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定量实验方案设计不但能检测学生基础知识及基本操作的掌握情况,同时也能考查学生思维的深刻性、针对性、条理性,是高考试卷中常出现的试题之一。2005年高考理综试卷(全国卷Ⅰ)第28题就要求设计“纯碱试样(含氯化钠杂质)中Na2CO3的质量分数的测定”的实验方案,根据高中化学课本的要求,有以下几种设计角度。  相似文献   

2.
分析近年来的地理高考试卷发现,高考越来越注重对学生探究能力、实践能力的考查,如地理实验(2005年广东考题35题)、地理探究题(2005年江苏考题35题、2006年广东考题35题)。实验探究类题型的设计既体现了新课程标准的理念,又符合高考命题的特点和趋势。因而,要加强对学生实验、探  相似文献   

3.
2005年上海市高考化学试题的压轴题,落在了与环境保护有关的工业尾气处理上,设计巧妙,难度不大,代表了新课程标准体系上的出题方向.例1(2005年上海市高考试题第31题)硝酸工业生产中的尾气可用纯碱溶液吸收,有关的化学反应为:2NO2+Na2CO3=NaNO2+NaNO3+CO2↑①NO+NO2+Na2CO3=2NaNO2  相似文献   

4.
验证型实验探究题已成为近几年高考命题的趋势,更因为能很好体现新课程理念而成为新课标卷的热考题型.一、命题立意验证型实验探究题旨在综合考查学生知识、能力与学科素养,包括:1.考查学生对化学基本原理、元素化合物性质的掌握.2.考查学生提出问题假设、分析问题并设计问题解决方案的能力.  相似文献   

5.
综观近几年高考实验题,可以发现,绝大部分考查的题材都选自教材中的某个内容,但落点却有所创新而高于教材,着重考查学生对知识的迁移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充分体现了高考的选拔功能。如何顺应高考改革的趋势,培养学生破解综合实验题的能力呢?我认为从教材内容入手,纵深挖掘有关题材,就是一条行之有效的捷径。  相似文献   

6.
2005年全国高考理科综合28题是一道以实验设计为主线,考查考生实验综合能力的试题.试题以设计实验测定某纯碱试样中纯碱的质量分数为主线,考查内容涉及实验基本操作、仪器使用方法、实验设计原理、实验数据处理、实验评价等多种实验能力和素质品质,试题最后仍以实验设计结束,突出考查了考生利用反应原理设计实验方案的能力.  相似文献   

7.
2005年全国高考理科综合28题是一道以实验设计为主线,考查考生实验综合能力的试题.试题以设计实验测定某纯碱试样中纯碱的质量分数为主线,考查内容涉及实验基本操作、仪器使用方法、实验设计原理、实验数据处理、实验评价等多种实验能力和素质品质,试题最后仍以实验设计结束,突出考查了考生利用反应原理设计实验方案的能力.本文拟从本试题第(7)问多种实验方案的设计原理,讨论一下基于反应原理的实验方案设计的一般思想方法.  相似文献   

8.
考测点导航1.文言虚实词和文言句式的知识。2.对文句、文意的理解和整体把握能力。3.考查题型主要有两种:一是选择题,考查学生对文意的理解力和辨析筛选的能力;一是书面表达题,即既考查考生的理解力,又考查考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相似文献   

9.
张友金 《物理教师》2004,25(5):2-24
近年各地中考都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上“切实加强了与实验相关内容的考查”.题量明显增大;考察范围既注重了教材中的学生实验,又包括了许多演示实验.更重要的是做到了“源于教材而高于教材”,注重了对学生的操作、处理数据、分析故障、设计实验等相关能力的全面考查,并且融合了不少科学方法和创新思想。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全国各地的中考物理试题中,除了一些考查学生基本实验能力的常规性实验题外,陆续地出现了一些较新颖的、难度较大的设计性实验题。与传统的实验题相比,设计性实验题具有综合性强、灵活多变的特点,对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具有良好的效果。   设计性实验题一般都是限定器材来设计实验,设计性实验题考查的内容主要有实验的原理,以及设计实验步骤,推导所测物理量的数学表达式,在实验中要注意的事项等。因此在物理实验教学中,我们既要求学生掌握传统实验的基本技能,又要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利用所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去解决新问题。  相似文献   

11.
纵观近几年高考实验题,可以发现,绝大部分考查的题材选自教材中的某个内容,但落点却有所创新而高于教材,着重考查学生对知识的迁移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充分体现了高考的选拔功能。如何顺应高考改革的趋势,培养学生破解综合实验题的能力呢?我认为从教材内容入手,对  相似文献   

