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设计意图 在一次制作项链的美术活动中,我发现班上多数幼儿都能按规律进行AB、AAB或ABB形式排序,但ABC形式排序的经验较为欠缺.针对幼儿的实际情况,从他们喜爱的动物形象"小熊维尼"入手,我设计了此次排序活动.活动以"帮助好朋友小熊维尼布置新家"这一内容为主线,设置多种生动有趣的问题情境,充分调动幼儿的参与兴趣,让幼儿在探究问题中学习,在解决问题中巩固所学知识,进一步认识到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同时,培养幼儿之间互助、友爱、合作等良好品质.  相似文献   

2.
设计意图 我班幼儿在学习了按规律进行AB形式排序后对排序产生强烈兴趣,自由活动时间内经常自发地用雪花胶片、小鱼胶片玩"开火车"等排序游戏.延续幼儿的兴趣,从其学习心理出发,我设计了本次排序活动.活动设置幼儿较为熟悉的"花园舞会"音乐游戏情景,整合美术活动内容,设计了4种排序游戏.提供丰富且富有创意的材料,让幼儿在多层次的游戏情境中,愉快地认知、探索和掌握按规律进行ABC形式排序.  相似文献   

3.
在教学中开展数学活动,能让学生觉得数学是可爱的、美丽的,学数学是轻松的。在活动中学习,学生对数学充满兴趣,学得快,掌握得好,老师也教得轻松,而且能有效促使"三维目标"的达成。一、情境体验活动——让学生体验生活数学1.设计生活情境,让学生感悟体验。从生活中来的数学才会是"活"的数学、有意义的数学,而且能唤起学生亲近数  相似文献   

4.
朱湘萍 《考试周刊》2014,(76):191-192
数学是研究现实世界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科学。对幼儿来说,数学学习是他们成长与发展过程中的一种自身需要。幼儿由于其年龄和生理心理特点,尤其喜欢情境性、故事型的教学活动,因此最有效的方法之一莫过于运用情境化的教学方式组织幼儿的数学活动。借助专业性的教学策略和智慧,在课堂上创设一定的情境,将数学问题巧妙地"设计"到"生活情境"、"游戏情境"、"故事情境"等有趣的情境中,以此组织数学活动。  相似文献   

5.
<正>苏科版教材在每一章末都安排了一节"数学活动",这样的设计强调了对学生的能力培养.它包括对图形的识别、画法、变换以及图形间关系的探索等.对于刚刚走进丰富多彩的图形世界的七年级学生,我们应尽可能多地为他们提供参与"数学实践活动"的机会,从实际情境中体验图形、感受图形、认识图形,进而画出图形和应用图形.数学实践活动是增强学生图形认知的最佳途径.一、生活中的"数学实践活动"影响"图形认知"的形成  相似文献   

6.
数学活动是幼儿学习数字、图形的基本活动方式,而活动情境的创设,对于幼儿理解数学知识的质量中具有积极的作用,为此,在当前幼儿数学活动中,教师可以利用问题、游戏、生活元素,以及现代教育资源,促进游戏情境、疑问情境、生活情境,以及直观情境的创设,以便让幼儿数学活动更高效。  相似文献   

7.
王晓 《成才之路》2014,(9):27-28
积累数学活动经验,要以生活经验为前提。小学生生活经历少,这就要求数学教师在日常的数学教学活动中要从捕捉"生活经验素材",激发学习兴趣;创设"生活经验情境",突出数学趣味;借助"生活经验",学会思考问题;回归"生活实践",学会解决问题四个方面帮助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相似文献   

8.
数学活动经验的积累是提高学生数学素养的重要标志.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将数学知识与生活相联系,让学生在生活情境中积累活动经验,并在探究与反思中丰富自己的数学活动经验,从而不断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  相似文献   

9.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数学活动。在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既要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唤起他们已有的生活经验,营造展开数学认知活动的氛围,又要创设多种富有现实性、趣味性、挑战性的情境,引导学生全面地参与数学探索活动,从中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相似文献   

10.
数学问题提出是数学活动经验的源泉之一,提出的问题作为结果性经验将成为下一数学活动的任务;问题意识、问题解决经验和外部数学活动经验等数学活动经验是数学问题提出的基础.数学问题提出和数学活动经验互为基础、相互引发、相互促进.通过数学"情境--问题"教学案例--"图形面积等分"检验了这种关系.  相似文献   

11.
小学低段儿童活泼好动,课前准备不充分,较难进入课堂状态,直接影响课堂效率.教师应结合心理辅导知识"暖身活动"理论和经验,创设小学低段数学课堂暖身活动.设计复习活动促使知识迁移;游戏活动激活学习愿望;故事活动激发学习兴趣;生活情境提升学习热情;问题互动引起认知冲突;实践活动培养综合能力,进而提升数学课堂学生参与度和效率.  相似文献   

