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名词是表示人或者事物名称(或表示时间、方位)的词。现代汉语中名词一般只能充当主语、宾语、定语。除表示处所,方位或时间的名词可以直接用作状语外,一般名词不能充当动词的修饰成分;要不,名词也只有跟介词组成介词结构之后才能作状语。但在古代汉语中,一般名词却经常直接限制或修饰动词,充当状语。如:  相似文献   

2.
在现代汉语里,状语由副词充当,还可以由时间名词、能愿动词、形容词充当,介词短语、量词短语和其他一些短语也可做状语。普通名词是不能直接修饰谓语做状语的,而古代汉语普通名词直接做状语却相当普遍。一、普通名词做状语普通名词做状语有的表比喻,有的表对人的态度,有的表示处所,有的表示工具、凭借或方式。1.表示比喻。这是拿用做状语的那个名词所表示的人或事物的行动特征,来描绘动词所表示的行动的方式或状态。例如:(1)少时,一狼迳去,其一·犬坐于前。《(聊斋志异·狼》)(2)天下·云集而响应,赢粮而景·从。(贾谊:《过秦论》)(3)豕人·…  相似文献   

3.
“玉宝正在纳闷,只见那人直奔牛圈走来。”(小学语文第8册《半夜鸡叫》)句中的“奔”怎讲?这里的“奔”不念b(?)n,而念b(?)n;不是动词,而是介词。“奔”当介词用,大多为北方口语,含有浓厚的方言味。它用来介绍出动作、行为的方向、目标、处所,相当于介词“向”、“朝”。“奔”与紧跟表示方位、处所的名词组成介词结构,修饰带有行、走之类意思的动词。“奔牛圈”就是“向(朝)牛圈”,介词结构“奔牛圈”充当“走”的状语,表示“走”的目标、方向。  相似文献   

4.
文言文特殊句式的翻译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名词作状语如“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狼》)“犬”是名词,充当动词“坐”的状语。翻译时,要译成“像犬的样子坐在(屠夫的)前面”。又如“箕畚运于渤海之尾。”(《愚公移山》)要译成“用筐(把泥土)运到渤海的边上”。再如“上使外将兵。”(《陈涉世家》)要译成“皇上叫他在外带兵”。由上面例子可以看出,名词作状语在译成白话文的时候,前面一般要加上一个适当的介词,组成介宾短语,充当动词的状语。二、数量词的翻译⑴数词直接修饰名词或动词,中间不用或极少用量词。如《口技》中的“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翻译时加上…  相似文献   

5.
古文中名词作状语,是古今汉语的差异点之一,也是古文今译中的一个难点。找出它的某些规律,对指导古文今译具有理论意义和实用意义. 在现代汉语中,一般地说来,名词不能直接作状语,它需要同某些词或某种格式组合成一种结构才能充当句中的状语。因而,在译时,需要根据现代汉语这一语法要求,对古文名词作状语句子的“名词”作适当的处置和组合。其方法有二: 一、加入介词,同句中“名词”组成介词结构作句中状语. 例如:  相似文献   

6.
范永进  陈志平 《现代语文》2006,(11):127-127
现代汉语中的名词一般是不能作状语的,而在古代汉语中的名词却常常可以作状语直接修饰动词或形容词,这是言的一种特殊语言现象。它的翻译一般可按下列三种情况而定。  相似文献   

7.
形名结构     
现代汉语中除少数表示节日、时间、处所的名词可以单独充当谓语、状语之外,大多数名词不能单独充当谓语、状语。但是,名词前边加上形容词,组成形名结构,就具备了充当谓语、状语的句法功能。例如“她天生的好脾气”、“那人大眼睛,粗眉毛,长长的胡子”、“她低声解释”、“大家奋力抢救”等等。名词一般是可以修饰名词的,这无需举例。但有些表示事物特征的名词也不能单独加在名词之前修饰名词,必须组成形名结构(当然并不限于形名结构,这里专就形名结构而言),以词组的形式修饰名词才行。例如“细腿的裤子”、“白胡子老头儿”,不能说成“腿裤子”、“胡老头儿”。  相似文献   

8.
高中第二册语文课本中古汉语语法知识短文《文言词的一些用法》,对“名词用作状语”作了如下概述: “状语是用在动词或形容词前面,对动词或形容词起修饰、限制作用的。现代汉语中,名词一般不用作状语。但在古代汉语中,名词作状语是常见的现象,而且有多方面的修饰作用。”这段文字共三句话,首句解说状语的一般位置和作用,指出状语“用在动词或形容词前面”;次句说明在现代汉语中“名词一般不用作状语”,尾句则转而说明在古汉语中“名词作状语是常见的现  相似文献   