12.
《考试大纲》中明确要求学生不仅能独立完成新课程标准中所规定的实验,还要能灵活地运用已学过的物理理论、实验方法和实验仪器去解决问题.设计性实验题不仅能考查学生的实验能力。而且能考查学生的知识水平、智力水平,因此,设计性实验题成为中考物理考查的热点.  相似文献   

13.
2012年各省市中考化学在新课标的要求下更加注重命题的基础性、应用性、探究性和开放性;更加注重考查同学们各方面的能力,现以纯碱为例.纯碱学名碳酸钠(Na2CO3),是初中化学中重要、常见的一种盐,为中考命题者的"兵家必争之点".命题者从不同角度,不同形式对纯碱进行考查,体现了化学命题新理念:从生活走进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  相似文献   

14.
实验型推断题以其简捷明了的方式,考查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倍受广大师生的关注。笔者在教学中发现,最易为学生接受的方法为“三个一”法:即一个气体,一个沉淀,一个不反应。例1:有失去标签的下列溶液:KNO3溶液,Na2CO,溶液,Ca(NO3)2溶液,AgNO3溶液和稀HCl,任意编号为A、B、C、D、E,若将它们各取少量两两混合,实验现象如下:  相似文献   

15.
刘晓芸 《中学理科》2005,(11):65-66
在九年义务教育初中《化学》(人教版)中,涉及Na2CO3的化学性质有四点:①Na2CO3的水溶液显碱性.②Na2CO3与酸溶液的反应.③Na2CO3的溶液与Ca(OH)2溶液或Ba(OH)2溶液的反应.④Na2CO3溶液与BaCl2或CaCl2溶液的反应.近年来,以Na2CO3的化学性质为知识要素.根据具体的活动情景,考查学生设计、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中考题屡见不鲜,下面以两道例题加以评析.  相似文献   

16.
一、碳酸钠的化学性质 例1 Na2CO3俗称纯碱,是一种白色粉末,可以跟CO2和H2O反应生成NaHCO3,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sub〉;可与盐酸反应放出CO2,但实验室却不用这个反应制备CO2,其主要原因可能是sub〉;已知Na2CO3的溶解度比NaHCO3大,那么在饱和的Na2CO3溶液中连续通入CO2,可观察到的现象是sub〉。解析本题考查碳酸钠的性质.根据题中给出的反应物和生成物可写出有关反应方程式.实验室制取气体时,要求便于操作和收集,而Na2CO3与稀盐酸的反应过快,不利于气体的收集.由于Na2CO3的溶解度比NaHCO3大,故在饱和的Na2CO3溶液中连续通入CO2,  相似文献   

17.
纵观近几年高考实验题,可以发现,绝大部分考查的题材选自教材中的某个内容,但落点却有所创新而高于教材,着重考查学生对知识的迁移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充分体现了高考的选拔功能。如何顺应高考改革的趋势,培养学生破解综合实验题的能力呢?我认为从教材内容入手,对教材中的实验内容或文字信息或反应原理进行细心地比较,透彻分析和有机地综合,自然可产生很多好的实验教学的题材来,纵深挖掘有关题材,就是一条行之有效的捷径。  相似文献   

18.
随着高考改革的逐步深入,高考数学命题实现了遵循教学大纲,但又不拘泥于教学大纲的指导思想,坚持从知识立意转向能力立意。出现了通过对知识、思维、应用、人文价值等综合设计考查考生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的新题型,其中信息题情境新颖,设问巧妙,背景独特,又能有效地考察学生的思维品质和学习潜力,倍受青睐,成为考查学生综合能力的主力题型.  相似文献   

19.
<正>不久前,在我校举行的县高中化学优质课比赛中,兄弟学校覃老师的"盐类的水解"一课的展示,使我感受颇深。覃老师的课大致如下。教师首先用问题导入:"从生活常识可知纯碱有碱性,请同学们思考Na2CO3水溶液显碱性可能有哪些因素?如何用实验加以验证?"接着引导学生讨论、猜想出Na2CO3水溶液显碱性可能的三种因素:(1)水电离产生OH-;(2)Na2CO3本身有碱性;(3)Na2CO3与水作用显  相似文献   

20.
有机合成题能有效考查学生对有机化合物(烃、烃的衍生物)结构、性质、官能团的性质、有机反应类型的掌握情况,能综合考查学生对题给信息进行对比、分析、判断、理论联系实际,知识向能力迁移等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因而有机合成题表现出综合性强,思维跨度大,是中学化学中常考题型之一,下面通过例题说明有机合成题常见题型的设计与解题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