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小学毕业升入初中,是小学生人生的一个重要的历史转折期。要顺利地度过这样一段重要的时期,最主要的就是要把语文学习放到人生的轨迹中去谋划:关注小学语文学习的知识点和技能培养,更关注学习的过程和达成目标的方法,并以积极、主动、科学的习惯、态度和情感去丰富童年的生活。具体来说就是:让汉语拼音的学习成为学习汉语的好朋友;让工具书成为常伴身边的好老师;让识字成为打开世界之门的金钥匙;让一手漂亮的好字成为亮丽的名片;再次与课文亲密接触,让课文常读常新;多读书,读好书;我以我口说我心;我以我手写童年;让想像插上翅膀,让心儿学会飞翔;创设班级和校园文化,使童年生活更加美好。  相似文献   

2.
小学语文老师布置作业必不可少的就是预习新课文,然而在预习新课文的时候一定会让学生给课文分段、分层次。所以说,在小学语文学习中给课文分段是非常重要的,从分段情况可以看出你是否看懂了此文章。那么分段的前提是我们必须要做到通读课文,然后要读明白每一段的主要意思,接下来要根据上下文去把关系密切的段落连起来,组成一部分,最后把所有内容连贯起来检查一下是否完整,这样分段工作基本也就结束了。那么今天就以我个人的观点来谈一谈小学语文分段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3.
近日,读了孙双金老师的一篇文章《童年的语文——重构小学语文教学体会》,我很有感触。童年的语文,让我回忆起少年时代的求学经历;童年的语文,让我回忆起少年时代读过的经典篇目;童年的语文,让我憧憬少年时代的快乐语文生活。而今,为人师已近二十载,面对浮躁的社会,我要给我的孩子们寻找童年的语文。  相似文献   

4.
从上小学读语文课本,到上师范学校坐在图书馆里畅读世界名著;从迈上三尺讲台教孩子们读课文,到和其他老师一起致力于编写小学语文课本,我的阅读经历可以称为"四部曲".书一直伴随着我成长,它带给我无尽的快乐. 我出生于20世纪70年代,童年和少年是在北京市远郊县一个偏远的农村中度过的.父母期望我成为一个有文化的人,省吃俭用支持我刻苦学习.  相似文献   

5.
小学语文是人文性与工具性相统一的学科,在教学中教师要结合小学语文的学科性质进行教学,而结合小学语文的学科特点需要教师从传统的教学方法中转变过来,不仅注重学生语文基础知识的传授,更注重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渗透人文关怀。小学语文教学要注重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让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让学生自己去感受小学语文的魅力。当下小学语文课文的教学更加强调读的重要性就是由于读是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行为,更是学生通过自身去感受语文学习的过程。就"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作用进行探讨,希望对小学语文的教学提供些许参考。  相似文献   

6.
翟秀春 《考试周刊》2011,(56):68-69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重视对学生读书的指导,引导和帮助学生实实在在地读好课文,让学生在自己读懂课文的学习过程中去理解内容,增长知识,陶冶情操,发展语言,从而提高语文水平。  相似文献   

7.
十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让我对语文教学有了一种独特的感受,那就是:语文是温馨的,语文是智慧的,语文是诗意的,语文是激情的,语文是博大的。所以,我认为语文教学要关注生活,关注文化,关注生命,要让语文教学成为一种大智慧的教学。让语文,成为学生生命世界中的一片葱茏绿洲;让语文,成为学生精神世界中的一道亮丽风景;让语文,成为学生心灵世界中的一股清凉甘泉。要让我们每一个学生个体通过语文学习而感到无限的快乐,要让学生通过语文学习而感悟人生的精彩。  相似文献   

8.
略读课文作为部编本小学语文教材的重要课文类型,承担着学生自主学习,迁移运用语文知识的功能.部编本小学语文略读课文在选文内容与文章编排上有其特殊性,蕴含着独特的教学价值,不能与精读课文混为一谈.通过对部编本小学语文略读课文的编选研究,探索出略读课文教学策略,提出小学略读课文在教学中要致力于构建"三位一体"的阅读体系;要重...  相似文献   

9.
<正>我从事小学语文教学工作多年,有着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经验,我深感开展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工作,要想收获高质量的教学效果,需要对生字词的学习予以高度重视,尤其是在开展新课文讲解和阅读之前,生字障碍扫除工作势必需要得到高度重视。接下来,就结合我的一线小学语文教学工作实践经验,来和大家分享我的语文课堂阅读教学体会。一、阅读前扫清生字障碍很重要新课标明确指出,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要让学生多读书读好书。而小学阶段正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和  相似文献   

10.
随着年级的升高,小学语文教材里出现了含有哲理的散文。我把这样的哲理散文叫做"现代寓言"。教学这一类课文,如何才能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让学生领悟其中的哲理呢?一、以哲理为"纲领",提纲挈领地学习课文小学生的思想认识水平和生活积累有限,理解作者所阐述的哲理有难度。怎么办呢?我让学生先找到总结哲理的段落,尝试理解;再把读不懂的词句画出来,带着疑问回过头去读课文的其他段落,从中找线  相似文献   

