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1世纪的大学将日益走向社会的轴心,承担更多的历史使命。加强大学文化建设,是推动经济与社会发展、实现人民群众文化利益的本质要求。人类文化由科学文化向生态文化的演进将改变大学文化的生态,因而大学文化应致力于生态体系的探究与建设,注重人—教育—环境的和谐与平衡,造就校园文化生态的新天地,推进现代大学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当前,在我国大学文化建设中,由于过多的从宏观上关注大学生如何适应社会的发展变化,往往忽视了大学文化建设的主观能动性,导致大学文化建设严重出现生态失衡。为此,为了改变大学文化建设的面貌,促进大学和谐校园的建设,在新形势下,从文化生态学视阈出发,积极探索出大学文化建设的新途径和方法,使得大学文化建设更好地适应时代发展需求。  相似文献   

3.
浅析我国大学文化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申雨婷  朱晖  王瑾琛 《科教文汇》2012,(35):183-184
大学是引领社会发展与文明的机构,是先进文化的代表,是培育新文明的摇篮,而大学文化是大学建设的基石,更是教育作用于经济社会发展的着力点.正如在中国,正是上个世纪初发源于大学的新文化运动,催生了以“民主、科学”为主题的“五四”运动,推动国家与民族向现代社会迈进.无疑,大学文化是中国社会主义文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进程中,大学文化必须与之相适应,不断改革与创新,推进自身的建设与发展.本文着力分析我国大学文化建设之状况,剖析其成因,在明确大学文化建设必要性的基础上对如何有效进行文化建设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4.
论生态补偿对生态文化建设的促进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生态文化和生态补偿是关系环境、经济和社会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热点问题。本文在阐述生态文化和生态补偿的内涵和建设途径的基础上,论证了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对生态文化建设的促进作用。生态补偿能惩罚生态破坏行为和奖励生态建设行为,实现环境成本内部化,分析显示实行生态补偿是协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有效手段。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对于我国生态文化的建设将起到重要的保障与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5.
资源节约与环境友好之间具有的深刻的内在关联,决定了两型社会建设必然要在一种统一的文化理念指引下实现。生态文化作为一种新的文化形态,不但提供了审视两型社会的整体论视角,同时也有助于塑造和培育两型社会建设的精神氛围和社会力量。必须积极培育生态文化.将其植入社会发展,促进两型社会建设。  相似文献   

6.
唐勇  罗玮 《知识窗》2011,(4X):4-6
加强大学文化建设与传播是高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内涵发展的需要,也是促进社会实现科学发展的职责担当。大学文化建设与传播应注重四个方面的协调统一,为先进文化建设做出应有贡献。要努力建设高品位的大学文化,以人才培养为主渠道,增强大学文化传播的有效性,加强媒介教育,使大学文化成为社会文化的典范和先进文化的辐射源。  相似文献   

7.
大学,作为人类现代文明的标志,在今天其重要作用日益凸显。胡锦涛同志在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校庆大会上指出:"高等教育是优秀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和思想文化创新的重要源泉",并且将文化的传承创新与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一并概括为高等教育的主要任务。今天,随着我国文化建设在未来社会发展重要地位的加强,大学文化建设已成为引领大学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引擎。  相似文献   

8.
在”五位一体”中,生态文明建设与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建设不是平行的。生态文明是神态,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是形态。前者是纲,后者是常,我们需要将神融入形,纲贯穿常,合纵连横,潜移默化。  相似文献   

9.
大学文化是大学的灵魂。大学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社会转型对大学文化形成强大冲击,表现在大学文化的行政化、功利化、庸俗化、同质化、简单化等,大学的尊严和价值受到挑战。反思中国大学文化建设,产生冲突的主要原因是理性共识滞后于实际诉求及大学文化与社会文化、现行体制、学校文化的矛盾等。推进大学文化建设,是大学文化向更高层次的追求,是大学文化价值更有意义的实现。  相似文献   

10.
生态文明建设时期,美丽大学的任务就是要为社会培养不仅具有较高思想道德素质和较高科学文化水平的人才,同时还要培养学生的生态道德观。美丽大学要求高校既要有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又要培养大学生成为具有良好的伦理道德、环保意识、科学技术、行为品质的生态人。而这两方面要求的实现都必须以生态道德教育为支撑。高校生态道德教育的重点在普及生态道德认知、培养生态道德情感、养成生态道德行为习惯上。高校只有营造良好的生态校园文化,构建生态道德教育体系,创新生态道德教育方法,才能更好地推动美丽大学的建设。  相似文献   

