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中国大陆电视的音乐传播中,长期以来受着多种价值中心观的制约,其中最为典型的是国有体制下的趋利主义、职业音乐中心、欧美音乐中心、流行音乐中心等价值中心观.这些价值观念对实践的影响,不仅导致大陆电视音乐传播在行为上的失范,并且正在损害着中国音乐文化的生存现状与发展前景.因此,对这些偏颇的价值观进行分析,对于其形成原因、具体表现和实践结果予以分析,对其形成的不良影响进行揭示,是纠正大陆电视音乐传播之实践偏差的认识前提.  相似文献   

2.
在“文化价值的中心观”的影响下,中国内地的电视音乐传播存在着相当程度的价值观褊狭,中国的民族音乐资源正在进一步丧失。本文从解析何晓兵教授的新作《从中心到相对——电视音乐传播价值论》入手,阐释“文化价值的中心观”对我国音乐传播的影响以及由此而发的“民族化”趋势。  相似文献   

3.
我们在对电视音乐栏目进行探析的过程中,从理论上和艺术实践上对这一节目形态进行了从历史发展到现状分析以及未来走势的全方位的关注、新角度的思考。(一)电视音乐栏目作为一种独立的节目形态,是电视音乐节目的一种载体方式,文章在对电视音乐栏目作了明确的界定的同时,对电视音乐栏目的历史发展轨迹作了简要介绍;(二)通过对中央台以及部分省台目前的电视音乐栏目的收视情况分析这一节目形态的现状,并针对电视音乐栏目的现状,从大众音乐传播和电视音乐传播以及受众接受心理等的多个角度,探析现场互动型流行音乐栏目红火,民族音乐和高雅音乐栏目却相对冷清的深层原因;(三)电视音乐栏目未来趋势的初步预测,根据电视音乐传播的特性,结合实例对电视音乐栏目的未来作出了多元化、品牌化和活动化的发展趋势预测。  相似文献   

4.
20世纪音乐在中国的传播,不仅仅是"狭义的音乐理论"如"普通乐理、和声学、对位法、自由"(肖友梅语)的传播,也不仅仅只是音乐技能如钢琴、小提琴等乐器的演奏、交响乐、美声唱法的传播,还包括音乐美学在中国的传播.这同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如关于音乐的定义、关于音乐美学的概念以及相关各历史时期的音乐美学的传播,由此产生的文化价值是明显的.  相似文献   

5.
论文试图就《中国好声音》所产生的传播影响力加以阐述,考察其作为本土真人秀节目走向成熟期所拥有的节目特质和高额收视率及广泛受众影响的秘诀。《中国好声音》凭借其高端的节目质量,瞩目的音乐贡献及显著的师德传播形成了良好的电视生态和媒介文明,在执着正面舆论引导和高端质量的电视演示同时,更以其传播的良好精神气质和情感价值追求产生了社会化的传播影响力。  相似文献   

6.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音乐传播人才作为新世纪的应用型人才,更加注重对实践能力的造就与培养。教师要从实践教学对音乐传播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入手,探讨目前音乐传播人才培养在实践教学环节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的初步设想,为音乐传播人才的培养实践提供参照。  相似文献   

7.
20世纪音乐美学在中国的传播及其文化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音乐在中国的传播,不仅仅是“狭义的音乐理论”如“普通乐理、和声学、对位法、自由”(肖友梅语)的传播,也不仅仅只是音乐技能如钢琴、小提琴等乐器的演奏、交响乐、美声唱法的传播,还包括音乐美学在中国的传播。这同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如:关于音乐的定义、关于音乐美学的概念以及相关各历史时期的音乐美学的传播,由此产生的文化价值是明显的。  相似文献   

8.
传播是文化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旅游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同样离不开传播.电视作为传播旅游文化的媒介,从很多方面上都影响着旅游文化的传播形式和表现形态.要从可持续发展角度思考电视传播对旅游文化的引导,实现电视旅游文化传播的有效性和旅游开发的长效性.  相似文献   

9.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在今天的音乐传播中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在以网络为传播媒介的当代音乐特点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当然,最为新兴的传播技术———网络传播在体现其特有的优势的同时,也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同时,音乐的网络传播还影响到了当代人的音乐观,也从一定程度上预示了音乐今后的发展方向。本文将从音乐的网络传播及当代人的音乐观两个方面做简要的论述。  相似文献   