11.
<正>朗读是语文阅读教学的一种方式,如何让学生走进课文,以读促知,领悟文中情感,又让学生超越文本,读出个性呢?下面是我指导学生朗读的一些认识和体会。1,初读,读前激趣。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主编张庆老师认为:"课文不读熟不开讲。"因此,初读课文阶段,一定要让学生反复读课文。如何吸引学生在一接触课文就产生要读好的强烈愿望?这要靠兴趣。如:苏教  相似文献   

12.
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语文教学的核心,它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整个语文教学的质量.课堂教学中,提高阅读教学的效率,是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质量的关键.阅读教学重在读,以读代讲,这是最基本的方法.课堂上,要让学生通过各种形式的读,如默读、轻声读、朗读等来理解、积累、内化课文语言,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体会课文思想感情,学习写作方法.但要充分发挥读的功效,真正起到"以读代讲"的作用,不是一般的泛泛而读所能奏效的,而要靠执教者的得法引导,重视以读代讲的训练,才能大大地提高小学语文阅读课堂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3.
张淑芬 《考试周刊》2014,(52):42-42
<正>促使小学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会使学生终生受益。童年是人生的起步,也是学习的起点。一本好书能让孩子的快乐更持久,应让读书成为习惯,改变我们的生活。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如何使学生养成读书习惯呢?一、校园读书小学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的任务,是让学生学会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通过朗读,培养语感,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所以教师要重视朗读,通过有效的朗读,提高朗读水平,培养学生的读书习惯。  相似文献   

14.
其实预习不仅是学生的独立活动,它也是教师有计划教学的开始.在实践中,要让小学高年级学生的预习做到切实有效,设计好语文预习题是其中重要的一环. 一、以本为本—一关注课后习题 对于小学高年级学生而言,预习不仅仅是让学生了解一下课文的生字新词,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从整体上感知课文,获得对课文总的印象,这样,就能为课堂上深入学习、理解课文做好铺垫.因此,我们必须以本为本,特别要关注课文后面的习题,因为这些习题大多就是文章的要点所在.例如,六年级《烟台的海》一文,课后有这样的习题:"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描写烟台的海上景观的?请你当一回小导游,介绍一下某一季节烟台的海.  相似文献   

15.
《我的第一本书》是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一篇课文。单元阅读提示里写道:学习这些课文,要融入自己的生活体验,感悟课文的思想内涵,进而了解社会人生。《教师教学用书》关于这一篇课文的教学建议是:教学时,要关注学生的阅读体验,虽然本课所写的内容离今天学生的生活比较遥远,但是我们还是可以通过课文所展示的生活境况,去想像那个时代人们的学习生活,进而品味生活的苦难对于人生的意义。那么如何关注学生的阅读体验,让学生品味生活的苦难对于人生的意义呢芽这篇课文浅显易懂而又耐人寻味,理解课文的语句并不难,难就难在理解它深刻…  相似文献   

16.
语文教学要从学生全面发展的宗旨去考虑,必须将语文教育与生活紧密相连.要做到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把抽象的知识与他们的生活实际和现实生活有效地融合起来,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通过实践操作,在生活中感知知识,了解知识,增强知识的直观性.在学中用,用中学,使语文教学生活化,充分体现出教学内容“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的指导思想,培养生活适应能力,还语文课堂教学以生活本色.让生活成为语文学习的动力和参照,同时让学生通过对语文的学习去关注生活,获得各色人生经验,品味各色别样人生,在新课程指导下,使语文与生活双赢.  相似文献   

17.
重视语文教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关系,结合教学实际从“让语文教学生活化”和“在生活中学习语文”两方面进行探索。让生活成为学生学习语文的动力和参照,同时让学生通过对语文的学习去关注生活,获得各色人生经验,品味各色别样人生。  相似文献   

18.
<正>学习语文、提高文化素养,离不开阅读;培养审美能力、塑造健全人格,也离不开阅读。童年是人生的起步阶段,童年的阅读经验往往构成一个人生命的底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作业,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那么,如何让我们语文老师成为学生书海遨游的领航人,如何让课外阅读这一重要阵地在提高学生  相似文献   

19.
令来胜 《学周刊C版》2019,(25):118-118
新课标明确指出:要十分重视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是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能力让学生终身受益.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改变观念,把学生放在主体的地位,课堂上少讲、精讲,讲到点子上,引导学生自主地多读、多写、多议,在探索中去读懂课文、获取知识、发展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20.
1988年修订的中学语文教材将至少一半以上的课文定为自读课文,这不只是名称上的改变(从以往的“阅读课文”到“自读课文”),而是更明确地提出了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任务,即培养学生自己读书的能力、运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问题的能力。如何教好自读课文,我认为应该从两个方面去努力,一是要让学生愿意读,二是要教会学生读。前者是读好、学好自读课文的重要前提。要使学生愿意读,并能去积极、主动地思考,我们应当从以下两个方面去努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