12.
数学与人类发展和社会进步息息相关,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几乎都与"经济活动"有关.近年来各地的中考试题中,出现了很多以经济活动为背景的题目.现从中选择几例典型的题目加以分析与解答,以引起教师们在教学中向学生进一步渗透数学与经济活动相关的思想.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来源于生活"、"数学服务于生活"的观点.  相似文献   

13.
情境活动是儿童价值观形成与发展的重要支架.情境活动提供的四大支架——顺应童心支架、生活体验支架、审美怡情支架、自省反身支架,其共性就是隐匿和镶嵌,即把道德说教隐匿在教化背后,把道德条律镶嵌在情境之中.情境活动支架的搭建方式有:选择性搭建、创设性搭建、改造性搭建.教师以生活世界为教育的源泉,不断地观察、发现,不断地补充、激活生活中的教育"情境".儿童在活动中全身心地投入,在情境中进行体验、判断,走向知行合一.情境活动支架的搭建使道德教育更生动、更鲜活、更有趣,师生在活动中焕发出蓬勃的朝气,产生切近、切实的体验,而"支架"的提供则体现了教师的实践智慧和周密安排.  相似文献   

14.
数学课程改革的理念充分体现在实验教材中,为数学教学带来了生机和活力.首先,教材的内容源于儿童的生活经验,有很强的趣味性、可操作性和探索性,使数学学习可以由以前的"看"数学、"听"数学、"算"数学的被动学习变为实实在在的动手"做"数学、用自己的话"说"数学、在生活中"用"数学的主动学习.其次,数学知识的呈现基本按"情境 (产生认知需求 )--新知 (建立数学模型 )--实践活动和练习 (拓展应用 )"的思路,这正是儿童认知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教材呈现给学生的数学是可以在数学活动中亲身经历、自己发现的数学.第三,教材着眼于学生的个体发展,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认知水平、思维方式、生活经验个性化地学习数学.如鼓励算法多样化,分类方法的不统一性及注重培养学生的空间感、符号感和直觉思维等,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能力.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已不能适应数学课程改革的要求,我校在实验中充分利用教材优势,探索出比较适合低年级数学教学的活动式课堂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5.
培养幼儿对数学的兴趣是十分重要的.兴趣是产生学习动机的重要心理因素,由于幼儿年龄小,学习动机与活动本身就有着更为直接的联系.《新纲要》明确指出:“幼儿数学教育的要求是引导幼儿对周围环境中的数、量、形、时间和空间等现象产生兴趣,建构初步的数概念,并学习用简单的数学方法解决生活和游戏中某些简单的问题.”那么如何培养幼儿对数学活动感兴趣呢?我们将以“游戏精神”为主轴,将活泼生动的生活经验与社会情境融入数学的学习中;以生活化的取材和活泼生动的编排将生活经验与社会情境,融入数学的学习中;以提高孩子对数学的兴趣,启发孩子的创造力和思考力.  相似文献   

16.
运用"数学实验活动"教学的实验与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数学实验活动"是数学教学的必要环节,其教学的主要过程为创设情境-活动与实验-提出猜想-验证猜想."数学实验活动"可以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主体意识;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培养学生动手、应用的能力;为学生提供创新的机会;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学业成绩.  相似文献   

17.
数学基本活动经验应是"数学的""经验的""活动的".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重情境、重展示,重观察、重操作,重概括、重反思,进而帮助学生获得"体验性""探究性""数学化"的经验.  相似文献   

18.
数学活动经验是一种过程性知识,是学生在数学活动中内化了的数学知识技能及情感体验。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的核心是提升思维经验,在课堂教学中以"创设情境""动手操作""类比迁移""回顾反思""解决问题"等丰富的活动作为支撑,帮助学生积累体验性经验,促进学生学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只有将数学活动设置成具体情境,才能让学生在主动参与中初步认识对象,利用真实体验来获取数学知识、技巧和能力。"生活体验、角色体验、实践体验、辨析体验等体验活动可使课堂彰显活力、发挥实效。  相似文献   

20.
邝国宁 《广西教育》2007,(6B):13-13
怎样的情境才是教学情境?有些老师用“生活情境”来人为地制造情境是不可取的,而应该用与当前学习任务相关的,反映当前学习内容本质的情境。情境是产生问题的土壤,它引发探究活动和数学思考,情境设计应注意情境的数学化,情境应为实现数学教学的目标服务。情境不仅重视生活化、活动化,更应该重视情境的数学化。让情境为实现数学教学的目标服务,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