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要取得新的突破,可以从杜威职业教育思想里汲取新的营养。杜威从现代科学技术和工业发展的广阔社会背景出发来研究职业活动及职业教育,具有极其丰富的职业教育思想。其职教思想主要体现在职业教育的内涵、实施途径、课程体系等方面。本文结合杜威的职业教育思想,深入分析我国高职教育存在的问题,寻找推进我国高职发展的有效启示。  相似文献   

2.
杜威对职业和职业教育内涵的阐释有其独到的见解,其职业教育思想表现出鲜明的现代性特征,分析研究杜威的职业教育思想,能够为快速发展中的我国高职教育提供许多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3.
人们通常认为杜威是实用主义的典型代表,但杜威的教育思想与怀特海的"过程哲学"有着惊人的默契。本文以教育目的为视角,详细分析了杜威教育目的论中的"过程哲学"思想,并在此基础上对当今中国教育实践进行了反思,认为杜威教育思想中的"过程哲学"能为中国的教育理论和实践带来新的启示和指引。  相似文献   

4.
20世纪上叶,郭秉文、胡适、陶行知、蒋梦麟等在研究践行杜威教育思想过程中形成了中国杜威教育学派。本文在研究杜威实验主义教育思想核心的基础上,探讨了中国杜威教育学派的师承关系以及他们对杜威现代教育思想的继承与创新,揭示了中国杜威教育学派在现代教育发展中的影响及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5.
生命教育观是美国教育家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体系的一个重要部分,也是以杜威为代表的现代教育思想和传统教育思想两者之间的一个首要的和根本的区别。作为一位生命教育家,杜威强调儿童生命是作为一个整体而发展的,它是一个连续的自然过程,既包括身体的发展,也包括心灵的发展;主张教育目的应该是儿童生命的发展,也就是最大限度地发展个体的潜能,因而不要在教育过程外去寻找目的;指出学校教育造成的众多浪费中,居于首位的是对儿童生命的浪费,因此教师既要认识他们在学校课堂上拥有新生命,也要注重儿童生命发展中的个性需求。  相似文献   

6.
杜威教育思想在中国传播过程中是中国教育界不断向杜威教育思想之精华部分学习的过程。杜威的教育思想精华不仅对当时中国教育界产生重大影响,而且可供当今中国教育界学习和借鉴。本文阐述了杜威的教育哲学思想的内涵及其在中国的传播,并在此基础上进行鉴别取舍,阐述其对我国中小学教育的影响及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7.
陶行知与杜威都是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曾是杜威的学生,其教育观点自然受到杜威的影响,但他并非照搬杜威的思想,而是结合中国的实际,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从而使他的思想与杜威的观点有着极大的差别。  相似文献   

8.
美国著名教育家、西方教育大师杜威的教育思想曾是一种在近代中国传播极广的教育思想。新中国成立初期,由于当时政治形势的缘故,杜威教育思想受到了十分严厉的批判,杜威教育思想研究在之后相当长的一个时期里也成为学术禁区。但是,在我国改革开放后,我国教育学界开始对杜威教育思想进行了重新评价,并使杜威教育思想研究得到了深化,这从一个方面具体反映了中国教育70年的深刻变化和重要发展。事实表明,没有改革开放,我国教育学界就没有对杜威教育思想的重新评价,也就没有对杜威教育思想的研究深化。展望对杜威教育思想研究的未来,我国教育学者应努力把新视角、新资料、新观点作为其关注的重点。  相似文献   

9.
盛杰 《考试周刊》2012,(13):104-105
文章采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方法,对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进行梳理,从中总结出有关体育教育的思想理念,提出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要以学生为主体,注重身心全面发展;体现教师"职业尊严",注重主导地位的发挥;注重体育教学内容要"社会生活化"。  相似文献   

10.
林晓华 《考试周刊》2012,(7):187-188
约翰.杜威作为20世纪最伟大的教育家之一,其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在世界上产生了重大影响,在中国,杜威的教育思想同样得到了广泛传播并引起了巨大影响。杜威教育思想在中国传播的过程也是中国教育界不断向杜威教育思想之精华部分学习的过程。杜威的教育思想不仅对当时的中国教育界产生了重大影响,也可供当今的中国教育界学习和借鉴。  相似文献   

11.
杜威学校教育实验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于现代美国教育家杜威(John Dewey)教育思想的形成来说,芝加哥大学初等学校亦称杜威学校的教育实验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1896~1903年,杜威在芝加哥大学主持和领导了这一教育实验活动。因此,芝加哥大学初等学校成为了杜威的哲学和心理学实验室。用杜威自己的话来说,这所实验学校的目的在于,检验作为工作假设的某些来自哲学和心理学的思想①。在教师的努力和家长的支持下,芝加哥大学初等学校的实验活动获得了很大的成功, 并成为了美国一所著名的进步学校。在实验学校中,教师与儿童试图共同创造一种更好的教育经验。虽然芝加哥大学初等学校只存在了8 年时间,但是,它为杜威建构他自己的教育思想  相似文献   

