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笔者曾对某县区38名教研员做过粗略了解,78%的同志在如何使教研工作求新求实的问题上含糊其辞,大部分也仅仅是能够按照传统作法去听听课评评课而已。笔者认为,面对新一轮课程改革,教研员必须做到“三个到位”:思想认识到位、工作职责到位、教研方法到位。思想认识到位教研员首先应该清楚地认识到,在课程改革中,教研的主体是教研员和教师,而不是教研部门单方面的人员;教研的过程是教研员与教师、教研员与新课程共育共进的过程,而不是教研人员的“单兵独战”和“闭门造车”;教研工作是一种通过教研员与教师互动、合作、对话与探究共同构建的教…  相似文献   

2.
当前各县域教研工作存在专职教研员匹配不全、教研员能力弱化、教研结构体系失衡、教师队伍成长缓慢等问题。通过聘请客席教研员,健全县域教研网络体系,可以有效破除教研工作“瓶颈”,破解教研工作遇到的困惑,使县域教研工作找到一条新的发展途径。文章认为,客席教研员既能填补所有学科教研工作的缺失,又能激活所有专职教研员的学习热情。  相似文献   

3.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教师进修院校教研员的教研指导方式面临新的挑战,逐渐从“我(教研员)看你(教师)做”、“我说你听”、“我评你改”的单向传统教研方式,向“你说我听”、“我质疑你反思”、“你回答我追问”、“我建议你选择”的双向对话为主的新教研方式转变。并从深入基层听课、兼课,聚集课堂运用“实作指导”,倡导教研员与教师之间合作学习,强调开展教研活动的技巧等方面改进教研指导方式,提高工作实效性。  相似文献   

4.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随着信息时代的不断发展,教研员、教师、学生之间究竟应该是怎样的关系?教研员究竟应该怎样做,才能真正为提高教育质量服务?笔者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研究,试图创建一种新的教研工作模式,姑且称之为"双向互动式教研模式".  相似文献   

5.
席广涛 《广西教育》2006,(1A):48-48
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全新的教育理念,使教研员与广大教师站在了同一起跑线上。新课程要求教研员不能再以“权威”的角色自居,必须由居高临下的理论宣讲者转变成为教师“平等中的首席”;要求教研员不能唱“独角戏”,不能以“任务驱动”的简单方式开展教研工作,而要创设一种民主、平等、和谐的教研氛围,与教师相互合作,共同研究,共同提高。因此,采取观摩式教研、主题式教研、沙龙式教研、自主式教研、互助式教研、随机式教研、网络式教研等教研方式,是适应新课程,实现教研员工作方式变革的新尝试。  相似文献   

6.
由于新课程标准的改革,教研员和教师重新站在了同一起跑线上。研训人员工作重要性进一步提高。正所谓那里有变革,哪里就有挑战和机遇。新课程标准下对教研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课改中的大量工作都是需要教研员去完成,对教师开展校本教研起到了引导的作用,教研员工作是课改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在课程改革的推进过程中,教研员身份认同的困惑主要表现在对“我是谁”“我该做什么”“我的价值在哪里”这些问题的回答.究其原因,主要源于教研组织定位不明确、社会对教研员过高的角色期待、新时期教研组织的职能转变等方面,这些因素促使教研员对自身身份的认同产生了困惑.面对这些困惑及原因,我们应该认真研究、审慎对待.  相似文献   

8.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作为一名教研员,工作中不断学习、积极实践、勇于探索,是开展好教研工作永恒的追求。在教研工作中,不断总结、积累,摸索教研工作方法,开展富有实效的教研活动,解决老师们教学中的问题,是我们工作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9.
以教研论文的形式.记录与呈现教学研究成果,是教研工作的重要特色。教研员撰写教研论文,转化新的教育思想与理念.推广先进的方法与模式.总结好的做法与经验.提出实际工作中的问题与思考,是应该做的也是必须做的工作。  相似文献   