11.
大学是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基地,重视和加强高校和谐生态文化建设,是高校发展的永恒主题。本文从目前高校存在的生态文化误区谈起,论述了加强高校和谐生态文化建设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2.
大学文化是大学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总和,而大学文化的本征则是育人文化特质.加强大学文化建设与确立大学办学理念,其最终目标是构建高校完整有效、底蕴深厚、特色显著且符合社会需要的育人文化.本文仅就某高校大学生成长访谈调研结果,对大学育人文化的几个理念进行再分析,提出了加强大学学习趣味引导、个性化特色培养、人际交往能力等观点,以供商榷.  相似文献   

13.
文化是人存在的一种样式.大学文化作为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培养人上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阐述了大学文化的重要意义及育人功能,并提出了加强大学文化建设的方法和途径,为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提供了一种视角.  相似文献   

14.
【目的】国家公园以生态保护为首要功能,兼顾区域经济社会的综合协调发展。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是国家公园的应有之义与重要途径。本文旨在探讨国家公园建设与区域生态、经济、社会的协调关系及其驱动机制。【方法】以神农架林区为例,基于区域生态-经济-社会综合评价体系构建,对比分析神农架国家公园建设前后林区的生态、经济、社会状况;结合耦合协调发展模型,探讨神农架国家公园建设与林区发展的关系及其驱动机制。【结果】(1)2014—2020年神农架林区的生态、经济、社会状况显著改善,其生态、经济、社会评价指数由0.132、0.107、0.166提升至0.438、0.213、0.240;(2)林区生态、经济、社会的耦合程度保持高水平(均值为0.988),协调水平由初度失调提升至勉强协调(由0.359至0.551),表明国家公园建设促进了林区生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3)国家公园体制改革促进了林区自然资源、投资等要素配置的结构和空间优化,在生态保护、社区发展及文化服务功能建设方面与林区生态、经济、社会发展产生耦合联系,国家公园服务功能得到完善的同时也促进了区域协调发展。【结论】本文验证了国家公园建设对于区域协调...  相似文献   

15.
建设生态文化是我国社会经济持续发展战略选择的必然要求。加强生态文化建设,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引领生态文化建设,继承和发展我国传统的生态文化,加强国民生态科学知识的教育和普及,借鉴国外生态文化建设的先进经验,建立公众参与和监督机制,建立和完善生态文化建设的法律法规体系和管理体制。  相似文献   

16.
北京市明确提出了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的战略任务。北京与世界先进城市的最大差距是生态文明的差距。只有将生态文明建设深深融入和全面贯穿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与社会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才能踏踏实实地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系统解决这些矛盾。  相似文献   

17.
在生态美学视域下的"大美临沧建设"主要以生态自然为发展的基础,形成一种崭新的美学理论形态,建立一种自然、社会及人自身和谐发展的生态审美关系。针对临沧的发展实际,就是要构建循环经济动态平衡的现代经济发展模式,打响临沧本土特色文化品牌,建立多元化民族文化产业链,搞好临沧边地山水文化建设,将环境整体化十分自然地同美学相结合,实现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8.
文章通过对生态文明建设在科学发展观中的地位和作用的分析,进一步指出了生态文明建设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不仅需要一系列的政策、法律和社会组织管理制度的保障;还需要全体社会成员树立生态文明的伦理规范,自觉规范自己的行为,正确对待人与自然的关系;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为此,文章阐述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原则--"生态-发展"原则和行为规范--"整体-利益"规范、"和谐-竞争"规范、"平衡-自利"规范,及其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仲裁 《科教文汇》2010,(28):187-188
大学形象,实际上反映的就是一所大学的物质形象与文化形象。大学形象既是大学自身文化创造的产物与基础设施的体现,也是公众对大学文化创造给予综合评价的结果。提升和优化社会形象,建设富有时代感的形象文化,不断完善大学的"硬件"水平,是大学生存与发展的必然选择。本文所要探讨的就是合肥学院的形象建设,在全面建设、不断创新的宗旨下,从学院形象的定位、理念的规划、先进性的创新以及特色的确立等方面对合肥学院的形象建设进行探讨并给出合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随着社会的发展,文化的转型,人们的思想观念和文化形态都受到巨大的冲击,大学生人文精神出现缺失,大学体育文化对大学生人文精神培养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在论述大学体育文化概念及其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优化教学管理理念,建立新的教材体系,建设体育俱乐部,大力宣传大学体育文化,建设大学体育文化艺术节,承办各类体育赛事等多种把大学体育教育与体育文化相结合的途径,以期为大学体育教学变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