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经过34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经济总量已排在世界第二,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极大的提高。但是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存在改革就会有存在问题,在这个过程中社会问题表现的更为复杂,更加难以解决,我国传统的社会问题解决机制在社会问题解决过程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但是针对个案的社会心理介入不深,这就为以助人宗旨的社会工作引入提供空间,本文就以社工介入社会问题解决路径进行分析,找到更好的社会问题解决路径,更好的服务改革开放的大局。  相似文献   

2.
刘君 《网络传播》2006,(8):60-60
如果编写评论、安排版面过程中脱离“三贴近”原则,不讲新闻规律和网络规律,大家就不爱看这样的文章,就凝聚不了多少网民,就谈不上有舆论,也就形不成影响力和舆论导向。另一方面,舆论导向出现问题,就失去了化解社会矛盾、内建和谐社会外促和谐世界、提升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推动社会进步这个终极目的。  相似文献   

3.
吴言 《新闻三昧》2004,(10):25-25
读报很喜欢看社会新闻,但社会新闻如果过多地报道一些鸡零狗碎的刑事新闻,就显得乏味了。最近新民晚报抓的两例社会新闻绝对有意义,既有趣又有味。  相似文献   

4.
信息资源及其开发利用价值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就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对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诸多影响,进行了分析研究,指出了网络环境下的开发利用策略,并就可行性做了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5.
艺术与计算机教育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电脑设计与培训中心王向宇一、计算机教育计算机的出现带来了现今社会各行业的革命性变化,使人们在社会的每一个地方,每一个环境中都能感知它的存在。如果在现代社会里你不了解掌握计算机,生活中就会带来不便,在工作中就更会带来不便...  相似文献   

6.
守护记忆     
老房子拆了,胡同没有了,传家宝当破烂贱卖了,手艺失传了,知情人带着秘密走了。我们赶上了一个社会急剧变化的时代,有的变化几乎就在一夜之间。就在人们生活质量一步步提高改善之时,我们失去的宝贵东西并不比我们得到的少。随着经济发展的加速和现代化程度的提高,濒临绝迹的东西消失得越来越快,社会记忆面临缺失。  相似文献   

7.
刘越男 《北京档案》2001,(5):26-27,29
电子文件无疑是信息技术应用的产物。技术对整个社会的影响是有目共睹的事实,技术与社会的互动关系也得到了公认,作为电子化社会实践活动的伴生物-电子文件本身就打上了技术与社会的双重烙印,这增加了我们考察其形成规律的难度。  相似文献   

8.
知识经济环境中图书馆员的信息素质探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知识经济时代,信息取代资本而成为社会的核心资源,有效的信息是竞争取胜的关键因素,作为社会信息资源基地的图书馆,要想为用户提供高质量的信息服务,就必须有高信息素质的图书馆员,本文就图书馆员应该具备的信息素质作了有益的探讨。  相似文献   

9.
人口老龄化问题将成为中国21世纪最为突出的社会问题之一。①联合国在1956年发表的认口老化及其社会经济后果》中界定65岁以上的老年人在总人口中占7%以上,就属于老年型人口,即老龄化社会。根据这个标准,世纪之交我国就已步入了老龄化社会:2000年我国65岁以上的人口达到0.91亿,占总人口的7.13%。未来50年,[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社会主义的出版事业要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服务,因此,要求出版活动要将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结合。从理论上说,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出版物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应该是一致的。出版物适应社会需要,出版物就有社会效益,同时出版商也就有经济效益;不适应社会需要,出版物就没人购买,也就谈不上社会效益,更谈不上经济效益。因此,没有社会效益好而经济效益不好的出版物,也没有经济效益好而社会效益不好的出版物。但是从另一角度看,这种理论就不一定通行。经济效益是单一的,可以用数量来表示,社会…  相似文献   

11.
21世纪的社会是信息化的社会,信息化的社会给各种新闻媒体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同时也使各大媒体间的竞争更加激烈。广播是传统的新闻媒体,长期以来,人们普遍认为它在传统媒体中处于弱势的地位,这就意味着作为广播人要使自己的媒体能够生存发展,就必须认清形势、理清思路、挖掘潜力,让传统优势适应新形势,为社会发展作出新贡献。  相似文献   

12.
刘曦 《信息管理导刊》2002,15(2):9-11,8
图书馆与社会存在着相互作用,社会的发展影响着图书馆职能的发挥。本文就信息时代数字图书馆的社会职能作了一番探讨。  相似文献   

13.
图书馆与学习型社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构建学习型社会是世界潮流发展的必然,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文章就图书馆在构建学习型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如何为构建学习型社会服务作了阐述。  相似文献   

14.
媒体在对事实进行报道时都有选择性,与真实现实并不完全等同,这就构成了媒体的虚拟现实。而鉴于其在实现社会文化认同上的重要作用,大众媒介构建出来的虚拟现实与真实现实间的差异就会影响整个社会文化的认同。本文从文化角度入手,探讨大众传媒在实现社会文化差异性认同领域所起的重大作用。  相似文献   

15.
创建学习型社会是十六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图书馆是创建学习型社会不可缺失的重要部分。文章就图书馆人员如何以读者为本,采取怎样的策略与举措,建设图书馆,从而促进学习型社会的构建作了有益的探索与分析。  相似文献   

16.
褚廷有 《新闻窗》2007,(6):98-99
社会新闻摄影在众多的新闻媒体中,已成为一种不可缺少的主导“产品”,在提高新闻可读性、可视性方面发挥着独特作用,越来越被人们广泛关注,这对摄影记者关注社会生活,报道社会热点问题也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17.
章从档案工作的实际出发,充分阐述了“有为才有位”的道理。档案工作要谋求发展,得到社会的肯定,就必须牢固树立有为才能有位,有位更利于有为的思想观念;就必须努力做到求真务实.开拓进取.为单位的中心工作、社会经济建设服务;就必须创造一流业绩、做出一流贡献。只有这样.才能扩大档案工作的影响,提高并取得档案工作应有的地位。  相似文献   

18.
蒋娟 《兰台世界》2005,(2):56-57
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新知识不断涌现,社会对档案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另一方面,知识经济的发展,高校档案队伍的流失越来越严重,已引起社会和高校的关注,那么为了稳定高校档案队伍,建立现代管理机制就显得十分必要了。  相似文献   

19.
文章就我国信息化社会中图书馆学教育面临的新形势做了分析,对已有教学模式改革的不足提出看法,并就今后我国图书馆学教育教学模式的改革阐述了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20.
图书馆的职业定位及其发展方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信息技术的发展冲击着社会各行各业,图书馆职业尤甚。本文就新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图书馆职业的定位及未来的发展作了一些初步的探讨,认为图书馆在新的历史时期应立足其基本职能,利用信息技术,有的放矢地拓展职业领域,服务社会经济和文化生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