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文章的形成一般都要经历三个过程,一是观察和熟悉客观事物,收集和积累材料的过程;二是分析客观事物,形成自己的看法和观点的思维过程;三是语言表达的过程。西晋的陆机在《文赋》  相似文献   

2.
写作学认为,写作是一个“物→意→文”的过程,也就是客观之物与主观之意相互渗透、融合,最后统一于书面语言的过程。其中“物”即生活,为写作的基础;“意”即作者的情感体验、思想认识的综合体。要写好文章,核心是“意”,惟有努力把“炼意”和“做人”紧密结合起来,把写作过程作为锤炼思想、陶冶情操、提高人文素质的  相似文献   

3.
当代作家秦牧说:“一个作家应该有三个仓库:一个直接材料的仓库装从生活中得来的材料;一个间接材料的仓库装书籍和资料中得来的材料;另一个就是日常收集的人民语言的仓库。”写文章是用语言表达思想感情,反映客观事物,没有丰富的语言储备是很难写好文章的。很多著名作家都注意语言仓库的积累,他们的文章写  相似文献   

4.
从主体能力的角度,全面考察写作过程的实际,经过继承和借鉴、开拓和创新,“物(?)感(?)思(?)文”的写作过程论逐渐形成。“物(?)感”是写作的第一重转化,即内化,它是写作的开始;“感(?)思”是写作的第二重转化,即意化,它是写作的关键;“思(?)文”是写作的第三重转化,即外化,它是写作的终结。  相似文献   

5.
(一)作文必须经历“物——意——文”双重转化的过程,即将现实生活、客观事物转化为观念或情感,再将这种观念或情感转化为书面言语。这是写作心理学揭示的规律。“表象是思维的起点”,是写作中双重转化的基础。没有表象,“意”和“文”只是无源之水。不同的“物”在...  相似文献   

6.
张豪 《新读写》2023,(11):32-35
<正>有一种说法,写作就是由“物”到“意”,再由“意”到“物”的转化过程。由这种观点,人们又推演出“物—意—文”的写作过程模式。“物”,是事物、人物、事件,是我们看到的、感受到、经历过的。“意”,是我们内心的感受、想要表达的意愿。“文”就是我们写成的文字。简单说,写作就是人们把自己看到、听到、想到的内容,或经历的事情,用恰当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学生的作文自然也是这样的表达,是运用语言传情达意。一是表达思想,呈现自己对生活的独特的体验和思考。  相似文献   

7.
在写作中 ,运用叙述、描写和说明这三种基本的表达方式 ,可以再现客观事物 ,并如实地反映客观事物。但我们写文章 ,以及读者读文章 ,不仅仅是为了满足能够在眼前再现客观事物并如实地反映客观事物 ,而且还需要作者通过生活体验唤起情感 ,由情感激发起写作的欲望 ,而作为读者则还要求作者在文章中传达自己的情感 ,并能够真正体验到作者的爱憎、好恶、喜怒、哀乐等主观情感 ;所谓主观情意的“意” ,也就是作者的思想、意旨 ,是对客观事物本质的揭示和理论的论述 ,所以 ,“意”是文章中的理 ,它往往通过议论的方式来表达。这种“意”的表达 ,是…  相似文献   

8.
思想是个抽象的概念,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理性认识(也就是对客观事物间复杂关系、相互联系、事物本质和发生发展规律的一种全面认识)。思想库就是装理性知识的仓库,正如韩素音所说:“思想库,就是知识储备、生活积累。”写记叙文,要积累人、事、物、景等方面的材料,写议论文要积累理论、事实、数据等方面的材料;写说明文、应用文,同样要积累相关的材  相似文献   

9.
什么是写作教学的全程,学术界认识尚不统一。笔者认为,研究写作教学的全程,首先必须认识写作的本质和特点。文章是客观事物的反映,这个反映过程要经过从物到意从意到文的两次认识飞跃。客观事物作用于人的大脑,形成表象,大脑对各种表象加工改造,上升到理性认识,产生文章的意。作者用这种意去选取题材,通过补充、修正等一系列思维活动,使认识条理化、系统化,然后用文字将其认识结果加以外化,这就形成文章。因此,从本质上说,写作过程是  相似文献   

10.
对孩子写作文来说,在观察、感受和理解客观事物的基础上,首先遇到的就是材料的积累,如不充分让孩子积累一定的写作素材,是难以写出有丰富内容的文章的。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孩子的知识面较窄,社会生活较贫乏,在作文时遇到的一个突出性问题就是没内容可写,一到写作文时,不是胡编乱造,就是背范文,抄例文,写出来的文章往往不符合现实,有的严重脱离生活实际。为使孩子真正“有米下锅”,现就怎样指导孩子积累写作素材谈一点粗浅的认识。  相似文献   

