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然辩证法研究的中国特色及其发展前景欧阳志远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可以分为自然观和历史观。两者既有区别又紧密相联。19世纪下半叶,马克思和恩格斯对当时自然科学的最新发现和其他重要的自然科学成果,作出了正确的概括与总...  相似文献   

2.
本文运用系统论的观点研究了世界观的构成,提出了世界观作为一个系统,构成它的要素主要包括自然观、历史观、人生观等。但世界观同自然观、历史观、人生观的关系不是整体和部分的关系。正确的观点是:世界观同自然观、历史观的关系是整体和部分的关系;世界观、自然观、历史观同人生观的关系是普遍和特殊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理论来源于实践。实践为思想解放和理论创造提供了源泉和活力。马克思主义哲学所实现的伟大变革就在于在实践的基础上把唯物论和辩证法、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历史观统一起来,建立了实践唯物主义。毛泽东的光辉著作《实践论》是具有中国共产党人特色的世界观,它不仅指导中国革命从胜利走向胜利,也为人类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4.
唯物史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一切旧哲学的最本质的特征,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人类理论思维宝库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独创性贡献,是战斗的无产阶级的最锐利的思想武器和行动纲领。在哲学教学中怎样从横向对比和纵向发展的角度,清晰透彻地阐述这个观点,却有一定的困难。这里的关键问题,是找到历史发展的联结点和理论逻辑的结合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这个“包含着新世界观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件”中,可以找到探索的路标和解疑的钥匙。在《提纲》中,马克思把自己的哲学叫做“实践的唯物主义”,并以实践为基础和轴线,以精辟凝炼的语言,深刻地阐明了他的历史观、自然观和认识论的主要之点,特别是阐  相似文献   

5.
长期流行的观点认为,马克思世界观的转变开始于1842年《莱茵报》时期,完成于1844年初《德法年鉴》时期。笔者认为,不能只看他在自然观上唯物主义是否占了上风,因为马克思世界观的转变主要是在历史观而不是在自然观上实现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观点也是矛盾的,还受着费尔巴哈人本主义的强烈影响。马克思1845年写的《神圣家族》开始从抽象的人转向现实的人,1845年地写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是其彻底完成唯物主义世界观的标志,是历史唯物主义的起源,明确指出实践是人的现实的感性活动、本质上的物质活动;并把实践引入社会领域,阐明了实践在认识论中的基础地位和决定作用,指明了新唯物主义立足于新的阶级基础,以改造世界为己任。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教学中的世界观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世界观人人都有.它是人精神系统中的核心部分。当代大学生中的种种问题,归根结底,都是世界观问题的根本反映。因此,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藿构当代大学生科学世界观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是系统阐述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主渠道和重要阵地。世界观的教学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马克思主义自然观、马克思主义历史观、马克思主义人生观。  相似文献   

7.
梁宇  李培湘 《文教资料》2007,(26):66-67
主体性原则是贯穿于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观的一个重要的基本原则,本文从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世界本原问题,自然观、历史观和认识论等方面一一阐述它的主体性原则,并作出简要的评价。  相似文献   

8.
恩格斯不但是伟大的革命家、思想家,而且是伟大的理论家、科学家。他在创立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过程中,五十岁以后还勤奋地进行数学和自然科学方面的系统学习,用了大量的精力研究了数学和自然科学的理论和技术方面的大量材料,用自然科学的最新成果论证了自然界的相互联系和相互转化的发展学说。他的《自然辩证法》和《反杜林论》,最集中地反映了这方面的研究成就。这些光辉论著,为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奠定了坚实的自然科学的基础。《自然辩证法》是恩格斯未完成的哲学论著,是对自然科学发展史完整系统的理论概括和科学总结,是运用科学的唯物史观研究自然科学的典范,其中的《导言》部分,集中论述  相似文献   

9.
近几年,我国哲学界在关于实践唯物主义的讨论中,对实践概念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地位获得了新的认识,作出了新的评价。这就是,实践不仅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础,也是马克思主义历史观和自然观的基础,一句话,实践是整个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基础。但是,鉴于实践概念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特别是在马克思主义自然观中的重要地位,有的论者认为实践唯物主义不再把那种无主体的自然(物质)作为全部哲学的出发点,而是把实践作为全部哲学的基石和出发点。由此  相似文献   

