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生本教育意义何在?生本教育的价值何在?它是不是一花架子?这是在生本教育风靡全国的今天,我们一直处在应试教育状态中的教育工作者们对生本教育提出的质疑。我校实施生本教育已经一年多了,在这一年多里,有我们探索的辛苦,更有我们收获的喜悦与快乐。获得了一律得调,和风四起,学生依托自己的生命需求、生命的本能,而获得奇迹般的学习绩效。真正感受到了生本教育的一切为了学生的价值所在。它是一个真正做到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  相似文献   

2.
在新课改不断深化的大背景下,如何在小学大班额情况下,真正落实以人为本,尽可能地关注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无论是学业、情感、人格等都获得和谐发展,为每一个孩子的现实成长与未来发展奠基,这是小学教育的基本价值追求.  相似文献   

3.
《云南教育》2014,(17):28-28
华宁县第三中学教师耿川从事教育工作26年来,致力于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着奉献的精神。多年来,耿川始终任两个班的数学课,并长期担任班主任工作,在教学岗位上默默奉献,辛勤耕耘,把全部精力都用于学生身上。始终坚持做到面向全体学生,用心关爱每一个学生,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从不歧视困难学生。而且常常给予“问题学生”更多关爱,把“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这一思想融入工作中,替他们排忧解难,疏导思想。  相似文献   

4.
创造学生良好成长环境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教学活动是一项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学校不仅仅是学生学习科学知识的场所,而且也是塑造他们心灵和人格的摇篮。每一个学生周围的环境,包括教师、同学,对其影响是巨大的。如何给学生创造一良好的成长环境?这是每一位教师都应该积极探索的问题.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自己的  相似文献   

5.
作为一名教师,能与学生朝夕相处,我感受到了他们旺盛的精力、青春的活力、奇异的思想、可贵的童趣,和他们在一起,感觉到自己的心是年轻的,笑容是阳光的,责任是巨大的。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是国家的希望,教师所做的一切就是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和进步。  相似文献   

6.
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关心每一位学生的全面、和谐的发展是新课程的价值取向,它要求教师平等面对每一个学生,保护他们的自尊心.但是尊重学生个性、以人为本的教育追求与遵守课堂规则的外在要求是否会形成对立与冲突?怎样才能达成一致呢?本案例提出这样的问题,以供思考与探究.  相似文献   

7.
<正>"一切为了孩子"这句话耳熟能详,很多学校都把这句话制成铜字安放在显眼位置。然而,不少学校只是把这句话作为一句标语口号,真正的管理行为与之相距甚远,甚至背道而驰。从语言学角度看,"一切为了孩子"是一个主谓短语,它排斥了"一切为了领导""一切为了教师""一切为了荣誉""一切为了分数""一切为了面子"等行为指向;从教育哲学的角度看,"一切为了孩子"既是人本思想在教育中的体现,也是现代教育观的主旨,应该成为现代学校管理的核心价值取向。为了"每一个"——从学生出发。回溯中外教育史可以发现,围绕管理和教学主客体关系的认识,千百年来  相似文献   

8.
邬艳霞 《辽宁教育》2014,(11):25-26
正在新课改不断深化的大背景下,如何在小学大班额情况下,真正落实以人为本,尽可能地关注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无论是学业、情感、人格等都获得和谐发展,为每一个孩子的现实成长与未来发展奠基,这是小学教育的基本价值追求。一、明晰办学理念,建立共同愿景,营造"为了每一个学生幸福成长"的精神文化氛围我校将"爱众亲仁、乐学笃行"作为办学理念,强调"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幸福成长"这一和谐文化价值观。"爱众亲  相似文献   

9.
芮娇 《教育文汇》2012,(5):33-33
"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生学"。陶行知先生的这句至理名言,一针见血地阐明了教与学的关系、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我一直把这句话作为自己崇尚的教育格言。记得一次听一位教师的区级评比课。课上,老师教学面面俱到,学生举手踊跃,老师提的每一个问题学生几乎都能对答如流。课后,当许多年轻教师在赞叹这节课多么成功时,我却陷入了沉思:  相似文献   

10.
著名教育家斯普朗格曾说过:“教育之为教育.正在于它是一个人格心灵的‘唤醒’.这是教育的核心所在。”我们小学老师从事的是启蒙教育.我们要做的是让每一个学生从无知走向有知。实现这一点.需要我们注意到每一个学生的生命特质.唤醒他们内心深处的生命意识.把学生的创造力量诱导出来,将生命感、价值感唤醒。让他们主动追求自我实现.  相似文献   

