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尹成荣 《知识窗》2011,(12):61-61
1954年的一个清晨。在英国著名的数学家和计算机先驱者艾伦·图灵的家庭实验室里.发生了一幕凄惨的悲剧——艾伦·图灵自杀了。  相似文献   

2.
<正>90年峥嵘岁月,90年砥砺前行。7月28日,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文艺晚会《在党的旗帜下》(以下简称晚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晚会围绕"不变的军魂、强军的梦想"的主题,通过《立魂·红色军队奠基》《浴血·背负民族希望》《奉献·筑就钢铁长城》《强军·迈向伟大复兴》四个篇章,讲述了人民军队在党的旗帜指引下,  相似文献   

3.
1975年,我为《中华民国史研究丛稿·人物传》写了一篇胡适的小传,虽只是一篇小传,毕竟也得尽量查阅各种相关资料。其中除了胡适本人的著作外,他人所写的有关胡适的东西,包括传记、回忆录、  相似文献   

4.
倾听纳什     
作为数学家的主人公与奥斯卡联系在一起,于是旷世才华与传奇经历,使无数观众为之感叹不已。美国影片《美丽心灵》折桂第74届奥斯卡,集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女配角、最佳剧本改编四项大奖于一身,这使得全世界的目光汇聚一点——传记主人公,1994年诺贝尔获得主纳什身上。  相似文献   

5.
<正>第30届国际科学与和平周全国中小学生(江苏地区)金钥匙科技竞赛已落下帷幕,我十分开心可以代表通州区参加这一次的团体比赛并有幸成为最佳选手。我是我们班出了名的"书呆子",十分喜欢爱看书,尤其是科普书籍。我家的书架上摆满了课外书,其中大部分都是科普书籍,《科学大众·小诺贝尔》《十万个为什么》《梦溪笔谈》《果壳中的宇宙》……都在触手可及的位置。在这些书中,我最喜欢的是《科学大众·小诺贝尔》。为了看自己喜欢的书,我常常会牺牲休息和玩的时间。  相似文献   

6.
当我看到由团结出版社出版,本土作家周星林、李四清合著的《蒋翊武·刘复基》传记时,我有一种双重的感动。一方面是沉寂近百年的辛亥革命时期的本土英雄蒋翊武、刘复基终于有人为之立传了,作为沅澧流域的子民,我们有理由为之感动。  相似文献   

7.
书讯     
正《创造自然——亚历山大·冯·洪堡的科学发现之旅》[德]安德烈娅·武尔夫◎著边和◎译浙江人民出版社,2017年11月定价:88元本书作者通过实地考察,重新追寻亚历山大·冯·洪堡足迹,在运用大量日记、通信、笔记等翔实资料的基础上,以生动的笔触,将其个人传记、旅行历险和自然观念的演变交  相似文献   

8.
19世纪中叶德国生理学逐渐兴起,这段时期涌现了一批具有革新思想的生理学家,其中的代表人物之一就是德国电生理学派的开创者——埃米尔·杜布瓦-雷蒙。在杜布瓦-雷蒙看来,生理学应当独立于解剖学与形态学研究,成为一门科学的"生物物理学",其著作《动物电研究》的序言可以被看作是这一理想的有力宣言。本文基于杜布瓦-雷蒙的传记、书信与专著等材料,概述了杜布瓦-雷蒙的成长教育经历和科研创新,试图分析他"生物物理学"理想的形成与实践。  相似文献   

9.
沈巍 《世界发明》2007,(9):64-67
·周际简介·高级室内建筑师中国建筑学会室内设计分会第三专业委员会委员,深圳市装饰行业专家库成员,深圳市室内设计师协会常务理事,深圳市图人设计有限公司董事长、首席室内设计师。2005年4月在深圳关山月美术馆成功举办"深圳设计师我们——十人十年联展"2005年9月获邀赴美举办作品展出版有《深圳室内设计师及其作品精选之周际》、《当代建筑与室内设计师精品系列——周际室内设计》和《写生设计》等作品集2006年:获"金外滩"最佳办公空间奖2005年:获《INTERIOR DESIGN))中国室内设计十大年度封面人物、获"IFI首届国际室内设计大赛暨中国室内设计大奖赛"两项二等奖,一项三等奖,被评为"全国最具影响力的中青年室内建筑师"  相似文献   

