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首先阐述了我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必要性,接着从四个方面详细论述了一流的师资对于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意义所在,最后对于我国如何培养和发展一流的师资队伍提出了自己的拙见。  相似文献   

2.
《科技风》2020,(19)
国务院于2015年10月正式印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吹响了新一轮世界一流高校建设的号角。"双一流"战略是继"985工程""211工程"之后,我国再一次开展的全面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新战略,其对我国高等教育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故"双一流"战略下研究生协同创新培养机制的研究具有十分迫切的需求。本文对该主题进行了简要分析与阐述,以初步探析其所存在的若干问题。  相似文献   

3.
正2015年10月党中央、国务院作出关于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重大战略决策部署,出台《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2017年1月由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印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施办法(暂行)》。随后,全国各地为更好地贯彻和落实国家的要求,促进当地高等  相似文献   

4.
我国发布"双一流"大学建设重要战略决策,主要目标是推动一批高水平大学和学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或前列,有利于提升我国高等教育的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本文从双一流大学建设的视角探讨高校内部治理改革与"双一流"大学建设的关系,分析我国高校内部治理机制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为我国高校内部治理机制的优化和推进双一流大学建设提供相关参考。  相似文献   

5.
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部署为新征程上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提供了推进保证,指明了前进方向。 “双一流”(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战略的实施,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对于提升我国教育发展水平、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奠定长远发展基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此背景下,高水平研究型大学作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在“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部署中走在前列。文章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推进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为例,试图探讨在中国科学院“全院办校、所系结合”办学方针的指导下,不断推进教育创新和科技创新,在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发挥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发挥一流大学优势 建设一流科技园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流大学社会功能的延伸,必须建设大学科技园;建立包括以一流大学为依托的科技园才能形成一流科技园区;一流科技园区经济促成一流经济,一流的经济要由一流大学来支撑。因此,建设一流科技园区与建设一流大学必须同步进行。  相似文献   

7.
近几年,我国实施了“211工程”.提出21世纪初,国家将重点建设100所大学,还将力争建成几所世界一流水平的大学.和世界一流大学相比,我国大学在经费、实验设施和条件、管理等许多方面落后很多,而在科学研究能力方面的差距是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8.
指出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是我国当前高等学校发展的战略目标,高校图书馆必须理清思路、创新服务理念、拓展服务功能,提出了通过加强文献资源、信息服务、馆员素养、学科服务及智库、创客空间等多方面途径,为学校"双一流"建设做出有力支撑和保障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科学学派:现代科研集体的理想模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试图从科学学派的类型、模型、特征和功能等方面来弱化国人对科学学派的神秘感 ,以唤起人们的学派意识 ,为创建世界一流科研集体、世界一流大学和培养世界一流科学家提供一个参照系 ,为“诺贝尔奖情结”和高校改革提供一个可资讨论的兴奋点。  相似文献   

10.
协同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是沪澳打造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的支撑点。鉴于传统经济时代的地理邻近性特征有违当今时代发展趋势,而数字经济时代下世界一流大学之间共享方式的改变预示着跨区域大学集群将会是未来发展的趋势,提出沪澳协同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是必要且可行的。通过研究QS世界大学排名、THE世界大学排名、软科世界大学学术排名(ARWU)和U.S. News世界大学排名的评价指标体系,总结建立世界一流大学的标准,主要包括高校声誉调查、师资队伍、教育教学、科学研究、国际合作和教师收入;将沪澳5所高校与国外世界一流大学对标比较,发现其存在缺乏国际顶尖研究成果、缺乏国际顶尖人才、国际化程度较低和缺乏中国特色四大问题,由此提出提高沪澳一流大学的科学研究水平、加快培养沪澳高校国际顶尖人才、提高沪澳高校国际化程度、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沪澳世界一流大学和促进长三角珠三角一流产业发展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王众  靳添博  王龙 《科技与管理》2011,13(4):127-130
世界公认的哈佛大学、普林斯顿大学之所以在世界上扬名,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就是这些大学都拥有世界一流的教师队伍。因此,加速高素质教师队伍的建设是高等学校发展的中心工作。结合我国高等学校教师队伍的现状,探讨美国一流大学对教师队伍的构成,提出了如何提高教师水平、提高教学质量、提高科研能力等方面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随着国际化加强,创建世界一流大学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需要。但什么是世界一流大学、世界一流大学的标准是什么,学术界以及现存各大商业与非商业机构对此意见不一。本文试图为世界一流大学的界定勾勒出一个粗略的轮廓——从科研、教学和外部评价三个方面透视一流大学的界定标准。  相似文献   

