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人的精神存在两种不同形式,即理性与非理性。理性反映客观世界的本质和规律,指导着人们的实践活动。非理性是一种非逻辑思维的方法,是人的精神世界中混沌无序的精神现象,它主要包括预测、想象、灵感和直觉,以及欲望、情感、意志、信仰等。理性和非理性是认识世界的两种不同方式,在实践中两者不缺一不可。对于学校管理而言,科学的管理理论可以指导管理实践,对学校工作的规范化、标准化和科学化起着重要作用,而在对某些具体问题的处理上,校长的个人经验则明显地显示出优势,这些经验中包含了预测、直觉、情感、意志等非理性成分,可以起到理性因…  相似文献   

2.
非理性解析     
非理性是人类思维活动中的一种常见形式。它与理性悖逆,是以人的自我需要为思维对象的。非理性把外部世界统统看作是异己力量,要求外部世界以自我为中心,旋转运行。但是,非理性并非洪水猛兽,否认非理性活动人类社会就失去生机,世界将陷于死寂。当代西方的非理性主义是一种哲学思潮,与非理性思维活动绝然不同。  相似文献   

3.
现代人才学证明,企业家的管理才能是由两部分构成:一是理性因素,如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和思维能力等;二是非理性因素,如冲动性、自控性、独立性、坚持性等。一个人的行动,除了受理性因素支配外,还往往要受到非理性因素的支配。企业家的管理行为是由理性与非理性两种因素相结合的结果。同一种性格在不同的客观环  相似文献   

4.
人的理性与非理性是人的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的两种要素.理性在历史上曾经有过至高无上的地位,但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理性在认识论上的局限性也开始显露,因此我们需要进一步对非理性进行解构,完善认识论.  相似文献   

5.
人类精神史既是一部理性的发展史,也是一部情感发展史。理性与非理性作为整体的人类精神不可分割的两部分,共同塑造人之为人的天性。本文试图循着这一思想导向,探讨作为整体的人类精神的本源、分裂以及复归的可能性,为受极端理性和极端非理性分裂的当代人类精神的重建提供一个积极的思考。  相似文献   

6.
理性与非理性是精神活动中的两翼。理性以客体对象为思想内容,非理性以主体需要为思想内容。理性受外在制约,非理性却要内在地超越外在制约。理性并不弃绝非理性,非理性也不否拒理性,非理性启动理性,理性牵制非理性。否定人欲,不是唯物史观,否定天理,将使人陷于盲动。  相似文献   

7.
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现实中爱国主义存在两种不同形式:一种是狭隘的、本能的、非理性的甚至是封建宗法的爱国主义;另一种是普遍的、反思的、理性的和现代化的爱国主义.解决这两种爱国主义的观念和形式的冲突,关键在于将非理性的爱国主义真正上升至理性的爱国主义,从而切实做到理性爱国.自尊,自信,自强,自豪可视为当今时代实现理性爱国的四个境界.  相似文献   

8.
在古希腊人体雕塑艺术的逐步演化和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其美感的特征在于其理性和非理性的双峰并峙,美与丑、理性与情感相行不悖,既表现理想也表现痛苦,《米洛斯岛的阿芙罗底德》和《拉奥孔》,分别成为表现古希腊精神的理性与非理性的代表作,是最具人体雕塑艺术风格的希腊化时期的杰作。它们除了给我们带来传奇和神秘之美外,还给我们带来了两种截然不同的美。这两种相行不悖之美正好充分说明了它不仅是古希腊也是世界文化中理性与非理性艺术的真正代表。  相似文献   

9.
教育的理性权威与非理性权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教育伦理学上看,教育权威有两种理性权威与非理性权威.理性权威来自教师的个人素质,非理性权威来自教师的地位权势.两种权威的走向是不一样的,非理性权威是以权威强化权威,理性权威是以权威消解权威.非理性权威的师生关系类似于命令性的长官与下属的服从关系.理性权威的师生关系是楷模和仿效者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人类实质上是以理性为主导的兼有非理性特性的统一体.理性是思想与对象的统一,非理性与理性相悖逆.非理性是指人与世界的对象性活动中生成的主体认识结构中的动力系统,是以需要为基础,以想象等逻辑思维表现出来的各种非智力意识形式的总和.  相似文献   

11.
“非理性“是相对“理性“而言的,是指主观精神世界中与理性相对的范畴,是逻辑概念所不能表述的,主要包括意志、本能、直觉、无意识的力量等.人际间的磨擦、碰撞、调节、竞争、协调合作很多也都属于非理性问题.……  相似文献   

