻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F2;⑤阻力臂,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L2.  相似文献   

8.
一、练习内容“机械”单元是《自然》第四册的重要教学内容,该单元包括教材中的第6——9课。这一单元的主要内容有: 1.认识杠杆能传递力,有的杠杆能改变作用力的方向,有的能省力,有的能省时。支撑点离用力点远而离重物近的杠杆能省力,支撑离用力点近而离重物远的杠杆就费力。 2.认识轮轴有改变作用力大小和方向的作用。当  相似文献   

9.
曾晖 《中学物理》2020,(4):14-15
滑轮作为杠杆的延伸,认识定滑轮和动滑轮,并对定滑轮和动滑轮工作时的特点进行实验探究后,会发现:在工作时省费力的情况分别与等臂杠杆和省力杠杆相似,引入对于定动滑轮实质的分析.杠杆模型的建立是学生理解上的一大难点,笔者利用静态与动态的双向变化,零散点与整体模型的有效结合,实现由杠杆到滑轮,滑轮到杠杆的双向分析,让学生对滑轮的实质有更好的理解.  相似文献   

10.
杠杆和杠杆的平衡条件是"简单机械"一章的重要内容.在历年的中考试题中有关杠杆的命题,都紧紧围绕课本内容,重点考查同学们对杠杆的"二力、二臂、一点"的认识,对杠杆平衡条件的运用以及杠杆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具体说来:(1)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是力臂的概念和杠杆的平衡条件;(2)考试题型以作图题出现率最高,其次是选择题、实验题、计算题;(3)杠杆的平衡条件是考查的重点,几乎是必考内容.预计今后中考有关杠杆的内容,仍然是以杠杆平衡条件的运用为重点,但会侧重于杠杆在实际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会出现设计性的实验题型,旨在考查同学们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下面分类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1.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认识杠杆和有关杠杆的几个概念,知道杠杆的平衡条件及其杠杆的一些应用,能从常见的工具和简单机械中识别杠杆。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例认识杠杆,会分析杠杆的几个概念,会正确画出力臂;让学生经历“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过程,学习分析实验现象、寻找数据间的规律,从中归纳出实验结论的一般方法。  相似文献   

12.
教学目标1.认识杠杆尺、钩码、铁架台等实验器材,认知平衡;2.探究杠杆尺平衡的条件,能利用已探究出的知识解决相应问题;3.意识到爱护仪器、保持探究事物的兴趣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3.
同学们也许没有想过,生活中一只小小指甲刀上竟有三个杠杆!图1是一个指甲刀的示意图,它就由三个杠杆ABC、OBD和OED组成,其中杠杆ABC的支点是B,使用时动力作用在A处,方向向下,阻力作用在C处,方向也向下,很容易发现动力臂大于阻力臂,则动力小于阻力,因此杠杆ABC是省力杠杆,同理可判断杠杆OBD、OED是费力杠杆.其实,我国明朝杰出科学家宋应星在《天工开物》一书中,就记载了我国劳动人民很早以前就使用杠杆.从我们每天吃饭用的筷子、开啤酒瓶的起子到航天飞机捕捉卫星用的机械臂,杠杆不但深入到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而且不少高新技术也离不开杠杆,所以我们说杠杆是一种古老而又现代的机械.  相似文献   

14.
编辑的话:读者对二力作用下的杠杆平衡都很熟悉。本文在此基础上拓展到多力作用下的杠杆平衡,根据杠杆平衡的条件解决了两个很有意义的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15.
力臂与杠杆平衡条件是初中物理的重要概念和规律,近年的中考试卷也充分体现了这一点.笔者把江苏省各市近几年中考试卷中关于杠杆类的部分试题进行了分类,进行剖析、解答与点评,以期达到提高同学们认识之目的.  相似文献   

16.
1 辩证施教手脑互动使实验教学具有教育性 美国心理学家赫森认为,创造性思维应该包括问题解决和想象两种过程,它是一种辩证思维形式,让学生的手脑活动协调运作,相互影响.在教学初中物理"杠杆的应用"时,通过比较动力臂L1和L2的相对大小,来辩认杠杆种类,认识杠杆的特点.  相似文献   

17.
1 问题起因 本人有幸听了五节<杠杆>(苏科版)第一课时的同课异构新授课,任教的都是不同学校已有十多年教龄的教师.他们共同的优点:根据新课程教学理念"由生活走向物理,由物理走向社会"组织教学,改变传统满堂灌,能以实验、实物等直观事物或现象导入新课,重视学生自主学习方式.在师生对话互动、预设生成中,让学生真正认识什么是杠杆及杠杆的五要素,学会作杠杆示意图.  相似文献   

18.
一、课前设想 1.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学习了力、二力平衡、压强和浮力等知识,对于一般物理研究方法有了初步的认识.杠杆既是对前面所学知识的深化,也是学习功、功率和机械效率的基础.学生认识从平动到转动,从二力平衡到杠杆的平衡条件,在思维方法上经历较大的跳跃,有一定难度,所以教学过程中要设置阶梯,让学生有思维跳跃的平台.  相似文献   

19.
一、命题趋势近年中考对于简单机械这部分知识的考查,杠杆、滑轮及滑轮组是重点,而对于反映机械做功中能量转化的机械效率更是考查出现机会较多的内容,而对这部分知识的考查主要体现在实际应用中,试题所提供的情景,一般都是来之于生活与生产实验中.中考在杠杆这部分知识的考查热点是:(1)画杠杆的力臂;(2)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解决有关实际问题;(3)在各种工具中辨别杠杆是省力杠杆还是费力杠杆.对于滑轮这部分知识重点考查的是:(1)对定滑轮和动滑轮的认识与理解(2)根据实际需要组装滑轮组;(3)通过观察不同滑轮组绳子的绕法,确定承担重力绳子的…  相似文献   

20.
在中学物理力学中常会遇到杠杆最省力的力臂判断问题,亦即力臂何时最大的问题.因部分学生对杠杆力臂概念本质的认识模糊,故对不同类型杠杆在实际使用中最省力的力臂判断问题便感到困难,时常出现一些错误;例如一些学生往往认为取杠杆长度作为力臂时力臂最大,所施动力最小亦即最省力,其实这种认识是片面的、不正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