10.
唐·德里罗是当代美国最具代表性的后现代派小说家之一。长篇小说《坠落的人》于2007年出版,该书被《纽约时报》评为2007年度最佳图书,同时被《新闻周刊》等十余家美国主流媒体评为年度最佳图书。《坠落的人》(Falling Man)被评论界评为"9.11"小说定义之作。小说《坠落的人》中,德里罗用复杂且睿智的语言将"9.11"这个宏大的历史性事件在个人的层面上形象的展示出来,精确地刻画出"9.11"事件之后的岁月中纽约人身上体现出的心理、与情感上的创伤。本文将拉康精神分析中的"创伤"概念引入到对小说中的主人公基思和他的妻子丽昂等人物心理创伤的分析中来,对他们由于创伤性事件所带来的痛苦和折磨进行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1.
多少年来,诺贝尔奖获奖科学家的传记往往备受关注,对青年读者产生很大的影响。《居里夫人传》曾激励过中国几代青年人为了科学事业而献身,《你又在开玩笑了,费曼》的睿智又曾启迪过多少青年人以独特的思维去寻求创新的灵感。现在,又有一本诺贝尔奖获奖科学家的传记——《穿越时间的航行——我的诺贝尔奖之路》中译本由科学出版社出版了。难得的是,这次是自传——作者是1999年诺贝尔奖得主艾哈迈德·泽维尔。泽维尔先生出生于埃及,现任加州理工学院莱纳斯·鲍林化学教授之职,同时也是加州理工学院物理学教授、分子科学国家科学基金实验室主任…  相似文献   

12.
马可·波罗与他的故事《马可·波罗游记》,早已家喻户晓、妇孺皆知。马可·波罗是13世纪来自意大利威尼斯的旅行家和商人,据称其17岁时开始随父亲和叔叔游历世界,曾在中国生活17年,受到元朝忽必烈可汗的接见;曾访问当时中国的许多古城,到过西南部的云南和东南地区。《马可·波罗游记》描述了当时富饶中国的景象,激起了欧洲人对东方的热烈向往,对以后新航路的开辟产生了巨大影响,他甚至成为中国和意大利两国自古以来友好交流的见证。近日,美剧巨制《马可·波罗》又掀起了一股"马可·波罗"热。其实,国内外历史学界对"马可·波罗是否来过中国"以及"《马可·波罗游记》如何成书"的争论从未停息过。马可·波罗,这位出生于意大利威尼斯的商人,因为一本《马可·波罗游记》而为全世界的人民所熟知。他在游记中对元朝时中国社会状况绘声绘色的描述,在当时的欧洲引起巨大轰动,书中对中国"黄金遍地,香料盈野"的夸张说法,更是激起西方人对东方神秘大国的无限憧憬。然而一本《马可·波罗游记》是否就足以证明马可·波罗一定来过中国?书中所描绘的景象是他亲眼所见还是道听途说?马可·波罗留给世人的是真相还是弥天大谎?这些历史都没有给我们一个明确的答案,始终徘徊于否定与肯定之间,争论如同潮起潮落。  相似文献   

13.
2020年12月5日,由兰州大学社会科学处、兰州大学人文社科期刊建设办公室、兰州大学哲学社会学院、《科学·经济·社会》编辑部共同主办的"兰州大学2020学术期刊转型与质量发展论坛暨《科学·经济·社会》编委会咨询会议"在兰州大学顺利召开.来自韩国国立釜庆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南开大学、中山大学、中国社科院等国内外知名高校、研究所的18位专家学者、期刊编辑等通过线上、线下两种渠道参与会议.兰州大学校长严纯华院士、兰州大学社会科学处负责人、兰州大学人文期刊建设办公室负责人、兰州大学《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科学·经济·社会》《敦煌学辑刊》《西北人口》《高等理科教育》《秘书之友》六家人文社科期刊主要负责人、《科学·经济·社会》杂志编委及相关编辑人员同时出席了会议.  相似文献   

