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从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关系的角度着重论述了教育者在德育有效性实现过程的积极与消极影响,结合汪恕诚部长提出的“自律模式”针对性地提出了教育者在发挥德育有效性中所应做的努力。  相似文献   

2.
"德育为先,育人为本"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耳熟能详的指导语。也有人说现在的德育是"三无"——德育无位,德育无奈,德育无能。长期以来,我们的德育方法过于简单陈旧,缺乏新意,一味强调教育者单方面的灌输,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作用。德育,要借助于与德育内容和德育目标相关的情境,依赖于受教育者对真善美的真实体验,靠特定情境中的受教育者的反省——自责——自律等深层次的精神搏击过程,才能形成他的道德理念,进而转化为道德行为。  相似文献   

3.
高校德育要顺利开展,并增强有效性,必须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树立生态德育观.高校生态德育观要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要求,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要充分体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全方位改进德育工作;要充分体现"又快又好"发展思想的要求,增强高校德育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对话"逐渐进入德育工作者的视野,在尝试和实践中开辟出一片生动的空间.对话能够为德育构筑良好的平台,唤起受教育者内心对道德的自觉追求,促成受教育者道德能力的提高及德育过程中的教学相长.德育中对话的建构需要教育者真诚的付出和多方面的努力.  相似文献   

5.
德育是教育者培养受教育者品德的活动,因此,德育是思想教育、政治教育、法纪教育和道德教育的总称,而不是道德教育的简称或政治教育的代名词。学校德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阶级的要求和受教育者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与需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社会思想道德影响,并通过受教育者品德内部矛盾运动,以使其形成教育者所期望的品德的活动。随着经济的繁荣,社会的进步,在此过程中,职业院校的德育教育也面临许多新的问题和挑战。职业院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时代性与针对性等现实问题有待解决。文章在提出职业院校德育工作的地位和作用、当前存在的问题之后,论述了如何在新形势下对职业院校的德育工作内容进行丰富创新的相关探索与建议。  相似文献   

6.
探析新形势下高校的德育内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德育是德育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社会和阶级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系统的影响,把一定的社会思想和道德转化为个体的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的教育。那么我国高校德育的基本内容包含哪些方面呢?本文从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等方面做了阐释,并根据大学生思想观念发展的具体特点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不断更新德育内容。强调"八荣八耻"是当代高校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7.
史立峰 《知识窗》2009,(8X):16-17
<正>众所周知,德育是教育者培养受教育者品德的活动。而高中班主任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力军,班主任在学生成长过程中扮演着德育的组织者、领导者角色。学生是受教育者,是德育的  相似文献   

8.
吴晓利 《科教文汇》2014,(4):41-41,43
随着高校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教育界对人才的培养目标也越来越高,为此,各大高校必须积极地改进教学目标,完善人才培养体系,调动全校师生的教与学的积极性,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高素质的接班人和建设者。本文就高校教育改革与德育有效性进行简要分析,提出在高校教改背景下要改善德育环境、发挥德育的主导作用并且将德育教育融入思想政治教学中以增强德育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郑奇 《内江科技》2011,32(6):69-69
德育的核心在于内化,是一种教育者外在性的施加和受教育者被动性地接受的传统模式发展为把德育归于社会和人的内在性需要,彰显了内化在德育过程中的举足轻重。内化具有双重主体性,这就需要德育工作者以化观内,以化促内。同时,要逐渐完善德育的评价体系,让德育真正朝生活化发展。  相似文献   

10.
随着高校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教育界对人才的培养目标也越来越高,为此,各大高校必须积极地改进教学目标,完善人才培养体系,调动全校师生的教与学的积极性,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高素质的接班人和建设者。本文就高校教育改革与德育有效性进行简要分析,提出在高校教改背景下要改善德育环境、发挥德育的主导作用并且将德育教育融入思想政治教学中以增强德育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
文章在对主体性德育的基本特征进行归纳的基础上,从理论基础、目标取向、内容和途径四个角度比较了主体性德育与传统德育,指出主体性德育是保证德育评价有效性、提高德育实效性的重要途径。进而从德育评价目标、德育评价主体、德育评价内容以及德育评价方式四个方面探索了传统德育改进途径。  相似文献   

12.
文章在对主体性德育的基本特征进行归纳的基础上,从理论基础、目标取向、内容和途径四个角度比较了主体性德育与传统德育,指出主体性德育是保证德育评价有效性、提高德育实效性的重要途径。进而从德育评价目标、德育评价主体、德育评价内容以及德育评价方式四个方面探索了传统德育改进途径。  相似文献   

13.
"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是新课改的基本要求,同时也是德育的基本原则。通过对中学德育实现"以人为本"必然性的分析,从而提出"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在中学德育中的实践,将有助于我们更新德育观念,推进德育在社会转型时期更为健康全面地发展。  相似文献   

14.
在新形势下,我们实施德育中工作中必须更加讲究务实性和科学性,强化德育的效果。首先要从树立德育的素质观入手,更多地激活知识,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开发人的智慧潜能;其次,要注意道德教育与政治教育的共性与个性,在道德教育上形成自身的特点和相对的稳定性;再次,要努力提高教育者自身的素质,让有德之人和有德之教去构建良好的育人环境。  相似文献   

15.
社会各界对中职德育寄于了很高的期望,也给德育以"首位"的地位。但是,在传统的德育体系中,德育目标的异化使德育效果与人们的期望存在很大的落差。从"最优解"向"满意解"转化---本文试图从柔性管理的德育目标角度来探讨解决这一问题的策略。  相似文献   

16.
如果德育能够转化为教育者的自觉行动,那么德育工作才能取得显著的效果。笔者认为,德育工作需要领导者身体力行的爱,需要班主任的纯粹德育,需要任课教师身体力行的配合,需要全校其余工作人员的密切配合。  相似文献   

17.
培养和造就数以百万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高技能专门人才是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要任务。新一代青年人的思想观念呈现出全新的特点。传统的德育工作在此时面临着一定的困境。增强高职德育的有效性必须树立"大德育"的教育观,加强高职德育队伍建设,高度重视对学生"学会做人"教育,注重道德实践活动的巨大作用,同时追求德育工作的艺术化。  相似文献   

18.
赵后起 《科教文汇》2007,(4X):15-16
近年来,“对话”逐渐进入德育工作者的视野,在尝试和实践中开辟出一片生动的空间。对话能够为德育构筑良好的平台,唤起受教育者内心对道德的自觉追求,促成受教育者道德能力的提高及德育过程中的教学相长。德育中对话的建构需要教育者真诚的付出和多方面的努力。  相似文献   

19.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提出了"教育即生活"的"生活教育"理论,他认为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而德育同样也要而且必须通过生活发出力量,才能成为真正的德育。没有能与生活分离开的纯道德生活,儿童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和感悟。现代德育面临的困境在于与现实的生活疏离,学校德育要走出困境,就应回归生活,从德育走向生活,从生活走向德育。  相似文献   

20.
陶行知"自治"思想的提出及其功能,并阐述"自治"思想的特点和教育方法的结合,"自治"的德育方法是现代开放式的德育方法,在经验的基础上使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相统一,这种方法与我们所要培养学生的时代精神存在着内在的联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