10.
世界观与历史观、人生观和方法论的关系之我见王国宾哲学是关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历史观和人生观,提高理论思维能力,掌握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相似文献   

11.
实践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基础、核心内容和精髓所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马克思把实践的观点第一次作为新唯物主义和旧唯物主义的根本区别之点,作为新世界观的萌芽而集中地提出来,并从实践的角度说明自然观、历史观、认识论和人。标志着马克思和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划清了界限,在马克思本人的思想发展史乃至在整个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史上都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上,马克思的实践观也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论实践论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地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认为,要认识实践论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地位应明确三点:(1)不能把实践论等同于马克思主义哲学;(2)实践论属于历史观的范围,不是世界观;(3)实践论是历史观的核心部分,比认识论更重要。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观点之一,但不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首要的观点,更不能用“实践唯物主义”取代辩证唯物主义。  相似文献   

13.
必须建立辩证的自然观的科学体系为什么必须对辩证的自然观作一番论述呢?因为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它不仅包括社会观,同时还包括自然观和思维观。所以,自然观是哲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如果把自然观丢掉了,那么,哲学就不再是完整的关于世界观的理论体系了.因此,建立辩证自然观的科学体系,并把它写入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对于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体系和进一步提高哲学教学工作的水平,都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4.
自然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之一,这一基本观点的提出和论证始于马克思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自然观是《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重要内容,马克思在这部手稿中阐明了自然界的先在性和客观性、自然界的实践性和人与自然的关系等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基本内容,奠定了新自然观的基调。  相似文献   

15.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强调指出:“要加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教育,使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这就要求我们在教育教学中重视学生的科学自然观和科学态度的教育,训练学生从小学习全面地认识自然事物;辩证地认识自然事物;学习遇事先问“为什么”,进而从实事中求“是”,使他们从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为科学自然观和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目的是帮助学生了解、掌握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 ,并由此来认识分析和解决学生们实际面临的各种问题与困惑。但在这期间 ,我们通过教学也要让学生了解人类在认识自然、社会和人类自身时所经历的漫长而曲折的过程。因此 ,我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第五章“社会历史的科学透视”第一节“社会历史观及其基本问题”的教学过程中 ,运用1节课的教学时间 ,先从社会历史观及其演变角度 ,来讲解人类在认识自己生活的这个社会时所经历的迷茫而曲折过程 ,从而为学生理解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形成提供了理论铺垫 ,为…  相似文献   

17.
恩格斯对马克思主义的贡献是多方面的,本文从三个方面分析了恩格斯对马克思主义的贡献:第一次科学的阐述了哲学的基本问题并给以最精炼的概括;深刻而精辟的阐发了唯物主义历史观;第一次系统的阐明了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相似文献   

18.
自然辩证法是关于自然和自然科学发展的普遍规律的科学。它是马克思主义的自然观和科学观,又是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方法论。它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原教育部规定的研究生的必修课。这门课的开设,不仅对提高研究生的思想政治素质,自觉树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有很大帮助,而且对他们扩大视野,提高科学素养和创造性思维能力也有很大作用。  相似文献   

19.
王、张、江、姚“四人邦”出于反革命、反科学的本性,全面篡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其罪恶行径之一,是肆意地歪曲哲学和自然科学的关系,虚伪地兜售哲学“代替”自然科学的理论,无耻地诽谤恩格斯的伟大著作《自然辩证法》过时,甚至狂言要贴恩格斯的“大字报”,妄图以其反动腐朽的所谓“新”自然哲学体系代替马克思主义的自然辩证法。为了粉碎“四人邦”的无耻谰言,捍卫马克思主义的自然观、科学观和方法论,澄清并恢复被“四人邦”严重糟踏了的恩格斯关于自然科学和哲学相互关系的理论,认真读一读恩格斯的光辉巨著《自然辩证法》,从中获得战斗的武器,汲取科学的力量,促进我们的科学发展和哲学研究,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对整个历史唯物主义说来,本章具有绪论的性质,它主要是通过对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相互关系的不同解决,概括地阐明两种历史观的根本分歧,并着重分析历史唯物主义产生的条件及其伟大的意义。在本书第一章《绪论》中,我们已经从总体上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做了说明,为什么这里还要来一个绪论呢?这是由历史观的特点所决定的。历史唯物主义是哲学,是无产阶级世界观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因此,第一章中有关整个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般原则,同样适用于历史唯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