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 毫秒
1.
王永懿 《新闻窗》2007,(5):29-30
对目前国内各类报纸版面调整的分析可以看出,国际新闻版的比重无疑越来越大。对社会生活类报纸来说,国际新闻已经成为其一个重要内容,与社会新闻、体育新闻、娱乐新闻共同构成了这类报纸最重要的版面要素之一;对地方报而言,由于报纸的定位和功能的限定,往往难以引起普通读者的阅读兴趣,而国际新闻版恰好成为一个亮点,[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强化报纸新闻的时间厚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滨 《传媒观察》2007,(4):32-32,33
随着网络的发展,传统报纸新闻在传播空间特别是时间上遭受着越来越大的挤压。网络技术实现的新闻即时传播,使得报纸新闻面临着生存上的挑战。在世界范围,网络冲击造成的报纸发行量萎缩与广告下滑是不争的事实。这一现实,迫使报纸从业人员不得不思考在网络传播冲击下报纸新闻产品的定位,寻找在快速更新的网络时代报纸新闻的特色及价值所在,思考在报纸传统出版周期的制约下,如何体现纸质新闻自己的时间定位。本文从这一角度出发,从强化报纸新闻的时间厚度入手,探析报纸新闻在当前传媒竞争格局中的定位。  相似文献   

3.
骆正林 《新闻知识》2005,(12):24-27
深度报道是在深度和广度上对新闻资源进行深入挖掘的报道。在新闻事业发展的初期,报纸曾经把告知“新闻事实”作为主要任务,进入新闻竞争的时代后,优秀的报纸不再停留在新闻事件的表面,而是注重挖掘事件背后的内涵,用深度报道来帮助人们解读新闻背后的原因。《人民日报》主管的《江南时报》自2003年底改版以来,明确了“都市新闻杂志”的定位,投入了大量精力经营深度报道,  相似文献   

4.
纸媒体之间展开的新闻战,已越来越紧张激烈。报纸要应对竞争赢得竞争,离不开差异化的市场定位、特色化的办报思路、行之有效的经营策略等等。具体到地方党报的新闻定位,在把握报道主题的同时,应该全力求短、求鲜活。在“短而鲜活”上求新、求特色。  相似文献   

5.
唐林 《新闻导刊》2005,(2):22-22,24
重庆晨报总编辑唐林在《总编哲学》一书中,从哲学的高度观照都市早报的办报实践.思考新闻与时代的关系,揭示都市报演变的必然规律,系统论述了报纸定位、新闻理念、新闻改革、报纸核心竞争力、新闻策划、人力资源管理、激励机制等报界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本文是关于报纸版式部分的摘要刊载,其独特思考和新的见解值得一读。  相似文献   

6.
同城有大大小小将近10家结合性媒体,新闻资源的共享度越来越高,新闻同质化也成为不可回避的话题之一。从某种程度上而言,媒体竞争已经成为新闻策划水平的较量。新闻策划能力和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着媒体在市场上的地位。而市民化报纸的定位.决定了晚报新闻策划的立足点一定要放在关注民生上。只有这样,才能拉近报纸与读者的距离,  相似文献   

7.
彭军辉 《当代传播》2011,(1):119-120
互联网时代,报纸新闻评论越来越重视对时效性的追求.通过对报纸新闻评论栏目定位的完善和对网络的充分利用,并积极打造一支稳定精干的作者队伍,报纸新闻评论的时效性和影响力能得到有效发挥.  相似文献   

8.
新闻选择与处理决定着媒体的品貌与价值追求。目前.国内的报纸定位大体可分为三类:党报、都市报、针对特定读者群的报纸。它们根据自己的报纸定位,都有自身的新闻选择范围与独特的新闻处理方式。  相似文献   

9.
王喜春 《青年记者》2006,(22):44-45
企业报,首先是一张报纸,它必须具备报纸的属性和功能。也就是说,企业报也是一张“新闻纸”,应该而且必须登载“新闻”。但是,企业报在报纸大家庭里,又有它的特殊性。它是企业办的报纸,从出生到成长,无不带有企业的烙印,并随企业的生存而生存,随企业的成长而成长。一张报纸和一个企业同呼吸、共命运,这就注定了它除了要承载新闻功能外,一定还要承担企业的宣传功能。因此,围绕企业的核心工作进行寅传报道是其基本定位。  相似文献   

10.
李凯 《新闻窗》2007,(5):28-29
时政报道,是对时事、政治等领域题材的新闻报道,主要包含会议新闻、领导活动和重大政治社会活动等。如果说社会新闻能为一张报纸聚来人气是本地新闻重要基础的话,那么,时政新闻就会为一张报纸赢得良好的口碑和公信力,是一张报纸原创新闻的上层建筑。尤其作为一张党报,假若时政新闻偏弱,那么可以断言,纵然具有党报身份,[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本文究通过对时政类城市日报《新京报》的Android手机新闻客户端的分析,探讨了移动互联网环境下报纸媒体利用手机客户端实现新闻传播的情况,从新闻选择、稿件修改以及版面设计三个方面总结了该客户端新闻编辑的特色,进而论述了客户端以保持报纸风格一致性和培养深度阅读者为目的的产品定位,认为手机新闻客户端研究提供新视角,为报纸媒体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案例借鉴。  相似文献   

