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甲午战争以中国战败告终。1895年4月,中日签署了《马关条约》。该条约规定,中国割辽东半岛、台湾及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就在《马关条约》签字的当天,沙俄得知日本割占了其早已视为“势力范围”的辽东半岛,便正式邀请法、德两国,共同对日进行干涉。  相似文献   

2.
1894年7月,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了对中国的侵略战争(中日甲午战争),腐败的清朝政府向日本屈膝求和,于1895年4月11日同日本政府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条约规定:台湾、澎湖列岛等割让给日本;赔偿军费二亿两白银;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增辟通商口岸。台湾人民与大陆人民一水相隔,唇齿相依,当割台的消息传出后,全国各族人民群情激奋,痛斥卖国贼,反对割地。台湾人民对清政府的卖国行为,反对更为强烈,在《马关条约》签订后的第二天,台北民众“鸣锣罢市”,愤怒抗议清政府的卖国行径,台中、台南一带人民发出了“桑梓之地,义与存亡”的誓言。就在台湾人民积极准备抗战时,清政府不顾全国人民的悲愤抗议,不顾台湾人民的死活,竟电告当时  相似文献   

3.
日本明治维新之后走上了对外扩张的军国主义道路,用武力先后吞并了琉球、朝鲜、中国的台湾和东三省等地。二战结束,日本无条件投降。根据有关条约,日本被迫放弃了对朝鲜、中国的台湾和东三省等地的占有。但因种种原因,至今却仍然据有琉球群岛。日本吞并琉球,于今在东海划界、我国钓鱼岛争端、台湾问题以及西太平洋第一岛链的形成等问题上,都对中国的利益造成了极大的危害。  相似文献   

4.
一八九四年,日本帝国主义肆意挑起了甲午中日战争,一八九五年迫使腐朽卖国的清政府签定了割让台湾、辽东半岛,赔偿日本军费银二万万两等丧权辱国的中日《马关条约》。《马关条约》是帝国主义对中国人民空前严重的浩劫,从此俄国、英国、法国、德国等帝国  相似文献   

5.
“日韩条约”是美帝国主义一手策划的一个完完全全、彻头彻尾的侵略条约和战争条约,它的矛头是针对革命日益高涨的日本人民、朝鲜人民、越南人民、亚洲各国人民的,尤其是针对我国的。美帝国主义长期以来积极策动日本和南朝鲜傀儡集团进行会谈缔结“日韩条约”,组成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台湾有些人不断鼓吹“独立”,其理由之一就是:“台湾自来就一直被清廷列在荒外地区而备受忽略”,“马关条约意味着中国对台湾边陲之忽视,弃置不顾……,中国已出卖台湾给强邻日本,”等等。然而,事实完全不是如此。本文拟就清政府之所以在《马关条约》中割让台湾给日本作一分析。  相似文献   

7.
在英国侵略中国的第一次鸦片战争中,中国的实际赔款是多少?据《中英南京条约》规定,中国付给英国的赔款共二千一百万元,其中包括军费一千二百万元,烟价补偿六百万元,商欠三百万元。其实,远不止此数。仅就条约赔款、公开勒索、洗劫国库等款项加在一起,即达二千七百八十五万多元,按当时议定银洋每元折纹银七厘算,合一千九百四十九万五千两。今列表见下: 表中关于英军在宁波搜刮款数,许多史书皆有记载,但款数却有出入。《夷艘入寇记》和《夷氛闻记》上说勒款一百二十万元;《道光洋艘征抚记》却说勒索二十万元;《鸦片战争新史料》记勒银一  相似文献   

8.
朝鲜核危机     
第一现场2003年1月10日,朝鲜政府发表声明说,由于美国放弃了1993年6月朝美“共同声明”有关不敌视朝鲜和不对朝鲜施加核威胁的规定,朝鲜将不再接受《核不扩散条约》中的安全保障协议的约束,并将正式退出《核不扩散条约》。11日,朝鲜再做惊人举动,宣布将重新启动1999  相似文献   

9.
1985年中日甲午战争中国战败之后,清朝政府同日本国签订《马关条约》,台湾从此沦为日本殖民地长达50年之久。期间,日本殖民当局在台湾推行“皇民化运动”和“同化”政策,妄图割断台湾人民同中国大陆的历史文化联系,将台湾人民同化为日本的“忠良臣民”,将台湾变成他们永久的殖民地。然而60年的今天,李登辉和陈水扁当局步日本殖民者的后尘,大搞“台独”的“去中国化”活动,以实现他们搞“两国论”的迷梦。历史将证明,这条路是走不通的,是注定要失败的。  相似文献   

