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为了深入学习和贯彻江总书记“三个代表”思想,推动我国教育科学研究和开展学术交流,更好地展现我国高等教育、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各领域的专家的学术风采,本刊编辑部决定自2003年第2期开始增设“专家论坛”栏目。 文章的质量是刊物的生命,高学术性是刊物的灵魂。“树立特色化的发展理念,走特色化的发展道路”是我们的办刊理念。为了使本刊更好地为国民经济建设、高等教育、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发展服务,增强办刊活  相似文献   

2.
世纪之交、千年之会,又值清华大学教育研究所建所、《清华大学教育研究》创刊20周年,清华大学教育研究所和《清华大学教育研究》编辑部于12月17日在清华大学联合举办了“教育的世纪回顾与前瞻”研讨会。来自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厦门大学等单位的专家、学者近40人参加了会议。我国著名高等教育学专家厦门大学潘懋元教授、北京大学汪永铨教授发来贺信。研讨会议题包括“20世纪教育回顾与21世纪教育展望”、“中国教育研究(教育学)的过去与未来”。与会代表就一个世纪以来我国教育发展问题和未来的战略问题进行了广…  相似文献   

3.
林虎具有丰富的学校管理经验,曾主持创立并推行了闻名全国的“三创一包四自主”的洋浦教育模式,被列为全国学校管理体制改革四种基本模式之一,国内同行和专家称赞说“对我国中小学教育管理起到了一定的借鉴作用”。2005年春,他力主推行“产权股份化、运作企业化、后勤社会化”的“三化”高职院校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被国内教育理论界专家誉为我国高等教育八大模式之一。  相似文献   

4.
“专家治学”、“教授治校”是近年来我国高校加强学术权力建设的一个奋斗目标。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对教师的综合素质有了更高的要求,“专家治学”的传统观念受到了挑战,创建一支具有现代的教育思想和教学技能的师资队伍已成为发展学校现代教育的核心,这支队伍在高校加强学术权力建设中发挥着不容忽视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由全国教师教育信息化专家委员会主办、浙江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承办的首届“教师教育信息化国际论坛”,于2006年5月21日至22日在浙江金华召开,教育部师范司和浙江省教育厅部分领导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10余位全国教师教育信息化专家委员会委员就“面向未来的教师教育——信息化与教师专业发展”问题作了精彩报告,100多位与会代表围绕国内外高师教育、教师职后教育以及“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的施行等问题展开广泛研讨。在首届“教师教育信息化国际论坛”的开幕式上,教育部师范教育司宋永刚副司长就我国政府在推动基础教育信息化快速…  相似文献   

6.
迎接挑战 加快中国教育改革开放进程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20 0 1年 9月 1 9日 ,本刊在京举办了“加入 WTO与我国教育改革”学术研讨会。与会专家就加入 WTO对我国教育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加入 WTO后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特别是人才培养的对策以及相关的教育理论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本期发表三位与会专家的发言 ,其他专家的发言将在下期刊出。  相似文献   

7.
1999年 7月 ,黑龙江省举办了首届中小学实验教师、实验技术人员培训班。黑龙江省教委对这次培训班非常重视和支持 ,拨出专门经费 ,邀请高层领导、专家授课。教育部课程教材研究所 ,教学仪器研究所教育技术培训中心 ,中国教育电视台 ,中央电教馆计算机辅助教育研究中心 ,北京景山学校 ,哈师大有关领导、专家、教授到班授课。分别讲授了“面向2 1世纪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趋势和问题”、“教学仪器设备的有关政策和技术规范”、“教学设备的现代化发展”、“青少年素质教育与创新精神的培养”、“网络的建设与应用”、“中学物理教学论”、…  相似文献   

8.
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在二十世纪初中期根据我国的具体国情所创立的生活教育理论至今仍闪耀着动人的光辉,成为教育理论创新生生不竭的源泉。当前我国众多专家、学者以及第一线的教育工作者呼吁“教育回归生活”“德育回归生活”便可作此见证。综观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  相似文献   

9.
由全国教师教育信息化专家委员会主办、浙江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承办的首届“教师教育信息化国际论坛”,于5月21日至22日在浙江金华召开,教育部师范教育司副司长宋永刚、浙江省教育厅部分领导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10余位全国教师教育信息化专家委员会委员就“面向未来的教师教育——信息化与教师专业发展”问题做了精彩报告,100多位与会代表围绕国内外高师教育、教师职后教育以及“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的施行等问题展开了广泛研讨。宋永刚副司长就我国政府在推动基础教育信息化快速发展方面的相关举措做了介绍。他指出,我国基础教…  相似文献   

10.
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教育局、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浙江大学共同主办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创业教育联盟成立大会暨首届年会于2014年11月26-27日在杭州召开。创业教育领域的专家、学者和实践工作者、企业代表就“我国创业人才培养的战略地位与路径选择”、“中国创业教育联盟的组织构架与战略构思”、“中国高校创业教育理论与实践”等议题展开深入研讨,提出我国创业教育要实施系统改革、加强平台建设、推进多方协作等建议。  相似文献   

