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67 毫秒
1.
慈善组织是我国社会救助的主体之一,其介入社会救助能够有效弥补政府救助的不足。然而由于相关法律制度不健全、政社不分、公信力缺失和社会慈善文化淡薄等原因,我国慈善组织在介入社会救助过程中面临着“领军式”组织少、救助效率低、专业人员少、筹资能力不足、彼此缺乏协调互助等现实困境。为完善我国社会救助体系,不仅要优化慈善组织介入社会救助的外部环境,更要加强慈善组织的内部能力建设。  相似文献   

2.
刘佳炜 《学会》2006,(8):30-33
西方话语体系中的市民社会,因时期和国家的不同而具有不同的涵义。从是否具有市场经济的基础、公共领域、社会团体的参与、与国家的关系等四个方面可以来判定市民社会的发育。晚清民间慈善活动在传统慈善的基础上产生了新的内容,这些慈善活动基于经济的发展而产生,并构成了一定的公共领域,且产生了脱离血缘的参与主体,实现了慈善组织的联合。它不仅体现出了市民社会的发育,也反映了晚清市民社会发育的独特之处。  相似文献   

3.
我国慈善组织的社会问责机制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静 《学会》2012,(1):13-17
近年来,随着我国慈善组织的迅速发展,其社会影响力不断增大,而慈善行业频频出现的公益腐败事件引起人们对慈善组织社会问责的关注。该文通过对慈善组织问责理论依据的总结和现实必要性的分析,发掘现有慈善组织问责中存在的不足,建议从价值层面、制度层面、环境层面来构建慈善组织的综合问责体系。  相似文献   

4.
兼具社会改造理想与实践的慈善组织,如何在扶贫工作中实现准确定位,进而探索慈善组织参与精准扶贫的模式与路径,是动员社会力量,形成合力打好扶贫攻坚战的关键问题.从慈善组织参与精准扶贫的议题出发,通过对一个慈善组织精准扶贫实践的研究发现,扶贫价值观与参与式扶贫方式的结合、人力资本的提升与扶贫产业链的建立在精准扶贫的具体实践过程中产生了良好的效果.由此,总结并阐释慈善组织参与精准扶贫的路径,即"以价值观为基础的社区综合发展"与"助贫创富价值链"的融合,以期为慈善组织参与精准扶贫的实践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陆亮 《学会》2014,(8):5-10
慈善组织是非政府的、非营利性的社会公益组织。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推进慈善组织建设,有助于传播慈善和公正理念、有助于完善农村社会救助与社会保障体系、有助于推动农村公共事业发展、有利于促进农村民主监督,完善乡村自治。农村慈善组织在发展过程显现出准入难、监管松、制度安排漏洞、发展区域不均衡等问题。农村慈善组织参与新农村建设可以选择政府主导的路径、社会进入的路径和内生培育的路径。  相似文献   

6.
郭小刚 《学会》2013,(12):23-29
辽宁全省各类公益慈善组织目前已达100多家,公益志愿者逾百万人,并呈逐年增加趋势,公益慈善组织已成为社会管理创新的参与者、推动者和受益者。但不容忽视,公益慈善组织参与社会管理创新也面临诸多困难和问题。本文以辽宁四城市慈善总会为例,实证分析公益慈善组织参与社会管理创新路径的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7.
《学会》2015,(7)
以山东省33家慈善义工组织为例,课题组通过实地调查法探讨社会组织登记注册改革情况。调查发现:(1)"直接登记制"下慈善义工组织登记注册仍不理想,呈现多样化、登记注册率低、地域同质性强等特点。(2)历史影响、执行与保障机制的缺失、政府"放任与控制并行"的态度以及义工组织内部对登记注册的认识,成为慈善义工组织登记注册改革的主要障碍。(3)对社会组织进行功能调适、通过建立政府部门联席制度、出台新的社团和民办非企业单位管理条例、加强注册登记宣传等方式不断巩固直接登记制度是符合我国慈善义工组织发展规律的正确路径选择,亦是未来改革的重点。(4)直接登记制度背后隐藏的是我国现代化治理困境——理论与现实的脱节,以及国家在社会治理体制创新中对民间组织等其他参与主体功能定位的认识等问题,涉及到未来政治体制改革、民主进程,必须踏踏实实落实每一步。  相似文献   

8.
吴光芸  李瑞飞 《学会》2014,(9):17-24
慈善组织能够分担部分政府社会职能,对公民社会的发展、有限政府的建立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对我国慈善机构发展的现状进行分析,然后从观念、自身、制度三个角度归纳我国慈善机构发展的困境,提出促进我国慈善机构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祝慧  莫光辉 《学会》2012,(10):35-42
近年来,宗教慈善组织在国家慈善公益事业和社会公共服务领域的社会价值功能显著增强,对宗教慈善公益组织发展的相关研究也逐渐引起学术界的关注和探讨。本文首先梳理了民族地区宗教慈善组织的价值承载表现,并对比分析了民族地区广西佛教济善会和沿海发达地区厦门同心慈善会的组织结构、运行模式、发展困境等情况,试图归纳出民族地区宗教慈善组织的发展差距和困境,提出需要从宗教慈善组织发展的外部支持环境、管理体制的内部治理优化、慈善行为的有效动员、社会服务领域拓展、社会救助能力提升、完善社会监管体系等方面探索社会转型时期我国民族地区宗教慈善组织的专业化、规范化、特色化、国际化、长期化发展路径,使宗教慈善组织在民族地区社会公共服务领域、特殊群体的社会救助、和谐社会建设上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陈秀峰  付锐平 《学会》2011,(12):19-24
慈善组织开展的扶贫济困、安老助孤、帮残助医、支教助学等慈善事业,主要取决于社会慈善、社会捐赠、群众互助所提供的社会资源的供给量,因此,资金来源与劝募机制成为发展的主要问题。目前,中国慈善组织募捐存在着一系列的制约瓶颈,主要表现在公众的现代慈善意识淡薄、法律制度环境的不完善以及慈善组织自身建设和监督的缺失这三个方面。因此,需要从这几方面入手,完善中国慈善组织的募捐机制。  相似文献   

