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1、柳青找骂《创业史》的作者柳青,在陕西长安县皇甫村体验生活时,曾想写一个村妇骂街的场面,苦于没有真情实感,他听说村里有个妇女骂人很有“特色”,就想让她“表演”一下。一天刚下工,这位妇女正好从柳青门前经过,柳青装着不注意把早已准备好的一盆水向她身上  相似文献   

2.
一正当千百万读者渴望着《创业史》的全书早日问世的时候,柳青同志竟然与世长辞了!他不应当死得这样早,他的死在我国现代文学史上造成了无法弥补的损失!我们为我国又失去了一位忠实执行毛主席文艺路线的优秀作家而无限悲痛!柳青,原名刘蕴华,一九一六年生,陕北吴堡县人.抗日战争爆发时,他刚念完高中就担任了西北文化日报的副刊编辑,同时开始了他的文学创作活动.一九三六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一九三八年到延安,特别是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以后,他才真正走上了革命文学的道路.  相似文献   

3.
柳青与榆林     
柳青的文学业绩和非凡的履历,已被多种书刊记载。但他在榆林的一些情况及与榆林的血肉联系,却鲜为人知。 柳青原名刘蕴华,1916年出生于吴堡县黄河西岸寺沟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柳青弟兄七人,他排行第四。  相似文献   

4.
《同学少年》2012,(10):52
一天下午,作家柳青家的院子里传来了阵阵叫骂声。骂街的是本村泼辣出名的一位妇女,只见她浑身湿淋淋的,一手叉腰,一手指着站在门口的柳青破口大骂,双脚跳起,跺得场院"咚咚"作响。邻居们气愤不过,连推带搡,拉走了那位妇女,也抱怨柳青不该去招惹她。柳青却若无其事地笑着对大家说:"我是故意找骂的。"原来,柳青想写一个农村泼妇骂街的场面,苦于没有真情实感,写了几次都不满意。他听说村里有位妇女骂人很有"特色",就想让她"表演"一下。于是,他就在那位妇女从门前经过时,把早已准备好的一盆水  相似文献   

5.
五十年代初,我曾读过柳青的第二部长篇小说《铜墙铁壁》,多少年过去了,书中的许多情节都淡漠了,但作家所描绘的毛主席艺术形象,却长久地留在记忆里。近来再读这篇长篇,这种感情愈益加重和浓烈了。柳青为什么在建国初期,就能在自己作品里塑造出毛主席的艺术形象呢?我想这不是偶然的。柳青是在毛泽东思想哺育下成长的一位革命作家。他不仅在感性上,而且在理性上都接受了毛泽东思想。他在《毛泽东思想教导着我》一文中写道:“中国共产党第七  相似文献   

6.
作为一位以现实主义为最高追求的作家,柳青在创作的起步阶段就明显地显示出重视生活、关注人生的特点。描写新旧交替时代中国农民的生存状态和历史命运,构成了柳青早期短篇小说创作的基本特色。这些作品虽然明显存在着思想上、艺术上的不足,但仍然能表明他在一定程度上继承了以鲁迅为代表的“五四”新文学的现实主义传统。研究柳青早期的短篇小说创作,对于全面认识和评价柳青的创作,对于把握现实主义文学的发展轨迹,都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新闻一束     
正●柳青女儿为父亲写下38万字传记今年7月,是作家柳青诞辰100周年的日子,他的长女刘可风日前完成了父亲遗愿,于近日推出了《柳青传》。刘可风永远忘不掉父亲生前绝望地对她说的那句话:"我的书是写不完了!"她说:"从父亲离开我的那一刻,我就坚定不移地认定我的未来必须完成一件事——我要把他的遗憾落在纸上。"她觉得这部  相似文献   

8.
真实性是现实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之一。作为一个十分强调生活对于创作的重要意义的革命现实主义作家,柳青特别重视作品的真实性,追求作品对生活的真实描写和客观反映。然而,在实际上他的创作的客观效果与主观愿望往往并不完全相符。究其原因柳青推崇的是一种有附加条件的真实。高尔基曾经指出:“对于人和人的生活环境作真实的、不加粉饰的描写的,谓之现实主义”。①而柳青的现实主义实际上是一种有限的现实主义。因为柳青所信奉的是在先进世界观指导下的真实。柳青坚持的这种真实现,在创作实践中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其~,认为一个革…  相似文献   

9.
一、设计背景 著名作家柳青曾经说过: "人生的道路虽然很漫长,但最关键的往往只有几步."当一个人走入花季雨季,那么与此同时他也来到了人生的十字路口.  相似文献   