14.
赵萍萍 《现代情报》2004,24(6):137-139
本文综合《中国分类主题词表教程》、《中国分类主题词表标引手册》、《文献标引工作》三书的主题标引规则,结合自己的看法,论述了传记文献主题标引的方法,呼吁编制一部详尽的主题标引规则。  相似文献   

15.
江其务,汉族,1931年8月生于广东。1981年起,先后担任陕西财经学院金融系教研室主任、系主任、副院长;兼任陕西省政府经济研究中心副总干事;中共西安市委政策研究室特约研究员。现任陕西财经学院金融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人民银行学术委员会委员、教材工作委员会委员和成人教育教材编审委员会副主任;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生部第七院校兼职教授;第五届中国金融学会常务理事,金融改革与发展战略研究会主任。江其务教授主攻金融理论和银行信贷管理,在“银行信贷管理学”学科建设上作了重要贡献。同时在金融改革和发展的理论上,他提出的金融超前改革战略理论;信贷资金“借贷制”理论;坚持动力、平衡、效益统一的改革原则等,都具有独到的见解,在学术界有一定的影响。出版专著有《中国金融改革与发展》、《当代中国金融运行调控论》、《银行代贷管理学教程》、《中央银行管理与实务》等。在全国报刊上发表的学术论文150多篇,有10项荣获省级以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有多项荣获中央部级优秀成果奖。曾入典《中国当代经济科学学者辞典》、英国剑桥《国际名人传记辞典》和美国《国际名人事迹指南》及其名人证书,获美国传记协会1994年度《终身成就奖》。  相似文献   

16.
<正>近年来,中外学界对"马可·波罗的中国之行"多有争论,学者各抒己见,未有定论。我们暂且不管马可·波罗是否来过中国,传世巨作《马可·波罗游记》是在描写元朝时的中国,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从《马可·波罗游记》中,我们看到的是元朝在中国史书中无法体现的另一面。下面就让我们一同走进《马可·波罗游记》里的中国元朝。初到元大都的震撼1275年,马可·波罗和父亲、叔叔背负着教皇赋予的神圣使命,历经3年半艰辛的长途跋  相似文献   

17.
<正>中国自古便赋予图书十分崇高的地位。《易经》云:"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尚书·顾命》说文王登基时,将《大训》《河图》与其他镇国之宝同时陈列在太庙中;西汉"求遗书于天下",积累起"如山丘"的藏书……这些都说明我国古代十分重视国家层面的图书典籍搜集、整理和使用工作。在现代图书馆出现之前,各朝代都设置了管理国家藏书的政府机构,其中设置时间最长的就是秘书监。  相似文献   

18.
<正>第24届浙江树人出版奖于日前(2015年9月)公布,由浙江省科协组织实施、浙江省科普作家协会具体操办的《浙江科学家传记丛书》(全7册)荣列其中。浙江树人出版奖是我省惟一的政府出版奖,每年评选一次,此次共有24种出版物获奖。浙江人杰地灵,出现过大量知名科学家。为让普通读者能更深入地了解他们科研、生活中的故事,弘扬科学精神,引导青年一代投身科学事业,浙江省科协于2006年开始组织实施《浙江科学家传记丛书》工程。该丛  相似文献   

19.
袁传宽 《百科知识》2012,(12):11-13
正2012年2月,约2.1万名英国民众发起一项请愿活动,请求英国政府赦免图灵因同性恋而在1952年被判决的严重猥亵罪行。虽然这一请愿最终没有成功,但至少证明了这位伟大科学家在民众心中的地位。人们没有忘记,2012年是"人工智能"之父艾伦·图灵诞辰100周年,"为他做点什么"是一种民  相似文献   

20.
<正>访问整理者按伯纳德·莱特曼(Bernard Lightman),加拿大约克大学人文科学系教授,加拿大皇家学会会员,2004-2014年担任爱西斯(Isis)杂志主编。主要从事科学的文化史研究,特别是英国维多利亚时代的科学、宗教与文化的研究。2010年8月,莱特曼教授在北京大学参加"传播中的达尔文"国际研讨会期间接受了采访。访谈涉及的问题有科学社会史和文化史的兴起、对科学普及的历史研究、反思"公众理解科学"、科学职业化的解释模型、科学家传记辞典的编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