11.
许多模范班主任、优秀教师把为学生做奉献视为教师的天职。对学生的爱不是停留在嘴上,写在纸上,而是身体力行。他们教过不少调皮捣蛋的学生,在这样的学生身上发现很多优点。教师不可能代替学生成长,但必须有敏锐的眼光,善于挖掘学生身上闪光的东西,长其善,救其失。人有很大的承受力,也有很大的潜力,教师只要真正把学生放在心上,就会有毅力、有信心,超越自我。想尽一切办法教育好每一位学生。当一名教师.作一个班主任.就应该加强如下几方面的修养:  相似文献   

12.
良好的师德修养,体现在教育教学的每一个过程中。应该 让受教育的每个孩子感受的老师的爱。教师更应该以师德规 范指导自己的教育过程,走进孩子的心里,做好每件事,以点带 面,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3.
一个学校的成功与否,关键在于班级管理如何。因为班级是学校最基层单位,而班主任是一个集体的组织者、指导者、教育者和管理者。班主任,在学校教育中是与学生接触时间最长、了解学生状况最全面的教育者,班主任不但要负责班级内部教育活动的开展,而且应当有意识引导学生人格、意志、品质、社会责任感、道德观念等的健康发展。简言之,班主任应当是学生成长路上的航标灯和引路人。班级管理也是一项科学工作,它涉及到方方面面,因此班主任工作责任重大、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4.
在21世纪里,中国人能不能将民族复兴的辉煌写进世纪的史册,关键在于我们的教育能不能培养出适应新世纪挑战的足够人才,基础教育在这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为使我们的学生能勇敢地面对这瞬息万变的世界,并具备应付的能力,作为学校教育,怎样才能为孩子们积蓄成才的力量呢?一、学会学习,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由于教师的教学时间、内容是有限的,而学生的发展是无限的,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必须充分创造让学生自己学习的环境和氛围,逐步引导他们会学、爱学、主动学、创造性地学、持续发展地学,使学生在学校获得的不仅仅是知识,更是一种学…  相似文献   

15.
郑芬 《生活教育》2014,(7):37-37
校园应该是书声琅琅的,学生应该是活泼奔放的。然而,在过度的期望和沉重的负担下,学生没有了自主学习、共同玩耍的时间和空间,他们被功利思想驱动着,成了学习机器和考试机器。教育因分数而远离了生活,教育因分数而忽视了生命。“教育者是否在以孩子的名义为自己谋福利?”教育飞速发展,使我们来不及静下心来思考,  相似文献   

16.
教育教学活动是一项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学校不仅仅是学生学习科学知识的场所,而且也是塑造他们心灵和人格的摇篮.每一个学生周围的环境,包括教师、同学,对其影响是巨大的.如何给学生创造一良好的成长环境?这是每一位教师都应该积极探索的问题.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17.
每一个学生都是鲜活、独特的生命个体,每一节课都是这个独特生命成长的摇篮.以学生发展为本,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快乐、幸福、健康地成长,既是时代和民族赋予每一位教师的神圣使命,也是每一位教师执著追求的教育理想.建设自主学习的健康课堂正是我们追求和实现这一教育理想的重要途径.笔者以《七颗钻石》为例,谈谈自己的体会.  相似文献   

18.
著名前苏联教育家赞可夫曾说过:"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这就要求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每一位教师要倾注爱心于全体学生,以满腔的热情影响鼓舞学生,为他们创设良好的学习成长环境。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树叶,更何况是性格千差万别的孩子呢?静下心来对照检查自己,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是不是也时常错怪孩子,有意无意让他们品尝痛楚?学生个体的发展具有独特性,教师应根据每一位学生的差异因材施教,富有爱心,让学生收获爱的温暖,哪怕是送给学生一句赞美的话、一个微笑,这都是  相似文献   

19.
为什么学校在这一事件中不能尊重学生的人格,给学生以平等相处的环境?难道我们的教育者就真的无视学生的自尊,只能用错误的方式去纠正错误吗? 为什么我们的学生在经历这一事件时,表现出如此脆弱的心理,轻易选择了轻生?难道他不珍爱生命吗? 是我们的老师错了,还是我们的教育错了?是我们的孩子错了,还是我们的家长错了?  相似文献   

20.
张炳生 《班主任》2004,(2):8-10
苏霍姆林斯基在<帕夫雷什中学>一书中说:"一个好教师意味着什么?首先意味着他热爱孩子,感到跟孩子交往是一种乐趣,相信每个孩子都能成为一个好人,善于跟他们交朋友,关心孩子的快乐和悲伤,了解学生的心灵,时刻都不忘记自己也曾是个孩子."①爱心是一种高级情感,与人的理智、道德、审美和人格有着密切的联系."爱心育人"不仅仅是一般的职业素养和职业要求,更是教育人道主义的体现.教育是培养生命的事业,世界上还有比生命更重要的吗?作为教师,最可贵的是能够保持高尚的人道主义精神,它是一个教师走向成熟和成功的事业"护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