10.
作为当代文学革命现实主义代表作家,柳青十分重视深入生活对于创作的作用。然而,由于时代的局限,柳青的生活和创作方式都存在着一定的缺陷,从而导致他的创作没有达到充分的本质真实,给中国当代现实主义文学留下了值得深思的教训。  相似文献   

11.
一天,农民出身的乡党委书记董廷枝来到县委书记、著名作家柳青的家里,谈完工作告别时,柳青说:“等等!”交给他一张汇单,并说:“这个你们商量一下,看给公社办点什么事。”董廷枝接在手里一看,老天爷,是一万六千多元的《创业史》第一部的稿费。一向爽快的董廷枝,忽然话语嗫嚅起  相似文献   

12.
本文拟从柳青个案研究出发,以他的《种谷记》和《创业史》为代表作品,从写作视角、人物塑造和话语方式三个角度来看柳青农村题材小说是如何走向规范的,是如何被纳入到体制化的政治秩序之中的,由此窥探十七年文学与政治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一、编者情况 主编柳青:教育部文化基础课程指导委员会委员、副教授.他长期从事职业教育的计算机教学工作,是教育部2000年最新颁布的全国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大纲>的主要执笔人之一.他1999年为高等教育出版社主编的教育部中等专业学校规划教材<计算机应用基础(Windows 95平台)>,被全国众多中专学校选为教材,两年印数已近10万册,获得了很好的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4.
解放初,作家柳青在陕西皇甫乡安家,群众只知他是柳书记。平时,他对什么事情都极有兴趣。互助组评工,分配干活,开会发言,他用心记;村里人打架骂街,婚丧嫁娶,说长道短,他听得津津有味……  相似文献   

15.
毛泽东文艺思想哺育了我国一代作家。由于广大作家的共同努力,我国革命文学事业自延安文艺座谈会之后,形成了一个新的优良传统,这就是作家自觉地深入工农兵群众的生活,为以工农兵为主体的广大人民服务和创作。柳青就是这一代作家中杰出的一个。毛泽东文艺思想指引柳青走上了一条正确的生活和创作道路,柳青也以自己的生活和创作的实践进一步证明了毛泽东文艺思想的正确。特别可贵的是,柳青以自己毕生的坚韧不拔的努力,在解决深入生活和创作的关系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近年来,随  相似文献   

16.
陈忠实在小说创作中大量撷取方言土语,使作品呈现出浓郁的乡土气息与地域色彩,他的文学语言受中国文学史上方言写作传统沾溉甚深。他把当代由柳青、王汶石等老一代作家所奠定的方言书写经验吸收、改造和融化在自己的创作中,走出了一条既承传前人,又超越前人的独特创作道路。  相似文献   

17.
在柳青一生的文学创作中,《种谷记》、《铜墙铁壁》、《创业史》这三部长篇小说是其主要成就。在这些小说中也都有关于人物的爱情婚姻问题的描绘,然而,使人费解的是,柳青生前在谈及他的小说创作时,很少涉及过这一方面的内容,甚至连争议颇多的《创业史》中梁生宝与徐改霞的爱情关系问题,他也很少公开发表意见,有时竟保持沉默。作家的沉默并不意味着就没有自己的看法和观点。按照接受美学的观点,一部文学作品的形成,是作家和读者共同完成的。这里,如果我们摈弃其中的不合理成份——即离开读者,离开了接受活动,作品就仅仅是一些印在纸上的印刷符号而已。那么,接受  相似文献   

18.
《梁生宝买稻种》这篇课文,节选自柳青的代表作长篇小说《创业史》第一部第五章。柳青,原名刘蕴华(一九一六——一九七八)陕北吴堡县人,一九三六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是我国当代著名作家。他的作品除《创业史》外,有《地雷》、《种谷记》、《铜墙铁壁》、《恨透铁》等小说,以及散文特写集《皇甫村三年》等。《创业史》是反映我国广大农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坚决走合作化道路,艰苦创社  相似文献   

19.
作为中国当代文学史上的经典作品之一,柳青的《创业史》(第一部)的价值早有定论。柳青本人在谈到《创业史》创作初衷时,说是想通过1953年前后西北终南山麓一个名叫下堡乡的  相似文献   

20.
柳青找骂     
张港 《学习之友》2010,(5):41-41
《创业史》的作者柳青,在陕西长安县皇甫村体验生活时,曾想写一个村妇骂街的场面,但却苦于没有真情实感。这时他听说村里有个妇女骂人很有“特色”,就想让她“表演”一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