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省部共建高校的新发展促进了高等教育的合理布局,有利于解决高等教育合理布局和协调发展,有利于获得政策、资金、项目等支持,应瞄准地方和行业重大需求,引领区域高等教育快速发展,推动区域社会经济文化进步,积极探索高校与部委合作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2.
高校招生制度的改革和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给高等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历史性的机遇,也带来了如何处理招生结构、招生层次、招生区域以及数量与质量、规模与结构的关系、不断提高教学质量的挑战。积极推进对等招生制度,有利于地方高等院校扩大对外协作力度、提高办学效益,也有利于促进高等教育持续健康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周倩 《现代教育科学》2012,(11):166-169
近几年来,省部共建高校工作持续开展,不断推进深化,促进了区域高等教育协调发展和高等教育质量全面提升。目前,省部共建高校办学定位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定位不明晰,有趋同化现象;定位不全面,缺乏具体规划;定位不紧密,缺少共建特色。因此,省部共建高校办学定位应考虑学校在区域高等教育体系发展中的位置与作用,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行业发展中的位置与作用,发展目标与现实条件相匹配的问题以及近期目标与远期目标相结合的问题,在此基础上科学定位。  相似文献   

4.
中央财政决定在原“中央与地方共建高等学校专项资金”的基础上,设立支持地方高校发展专项资金,支持地方高校的重点发展和特色办学。该专项资金将以原共建资金支持的普通高校为主体,适当扩大支持范围,重点支持一批办学层次较高、办学特色鲜明、符合行业和地方区域经济及社会发展需要的地方高校。  相似文献   

5.
山东省地方高校是山东省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为山东省输送人才、科研创新、促进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职责。但山东省地方高校在区域服务方面还存在受地方政府制约过多、投入不足,与企业合作观念存在偏差以及社会服务观念有待加强等问题。山东省地方高校应树立“服务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办学理念,加强制度建设,建立健全服务地方工作组织机构,积极争取地方政府支持,从而更好地为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6.
以"双一流"建设为契机,加快推进地方高校内涵式发展,是顺应同步建设区域性大学的全球趋势,实现高等教育发展新目标的必然要求,破除地方高校自主发展矛盾的制约瓶颈,突出地方高校特色办学的比较优势以及健全"双一流"建设长效机制的理性选择。当前,地方高校面临改革政策落实、规范竞争、学科专业、招生政策、科研及成果转化、对外交流合作以及财务管理与使用等方面的突出问题,亟待进一步优化推进改革、公平竞争、社会参与、自主办学的制度环境,建立起与新时代高等教育发展相适应的,权责明确、竞争充分、合作广泛、办学自主的制度机制,助推地方高等教育强特色、提质量、上水平。  相似文献   

7.
“省市共建、八校联建、合作办学、公办民营”。这一全新的办学模式造就了三年创建万人大学的神话——在贫穷落后的苏北地区宿迁,竟然在短短的三年里创建了一所集文、理、工、农、教、经、法、管于一体的多科性大学。这不能不说是高等教育史上的奇迹!如何坚持科学发展观,实现地方高校跨越式发展,进而带动当地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是当地政府和高等教育工作者的重要职责。本文从我国目前高等教育现状分析,阐述了办好具有地方特色的高等院校的重要性,探讨了地方高校在办学方向、办学类型、办学特色、办学模式诸方面应把握的原则。真正做到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立足地方、服务地方,科学定位、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8.
地方高校与地方政府、区域社会合作交流具有积极作用,因此应以开放、包容的姿态实现与地方政府、区域社会的共建共享,探索建立高校与地方政府、区域社会的合作交流机制,紧紧围绕"地方性、应用型"做好总体发展规划。  相似文献   

9.
推动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是我国教育领域人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目前我国“地方高校转型”的政策体系已初步形成,地方高校转型实践也在如火如荼地展开。文章基于六所地方转型高校的深度调查,发现和总结了一系列凝聚中国特色的地方高校转型经验:以“学校章程、发展规划、决议”等形式将学校转型发展战略及“应用型办学定位”予以明确;以建设产业学院、调整专业(群)建设、加强应用性研究等方式实现高校与地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对接;以应用型人才培养、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等作为高校人才培养方案修订的依据;以增加实践类课程比重、设置模块化课程、强化创新创业课程等方式改革学校课程体系;以校企“合作共建共享”的方式来加强高校实习实训基地及产学研用平台建设;以“教师管理制度的创新与突破”“引进来”“送出去”“双聘双挂”等多路径,来提升高校“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建设质量。这些如“火”的现场背后也存在如“冰”的困境:关于“地方高校转型”的理念与认识仍缺乏“共识”,仍存在“标签化”疑虑;地方高校各“关键要素”的转型仍存在能力、路径及机制等多方面障碍;高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以及“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仍是短板,亟待完善制度、理顺机制。基于此,未来应进一步转变观念并达成共识,将应用型高校作为一种“类型”的高校来看待;要进一步发挥省级政府在区域高等教育布局结构调整、实施高等教育分类设置与分类管理中的关键作用;地方转型高校“关键要素”的突破仍是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10.
转制高校办学理念的战略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转制高校是指原属我国中央部委管理,通过共建、调整、合作、合并转变为以省级政府管理为主的高校。大连交通大学作为“转制高校”,顺应高等教育发展的新形势,以服务区域社会和铁路行业为办学宗旨,着力理念创新,凝炼了“以人为本、依法治校、质量立校、特色兴校、追求卓越”的办学理念。  相似文献   