12.
论非理性教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完整的教育应是理性教育与非理性教育的统一体,它们两者是相互关联的两种教育范型。作为完整的人所独有的属性,理性与非理性也是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的。而在科学主义理念支配下的教育却往往桎桔子理性目的,漠视非理性及其教育,致使人的发展异化,丧失了主体的独特性。因此,将非理性及非理性教育纳人塑造完整的人这一视野进行考察和辨析,同时,严格地界定理性教育与非理性教育、理性主义教育与非理性主义教育,是构筑以完整的人的培养和以弘扬人的主体性为旨趣的教育发展模式所必须的,也是时代精神向现代教育提出的要求。非理性主义教育建立在人本主义教育思潮的基础之上,予当代教育以重大影响。其负面影响是过于夸大了情意等非理性心理意识在教育中的作用。此外,它与理性主义教育在人的本质观、精神现象本质、认识方法等方面存在着严重的对峙,各执一端,失于偏颇。因而,理性教育与非理性教育的整合,将成为现代教育发展的主流。  相似文献   

13.
非理性是人的一种精神现象,对非理性的研究,人们习惯于站在理想甚至理性主义的立场上,把理性与非理性对立起来,把非理性与非理性主义混为一谈;把非理性局限于认识范围内,只作为一种认识方式;理性与非理性不是简单地谁决定谁的问题,对非理性研究的理性化的合法性是值得深思的。只有从理性主义的束缚中解放出来,才能真正认识非理性。  相似文献   

14.
理性艺术是为人的理性的生命方式服务的,它具备有一定的逻辑和秩序;非理性艺术是为人的非理性的生命方式服务的,这两种方式客观的存在于人类社会中。这是我们的财富,我们没有理由孰轻孰重地去对待他们理性与非理性。  相似文献   

15.
非理性主义批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非理性主义的论点确实击中了片面的抽象理性主义的缺陷和不足,对于从整体上把握人的本质和生存状态,对于全面认识理性与非理性的关系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然而,指出旧理性主义的片面性和缺陷是一回事,彻底否定理性主义则是另外一回事。认识到片面理性主义贬抑非理性因素的错误性,并不是贬低理性的理由;认识到人并非完全是理性的,并不是说人在本质上是非理性动物的理由;认识到理性自我解构,也不是否定理性自我肯定的建构功能和代表人类精神发展趋向的理由。我们需要全面的理论分析,而不是用一种极端对抗另一种极端,用一种片面取代另一种片面。  相似文献   

16.
教育是塑造与改造人的精神世界的特殊的精神生产活动。法国作家巴兹曾说:“未来的学校应该培育灵魂,锻炼精神,优化感情,使学生成为热爱生活的人。”   教育作为一种社会活动现象,无疑是造就未来的社会行为主体。它直接面对的是正在成长的精神实体——人。因此,它最基本的功能是建构人的精神世界,塑造人格,只有塑造完美人格的教育,才是完整的教育。唯理性教育仅仅着眼于人的理性发展,而忽视了对人的精神世界另一半——非理性领域的建设,因此,它仅仅是教育的一半,是不完整的教育,存在着诸多问题。   例如,初一思想政治课是…  相似文献   

17.
理性主义与非理性主义之间的争论由来已久。它们两者之间的争论焦点在于:理性与非理性(情感、欲望、意志等)对人来说谁更重要。它们发生冲突的症结在于各执一端,没有强调理性和非理性作为人的精神固有属性和谐共存的一面,而是把理性与非理性作为生命内在的对立。  相似文献   

18.
非理性人本主义企图通过本体论的重建和人的本质的重新定位,来反抗传统理性哲学对人的内心世界的漠视和束缚,把人从异化的世界里拯救出来。但其世界观的先天不足和拯救方法的苍白无力,使其没能完成任务。只有把理性和非理性结合起来,物质和精神并举,着力解放生产力,改变不合理的生产关系,才能使人获得真正的解放和拯救。  相似文献   

19.
非理性因素作为人的创新能力的一翼,具有自我扩张、自我创新的冲力。在创新中,非理性因素既有积极作用如精神动力机制的导向、驱动、调控和弥补作用以及非理性创新能力的弥补作用,又有消极功能如精神动力机制的抑制作用等。要想规避非理性因素的消极作用,就必须理顺理性与非理性在创新中的关系,实现理性与非理性对创新的"双轮"驱动。  相似文献   

20.
信仰的本质是人类基于实践基础的一种自我超越。它虽然是一种精神现象和精神活动,但却并不是精神冥思的产物,而是纷繁复杂的社会生活在人的精神世界的内化。因而它具有丰厚的社会文化内蕴,即蕴涵并展示着个人与社会、现实与理想、非理性与理性等诸多关系对子。其结构呈现为诸多关系对子的适度张力状态。这种张力使信仰这种独特的超越成为一种人的植根于现实的终极关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