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在国内语法学界,关于主谓短语的功能类别至今意见不一。本文在分析造成上述分歧的原因时,兼述了判别主谓短语功能类型的标准,具体分析了主谓短语的句法功能及其他语法特征,通过与名词性短语、动词性短语、形容词性短语的比较分析,认为主谓短语与形容词性短语属同一类型的短语。  相似文献   

2.
主谓短语的功能分类问题语言学界历来看法不同,本文从语法、语义、语用三方面简要论述主谓短语的功能分类问题,探讨了其个性特征,判定这种短语的功能是谓词性的。  相似文献   

3.
主谓短语的功能分类问题语言学界历来看法不同,本文从语法、语义、语用三方面简要论述主谓短语的功能分类问题,探讨了其个性特征,判定这种短语的功能是谓词性的。  相似文献   

4.
第三章 语法第四节三、根据《中学教学语法系统提要》,短语的功能类有:名词短语、动词短语、形容词短语.主谓短语、介宾短语实际上只是结构类型,主谓短语的功能大多是谓词性的,与动词(形容词)相当,介宾短语是修饰性的短语,只作定语、状语或补语,不作主语、谓语.举例略.  相似文献   

5.
论主谓短语性质研究中的观点分歧及其原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主谓短语的性质,研究者向来观点分歧,迄今未能取得一致意见,这就给语法学习和教学工作造成一定的困难。对于主谓短悟性质的确定,还必须有一个深入研究过程。应该按照“语法功能标准”来给主谓短语定性。  相似文献   

6.
主谓短语的功能类别,不同语法书看法不一,迄今尚无定论。本文从它的句法功能(包括充当句子成分的能力及组合能力)和表义功能两个方面,探讨了其个性特征,判定这种短语的功能是谓词性的。  相似文献   

7.
《中学教学语法系统提要(试用)》 (标题简称为《语法提要》,以下简称为《提要》)把短语分为名词短语、动词短语、形容词短语、主谓短语、介宾短语、复指短语和固定短语等七个基本类型,其中以讲述前三类(名、动、形)为主体。主谓、介宾等短语都具有某些特殊性,因而这个系统确有以简驭繁、提纲挈领的作用。但是,分类标准不统一却是显而易见的:前三类是以功能分类,主谓、介宾、复指短语是结构分类,固定短语却是按词的组合程度划分的一个类别。就隶属的可能性看,三个功能类与其他几类的交叉情  相似文献   

8.
由人教社出版的中师语文教科书《现代汉语知识》第二册第四章在论述短语分类这个问题时这样写道:“短语可分为七个主要类型:名词短语、动词短语、形容词短语、主谓短语、介宾短语、复指短语、固定短语。这些类型是从短语的语法功能和短语的内部结构两个角度划分出来的。短语按语法功能分类,能分出名词短语、动词短语、形容词短  相似文献   

9.
黄伯荣、廖序东主编的《现代汉语》是全国各大院校中使用率较高的文科教材,从使用本到修订本再到增订本,几经增删修改,虽然在内容、体系上日臻完善,但在诸如语法中关于主谓短语的功能类型、主谓谓语句的界定及其功能、主谓句的句型、短语的划分、一些特殊短语及句群等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0.
主谓谓语句又称双重主语句.是汉语中特有的语言现象.是由主谓短语充当谓语的句子.为简单起见,我们把全句的主语和谓语分别称为大主语和大谓语.把作谓语的主谓短语的主语和谓语称为小主语和小谓语.其基本格式是主语‖谓语(主谓短语),或者说是大主语‖大谓语(小主语+小谓语).下面首先从语法、语义和话语功能这三个不同层面分析主谓谓语句的特点.然后探讨汉语主谓谓语句对中国学生学习英语可能产生的干扰及克服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在现代汉语语法教学中,短语分析从来都是重点,同时又是难点之一。本质疑现行教材中短语分类中存在的问题,认为对短语的分类应遵从单一标准,并进行了实践。  相似文献   