12.
试论杜威以“过程”为核心的教育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试图以“过程”概念为切入点,从思维和经验的侧面来阐述杜威的教育思想。作者认为在过程与结果的较量中,杜威站在前者的立场上、从而使其教育思想具有浓厚的“过程”哲学的意蕴。同时,这一倾向也具有其历史意义和现实价值,尤其对中国当代的教育改革将产生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上叶,郭秉文、胡适、陶行知、蒋梦麟等在研究践行杜威教育思想过程中形成了中国杜威教育学派.本文在研究杜威实验主义教育思想核心的基础上,探讨了中国杜威教育学派的师承关系以及他们对杜威现代教育思想的继承与创新,揭示了中国杜成教育学派在现代教育发展中的影响及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4.
高职英语课堂有着不同于本科的特点和目标,同时也面临着比本科院校更为复杂的情况,本文将杜威提出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应用到高职英语课堂中,采取各种实用性教学手段。实现真正的“以学生为中心”的英语教学,并重视课堂教学过程和教学内容的实用性,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实现高职教育对语言应用能力培养的目标。  相似文献   

15.
杜威教育思想的一个重要特色是:把政治哲学与哲学人类学密切结合,用以指导教育。民主理论是杜威政治哲学的核心,新的人性论是杜威哲学人类学的核心。杜威的民主理论有如下几个独特的观点:一、民主是一种信仰;二、民主是一个程度问题;三、民主是一种生活方式。杜威的人性论反对心身二元论,主张心身是连续的,人性是生成的、可变的。民主理论和新的人性论的结合使杜威的教育思想具有了一种独特的民主维度。它具体表现为:教育以发展每个人的潜能为核心价值;教育即生长表明了杜威对教育中激进民主自由精神的强调;民主应成为教育中所有人的生活方式,杜威的教学论实质上不是活动教学论而是民主教学论。总之,杜威的民主教育思想既内在于现实,又超越现实,具有一种内在超越的特性。  相似文献   

16.
儿童观的转变是教师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现代儿童观的转变与杜威的研究有重要联系。杜威从美国社会的变革出发,从历史和现实的角度分析了儿童被动发展的原因,批评了旧教育对儿童发展的负面影响,提出了培养儿童主动性和创造性的思想,并对教师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杜威的儿童观和教师教育的观点对于我们改革教师教育是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17.
美国教育家杜威的教育思想核心是:教育即生活、生活即发展;教育即生长;教育即改造。杜威的教育思想在上世纪乃至今天的基础教育中对中国的教育改革仍产生着巨大的影响。文章通过阐述杜威的教育思想,分析我国传统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探索了杜威教育思想对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2000年以来,国内有关杜威教育思想研究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有关杜威来华的研究。二是有关杜威教育哲学及其教育思想的国内研究。三是杜威德育思想研究。四是杜威教育思想在中国传播历程研究。回顾这一时期有关杜威教育思想的期刊文献发现,国内学者对杜威教育思想的研究更加深入、全面、理性,有望进入专业化研究阶段。  相似文献   

19.
作为一位享誉世界的教育家,现代美国教育家杜威的教育思想在日本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由于日本的杜威研究学者的积极传播,加上杜威本人亲自到日本的访问和讲演以及杜威教育著作的翻译出版,杜威教育思想在日本的影响从20世纪初一直延续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这种影响不仅表现在教育思想上,而且也表现在教育实践上。文章试从杜威教育思想在日本的早期传播、杜威的日本之行、20世纪20至30年代杜威教育思想在日本的发展,以及战后“杜威勃兴”等方面,探讨杜威教育思想在日本影响的轨迹。  相似文献   

20.
杜威作为一个具有世界影响的思想家,世界很多国家在诸多领域都有人对其思想进行过或正在进行着研究。与其他国家相比,中国对其思想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教育领域。这本身似乎就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自1912年蔡元培首次“介绍”杜威到中国教育起,时至今日中国教育的“杜威研究”已历经90余年。在此期间,从“杜威引入”到“杜威批判”再到“重新认识杜威”,中国教育的“杜威研究”取得了一些成绩,也走了弯路。反思历史使我们认识到:中国教育既要突破以往以自身需要切割、肢解杜威教育思想的理论研究框架,又要避免把杜威教育理论当成普遍真理“削足适履”运用于中国教育实践的操作模式,才能真正理解杜威和他的教育思想,中国教育的“杜威研究”也才能最终从“独白”走向“对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