9.
在古代汉语中,有一种精炼的语言形式——名词作状语,就是把名词单独用在动词的前面,表示比喻、动作的凭借、方式等多种意义。如: ①豕人立而啼。(《左传》) ②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史记·项羽本纪》) ③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愚公移山》) ④智取生辰纲。(《水浒》) 句中黑体字的词都是名词作状语(下同),句①的“人”表示“象人那样”;句②的“兄”表示“象对待兄长那样”;句③的“箕畚”表示“用箕畚”句④的“智”表示“用智”。 在现代汉语中,时间名词、方位名词、处所名词也常用作动词的状语。如:  相似文献   

10.
“往”在现代汉语普通话中主要用作介词。作为连接处所名词的成分,“往”最初其实是个表示趋向的动词。“往”大概在唐宋年代开始虚化,到了明清年代,用作介词的例子已经比较多见。但其完全作为介词来使用,还是近一百年的事。其语法化的动因,首先是处所词语的出现,再就是连谓结构的形成,这是从结构上说的。从语义上讲,处所词表示的语义指向由“往”移到了后面的动词,表示动作行为的方向。  相似文献   

11.
存在句(EXISTENTIAI.SENTENCE)是一种表示“存在”的特殊句式,它的结构特征是以非重读 there/(?)/作形式主语;谓语动词通常是主动词 be 的一定形式或其他含有“存在”意义的动词;动词之后跟有表示非确定特指含义的名词词组;名词词组之后通常跟有处所状语或时间状语。  相似文献   

12.
对文言中“战于长勺”、“裹以惟幕”、“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一类句子,人们惯常释作“状语后置”。《语文基础知识手册》(全国三十八所重点中学教师编,吉林人民出版社出版)在讲到“文言句式”时,也把上述现象归为“状语后置”或“介词结构后置”并作如下解释:介词结构“于……”常放在动词谓语后作补语,而按照现代汉语习惯是放在谓语前作状语,因  相似文献   

13.
宋秋芬 《华章》2007,(11):191
现代汉语的时间观念不是在句法中通过形态变化来表达的,而是直接用时间词来表达的.在现代汉语里时间词是一个独立的词类.现代汉语名词很少独立作状语.时间词作状语有两种情况,一是作谓语状语直接修饰谓语动词,一是作句首状语修饰全句.  相似文献   

14.
古汉语中,有那么一种最常见的语言现象,即介词结构对动词谓语起修饰或补充作用。《中学语文教师手册》(上海教育出版社1981年版)在谈到这种现象时说:“介词结构,可以放在动词谓语前做状语,也可以放在动词谓语后做补语,这是古今汉语共同现象。”介词  相似文献   

15.
古文中以有连词和介词的两种用法,这两种用法该如何准确地判断呢?首先,可以从各自的定义来区分。介词是把名词、代词组成名词性词组,介绍给动词、形容词,以表示与这有关的处所、时间、方式、原因、对象等的词。介词不能单独使用,它一定与所带的宾语组成介宾词组来修饰或补充说明动词、形容词,作句子的状语或补语。而连词是连接两个或  相似文献   

16.
在英语中,with短语用得很广。它的两种常见形式:with 名词/代词/名词短语及“with 复合结构”在句中可以作定语和状语。作定语时,须后置(位于被修饰的名词或代词之后);作状语时,修饰动词,表示伴随、原因、让步、条件、时间、方式等情况。  相似文献   

17.
在英语中,With短语用得很广。它的两种常见形式:With 名词/代词/名词短语及“With 复合结构”在句中可以作定语和状语。作定语时,须后置(位于被修饰的名词或代词之后);作状语时,修饰动词,表示伴随、原因、让步、条件、时间、方式等情况。  相似文献   

18.
现代汉语中,名词一般不能作状语,就是说,名词不能够作为修饰性成分放在谓语动词之前,但是,在语素构成合成词时,却存在着“名状”现象,即名词性语素可以放在动词性语素之前,修饰动词性语素,构成一类特殊的偏正式合成词,我们可以把这种合成词称为“名状型偏正式合成词”。  相似文献   

19.
在“定语+名词”的名词短语和“状语+动词”的动词短语中,定语和状语有不同的构成情况,定语、状语同中心词也有不同的修饰关系.根据《暂拟系统》编写的《汉语知识》(张志公主编)里,用成分分析方法把复杂的定语、状语分为三种:  相似文献   

20.
一、表示动作,行为的情态。例: ①生男女,必货视之。(《童区寄传》) ②吾得兄事之。(《鸿门宴》) 例①中的“货”,古代指金玉布帛之总称,名词,用作“视”的状语,表示将宾语“之”视为“货”,译成“象对待财物那样地”;例②中的“兄”,名词,作动词“事”的状语,表示将宾语“之”视为“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