13.
我国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创建世界一流大学逐渐成为目前国内许多著名大学的奋斗目标。基于对世界一流大学的分析,力求从当今世界一流大学的发展历程中寻找突破口和发展思路,为我国大学进入世界一流大学行列提供启示与借鉴。  相似文献   

14.
关于高等学校科研国际化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世界一流大学基本特征和我国高校与世界一流大学的主要差距入手,分析了我国高校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并就如何提高高等学校的研究水平和国际竞争能力提出了5点意见。  相似文献   

15.
随着"双一流工程"的实施,如何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成为理论界和实践界关注的热点问题。在明确一流学科内涵和标准的基础上,对国内外多个一流学科的案例进行了深入剖析,研究表明,一流学科的演进特征表现为:适应性战略引领学科发展、内部资源整合促进学科内生性成长、外部资源整合助力学科突破性成长三个方面,一流学科内外部知识网络在发展中协同演进,其演化趋势从点对点到点对面,再到网对网。  相似文献   

16.
在学科水平评估中引入基本科学指标(ESI)、自然指数(NI)等指标直接影响到我国世界一流大学、一流学科的建设效果。通过统一数据统计口径,从国家/地区、科研机构/大学、学科领域等角度比较分析ESI和NI指标的差异,根据统计结果分析两者对我国基础研究的导向,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7.
李康  范跃进 《科研管理》2022,43(9):41-47
“双一流”建设是我国高等教育强国建设的战略安排,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双一流”建设之一流大学建设高校,是高等教育强国建设的“领头雁”,研究一流大学建设高校科研创新效率,加快提升科学研究水平具有重大现实意义。本文以一流大学高校为研究对象,构建了突出科研产出质量和服务的综合效率评价指标体系,在传统DEA模型基础上运用随机前沿分析理论,通过三阶段DEA模型方法测度一流大学建设高校的科研效率,并进一步分析环境因素对科研效率的影响差异。研究结果表明:(1)环境变量和随机误差是影响一流大学科研效率的重要因素,我国一流大学整体科研效率存在虚高现象,剔除环境因素后样本高校综合效率和纯技术效率均值都明显下降。(2)地区经济水平、居民受教育程度和政府扶持力度对各个高校科研效率存在差异性影响,并据此将高校分为稳定型、发展型和改进型三类。(3)一流大学建设高校科研效率存在分化倾向,规模收益递减现象突出,其科研效率提升的关键是缩减规模、完善内部治理结构、优化资源配置,持续深化科研体系改革。  相似文献   

18.
基于事实型数据分析了2007~2017年间"双一流"建设大学的科技创新能力及国际合作与影响力的关系。结果表明:2007~2017年间,"双一流"建设大学的科技创新能力有了长足进步,但与世界一流大学比较存在不同程度差距;"双一流"建设大学之间的科技创新能力参差不齐;"双一流"建设大学的国际合作与影响力呈正相关。为此认为,高校应抓住"双一流"建设机遇,进一步提升科研创造能力与发明创新能力,加强国际合作,增强国际专利保护意识;相关部门可建立信息公开公示网络平台,促进高校间的良性竞争。  相似文献   

19.
为提高高校科研能力,响应国务院印发的《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科学的管理高校科研实验室是完成"双一流"的重要的手段之一,文章以上海交通大学Bio-X中心实验室为例,从实验室人事管理,实验室试剂耗材管理,实验室仪器设备管理以及实验室经费管理四个方面阐述了实验室管理现状与体会。  相似文献   

20.
高等教育的发展时刻处于现实与理想的交织中,在当前中国国情下,高校的发展往往趋于政策因素,而没有培育真正的核心竞争力。重视本科教育是世界一流大学的共同经验,也是中国大学走向世界一流的必然选择。我国高校管理亟须从外在的政策引导走向内生机制的转换,加强行政管理体系的改革,为高等教育的发展贡献应有的力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