11.
地方本科高校转型是经济社会转型发展和高等教育结构体系自我调适、变革与创新的必然要求,其转型的核心在于转变传统的人才培养方式。国际化办学旨在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竞争性人才,是高校实现人才创新培养的重要方式之一。转型背景下地方本科高校积极开展国际化办学是经济进入新常态、高等教育合理化和高校人才培养转型发展的必然要求。本研究结合铜仁学院国际化办学的实践成效与现实反思,基于教育生态理念对地方高校国际化办学理念、办学模式、办学体系和办学品牌等发展路径进行探讨,以期对推进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和新型人才培养提供一定的理论思考和实践参照。  相似文献   

12.
高等教育区域化视野中的地方高校特色生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等教育区域化是经济、社会和高等教育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高等教育区域化与地方高校特色互相依存,互相促进。为促进高等教育区域化发展与地方高校特色生长,必须进一步落实省级政府管理职责,明确地方高校办学定位,加强高校与地方的融合,注重人才培养质量与特色。  相似文献   

13.
地方高校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新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方高校建设必须服务于区域经济发展,这不仅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学校生存与发展的必由之路和高等教育办学多样化的必然结果。文章从地方高校建设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出发,分析了当前地方高校建设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现状,提出了地方高校建设如何服务于区域经济发展的新举措。  相似文献   

14.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粤港澳合作办学高校是协调国内国际高等教育双循环的联通桥梁、是助力国内大循环、提升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水平的重要抓手,是畅通国外高等教育大循环的关键环节。粤港澳合作办学高校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面临国际化教育需求增长与本土国际化教育供应不足、国际高等教育大循环不畅与国内高等教育大循环参与不足、粤港澳合作办学高校间的内部要素流动不畅,办学面临制度两难等挑战。未来粤港澳合作办学高校发展应当坚持高水平高等教育对外开放,为粤港澳合作办学高校参与国际高等教育大循环创造良好条件、以国际教育示范区为标杆,引领粤港澳大湾区提升本土国际化水平、立足本土需求,提升粤港澳合作办学高校服务社会发展的能力。  相似文献   

15.
区域经济极度不平衡发展的客观现实和高等教育必须适应经济发展的必然规律,决定了地方高校在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仍然要坚持为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的办学方向.从根本上解决地方高校国际化和区域化的冲突与矛盾,必须建立在区域经济积极参与国际分工的现实基础上进行,同时地方高校也必须在大力推广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导引区域经济国际化等方面发挥积极的能动作用.  相似文献   

16.
公办民营高校作为时代的产物,在高等教育特定发展阶段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规模效益和社会效益。本文试图从目标明确,科学定位;制度创新,合作共建;提高质量,办出特色等方面提出完善公办民营高校办学的思路,从人事制度、分配制度、权力分配、教育教学、后勤制度改革等方面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17.
共建是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一种制度创新,对推动行业特色型高校的转型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促进作用。但是,体制改革的宏观制度陷进、管理权限的模糊性及投资体制异步性等制度障碍也制约了行业特色型高校的转型发展。以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的局省共建为例,分析了局省共建的发展路径,提出了深化局省共建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河北大学、华北电力大学、河北农业大学3所高校作为研究地方高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个案,通过对不同办学层次的高校服务保定市社会发展现状的分析,得出高等教育发展不仅可以与区域社会发展结合,并且能够与区域人才战略结合,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结论。  相似文献   

19.
“九五”期间 ,我国高校管理体制改革 ,通过共建、调整、合作、合并已经取得突破性成就。高等教育的结构、布局和资源配置在不断优化 ,按照市场经济的规律指导我国高校的改革与发展将日趋明显。在此过程中 ,一批原中央部委属高校转由地方政府为主进行管理 ,这些高校该如何立足现实 ,转变观念 ,去迎接新的挑战 ?这是当前高等教育管理者必须面对的问题 ,我们试从上海理工大学转制后的改革思路与办学实践来作点思考。一、转制的目的在于加强自主发展按照“中央与地方共建 ,以地方管理为主”的方针 ,大部分中央部属高校从 1 997年开始逐步转制下…  相似文献   

20.
省部共建高校定位与发展战略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全面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推进我国高等教育整体发展,促进区域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科技进步、高层次人才培养和民族团结,教育部自2004年起以中西部地区为主,选择部分历史悠久、基础较好、特色鲜明、在国内外具有一定影响的高等学校,与地方政府签订共建协议,形成一批“省部共建高校”。这是教育部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与地方政府合作、共同促进不同区域高等教育协调发展的重大举措,旨在逐步形成中西部高层次专门人才、知识与科技的相对高地,一定程度地缩小地区间发展差异,实现全国高等教育的全面协调持续发展,为国家区域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作出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