10.
条约与朝贡之紧张关系,洵为理解19世纪末中韩关系近代转型过程之关键。欧美列强及明治日本固然坚持近代条约关系,以排斥与否定中韩传统朝贡关系,其实际外交立场仍依现实利害关系而有所变化。1866年丙寅洋扰之际的法国与1871年辛未洋扰之际的美国,相继否定中韩传统朝贡关系以禁阻清政府干涉,进而以侵略朝鲜行动而予以武力之冲击。至1876年与1882年,明治日本与美国则分别以条约明文有意否定了中韩传统朝贡关系。至1885年以来巨文岛事件之际,英国甚至不惜代纳朝鲜对华朝贡以获取清政府外交支持,俄国亦欲签订协议承认中国宗主权,以保障其在朝鲜利益,日本外务卿井上馨则向李鸿章提交《朝鲜办法八条》,试图承认中韩传统朝贡关系而实现对华合作方针,应可称之为“参入”性利用态度。所谓“条约取代朝贡”说反映到19世纪末中韩关系史,实为复杂曲折之动态进程,有待进一步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1.
施复亮(1899-1970)原名施存统,浙江金华人。在中国现代史上,他是一个比较复杂的历史人物。作为中共创始人之一和第一代马克思主义理论家,“改组派”的理论家,抗战后中间路线思潮的领袖人物.他在中国现代史上留下了深深的足迹。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学术界对施复亮的研究没有予以足够重视.这一课题基本上是一个冷门。  相似文献   

12.
日本人的姓     
据研究,日本拥有30万之多的姓氏,而一般平民拥有自己的姓只不过130年的时间。日本人的姓氏字数不等,发音书写复杂,甚至还出现了诸如“一”、“小鸟游”这样的珍稀姓氏。可以说作为单一民族的国家,日本的姓氏文化是绝无仅有的。其姓氏之多、姓氏之难、姓氏之怪即使对日本人来说,也是一个很伤脑筋的问题。现代日本社会,其姓氏既有其显著的特点同时也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在姓氏的使用方面应该引起足够的注意。  相似文献   

13.
百年前,中国近代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中国同盟会,在孙中山、黄兴主持下,为实现“建立民国”纲领,制定了《革命方略》,规定了武装反清夺权、创建民国的总方针与政策、民国的国家制度、法律制度、财政制度与对外宣言。它既是成功创建民国的战略指导思想,也是民国民主与法制建设的基本方针。  相似文献   

14.
中日两国的“龙宫传奇“--《柳毅传》和《浦岛太郎》表现了中日两国“以人为本“和“自然至上“的不同自然观,其形成明显地受到了各自自然环境、经济、政治、宗教等方面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近代湖南茶业经历了一个短暂的兴与衰的过程。道光季年以后,湖南茶业在国外大量需求、国内大力提倡及湖南特有的政治、经济、社会诸因素的推动下,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全省年输出茶叶100余万石,贸易额达600余万两,挤身全国产茶重省的行列。光绪中叶以后,湖南茶业则急剧衰落,其原因主要是由于经营管理缺乏竞争机制,商业信息比较闭塞和分散式的小规模生产等。近代湖南茶业的兴衰给其经济带来了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16世纪末至17世纪初,日本曾多次侵犯台湾,都被明朝军民击退。明治维新以后,日本的军事实力增强,侵略性高涨,在美英等列强支持下,日本大举侵略台湾,1894—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使腐朽的满清政府战败割台,日本对台湾实行了长达半个世纪的殖民统治。这证明了一条真理:落后就要挨打.中国只有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增强综合国力,才能在世界强国中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相似文献   

17.
科举研究的范围主要涉及历史学,教育学,政治学,文学,社会学等各个学科领域,任何单一学科都无法覆盖或囊括科举研究的所有内容。简略介绍近年来日本,韩国和美国研究科举的主要著作,便可“科举学”已成为一门国际性的学问。科学研究已有成果的“科举学”理论的关系是“六经注我,我注六经”的关系。提出“科举学”决不仅是将已存在的大量科举研究进行叠加和组合,而是为了构建一个内容广博且具有内在有机联系的专学体系,力求提升研究者之“学”的意识,探寻科举研究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以求解科举研究的最大值。  相似文献   

18.
从国家应具备的要素阐述“台湾”是一个国家,从历史事实上、国家法规定上,阐述台湾自古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领土,国际法上的主权是有不可分割性,中国政府目前未对台湾实际行使领土主权的事实绝不意味着台湾拥有部分主权,绝不意味着中国政府没有国际法上的权利或没有力量来实现中国的统一。  相似文献   

19.
从1895年《马关条约》签订,到1945年二战结束,在日本对台湾长达50年的殖民统治过程中,台湾人民为反抗日本殖民统治,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在台湾人民波澜壮阔的抗日斗争中,要求回归祖国,维护祖国统一始终是台湾人民的不懈追求。台湾人民的抗日斗争,得到了大陆人民的支持,沉重打击了日本在台湾的殖民统治,体现了中国人民维护祖国统一的坚定决心和顽强意志,为全民族的抗战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自己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20.
《说文解字》"涼"训"薄也。""薄"的本义为"林薄",引申有"少"义。"涼"的本义为"薄酒",与"林薄"义相通。在系统考察"涼"和"薄"的本义、引申义的基础上,文章认为《左传》"作法于涼"应当解释为"制定少取于民的法令",故将"涼"字释为"不厚道"不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