11.
针对当前我国工科院校学生在接受国际化教育的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结合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及新时代发展对于国际人才的需求,提出采用“一去三来”的教育方法,让国内师生“走出去”,将教育模式与国际平台“连起来”,将国际知名专家及其课程“引进来”,形成以促进学生自身发展为核心的国际化课程体系。在教师队伍建设上,将年轻的教师与国际知名专家紧密“接起来”,强化国际化工科师资队伍建设,形成“双一流”建设驱动下工科类专业的国际化教育新模式,将学生的国际化教育落到实处,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拓宽国内高等院校师生的国际视野。  相似文献   

12.
一、历史生态眼光中的园本课程事实“园本课程”是相对于“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而言的一个概念。这一概念的提出,意味着幼儿园教师有更大的课程自主创生的权利和责任。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在中央集权的教育管理体制下,我国一直由国家委托教育专家制定各种教育机构的课程。各级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和教师培训部门按照专家编制的教育文件、教材和评价工具培训幼儿园园长和教师,按照专家制定的评价标准检查和调控幼儿园教师的课程实施行为。园长和教师则按照自己对代表国家意志的专家观念的理解来执行课程。在这种课程观念影响下,基层幼教行政、教研人员以及一线幼儿园园长和教师不仅习惯于努力“严格地”按照国家下达的大纲和教材来工作,而且对自  相似文献   

13.
<正> 由华东师范大学教科所高教研究室承担的全国教育科学“七·五”规划重点课题“我国高等师范教育发展战略研究”,于1992年6月23日在华东师范大学通过了专家鉴定。该课题研究旨在从战略角度探讨今后我国高师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目标、对策和措施。研究的主要范围是新旧世纪交替前后这段时期内,我国高师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高师教育的质量和效益;高师教育的体制和结构;高师教育的科学研究和办学条件等。  相似文献   

14.
六十年代以后,随着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为了培养献身于社会的高质量的“具有广泛专业知识的专家”,苏联的高等教育作了一系列的改革,舒鲁叶夫在题为《苏联高等教育的发展——回顾与展望》一文中谈到:“我国高等和中等专业教育系统已经取得了卓越的成就。它已经用共产主义思想培养出好几代忠于祖国,能担负经济和文化发展极重要任务的专家。这些专家的劳动,在共产主义经济建设和社会建设中起着主导作用”。为了探求我国高等院校中对青年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途径和措施,现把收集到的有关苏联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材料,作一些介绍。  相似文献   

15.
杨秀磊 《教育》2007,(1S):32-33
曾天山,教育学博士,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办公室常务副主任、研究员,是我国教育政策、教育管理、教学理论等领域方面的资深专家,他先后参与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八五”“九五”“十五”规划国家重点(教育类)课题的研究,曾发表科研论文80多篇,撰写专著2部。  相似文献   

16.
上海市闸北区第一中心小学是由我国教育家、儿童心理专家陈鹤琴先生于1982年创办的一所历史名校,近年来,学校在其“自主教育” 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科研和办学特色基础上,提出了“建设21世纪‘童心学校’”的奋斗目标。究竟如何来理解“童心学校”?在实践中童心学校又是如何操作的呢?带着这些问题,我们走访了杨江丁校长。  相似文献   

17.
美国的“临床专家”美国自《卡内基报告》提出教师专业的严格标准以来,一再改革师范教育制度,提高教师的学术水平和学历要求。各州教育部门经常组织讲座和科研活动;不少学校对终身教师提供学术假期,鼓励教师参加进修活动。美国教师教育的目标之一是培养教育“临床专家”。所谓“临床专家”,是以学校和现场为基地,通过“临床实践”与“现场实践”的训练,掌握教育理论,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进行分析、诊断、假设,提高处理问题的能力,成为教育工作的“学者”、“革新者”、“交往者”、“决策者”。这种以培养能力为本的教师教育计划,从70年代起…  相似文献   

18.
目前“择校热”在我国中小学中愈演愈烈,备受专家及教育工作者关注,我国禁止择校,然而在美国由于教育券制度的实施,使择校得到政府承认和许可。文章在分析教育券制度产生的根源、内涵及我国择校存在的问题基础上,借鉴美国教育券制度,找出解决择校问题的途径。  相似文献   

19.
英国伦敦大学国王学院著名比较教育学专家埃德蒙·金教授应我国教育部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和北京师范大学外国教育研究所的邀请偕同夫人于1983年10月来我国进行访问和讲学。金教授在北师大作了“教育如何适应科学技术的迅速变革”、“从学校到工作的过渡:对一个世界性问题的研究”、“教师作用的变化和师范教育对此作出的反应”、“高等教育:改革、趋势和研究”等四个专题报告,受到与会者的欢迎。金教授及夫人还和北师大外国教育研究所从事比较教育科学研究的同志座谈两次,进行了有益的学术交流。金教授撰写出版了许多比较教育学方面的专著,其中一本《别国的学校和我们的学校》已经再版了五次,在比较教育学界颇有影响。我国人民教育  相似文献   

20.
周世青 《成人教育》2008,(10):72-73
美国高等教育专家伯顿·克拉克的“协调三角”模式多用于分析高等教育内部的权力作用方式。本文从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协调三角”的变化,分析了高职教育校企合作的基本路径和校企合作动力不足的根本原因,提出了高职院校提高服务企业能力,实现与企业紧密合作的现实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