10.
20 0 0年中国电视频频改版 ,其核心在于传播观念的巨大迁移 ,以频道为中心的传播观念引起中国电视的深层改革。回顾传播观念的转换——从最初的节目中心、节目向栏目中心转移、栏目中心时期到频道中心时期 ,中国电视发生了一场革命性巨变 ,它引导电视从传者中心转向受众中心。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二三十年代,在中国基督教青年会的本体建设和"社会服务"活动中,有大量群众性的音乐活动。其起始时间之早、活动内容之多、遍及地域之广、产生影响之大,在西方音乐文化传播历史上地位独特。虽然青年会所从事的音乐文化传播不是青年会活动的主要工作目的,但其在中国南方各地的传播所产生的音乐普及效应,与当时当地学校音乐教育形成了呼应与补充,不仅是十分有益的社会音乐扫盲活动,其各种音乐活动形式也丰富了中国近代音乐文化的内容,带动了音乐文化活动在南方各地的广泛开展。  相似文献   

12.
姜南 《华章》2011,(36)
电视媒介传播功能缺失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包括传统文化、经济利益、社会因素,这些因素对电视媒介传播起到制约和推动的作用,电视媒介传播需要电视媒介从业者更加深度的思考.  相似文献   

13.
歌曲的传播是实现其存在价值的必由之路,也是促进歌唱艺术繁荣的重要过程。伴随着音乐文化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现在已形成了听觉、视觉和视听觉等途径的歌唱艺术传播方式。歌唱艺术必须通过演唱实践才能转化为有生命活力的艺术。  相似文献   

14.
小提琴在中国的传播发展,实际上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必然结果。明末清初“百年海禁”的取消与通商的恢复,为中西文化的交流提供了良好的土壤。大批传教士来华,小提琴也成为了艺术传播的重要使者。本文选取清朝宫廷中的小提琴音乐活动为视角,初步探讨中国人的西洋音乐观,从而分析西方音乐对中国近现代音乐文化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雷蒙德·威廉斯的感觉结构是其文化唯物主义理论中最具原创性的概念,他把握了文化实践中结构和行动、社会与个体、经济与文化的张力,从而与其传播观形成了一种对应关系。威廉斯的唯物主义传播观在强调人类传播实践的物质性的同时,也凸显出传播在形成新的感觉结构以及勾连个人与社会从而形成有机共同体文化方面所发挥的关键作用。对传播研究而言,要真正把握特定文化实践的感觉结构,必须打破文本主导的和实践主导的两种方法范式的分离状态,把结构分析和主观体验分析结合起来,从而走向一种真正意义上的综合性的传播研究范式。  相似文献   

16.
本文是在国际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发展的背景下,对中国音乐发展的所思所想.中国本来就是一个多元音乐文化的国家,有得天独厚的音乐资源.可是,由于中国音乐教育一直是以"西方音乐中心"为基础的,而中国音乐作为世界音乐不可缺少和替代的部分,面对国际多元文化音乐的发展,中国音乐在中国音乐教育中的基础地位还没有完全确立,所以必须先增强学习本国音乐的意识.不管是社会音乐教育,还是学校音乐教育,都应该站在中国音乐基础之上施教于国民.多向唤醒、多向学习、多向教学,以实现中国音乐在音乐教育中的基础地位,做到立足于中国音乐面向世界音乐,最终实现人类音乐文化共享.  相似文献   

17.
最近几年,城市音乐电视以其独特的魅力被广泛应用到城市形象宣传中,发挥了巨大作用,但它在制作和传播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挖掘城市魅力、凸显本地特色,反映真实图景、体现人文气息,明确目标受众、拓展传播渠道,这些都是城市音乐电视有效的制播策略。  相似文献   

18.
欧美剧在中国掀起的网络传播热,与其产业化的传播方式紧密相关。围绕欧美剧在传播过程中的高度产业化的运作、网络传播群的形成以及青少年文化价值观的输出,探析当代电视产业网络化发展的深层原因,对于认识当代电视的传播文化,树立跨文化网络传播的全球意识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9.
从文化传播的意义上说,电视是文化传播的革命性变革,电视文化对人类的影响已经远远超过了任何其他文化形态,成为一种全新的社会力量.韩剧近年在中国内地的流行,使韩国文化借助电视这-媒介,大规模地渗入中国内地,对我们的消费趣味、情感表达、审美风格、价值认同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屈佳音 《教师》2022,(7):54-56
我国民族音乐经历数千年的积累沉淀,形成了具有深厚历史底蕴和极高艺术价值的民族音乐文化.在文化自信的战略背景下,初中音乐教师要在音乐课堂中加强对民族音乐文化的融入,以此来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并提升学生的文化自信.文章结合教学实践探讨了在初中音乐课堂中融入民族音乐文化的一些策略,包括创设音乐课堂情境、结合实践进行音乐教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