10.
莫彬 《广西教育》2007,(12A):14-14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校本教研逐步成为中小学教研热门话题。几年来,广大教研员积极参与校本教研工作,对校本教研活动的开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同时,由于认识模糊、行动不力,一些教研员在校本教研中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进行有效的指导。笔者认为,在新课程校本教研中,教研员要根据自己的工作职责,适应学校的需要,增强服务意识,加强教育研究,不断提高对校本教研指导的有效性,促进教师乃至学校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教研员与桥     
朱萍 《上海教育》2003,(8A):84-84
如果说,教研是一座桥梁,一座先进教学理念通往实际教学行为的桥梁。那么,面对新一轮课程改革,这座桥梁的材质如何?怎样搭建?由谁来建造?本围绕新时期教研工作的开展及对教研员的要求谈了关于这座桥的两个问题。  相似文献   

12.
康永军 《天津教育》2008,(10):39-40
在新课程改革中,教师的教学行为和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中的地位及关系等都要发生较大的变化,同样,教研工作的角色、职能和方式也面临着新的变化,需要我们思考相应的对策。作为教研人员,我们要努力改进教研方式,以教研活动为载体,走进学校,倾听学校的呼声,增进彼此的相互了解;走近教师,缩短彼此的距离,并在这一过程中,实现教研员与教师的共同成长。  相似文献   

13.
当前,我国区域教研正处于由面对面教研向网络教研发展的新阶段,网络教研的专业领导者——教研员的网络教研领导力内涵与结构要素有待研究。对此,文章聚焦网络教研情景,首先采用基于扎根理论的质性分析方法和德尔菲法,构建了包含虚拟团队建设力、网络教研规划力、网络教研协调力、网络教研评估力四要素的教研员网络教研领导力模型;之后编制问卷,以192名教研员为调查对象,采用信效度分析、相关分析等量化方法进一步验证模型的合理性;最后,对模型构成要素及其相互关系进行阐释,指出模型的四种能力是相互融合、彼此依存的有机统一体,但其在领导过程中发挥的作用存在差异。文章的研究可在理论上为科学认识网络环境下教研员领导力的内涵与结构要素提供参考,并在实践上为促进教研员的专业发展、推进网络教研的有效实施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4.
刘武德 《江西教育》2009,(12):10-11
新课程赋予教研工作以新的生命,同时提出了更多的挑战。充分发挥中小学教研机构教学研究、指导和服务的作用,教研员行走课堂是必由之路。新课程促进了教研方式、教研内容的变化,教研员行走方式的改进与新课程同行。身为教研员,您行走在课堂有何感触;作为教师,您对当前的行走方式有何看法?  相似文献   

15.
随着网络环境的普及和发展,传统的教研活动出现了新的内容和形式。教研员可以利用网络建立教研资源库和教研交互平台,使传统的教研活动网络化,从而提高新时期教研活动的水平、质量和效益。  相似文献   

16.
一、活动背景: 为进一步明晰乡镇教研人员的工作思路,促进校本教研的开展,提高教研活动的有效性,前不久,我们举办了为期两天的乡镇教研员培训活动。在这次活动中,我们安排了专家讲座、沙龙研讨、经验交流、案例分析等多种培训形式。然而,我们担心仅限于口头与书面的研讨还不足以提高学员的实践性知识水平,结合具体的教研场景的探讨或许会更有针对性,思考会更为深入,于是便有了利用培训现场进行教研活动情境模拟的设想。我们希望通过对这一新的培训形式的尝试,能让处在“类真实”场景中的教研员,对有效教研的涵义有更深的体悟和理解。  相似文献   

17.
新课程改革的推进为教研工作提供了更广阔的施展空间,也对教研员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那么,教研员该如何适应新课改?  相似文献   

18.
教研员角色的内涵是十分丰富的。特别是在校本教研中教研员角色与传统的教研员角色相比,其含义又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校本教研中,教研员如何继续发挥好“研究、指导、服务”的作用,必须正确把握好自身的角色定位。  相似文献   

19.
建立和完善以校为本的教研制度已成为深化课程改革的方向和重点,强化以校为本的研究意识,强化教研机构的教学研究、指导和服务功能,需要教研员开展"下水教研"活动."下水教研"是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产生的一种新的教研方式,体现着对传统教研活动方式的继承、发展与创新.全面正确地认识"下水教研"活动,有效开展多种方式的"下水教研",对于加强学校的教学研究指导,对于教师和教研员专业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意义和作用.  相似文献   

20.
教师需求是新时期教研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因此,教研工作必须以人为本,研究教师需求特点,改革以教研员为中心的一言堂教研活动模式,锐意创新,开展多层次、多形式教研活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