12.
1994年10月1日,《新闻纵横》节目的开播,标志着新时期中国广播界新闻评论性节目的开端。《新闻纵横》定位广播新闻评论节目,行使舆论引导和舆论监督的职能,突出舆论监督职能,以记兼主持人的播报形式,以新闻事实为依托,融新闻、评论为一体,夹叙夹议,配合《新闻和报纸要》、《全国新闻联播》进行深度拓展和延伸报道。  相似文献   

13.
都市报怎样打好“主流新闻”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都市类报纸创办初期打的都是“市民牌”,从新闻题材的选择到写作,都体现一个“软”字。随着都市类报纸的发展,相对老牌的都市报和新创办的都市类报纸都开始举起“主流新闻”大牌。这种定位的调整,说明都市类报纸已经意识到“主流新闻”对受众的影响力;通过这种调整,为进一步占据市场争得了主动。但对都市类报纸来说, 打“主流新闻”牌,毕竟是一个新课题,尚需不断地探索和实践。  相似文献   

14.
报纸专刊是伴随着市场经济兴旺而产生的一种报道版面,其定位介于新闻版与副刊之间。它既像新闻版追求有价值的新闻,又强调资讯与服务性。而且,由于专刊多为周刊,时效性较弱,导致其生存主要植根于专业性、权威性与新闻产品的深度开发。  相似文献   

15.
在报业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各类媒体快速发展,读者阅读需求也呈现多元化状态。在一个地区或一个城市,同种同类同题报纸争夺同一群读者,已成为报业竞争的一大景观。面对报纸结构性过剩、定位与个性趋同的情况,强调报纸个性特色,是报纸在竞争中取得优势的关键。这种情况下,不少地方党报开始强化自身要闻版的特色定位。通过分析竞争环境和读者定位就会发现,地方党报不应该在自己并不擅长而且不可能彻底放开手脚的领域,拿出大量精力和版面与都市类、生活类报纸短兵相接,拼市场、抢读者,以己所短攻其所长。选择党报原来的“劣势”如工作性报道和会议新闻等进行改革突破,做区域最专、最强、最具权威性和影响力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新闻(也就是主流新闻),突出党报“权威政经大报”特色,才是提高党报核心竞争力的根本所在。  相似文献   

16.
强调新闻美术的新闻意识,理顺新闻美术与报纸美术的异同关系,是一个值得重视的带有普遍性的问题。说起来好像都明白,但认定起来却并非那样容易。有人认为,报纸是发表新闻的,结论便是,凡是报纸上发表的美术作品都可以称之为新闻美术作品,其实不然。不错,报纸是发表新闻的,但在发表新闻之外,也开辟其他许多  相似文献   

17.
近些年来,随着新闻改革的不断深入,报纸刊用图片新闻的数量日益增多,版面图并茂,越来越好看。但是现在有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是在部分图片新闻稿件中,与作为主体的照片相比,相关的字部分显得比较软弱,这既不能使图片新闻的画面意境得到补充和升华,也不方便读快捷、深刻地了解图片新闻所传播的信息内容。笔认为,在报纸上要真正实现图片新闻和字新闻的“两翼齐飞”,  相似文献   

18.
晚报作为市场化运作的报纸,要扩大影响、促进发行,就必须在新闻策划上寻求“卖点”,而市民化报纸的定位,决定了晚报新闻策划的立足点一定要放在关注民生上。只有这样,才能拉近报纸与读者的距离,在情感上产生共鸣,形成良性互动。 一、精心选题,抓住群众关心的热点 新闻策划的成功与否,关键取决于选题。立足于晚报的特  相似文献   

19.
曾嘉 《军事记者》2004,(2):51-52
新闻杂志在具体的编辑业务上和报纸有较大区别,虽然它们的差别首先表现在外在形式上:杂志是装订成册的,有封皮、有目录,版式相对固定,没有报纸版式的变化多,但新闻杂志和报纸(及广播、电视、网络)在传播新闻方面,主要的区别并不在于形式,而是内容。  相似文献   

20.
朱末 《新闻三昧》2004,(8):36-38
笔长期从事企业报办报工作,经历了记、编辑、副总编等多种角色的演变,但不论怎样变化,自己对新闻评论的关注和学习始终保持着浓厚的兴趣和热爱,并亲力亲为积极实践。搞好新闻评论首先必须认识到它对一张报纸的重要程度。新闻评论是报纸的旗帜和灵魂。它承载着“评是非、亮观点、论道理,引导、教育、提升人的素质和指导社会实践的重要功能”。它既是报纸新闻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报纸彰显品位的一个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