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6 毫秒
1.
“教会”是“勤练”与“常赛”的基础,也是“勤练”“常赛”的最终目的,而“勤练”与“常赛”又是“教会”的常用手段,三者之间互相影响与融合。本文尝试从“乐学”与“慧动”的内涵出发,在课的学练初期创设情境,指导学生“乐学”;学练中期结合“勤练”,引导学生“慧学;学练后期依托“常赛”,诱导学生“慧动”成长,以教师“善教”促进学生“慧动”,充分发挥体育学科综合育人的功能。  相似文献   

2.
通过文献资料法考察传统“侠”的转型过程及其“新民”动员实践。认为:(1)在近代内忧外患的背景下,传统“侠”被知识精英重新发掘并重塑为“武侠”,在具体实践中,从“赴士之厄困”转向“赴国之厄困”,从“任事自雄”转向“刚强奋发”,从“一二侠者”转向“匹夫有责”;(2)在“武侠”形象的塑造过程中,围绕“新民”目标,将“救国”“尚武”“雄健”作为书写重点,刻画出“为国为民”“刚强奋发”“体健技强”的新形象;(3)知识精英将该形象作为改造国民身心的理想蓝图,成为社会动员的重要文化符号。  相似文献   

3.
沃小琴 《体育师友》2012,35(5):14-16
体育教学有两种体育教学模式,一种是以“收”为主的“紧收式”满堂“灌”,易使教学节奏失调;一种是以“放”为主的“松散式”满堂“放”,易使教学组织失控。只“收”不“放”或只“放”不“收”都会影响体育教学质量。对体育教学的“放”与“收”,新课程提出了更高、更细、更新的要求,要求“放”之有据,“收”之有谋,更要“放收”并蓄,“放收”自如,注重“放收”策略。  相似文献   

4.
马定祥 《收藏》2008,(3):128-129
在洋洋大观的中国钱币中,能称得上珍品的可谓凤毛嶙角。占钱中有“天显通宝”“大齐通宝”“建国通宝”等;银币中有“吉字一两”“湖南”“陕西”“福建光绪壹圆”等;铜元中有“江西辛亥大汉”“安徽九星十文”“江南甲辰二十文”“四川当三十”等;纸币中有“中统宝钞”“甘肃司钞”“湖北壹大元祖票”等,不胜枚举。对于这些久享盛名的大珍品,或许人们早已悉知,  相似文献   

5.
1.“舍巴日”的含义: “舍巴日”流行于三峡库区黔江土家族村寨。“舍巴日”土家语意为“摆手”,“日”即“做”,意为“摆手舞”。 2.“舍巴日”的内容: 现代民族史学家段超等人研究表明,土家族“舍巴日”从舞蹈动作看,它主要反映军事、狩猎、农事及日常生活等内容。“舍巴日”按其活动规模可分为“大摆手”和“小摆手”两种。  相似文献   

6.
对“武”字寓意的全面解读,影响着中国武术核心价值的体现和发展战略的定位。本研究采用文献资料等方法对甲骨文“武”字的形质意象进行系统梳理与分析,“止戈为武”“执戈而行”“武舞同源”和“神之足迹”都是从象形角度对“武”字内涵的多维阐释。根据形以呈象、象以尽意的思维逻辑,解读甲骨文“武”字不仅要“观其形”,更要“察其象”和“会其意”,对应“形、象、意”的不同维度,甲骨文“武”字分别呈现“征伐、权力、威势”三重寓意,即以“兵足”之形,呈“权力”之象,寓“威势”之意。只有站在“势”的高度通览“武”字的多重意涵,才能准确把握尚武精神的实质和中华民族的核心价值,也只有从至尊之“势”出发,才能会悟古人赋予甲骨文“武”字的真正含义。  相似文献   

7.
一、“老鹰抓小鸡”游戏改进 我们通常所做的“老鹰抓小鸡”游戏,即选派一人做“老鹰”,排头做“母鸡”,其余做“小鸡”。游戏开始,“老鹰”追拍排尾的“小鸡”,“母鸡”张开两臂保护“小鸡”,“小鸡”灵巧地躲闪,不让“老鹰”拍着。游戏过程中由于“小鸡”人数较多,躲闪时后面的“小鸡”往往跟不上前面的节奏,摔跤的情况较多,有时一摔一大片,偶尔还会有学生受伤的情况发生。为此,我们把此游戏做如下改进:  相似文献   

8.
采用文献资料等方法对甲骨文“我”字的寓意探赜索隐,并结合传统文化背景对比“吾”“我”之别,认为:以武立身的尚武精神是古人赋予“我”字的寓象之意;从“■”到“我”的字形演化折射出中华民族和谐向善的价值取向;舍“吾”取“我”的文化选择反映了中华文化自身蕴含自信自强的精神基因。“武”是实现由“吾”到“我”、丧“我”归“吾”转化升级的媒介,“以武立身”“以武化人”“以武养德”“去武成人”构成了武以成人的完整教化体系,中国武术在修身成人过程中具有无可替代的桥梁作用,是彰德证道、实现精神超越的重要载体。新时代背景下的武术发展只有寻根国学之源、回归教化本质,才能对接“国之大事”,服务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  相似文献   

9.
体育课程标准不仅是我国学校体育教学的指导性、法规性纲领,也是见证我国学校体育发展及变革的历史线索。研究认为:经过从“形成与改造”到“调整与恢复”,再到“创新与深化”等阶段的嬗变,我国体育课程标准呈现出以下演化特征:(1)课程理念从“社会本位”到“学科本位”,再到“学生本位”;(2)课程目标从“增强体质、劳动卫国”到“三基”,再到“三维目标、核心素养”;(3)课程内容从“技术化、统一性”到“基础化、灵活性”,再到“结构化、综合性”;(4)课程实施从“指令执行”到“灵活创生”,再到“因材施教”;(5)课程评价从“体质检测”到“能力评估”,再到“素养评价”。体育课程标准涵括以下时代价值:(1)课程标准内涵立意呈现出从“社会立场”到“学科立场”,再到“教育立场”的流变;(2)课程标准设计思维实现了从“确定性思维”到“灵活性思维”,再到“综合性思维”的转变;(3)课程标准内在逻辑表现出从“体质导向”到“内容主导”,再到“三位一体、课程育人”的创造性转化。  相似文献   

10.
徐宝庆 《收藏界》2014,(1):50-55
琥珀英文名称Amber,来自拉丁文Ambrum,含义是“精髓”。在中国古代,琥珀曾被称为“虎魄”、“兽珀”、“江珠”、“顿牟”、“育沛”、“遗玉”“红松香”等。史料记载,明代大药物学家李时珍认为,虎死则精魄入地化为石,此物状似之,故谓之“虎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