11.
从披文见意到意文兼得   写作心理学认为,写作是将现实生活、客观事物转化为观念或情感,再将这种观念或情感转化为书面言语的过程,是一个“物-意-文”的双重转化过程。一般性的阅读则相反,是将作者的“文”还原为“意”。长期以来,我们的阅读教学就固守这种理念。教师的工作就是带领学生走近课文,走进作者,披文见意。新的阅读教学理念则认为,以范围广泛的文章为阅读对象,以“披文”为手段,以“见意”为首要的目标取向的阅读,是为文章阅读。人们在生产劳动、科技活动、日常和文化生活中的绝大多数阅读,均属于此。文章阅读在…  相似文献   

12.
写作心理学原理告诉我们,写作必须经历双重转化的过程。首先将现实生活、客观事物转化为写作主体的认识、情感,然后再由主体的认识、情感转化为文字表达,即由物到意,再由意到文的转化过程。学生的习作与一般创作虽然性质有别,但其原理同出一辙。在这一转化过程中,“意”是承上启下的中间环节。如果把写作过程看作是完整的链条,  相似文献   

13.
石玉国 《教师》2010,(2):91-91
很多老师都有这样一种感慨:每次作文课,台下总是怨声四起,学生厌烦作文,害怕作文,可谓谈“文”色变。其实,这里一个重要因素就是不注重语言素材积累。要写出内容丰富的文章,就要有丰富的积累,积累是写作准备过程的一个重要阶段。有了语言材料,就能根据构思完美、巧妙、生动地运用语言表达思想。那么语言材料从何而来?  相似文献   

14.
蓝丽伟 《广西教育》2013,(22):63-63
写作就是把思维的结果用语言表达出来,它是一个积累与应用的过程。积累素材是写作的一项重要的基本功,有意识地积累材料是写好文章的良好开端。没有充实的材料,作文就不会有真情实感;没有真情实感的文章,即使不让人望而生厌,也会使人读起来索然无味。鲁迅曾说":废寝忘食,锐意穷搜。"足见材料搜集对于写作的重要作用。在作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唤起学生积累材料的意识,教  相似文献   

15.
李俊智 《成才之路》2010,(12):35-35
任何一篇文章,都是客观事物在人们头脑中反映的产物。每一篇文章的形成都要经历三个主要过程:一是观察和熟悉客观事物,收集和积累材料的过程;二是分析客观事物,形成自己的看法和观点的思维过程;三是运用恰当的形式和语言加以表达的过程。  相似文献   

16.
写作是一种与自然界,社会生活紧密相连的特殊的社会实践,也是一种复杂的精神生产,这种生产呈现变化着的动态过程。从生活到文章这一复杂的活动过程中,作者的大脑是一个神秘的加工厂。客观事物和社会生活进入加工厂“加工”的过程,被称之为“写作构思”。本文试图从“意”的生发、缘“意”赋形、随形立“言”等方面,对写作构思阶段的基本规律作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7.
研究文章的写作主要是研究文章成品的制作过程。文章的制作过程必然要经历从“物”到“意识”,再从“意识”到“文章”的“双重转化”,即经过“物→意→文”的矛盾运动。“物、意、文”的矛盾运动,实质上就是写作过程本质的体现,可再分解为相互联系制约的“同化”、“内化”、“外化”三个层次,清楚地反映出文章制作过程中由心灵的动态转化为文章的静态的发展过程。在过程的各个环节中,“转化”起着关键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现代写作学认为:文章是客观事物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如果没有客观事物,当然也就谈不上“反映”。而客观事物必须通过人的感知,转化为概念、表象等,进入意识系统才可能进行精神生产的劳作。在此基础上,把有关意化的概念、表象等进行创造性想象孕育成内在思想、形象和雏形建构,升华为有生命的“胎儿”。然后把它物质化,让“胎儿”出生为“婴儿”———文章,使它转化为一个客观化的有物质形态有生命的自在物。这样才完成了文章从选题、构思到成文的一个完整的过程。①以上就是理论文章写作的三部曲:“意化———胎化———物化”,环…  相似文献   

19.
刘勇 《语文学习》2023,(6):76-79
<正>我的“三生作文育人观”是从乡村泥土里生长出来的:材料来源于生活,写作植根于生命,作品呈现于生态。我的“三色作文思想观”是从阅读写作里孕育出来的:绿色,滋养写作种子;红色,唤醒写作情感;蓝色,培育写作思想。我的“三力作文训练观”是从自然风物中化育出来的:让学生会感动、会积累、会思维,就是为了培养学生在写作中的感动力、积累力和思维力。  相似文献   

20.
学生“无话可说”是口语交际课的教学难点 ,原因何在 ?写作心理学揭示的规律表明 ,作文必须经历“物——意——文”双重转化的过程 ,即先将现实生活、客观事物转化为观念或情感 ,再将这种观念或情感转化为书面言语。其实 ,说话与此同理 ,只不过说话时转化的最终结果是“语”而不是“文”。若心中无“物” ,或不能把“物”转化为“意” ,就必然“无话可说”。要突破这一难点 ,“设置语境”是关键。这里所谓的“语境” ,就是让学生有话可说的情境。“情境”是某种图景和情感的结合体 ,有“物”有“意” ,置身其中 ,将激起浓厚的兴趣和情感 ,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