12.
重言管窥     
重言源远流长,应用广泛普遍。它结构独特,灵活多样;它短小凝炼,鲜明生动,往往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通过重言来构词或构形,是汉语悠久的历史传统,也是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语汇、语法现象。在文学创作中,重言运用一直被当作主要的语言表现手法之一。重言的意义不仅表现在语言、文学上,而且渗进更广泛、深刻而根本的中国“社会传统”和“心理习惯”之中。它成为一种文化现象,对中国语言及文学、文化的历史、现实与未来产生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在现代英语语法中,语法学家从逻辑意义的角度将“分句”分为“限定分句”和“非限定分句”,这样“分句”的下住概念“非限定分句”的所指外延包括传统语法的“词和词组”等结构;从句法功能上讲。“短语”可由一个“词素”或几个单词构成的“词组”或“分句”来充当。因此,“短语”的所指外廷涵盖了从句法角度定义的“分句”的外延,“短语”是小于“句子”但大于或等于“分句”的语法单位,即“句子”〉“短语”≥“分句”。  相似文献   

14.
本文试图依据普遍语法思想的指导,通过综合和比较不同学者提出的假设,讨论汉语名词性短语的句法特征分析,分析的过程中不但指出了DP分析法的局限性而且兼顾了汉语名词性短语的语义特征。  相似文献   

15.
本文考察了28个汉语常用介词在新加坡中学生作文中的使用情况。首先提出了鉴别新加坡汉语学习者使用汉语介词的特点和偏误的标准。在此基础上,认定了新加坡中学生使用汉语介词的4个特点:“被”字句的使用频率、存在句句首处所词语前使用介词“在”的频率、“当……时/的时候”的使用频率都很高,以及目前已经很少使用带“来得”的“比”字比较句:8类偏误:有关框式介词的偏误、介词冗余、介词短语所处的位置有误、介词与介引成分及介词短语与谓语动词搭配不当、介词之间的混用、将介词短语用作动词短语、介词短语的否定表达有误、语句意义不明;并进而提出了5项教学建议:通过汉英对比强调汉语介词用法上的特点、突出强调时间词作状语和方位短语作定语的结构特点、确立易混淆的介词并加强辨析教学、依据语块教学理论加强框式介词的教学、用认知图式来阐释结构和语义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词项语法(Word Grammar)是英国语言学家理查德.哈德森(Richard A.Hudson)于20世纪80年代提出并予以完善的。这种新的语法理论不仅提出了在句法分析中把词看成是唯一单位并通过词的依赖关系(曲线箭头图)建立语义网络的新观点,而且提出了人类可以像对其他知识和行为进行分析一样分析和解释语言的新见解,从而对传统语法理论一直认为的在句法分析中短语是基本单位和语言与其他知识的习得过程不同的传统观点提出了挑战。词项语法理论有助于为探索语言的本质提供新的研究方法和工具,其句法分析方式可应用于教学实践。  相似文献   

17.
中心词分析法与层次分析法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句法分析。中心词分析法以词为主要基本单位,层次分析法则以短语为主要基本单位,这种区别必然会导致词类、短语等关键子系统乃至整个语法理论体系的迥异。因此,黄、廖《现代汉语·语法》虽然采取了以层次分析法为主导而兼顾中心词分析法的做法,比《中学教学语法系统提要》层次分析法和中心词分析法相结合的提法有了很大的进步,但仍然难以使教材本身所呈现出的语法理论自成体系。而回归上世纪50年代的《暂拟汉语教学语法系统》,以中心词分析法为主导,再辅之层次分析法以解决中心词分析法的不足之处,重构现代汉语语法理论框架,不失为摆脱长期以来现代汉语语法教学理论尴尬的新路子。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东汉王充《论衡》为语料 ,分析了《论衡》述宾短语的不同结构形式 ,并探讨了与此相关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9.
宾语还是补语?——关于动词后的数量短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一杯”、“一次”这样的量词短语用在动词后面时的定位,长期以来在汉语语法学界存在着不同意见,有的将它们处理成宾语,有的将它们处理成补语。对这种“动+量词(数量)短语”结构,不能一概而论,应根据其中量词短语的性质而定。如果是名量短语,就是动词后的宾语;如果是动量短语,则是动词后的补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