11.
《学会》2015,(2):36
<正>工商经济类、社会福利类、公益慈善类等8类社会组织有望获得5万元初创期奖励,及10万~100万元不等的项目奖励。深圳市民政局近日透露,《深圳市财政扶持社会组织发展实施方案》等配套办法近期将正式报送市政府审定,将对工商经济类、科技类、社会福利类、公益慈善类等八类社会组织予以扶持。其中政府奖励包括初创期、项目奖励和配套奖励。初创期奖励主要对登记1~3年以内的初创期社会  相似文献   

12.
万江红  王芳 《学会》2007,(2):44-48
本文通过对湖北“慈善阳光班”的缘起、发展概况和运作方式的阐述,分析了慈善组织助学活动的的社会影响,并提出了其今后的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3.
论慈善文化建设与构建和谐社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十六届六中全会强调要发展慈善事业,增强全社会慈善意识。本文从三个方面论述了慈善文化建设与和谐社会构建的关系:和谐社会需要发达的社会慈善事业,发展慈善事业需要慈善文化背景,慈善文化促进和谐社会构建。  相似文献   

14.
祝慧  陈正文 《学会》2016,(6):25-36
随着社会组织的不断发展壮大和"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扶贫开发大格局的深入推进,社会组织参与国家减贫事业的路径多元、效果显著。该文从学术界关于社会组织内涵界定、社会组织参与扶贫开发的优势和局限性研究、社会组织与政府合作扶贫关系研究、社会组织参与扶贫的项目运行机制研究等研究成果进行重点梳理,结合现有研究成果,进一步对社会组织参与扶贫开发研究的主要趋势进行了展望,试图归纳出社会组织在扶贫开发过程中的功能显现和发展困境,以促进社会组织内生力建设,推动社会组织在今后的脱贫攻坚过程中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李莉  宋蕾放 《学会》2011,(11):3-9
作为一种制度性约束,无论在政策意义还是现实价值上,制度环境对慈善组织实际运作和未来发展的影响都非常特殊和值得关注,对慈善组织的制度环境进行研究也具有一定的现实必要性和进步意义。本文从组织社会学中制度学派的视角出发,深入研究由慈善组织外部制度环境造成的组织结构"趋同意义"现状及其内在作用机制,有针对性地提出走出"趋同性"陷阱的路径,使慈善组织能够在符合制度环境约束的同时,拥有高效率的组织结构模式,从而达到组织在公平与效率上的双赢。  相似文献   

16.
台湾慈济基金会是当今台湾地区最大的民间宗教慈善组织,活跃于全球各地,其组织的运作模式具有长效性,受到学界的一致推崇,因而吸引了众多学者以其作为研究对象。本文从合法性、信任度和资源网三个方面分析了慈济基金会的动员机制。慈济基金会之所以能有效动员慈善资源,主要得益于组织淡化宗教信仰的色彩,主动与政治"绝缘";注重慈善救济方法,吸引社会大众广泛参与;以身作则,提升组织公信力和善于利用媒体拓展组织资源等。台湾慈济基金会的慈善资源动员机制保证了组织资源的有效供给,可以为其他类似的宗教慈善组织提供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17.
慈善事业是社会捐赠慈善活动通过制度化和专业化的慈善组织的运作来促进并实现社会的公平分配,是第三次分配的主要内容。文章通过对我国慈善事业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包括树立正确的财富观念和培育慈善氛围、建立健全慈善法规、提高慈善组织的社会公信度和发挥税收对社会捐赠的激励作用。  相似文献   

18.
孙录宝 《学会》2013,(1):17-23,34
当前,我国社会组织专项基金呈现蓬勃发展之势,同时也存在政策缺失、内部管理混乱等问题。为此,应当借鉴国外专项基金的发展经验,在明确社会组织设立专项基金的标准和依据、规范登记备案流程的基础上,从建立健全管理机构、强化资金使用与管理以及注重专项基金自身的管理等方面做好社会组织专项基金管理工作。同时,还应从建立完善相关政策法规体系,发展公益慈善文化,制定社会组织专项基金的运作规划,强化社会组织的服务功能,增强社会组织及专项基金的社会责任感等方面促进社会组织专项基金发展。  相似文献   

19.
予人玫瑰,手有余香.慈善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美德,我国自古以来就有互助互济、扶弱济困的优良传统,慈善理念和慈善实践源远流长.它源自于人类的仁爱之心,是人类本性的一种表现;它发之于情愫,行之于礼度,既是一种个人德性意识,又是一种社会文化行为.随着慈善事业的不断发展,其中有关慈善主体的道德自觉及慈善活动过程中慈善主客体形成的伦理关系等问题日益突出,因而,慈善伦理成为当前需要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20.
《学会》2019,(11)
社会组织发展过程中必然面临自主性问题,学界既有关于社会组织自主性的研究视角主要有三种,即"国家—社会"关系视角、组织策略视角、内生性视角,这些视角均忽视了组织成员这一因素,对社会组织成员在组织自主性生产过程中的作用缺乏应有关注,也难以有效阐释该文中"C义工社"这类社会组织自主性的产生。根据巴纳德正式组织理论的观点,组织由组织成员构成,组织目标的实现依赖组织成员的行动,组织自主性与成员自主性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